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50节

  听着康熙的叹息,弘历心中羞愧无比,噗通一声跪下。

  “是孙儿愚蠢,让大清遭受奇耻大辱,还请皇爷爷治罪!”

  胤禛铁青着脸,也在弘历的身旁跪下。

  “儿臣教子无方,还请皇阿玛降罪!”

  看着跪在面前的这对父子,康熙老皇帝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旁的九皇子见状,心中又是高兴,又是遗憾。

  高兴是因为,胤禛自从被封为太子之后,八皇子胤禩这一党声势遭受重挫,基本已经到了解体边缘。

  九皇子作为胤禩一党的核心成员,这段时间的境遇可想而知。

  如今见到胤禛父子如此狼狈,九皇子的心情别提有多好了。

  遗憾则是因为,八皇子胤禩之前因为出言不逊而被康熙皇帝禁足在家。

  若是胤禩此刻能在大殿之中,那简直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就在此时,康熙皇帝淡淡开口:

  “胤禩那个臭小子在家闭门思过,应该也想清楚了吧?”

  “老九,你去把他叫进宫来。”

  九皇子身体剧震,大喜过望。

  “儿臣遵命!”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注视着视频中的一行行字幕,表情若有所思。

  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道:

  “看来这西南山区,确实是不好用兵啊。”

  听着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有些不以为然。

  “陛下,这大清之所以能遭受三次失败,明显就是因为他们的皇帝过于轻敌。”

  “若是大唐和这缅甸对上,不是随随便便就将其灭国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摇了摇头:

  “无忌啊,你这就是犯了和乾隆皇帝一样的错误了。”

  长孙无忌的脸瞬间就涨红了。

  李世民笑了笑,继续开口道:

  “不过清军的失败,对大唐倒不是一件坏事。”

  “它警告了朕,即便是朝廷一直都不当回事的西南山区,依旧有可能会诞生出像缅甸这样足以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的对手。”

  “嗯,看来大唐的疆域还是不能在山区止步啊。”

  “得打出去,至少也得打到这个阿瓦城才行!”

  房玄龄听着李世民的话,一方面被李世民话语之中的豪迈气魄所激励,一方面又有些迟疑。

  “陛下,如今大唐已经在对吐蕃用兵,若是继续对西南进军的话,恐怕会过于消耗关中府兵啊。”

  大唐的疆域虽然辽阔,但真正能打的,其实就是关中这几十个折冲府的府兵。

  这也是大唐一直以来在军事上执行的国策,强干弱枝!

  以关中一地府兵,镇压天下所有不臣!

  李世民呵呵地笑了起来,道:

  “关中府兵确实是应对不了这样的局面了,所以朕已经决定了,从今年开始,抽调南方府兵前来关中,不,让关中的将领们去南方训练出一支精锐。”

  “嗯,这样才能更贴合战场,让大唐将来的南下之路越发顺畅。”

  李世民的话说完之后,房玄龄不由大为震惊,不敢置信地看着李世民。

  “陛下,咱们强干弱枝的国策难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老房啊,若是大唐的疆域仅仅像大隋一样,用关中府兵镇压天下自然是毫无问题的。”

  “可现在的大唐,不但灭了高句丽、平定了新罗百济,还拿下了漠北和西域,正在进攻吐蕃,即将对西南发动征伐。”

  “大唐疆域,比起当年的大隋,不知道要大了多少倍!”

  “关中纵然是大唐最精华所在,但若是仅仅靠着关中,难道真的能让大唐的基业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李世民没有给臣子们回答的机会,自己就做出了回答。

  “不可能的。府兵制度并不是能持续千秋万代的制度,这一点在看完李隆基的盘点视频之后,相信你们也心知肚明。”

  “大唐迟早都会出现像安禄山率领的东北边军,高仙芝率领的西北边军那样,并不属于关中的精锐部队。”

  “既如此,朕提前适应,提前掌控,难道不是更好的办法吗?”

