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51节

  额尔登额这个蠢材,害死了明瑞,傅恒心中对额尔登额的怨恨可想而知。

  但傅恒毕竟还保有理智,他用力地捏紧拳头,过了好一会才用嘶哑的声音开口。

  “陛下,额尔登额的确该死,但他是咱们大清的旗人,是陛下您的家养奴才。”

  “大清从未将任何一个家养奴才株连九族,还请陛下三思!”

  在场的诸多满族大臣闻言,纷纷下跪。

  “还请陛下三思!”

  八旗制度,尤其是满八旗和蒙古八旗,是大清统治的核心。

  满蒙一体的国策,就体现在这两个八旗之中。

  只有位列满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清统治者。

  其他的,只不过是大清统治者的奴隶!

  额尔登额作为八旗的一员,若是就这么被株连九族,那将会牵扯到满八旗和蒙古八旗之中的不少人。

  这是大清统治者阶层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乾隆皇帝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他表情冷峻地沉默了一会,终于开口了。

  “株连九族便算了,但额尔登额必须凌迟处死!”

  “嗯,还有额尔登额的父亲和所有兄弟,统统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群臣闻言都松了一口气,齐声道:

  “陛下英明!”

  皇帝的怒火需要一个发泄渠道,额尔登额又确实是败仗的罪魁祸首,仅仅是处置额尔登额和他的父亲兄弟,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顿了顿,乾隆皇帝又继续开口了。

  “这个缅甸,朕是一定要打下来的。”

  “朕决定了,这一次朕要御驾亲征!”

  听到乾隆皇帝这句话之后,在场的群臣顿时大惊失色。

  “陛下,不可啊!”

  “陛下千金之躯,怎么能亲自涉险?”

  “陛下若是想要再征缅甸,挑选一强悍统帅即可,无需前往西南。”

  听着众人的齐声劝说,乾隆皇帝不由勃然大怒,又一次拍了桌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朕是皇帝,还是你们才是大清的主子?”

  然而群臣显然是铁了心,任凭乾隆皇帝如何怒骂,依旧是一连声的反对。

  终于,乾隆皇帝无可奈何,接受了这个提议。

  “好,不亲征也行,那……”

  乾隆皇帝的目光从在场群臣身上一一掠过。

  明瑞出征前是灭亡准噶尔的功臣,大清伊犁将军,堪称最强悍的战将。

  连明瑞都死在了缅甸,又不能御驾亲征,还能选谁?

  踌躇良久之后,乾隆皇帝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人身上。

  “傅恒,就由你来担任这一次的主帅吧。”

  【富察·傅恒,大清领班军机大臣、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镶黄旗重臣,整个大清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比其他朝代丞相,最得乾隆皇帝信赖的臣子,成为了第四次清缅战争中清军的主帅。】

  【吸取了之前三次战争的失败,这一次乾隆皇帝做足了准备。】

  【大清最强悍的索伦兵,一次性调拨了两千人。】

  “两千索伦兵?”看到这里,大清世界乾清宫大殿之中,不由一阵骚动。

  不少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索伦兵,出自外东北野人女真的索伦部落。

  野人女真是女真三部之中最北边,也是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一部。

  正是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之中,培养出了索伦兵能征善战的本领。

  几乎每一个索伦兵,在大清军队内部都有着类似于“兵王”的地位和本事。

  但也是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索伦部落的人数十分稀少,能用的士兵数量也并不算多。

  即便是在康熙皇帝之前亲征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中,也仅仅出动了五百索伦兵。

  这一次征讨缅甸,竟然一次性出动了两千人!

  这绝对是一个超级大手笔。

  坐在龙椅上的康熙皇帝也不由动容,深深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弘历。

  这名少年皇孙在被亲爹胤禛当众扇了一巴掌之后,似乎完全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呆呆地坐在那里,不知道想些什么。

  看着失魂落魄的弘历,康熙皇帝叹了一口气,心中的怒火悄然散去不少。

  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康熙皇帝缓缓开口道:

  “缅甸确实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强敌,若是能取胜的话,出动这么多索伦兵也算不亏了。”

  这句话说出来,刚打算再骂几句弘历的胤禛就闭上了嘴巴。

  突然,胤禛若有所觉,将目光投向了乾清宫大殿的门口。

  一个胤禛无比熟悉的身影快步而入,跪在了康熙皇帝的面前。

  “儿臣见过皇阿玛,谢皇阿玛赦免之恩!”

