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65节

  他打算找机会废掉刘盈,除掉吕氏,然后像康熙一样不册封太子,让刘如意作为八皇子胤禩的角色来吸引众人的注意力,最后留遗诏助刘恒登基!

  但现在看来,这样的方式副作用还是有点大。

  刘邦心中嘀咕了一句。

  “雍正看起来人模狗样的,都被这些谣言玩成了精神失常的模样,朕可不能让恒儿将来也有类似的处境!”

  “只是,直接废了刘盈再册封恒儿为太子的话,老萧那个奸猾鬼恐怕不好办啊……”

  刘邦举着空空如也的酒杯,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366章 历代皇帝疯狂吐槽大清,蒙恬和项羽的交心之谈!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陷入沉思。

  “文字狱……”

  怎么感觉这个招数,对读书人好像很有用的样子?

  不对。

  现在大汉内部真正对皇帝构成威胁的并不是读书人,而是那些士族门阀。

  科举不就是为了提升普通读书人的地位,以一个个考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来取代血脉传承的士族门阀么?

  想到这里,刘秀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这种招数,在朕的大汉里,确实是不好使啊。

  刘秀轻咳一声,正色道:

  “各位,这个科举考试还是需要加大力度啊。”

  群臣对视一眼,哑然无言。

  宋弘表情诚恳地开口:

  “陛下,臣倒是觉得,科举考试并非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这雍正和乾隆的异族身份上。”

  “您看,在大清之前的那么多朝代,哪里有皇帝会用这种方式来对付臣子?这是在掘华夏的根啊。”

  群臣齐声附和。

  “陛下,大汉还是不能太仁慈,必须得把这些该死的异族都灭了。”

  “陛下,周围的这些异族,咱们得时不时清扫一下,不能给他们壮大的机会啊。”

  看了这篇大清的盘点视频,让这些大汉的臣子们内心对于将来子孙被异族统治的未来极其不满。

  之前有一个五胡乱华,已经够让人心惊肉跳了。

  但不管怎么说,五胡乱华起码华夏文明是挺过来了。

  要是文字狱一直搞下去,华夏文明能不能挺住,那就真不好说了!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缓缓摇头。

  “这些个女真人,完全就不懂借鉴历史。”

  “只有周太祖宇文泰那样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成功办法。”

  “不融入,反而选择打压,甚至想要把华夏断根?”

  “呵呵,这雍正和乾隆,是真蠢啊。”

  对于李渊的评价,在场的大唐群臣纷纷表示赞同。

  裴寂正色道:

  “臣的身体之中也带着鲜卑母系的血脉,但对臣而言,自从周太祖之后,鲜卑人就已经和汉人……咳,唐人无异了。”

  “鲜卑如今已经融入华夏之中,成为了唐人的一员。”

  “鲜卑文明之中那些也曾经辉煌灿烂过的地方,如今也是咱们大唐留给华夏后代们珍贵的遗产。”

  萧瑀连连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鲜卑以前是异族,自周太祖之后就是华夏的一部分。”

  “华夏并非固步自封的文明,华夏从来都愿意接纳更多的新鲜血液,才能一步步从周朝开国时候的关中一隅之地扩展到如今据有整个辽阔天下。”

  “像大清这些皇帝们的方式,臣可以非常肯定,将来这些女真人后裔必然还是和华夏人格格不入,除非能将他们彻底杀到害怕,不得不融入华夏为止。”

  李渊连连点头,感慨道:

  “朕也看出来了,建州女真才是真正的非我族类,这样的民族纵然能因缘际会强盛一时,但很快就会变成暮气沉沉的王朝。”

  “若是早些像大元那样灭亡,或许还能算是做点贡献。”

  “但凡能撑过百年,对华夏闻言怕就是史无前例的浩劫了。”

  李渊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很多地方或许比不上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但该有的眼光他是一点也不缺少。

  一个王朝今后的命运、风格和气质,早在王朝开国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强汉如此,盛唐亦如是!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乾隆皇帝心中想要效仿和追随的对象,并非他的父亲雍正,而是祖父康熙皇帝。】

  【故而在刚刚登基的时候,乾隆皇帝以“宽仁”的口号治国,废除了雍正时期许多被人所诟病的严厉政策,同时也给被自家父皇弄死的诸多叔父、伯父们恢复了该有的爵位和地位。】

  【文字狱作为雍正时期最让人闻风丧胆的迫害方式,自然也被乾隆束之高阁不再启用。】

  【由于文字狱在雍正后期已经脱离原本用来迫害汉文明的构想,成为了对满、蒙、汉在内所有臣民无差别攻击的大杀器,故而乾隆的这一系列举措获得了所有臣民的称赞。】

  金幕之中,年轻的乾隆皇帝悠然坐在皇位上,面带笑容地看着一份份歌功颂德的奏折,呵呵直笑。

  “皇考所作所为,还是太偏激了。”

  一名头戴皇后冠冕的女子站在乾隆皇帝身后,轻柔地给乾隆皇帝按着肩膀,笑道:

  “陛下,您这么说,老人家在天之灵听到了可是会不高兴的。”

  【大清皇后,富察氏。】

  乾隆嘿地一笑,道:

  “有什么不高兴的?朕现在治下的大清,臣民安乐,国力富庶,比皇考在位的时候强多了!”