  房玄龄默然。

  长孙无忌则依旧忧心忡忡,开口道:

  “陛下雄才大略,不管是什么样的军队自然都能如臂使指。”

  “臣是担心,若是不属于关中的军队做大,将来大唐的后代皇帝们会有麻烦。”

  李世民闻言,不由看了一眼旁边的李治,随后笑了起来。

  “若是连区区几个军头都搞不定,那还当什么大唐的皇帝呢?”

  李治表情严肃,缓缓点头。

  显然,对自家父皇的这番话,李治是极为认可的!

第359章 狄仁杰进谏武则天,朱元璋断言乾隆胜算只有三成

  看到连李治都是这样的态度,长孙无忌只能闭上了嘴巴。

  天下事虽然是天下人的事情,但归根结底,还是皇室自己的事情!

  既然大唐的前后两任皇帝都选择了认同,那长孙无忌自然也不会说些什么。

  长孙无忌其实在看完了李隆基的盘点视频之后,也察觉到了不对。

  在那篇视频之中,从李治到武媚娘,再到李显、李旦、李隆基,这么长的时间跨度,竟然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长孙家族的人!

  这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治的亲舅舅,大唐最受信任的宰相,他和他的后人们怎么可能会在大唐将来的几十年里没有任何出镜的机会呢?

  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孙家族在这段时间里已经被抹掉了,彻底退出了大唐的政坛。

  李世民的脾气长孙无忌非常了解,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一生挚爱,李世民不可能对长孙家族下手。

  结合时间线来推断,能对长孙家族下手的人选,要么是李治,要么就是武媚娘!

  再考虑到李治的执政时间并不短,即便是武媚娘对长孙家族下手,也一定会得到李治的默认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结论,让长孙无忌的心中对李治升起了极大的警惕和提防。

  偏偏李治还是长孙皇后生的,长孙无忌根本就没有理由和立场去和李治作对。

  故而,长孙无忌能选择的,只有退让!

  对李治退让,用亲情来打动李治,或许能让李治将来对长孙氏手下留情。

  以上种种,让长孙无忌这段时间在朝堂之中变得颇为沉默。

  任何政策,只要发现李治的倾向和自己不同,长孙无忌就会立刻选择退让。

  就像今天一样!

  在长孙无忌复杂的眼神之中,李治好奇地开口了。

  “父皇,您觉得清缅战争会这么结束吗?”

  李世民想了想,道:

  “若是朕来当这个大清皇帝的话,缅甸若是不灭亡,朕这辈子都咽不下这口气。”

  “不过三次清缅战争也证明了缅甸确实是一个堪比高句丽的强敌,朕会在第三次战争失败之后选择休战一段时间,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训练部队,几年之后再开战。”

  李治又问道:

  “那父皇觉得,这个乾隆皇帝会像您这样做吗?”

  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来:

  “应该不会。”

  李治好奇道:

  “是因为父皇看透了乾隆皇帝的性格?”

  李世民失笑摇头:

  “不,是因为乾隆皇帝若是真的能按照朕的想法来做的话,他应该就不会入选这个败家子皇帝的盘点视频了。”

  李治闻言,不由哑然,只能转头看向金幕。

  事情真的会如同父皇所想一般进行吗?

  乾隆皇帝,还会再立刻发动第四次清缅战争?

  金幕之中,画面再度浮现。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无比铁青。

  “明瑞竟然死了……”

  “损兵折将,大清的将士竟然损失了这么多!”

  “就差七十里地,竟然就是打不到这个阿瓦城?”

  乾隆皇帝越说越是动怒,最后终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暴怒,直接拍了桌子。

  “混账东西,这个额尔登额,该死!”

  “若不是他畏战不前,明瑞又怎么会孤军奋战,最终身亡!”

  “朕要灭了他三族,不,九族!”

  听着乾隆皇帝的怒吼,在场的大清群臣们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领班军机大臣傅恒的脸色同样也是极度难看。

  明瑞和傅恒的关系并不一般,从两人的名字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富察·明瑞。

  富察·傅恒。

  两人同属镶黄旗,都是富察氏家族出身,是三代以内的堂兄弟!

首节 上一节 650/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