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431节

  丢脸,实在是太丢脸了!

  纵然是刘邦这般没脸没皮著称的皇帝,看到刘宏的表现之后,也是完全受不了。

  萧何曹参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萧何干笑一声,道:

  “陛下,臣觉得真的很有必要给皇子皇孙们在金钱这方面进行一个好的教育。”

  曹参正色道:

  “金钱终究只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既然生来便是皇族,本该想着利用这种便利施展抱负,为大汉尽一份力才是。”

  “怎能沉迷于这些铜臭之物,忘了真正大道!”

  刘邦叹了一口气,目光看向在场的刘盈和刘恒两个儿子。

  刘盈倒是还好,他毕竟当了太子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贪财的癖好。

  倒是这个刘恒……

  刘邦心中一惊,赶忙招手示意陈平过来。

  等陈平来后,刘邦便附耳道:

  “老陈啊,刘恒这小子,在代国那边就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贪财的传闻啊?”

  陈平愣了一下,随后同样也对着刘邦附耳道:

  “陛下放心吧,代王在代国的时候生活是非常朴素的,也从未对金钱或者其他享受有什么追求和痴迷之处。”

  刘邦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

  要是刘恒这小子也和刘宏一样贪财,那刘邦可就不会再把刘恒列入到将来皇帝的可选继承人之中去了。

  这贪财的皇帝,实在是太吓人了!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揉着太阳穴,除了心累,还是心累。

  “朕的子孙,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群臣也同样哑口无言。

  大汉将来的皇帝,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的?

  我们的后世子孙,竟然要为刘宏这种皇帝效命?

  想想,都觉得那种生活,简直让人窒息啊!

  宋弘干笑一声,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将来对所有皇子皇孙进行金钱教育,势在必行啊。”

  刘秀重重点头,沉声道:

  “传朕的旨意,从今天开始,选派大儒对所有皇子皇孙进行教育。”

  “一旦发现有哪个臭小子贪财成性的,朕直接废了他,让他当一辈子的农民去!”

  就在刘秀发火的时候,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正当各地起义纷纷时,一个对大汉历史至关重要的事件,正在大汉西部边疆悄然发生。】

  画面一转,孙坚骑着马,带着几名随从,进入了长安城外的一座军营之中。

  来到帅帐之内,孙坚朝着坐于上首的主将行礼。

  “见过张将军!”

  【大汉车骑将军,张温。】

  张温看到孙坚到来之后,顿时欢喜不已,离开座位,亲切地握住孙坚的手。

  “文台啊,你总算是来了。”

  孙坚忙道:

  “蒙张大人赏识,让孙某能参与到平定边章、韩遂之乱,是孙某的荣幸。”

  张温笑着开口。

  “董卓征讨边章韩遂不利,朝廷让老夫来负责这个烂摊子,老夫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在朱儁大人和老夫有些交情,推荐了你这个江东猛虎。”

  “得文台之助,想来边章、韩遂不足为惧!”

  【孙坚被任命为张温麾下参军。】

  孙坚坐下来,对着张温道:

  “大人,坚以为,董卓虽然作战不力,但毕竟和边章韩遂对抗多日,对这两名叛贼必然颇为了解。”

  “大人现在是董卓的上司,应该召集董卓前来,询问军情,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张温连连点头。

  “文台言之有理,那就这么办吧。”

  画面一转,董卓抬头挺胸,进入帅帐之中。

  张温脸色难看,瞪着董卓道:

  “董仲颖,老夫十天前就命尔前来,尔迟迟不至,是何道理?”

  董卓哼了一声,冷然道:

  “董某还想要问朝廷一句,边章韩遂叛乱,朝廷不给我董卓援兵物资也就算了,竟然还派张公来取代我的位置,是何道理?”

  张温勃然大怒,一拍桌子。

  “董卓,尔是在质疑朝廷和陛下的命令?”

  董卓冷笑一声,抬头不语,显然是默认。

  孙坚就坐在旁边,看到董卓和张温一番言语交锋,迟疑片刻之后站了起来,来到张温身旁。

  孙坚附耳,对着张温开口道:

  “张公,董卓征讨叛贼不力,反而对朝廷和张公出言不逊,又迟迟奉诏不至,当诛之!”