  “他就算是活过来了,也得承认朕和皇祖的治国之道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

  “严刑峻法这种法家的思想,根本就不适用于咱们大清这样国土浩瀚辽阔的国家,还是要以儒家的宽仁之道治国,才能确保大清世世代代,永保江山!”

  富察氏抿了抿嘴,微笑道:

  “陛下当然是大清最出色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种,妾身对此深信不疑。”

  乾隆皇帝的笑声越发响亮了,他站了起来,揽住了富察氏的腰肢。

  “皇后啊,朕过两天就要下江南了,在这之前,朕好好的宠幸一下你……”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露出了笑容。

  “弘历这个小子,竟然不学亲爹,学的是祖父,哈哈。”

  康熙的语气之中不难听出,乾隆的做法让他心情很好。

  说着,康熙不忘看了一眼胤禛。

  胤禛忙道:

  “皇阿玛乃是仁君,此为天下所共知。”

  “弘历若是能学到皇阿玛的一些皮毛,儿臣非常欣慰。”

  胤禛也是学聪明了,不会对康熙有任何忤逆。

  八皇子胤禩见状,低低地哼了一声,一脸不屑。

  康熙又看向一旁的弘历,笑呵呵地开口:

  “弘历啊,你很不错,朕很喜欢,哈哈。”

  弘历忙道:

  “皇爷爷您一直以来都是孙臣心中最敬佩的人,孙臣追随您的道路也是理所当然。”

  康熙越发开心,抚着白须大笑了起来。

  于是他颇为自得地发了一条弹幕。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尔等都看到了?这就是朕大清的优秀后代,都是以朕为榜样的,一等一的仁君!】

  短暂的沉默之后,立刻就是一大堆弹幕飘了出来。

  【汉高祖刘邦:就乾隆这个好大喜功的样子,能是一个仁君?朕怎么就不信呢。】

  【汉武帝刘彻:高祖皇帝说得太对了,朕也觉得乾隆的性格跟朕多少有些相似,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仁君。】

  【光武帝刘秀:朕也没听说过哪个仁君是接连发动四次战争,每次都惨败还要接着打的仁君。】

  【昭烈帝刘备:准噶尔三次平叛,再加上缅甸四次征讨,一辈子打了七次战争的皇帝能叫仁君?】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别说,玄烨说的笑话还是挺好笑的。】

  【明太祖朱元璋:盘点视频还没结束就打了七次战争,这都能叫仁君,朕自称仁君也没啥毛病吧?】

  康熙看着这一条条冷嘲热讽的弹幕,好心情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秦始皇嬴政:老亭长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准噶尔全族都被乾隆屠灭了,怎么也得死几十上百万人吧?这种能叫仁君,朕真的笑了。】

  【汉高祖刘邦:@秦始皇嬴政,什么老亭长,朕现在就是大汉皇帝,老赢你说话注意点。】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你这辈子都是朕治下一个小小亭长,哦,不对,现在你已经是大秦汉侯了,感动不?】

  发完这条弹幕之后,秦始皇笑呵呵地看着大殿之中正襟危坐,一脸冷汗的刘季。

  “汉侯啊,你看看在另外一条世界线之中,你有多威风啊。”

  刘季:“……”

  表情僵硬片刻,刘季正色道:

  “始皇帝陛下,您肯定是误会了。”

  “微臣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从小就叫做刘季,和这个什么汉高祖刘邦一个半两钱的关系都没有!”

  秦始皇饶有兴致地看着刘季:

  “汉侯啊,这朝堂之中上上下下,全部都知道你就是刘邦。”

  “你若是不信,朕可以回放一下之前的金幕视频给你看看。”

  刘季脸上的汗珠越来越多了,强笑一声开口道:

  “臣是大秦永远的忠臣,绝对没有任何背叛大秦的想法。”

  “现在的生活对臣来说就是最好的生活了,臣谢谢陛下和大秦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背叛大秦和陛下呢?”

  秦始皇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刘季一阵阵头皮发麻脖子发冷,总觉得自己的脑袋下一刻就要搬家。

首节 上一节 66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