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432节

  鲁肃在一旁,也不由感慨。

  “先王若是能躲过那一次劫难,或许咱们大吴已然一统天下了。”

  孙权点了点头,心情复杂。

  幼年丧父,成年丧兄。

  吴国的内政,固然是三国之中最为混乱的。

  但谁又知道,孤一路走来,究竟有多么辛苦。

  若是孤的心眼少一点,能力欠缺一些,说不得就和许昌之中那个大汉皇帝一般,被张氏或者陆氏等江南大族玩弄于掌心之中了吧?

  孙权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评分倒数第一又如何?

  父兄打下的基业,绝对不能在我孙仲谋的手中败落!

  孙权按住心中诸多心思,露出一个笑容。

  “逝者已矣,生者自当奋发,才能不辜负先辈的努力。”

  “好了,科举殿试明日就要进行,到时候大家记得都来,一起见证咱们大吴的第一次科举盛事!”

  陆逊、吕蒙等人闻言,表情都不由颇为微妙。

  谁都知道,科举这种事情就是在挖世家大族的根。

  但纵使世家们再如何百般拖延,东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科举,终究还是要举行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相较于张角等人率领的黄巾之乱而言,第二次的大起义涵盖了东汉几乎所有领土,遍地烽烟。】

  【任何有识之士都能感觉到,东汉王朝的末世即将到来。】

  【就在此时,刘宏的又一步昏招,彻底给东汉王朝的棺材板钉上了最后一根钉子。】

第207章 刘宏死了都还有后续?历朝皇帝震惊了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之中,刘邦一脸震惊。

  “刘宏这个小子,也太会捞偏门了吧?”

  “这种敛财的本事,朕是想都没想过啊。”

  看着刘邦震惊之中隐约带着羡慕和跃跃欲试的表情,萧何曹参顿时惊了,赶忙开口。

  “陛下,这种敛财的行为只会让臣民离心,陛下可万万不能效仿啊。”

  刘邦舔了舔嘴唇,嘿嘿一笑。

  “你别说,朕的大汉现在一穷二白的,要是能这么搞钱,朕其实还有点心动呢。”

  萧何曹参傻眼了,正准备继续开口说话,刘邦又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当朕是傻的?”

  “朕就算想要敛财,也得大汉的子民们有钱才行啊。”

  这句话说完,曹参立刻平静了下来。

  经历过秦末的乱世之后,大汉确实是一穷二白。

  皇帝刘邦连六匹拉车的白马都凑不出来。

  朝廷重臣们更是每天坐着牛车上朝,因为没马了。

  萧何曹参用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大汉依然很穷。

  也就是这几年商业税在大汉之中飞速铺开,连带了一波商业大发展,让大汉的国库开始充盈起来。

  即便如此,距离东汉那种情况,还差得远呢。

  曹参突然感慨道:

  “臣觉得,或许东汉的财富都已经聚集到了士族的手中,刘宏陛下表面上是贪钱,有没有可能是借助这种手段来削弱士族的实力?”

  陈平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这怎么可能?”

  大殿突然变得安静。

  过了好一会,萧何才缓缓说道:

  “好像还真有这种可能。”

  刘邦嘿嘿一笑。

  “懂了,刘宏这小子压根就没经历过正常的帝王教育,不知道用正常的手段来压制士族,只能搞这种旁门左道。”

  “老曹这个猜想,粗听匪夷所思,但细想还是有些道理。”

  刘盈闻言,不由问道:

  “父皇,那若是一个接受了系统教育的皇帝,又该如何应对士族呢?”

  刘邦勃然大怒,对着刘盈喝道:

  “老子就是个亭长出身,你当我爹是皇帝呢?老子也没接受过帝王教育,老子知道个屁!”

  刘盈:“……”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的脸上没有任何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终于要结束了……”

  听着刘秀的感慨,在场的东汉群臣表情也是颇为古怪,但心中也觉得刘秀言之有理。

  这一场刘宏的盘点,对于东汉君臣而言,那确实是相当大的心理折磨。

  尤其刘宏还是一位如此独特的昏君!

  前面盘点了那么多的昏君,从来没有哪一个像刘宏这么贪钱的。

  贪婪是人之常情。

  但做了皇帝还如此贪钱的,刘宏确实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刘秀表情轻松地开口。

  “等到刘宏这部盘点视频播放完之后,朕有些心里话想要和大家说一说。”

  看着刘秀郑重其事的表情,许多人的心中都开始打鼓。

  陛下莫非是看了这视频,受到什么刺激,要对大汉来一些改革?

  那可就麻烦了。

  改革,必然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

  而眼前这些站在东汉朝堂之中的大臣,无疑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宏一脸烦恼,坐在皇位之上。

  “该死的,这些地方上的泥腿子,叛乱起来怎么没完没了的?”

  赵忠闻言忙道:

  “陛下,老奴觉得,应该是都被黄巾军给带坏了。”

  “太平道那些东西,实在是过于蛊惑人心了。”

  张让连连点头。

  “是啊是啊,张角这种人就喜欢装神弄鬼,偏偏村妇愚夫们最吃这一套,必须得把这些蠢材给杀得害怕了,他们才肯安静下来。”

  其他几名重臣看着赵忠和张让这样子,心中不觉冷笑连连。

  大汉之所以烽火遍地,还不是因为你们十常侍在朝廷贪污受贿,在地方上又纵容族人肆意妄为?

  现在把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简直可笑。

  太常刘焉沉默良久,突然开口道:

  “陛下,老臣以为,为今之计,必须要对地方上进行一些改革了。”

  刘宏看向刘焉。

  “改革?”

  刘焉点头道:

  “正是。当今天下动乱不已,单单是为了平定这些叛乱,朝廷国库之中每年就要花费巨额钱粮。”

  “若是按照臣的办法进行改革,不但不会影响国库的收入,反而还能让地方上更加安定。”

  刘宏一听,兴致顿时就来了。

  “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快说来给朕听听。”

  刘焉显然早有腹稿,侃侃而谈。

  “臣建议陛下刺史改为州牧,以州牧统领军、财、政之权力。”

  “朝廷每年都可以给州牧下一个税收指标,让州牧必须完成这个指标,缴纳足够的税收到国库来。”

  “若州牧境内发生叛乱,则令州牧自行组织兵马平定,也无需朝廷这边大费周章。”

  刘宏沉吟片刻,道:

  “若州内调动官员的权力都给州牧了,朕的修宫费怎么办?”

  刘焉笑道:

  “陛下,修宫费也同样纳入税收指标之中便是。”

  “如此一来,陛下也不必为了调动官员而耗费脑力,只需要州牧自己在本州内部自行调动即可。”

  刘宏一听,不由怦然心动。

  又能有足额的税收,又不需要废脑子调动官职,同时还能将平定叛乱的责任下放到州牧身上,更不需要耗费国库钱粮调动兵马去评判。

  若是州牧捞不到足够的钱,平定不好叛乱,朝廷这边也只需要换一个州牧就行。

  刘宏沉吟良久,缓缓点头。

  “卿家之言,确实很有道理。”

  “那朕就任命你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刘虞为幽州牧。”

  “尔等尽快上任吧。”

  三名得到州牧封赏的大臣自然是大喜过望,赶忙上前谢恩。

  其他官员听了也是跃跃欲试。

  这州牧的权力,集财、政、军一体,远超之前的刺史。

首节 上一节 43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