  张温吃了一惊,过了好一会才轻声对孙坚道:

  “董卓此人在陇西巴蜀享有盛名,当地诸多蛮族羌人都愿意听命于他。”

  “若老夫杀了此人,恐怕蛮族羌人的叛乱更加猛烈了。”

  孙坚摇了摇头,正色轻声道:

  “董卓的名气,无非是仗着大汉朝廷而来。谁有朝廷的支持,谁就能震慑巴蜀蛮族和羌人,并非董卓的能力也。”

  “将军所率,乃是大汉帝王之师,威震天下莫敢不从,又何须担忧一个小小董卓?”

  “今日只要将军以军法将董卓诛杀,三军必然心生敬服,任凭将军驱使,平定边章、韩遂便不在话下了。”

  “若您不杀了董卓,任由他冒犯您和朝廷的威严,将士们又怎么可能会对您产生敬服呢?到那时,军威士气受损,此次的征讨恐怕只能徒劳无功!”

  张温迟疑良久,对着孙坚道:

  “文台啊,你且回去吧,别让董卓知晓你说他的坏话,会让你惹祸上身。”

  孙坚见张温执意不愿杀董卓,无奈之下叹息一声,转头离开。

  董卓紧紧地注视着孙坚,两人擦肩而过。

  等孙坚离开之后,董卓傲然道:

  “张公如今乃是主将,召我前来,我已然奉命。”

  “现在,是否可以继续商议征讨韩遂边章之事了?”

  【在该次征讨之中,张温率军先破北宫伯玉,又派遣周慎、董卓分率两路兵马追击敌军。】

  【但两人不但没有打败羌人,反而周慎还全军覆没,只有董卓全军归还。】

  【流言四起,许多人都认为是董卓暗中勾结羌人,养寇自重,害死了周慎。】

  【但这种流言并无证据,张温最终因此次失败而去职。】

  【由于此时中原各处烽火连天,起义军遍地,东汉朝廷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边章韩遂的征讨,仍旧命令董卓镇守该地,将主力调回中原。】

  【孙坚则因为在击破北宫伯玉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朝廷封为议郎。】

  三国世界之中,刘备看到这里,不由心生怒火,拍案而骂。

  “张温此人,软弱无谋,实在是蠢材一个!”

  “若是当时能听孙文台之言杀了董卓,大汉又怎么可能会有接下来的这些祸事!”

  蜀汉群臣闻言,不由纷纷赞同。

  “是啊,若杀了董卓,大汉或许还能有挽回的余地。”

  诸葛亮叹息道:

  “孙文台此时对大汉还是忠心耿耿的,若是张温能听孙文台之言,那大汉便多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忠臣,而不是吴国的开国帝王!”

  关羽冷笑一声,道:

  “多了一个忠臣又能如何,大汉的忠臣难道还少了?”

  “若不是这些忠臣都被灵帝和十常侍给迫害了,如今的天下又怎么可能会被曹操和孙权分了一大半去!”

  刘备默然不语。

  魏王宫之中,曹操啧啧作声。

  “孙文台此人,确实是颇有见识,当时就能看出董卓的狼子野心。”

  “可惜孙文台死得太早了,若是如今孙文台坐镇江东,那孤可就不能只放一个张辽在合肥了,起码得多加三倍兵力才行。”

  曹丕咳嗽一声,道:

  “儿臣听说,孙文台每战必身先士卒,舍生忘死。”

  “以他这种打法,出事是迟早的。”

  曹操微微点头,突然叹息一声。

  “夏侯渊那个蠢材,不也是如此?”

  “否则,又怎么会被黄忠那个白首匹夫所杀!”

  吴王宫之中,孙权看着金幕中的孙坚,一脸神往。

  “没想到,父王当年竟然还有这般英勇事迹,过人眼光!”

  孙坚虽是孙权的父亲,但孙权幼时孙坚就已经在各地为官,随后又参与平叛,两父子之间的相处很少。

  等孙权稍微大了一点,孙坚已然死去。

  故而,对这位父亲,孙权的确知之甚少。

首节 上一节 43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