  不是别人,正是胤禛在竞争皇位路上的最大对手,八皇子胤禩!

  看着神采飞扬的胤禩,胤禛的脸色一点点地变得难看了起来。

  一次灭亡准噶尔之战,让前太子胤礽彻底被打入冷宫,胤禛带上了太子冠冕。

  三次清缅战争的失败,让原本被幽禁在家的八皇子胤禩东山再起,又一次站在了乾清宫的大殿上。

  胤禛下意识地抬头,注视着半空中巨大的金幕。

  第四次清缅战争,这么高规格的阵容,就连索伦兵都出动了两千人。

  这一次,总不可能再输了吧?

  金幕中,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除去索伦兵之外,乾隆皇帝还从各地调集了大量大清最能打仗的精锐。】

  【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来自福建、台湾的两千精锐水师!】

  【此外,辅佐傅恒的班底同样也都是重量级的,副帅是户部尚书阿里衮,云贵总督是和明瑞齐名的大清悍将阿桂,幕僚之中还有将来的大清两广总督孙士毅,以及参加过三次清缅战争的海兰察、孙国兴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阵容,几乎就是按照乾隆皇帝御驾亲征的标准打造的。】

  画面中,乾隆皇帝坐在御书房,看着面前下跪的傅恒、阿里衮、阿桂等人,表情严肃地面授机宜。

  “这一次,朕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

  “攻克阿瓦城,灭了缅甸,把孟驳那个胆敢冒犯天朝威严的混账首级带到朕的面前!”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看到这里,不由笑出了声。

  “这个乾隆小子,还是太嫩了一些。”

  狄仁杰站在武则天的面前,恭敬开口:

  “陛下说得对。”

  武则天有些不满,瞪了狄仁杰一眼。

  狄仁杰心中一惊,忙道:

  “陛下为何会觉得乾隆太嫩呢?”

  武则天悠然道:

  “朕已经白发苍苍,他才而立之年,自然是嫩的。”

  狄仁杰差点呛住自己,剧烈地咳嗽起来。

  武则天哈哈大笑。

  “凡是真正的帝王都知道,想要做成大事,就不能心急,尤其是打仗这种国家大事。”

  “朕在东北失败过,所以朕很明白,对付边疆这种看似容易平定的蛮族,更加不能急于求成。”

  狄仁杰嗯了一声,点头道:

  “还是陛下英明。”

  “如今对吐蕃层层施压,正是陛下熟知军国之道的最好体现。”

  “对了陛下,高仙芝刚刚派人传来战报,他已经进入了羊同,正在朝逻些前进。”

  武则天眼睛一亮,露出笑意,悠然地靠在了榻上。

  “很好,看来吐蕃很快就要被朕平定了。”

  “嗯,李家那些小子最近如何了?”

  狄仁杰心中微微一凛,顿了好几秒钟之后开口道:

  “武氏皇子皇孙们近来都很安分,倒是武三思、武承嗣这些外戚们很是在洛阳城中闹出了一些事情。”

  武则天看了一眼狄仁杰,加重语气:

  “武氏都是皇族!”

  一旁的来俊臣听到这里,立刻开口道:

  “陛下,狄仁杰分明就是心怀李氏,刻意将之前的李氏子和武氏区分开来,此乃乱臣贼子之言也!”

  武则天的目光顿时变得冷厉,非常有压迫力的盯着狄仁杰。

  狄仁杰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只是微微弯下了腰。

  “陛下所出,才是真正的龙子龙孙。”

  “武三思、武承嗣,按法理只不过是陛下的娘家侄儿。”

  “臣虽驽钝,这点区别还是分得清楚的。”

  说到这里,狄仁杰又看了一眼来俊臣,淡淡道:

  “有人暗中包庇武三思和武承嗣的不法行径,这是结党营私,还请陛下明察。”

  来俊臣大怒,猛然站了起来,毫不客气地对着狄仁杰喝道:

  “姓狄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直在暗中照顾着那些姓李的,无非就是想着等到陛下龙驭宾天,你就帮助李唐复国!”

首节 上一节 65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