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92节

  【皇帝作为规则的制定者,能在大部分时候压制丞相,但丞相之中当然也会出几个天纵之才,反过来压制皇帝。】

  【大明皇帝们对此心知肚明,于是朱棣一方面让内阁成员扩充,以避免首辅独断专行危及皇权,另外一方面又开始对宦官松绑,让宦官获得一定权力。】

  【朱棣在世时,宦官是根本无法和内阁相提并论的,内阁也只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提线木偶。】

  【朱棣死后短短一年,朱高炽也死了,轮到朱瞻基继位。】

  【朱高炽虽然仅当了一年不到的皇帝,但他作为太子时就经常在朱棣亲征瓦剌鞑靼时监国,拥有丰富的政务处理经验。】

  【而朱瞻基仅仅当了不到一年的太子就仓促继位,在这方面完全无法和朱高炽相提并论。】

  【此时的朱瞻基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皇宫之外是内阁那些经验丰富随时都能玩弄年轻皇帝的老臣,而皇宫之中还有自家母后张氏摄政。】

  【在这种情况下,朱瞻基为了更多的获取权力,他开始启用宦官来争权。】

  【也正是在朱瞻基一朝,宦官获得了读书习字的权力。朱瞻基甚至还直接在宫里成立了太监学堂,专门教授太监知识。】

  【由此,许多具有丰富学识和斗争手段的宦官开始脱颖而出,走上权力舞台。】

  【等到朱瞻基死后,年幼的朱祁镇更进一步,将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振扶持到了权力舞台的最中央。】

  【太皇太后张氏还在时,局面尚可控制。王振毕竟只是一个太监,不可能和张氏对抗。但到了正统十一年,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之中的“三杨”先后老死,局面彻底改变。】

  【王振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而司礼监也正式获得了“批红”权,成为跟有“票拟”权的内阁分庭抗礼之大明核心权力中枢。】

  伴随着这些字幕的播放,是王振和朱祁镇在一起的情形。

  朱祁镇显然对王振非常看重,竟然直接称呼王振为“先生”。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王振竟然出现在一处极为堂皇富丽的京城大宅之中,接受许多大明高官的祝贺。

  甚至有些官员直接给王振下跪行礼,口称“翁父”。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第一次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堂堂官员,竟然称呼一个阉人‘翁父’?”

  “这大明,也太……”

  扶苏看了一眼秦始皇,欲言又止。

  父皇,您当年好像对嫪毐那个家伙也有尊称来着?

  秦始皇狠狠地瞪了扶苏一眼。

  “嫪毐是个假太监!”

  谁家真太监能像嫪毐一样直接用那话儿把马车车轮撑起来的?闹呢。

  扶苏讪讪,干笑一声。

  秦始皇哼了一声,点了一下扶苏的额头。

  “今后大秦要加一条祖训,任何情况下,太监都不允许读书识字。”

  “若有后世子孙违背此旨,天下赢氏皇族共击之,得胜者可为大秦新皇!”

  扶苏闻言,直接震惊。

  “父皇,这……过分了吧?”

  蒙毅也忍不住道:

  “陛下,这旨意很容易被后世心怀叵测的赢氏子孙滥用啊。”

  秦始皇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若是一个当皇帝的,连太监都控制不住,几个宗室皇族的造反都摆不平,那他活该当不上这个皇帝!”

  一点手腕都没有的大秦皇帝,朕要这种后世子孙来干什么?给别人当傀儡,就好像那个曹芳曹髦一样?

  直接死了算了。

  一名大秦史官坐在大殿角落,奋笔疾书。

  “……丙寅日,帝观金幕,见王振事,怒而谕太子曰:‘凡后世秦皇宠信阉宦者,天下赢氏共击之,胜者为皇。’”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情不自禁抓住了吕雉的手。

  吕雉俏脸微红。

  “陛下,这里人多。”

  刘邦嘿嘿一笑,手抓得更紧了,道:

  “皇后,朕是在想啊,咱们大汉可不能让这些阉人当政,乌烟瘴气的!”

  吕雉轻点螓首,道:

  “妾身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怕后世子孙将来无能,也会走朱祁镇的老路啊。”

  刘邦眉头紧皱。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又有字幕解说,刘邦当然能明白朱瞻基和朱祁镇为何会任用宦官。

  因为这父子两无人可用!

  只有从小陪在身边的宦官才值得信赖,才能作为爪牙来和太皇太后张氏以及内阁群臣争夺权力。

  但宦官就是好人了吗?

  陈平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这些宦官乃是无根之人,他们本就没有后代,无需顾及什么遗泽子孙。一旦被其掌权,那必然是为所欲为,后患无穷啊。”

  大汉群臣纷纷点头,对陈平表示赞同。

  阉人是肯定没有直系后代的,那就不需要顾虑什么遗臭万年,也不需要考虑得罪人了子孙后代遭报应。

  所以宦官一旦掌权,就如同路易十五的那句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宦官这个群体的底线,比皇帝和大臣都要低很多,太多!

  刘邦揉了揉太阳穴,看着面前的萧何、曹参、陈平、审食其等人,心中浮现起浓浓的忧虑。

  这些大臣,对朕和大汉确实是忠心耿耿的,毋庸置疑。

  可朕死后,以刘盈这小子的性格,真能镇住这些老功臣?

  这万一,里面冒出个司马懿……

  刘邦突然遍体发寒,表情极为难看。

  该怎么办?

  难道说,朕也得给刘盈这小子搞个太监学堂不成?

  但马上,刘邦就感觉到手中一片温润,那是吕雉的柔荑在轻轻用力。

  刘邦猛然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

  “这是后宫的事情,就由皇后来决定吧。”

  朕怎么忘了,朕还有吕雉这个精明的皇后呢!

  只要有她坐镇,熬死了萧何曹参这些老家伙,大汉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呵呵呵。”

  听着朱元璋的怪笑声,朱棣顿时又有一种冲动,想要跑去柱子后面躲起来。

  但还没等朱棣起身,朱元璋的声音就在他耳旁幽幽响起。

  “老四,你想跑?”

  朱棣额头沁出一滴汗水,干笑道:

  “父皇误会了,儿臣……儿臣知错了!”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棣。

  “你错哪了?”

  朱棣涩声道:

  “儿臣不应该任用宦官!”

  朱元璋哼了一声,冷冷道:

  “你知道就好。宦官掌权,虽然非你所任命,但确实是你开了这个坏头,你有一半过错。”

  朱棣连声应是,心中却在好奇。

  那谁有另一半过错,朱瞻基?

  朱元璋冷声道:

  “至于另一半,自然就是你那个大胖儿子朱高炽!”

  “当皇帝居然当不到一年就死了,留下孤儿寡母应对一群经验老到的大臣,还进一步的放任宦官掌权,简直就是胡闹!”

  朱棣一滴冷汗冒出。

  朱高炽是我的儿子,这不还是……

  果然,朱元璋下一刻,一脚踹了过来。

  “子不教父之过,所以你朱棣的错是最大的!”

  朱棣无奈,结结实实地挨了这一脚。

  朱元璋冷眼看着朱棣。

  “怎么,你不服气?”

  ……

  当天晚些时分,朱棣回到东宫之中。

  “来人,去把朱高炽叫来。”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朱高炽走了进来。

  这个朱棣的长子极为肥胖,体重在两百斤以上。

  偏生他身高又不高,只有一米七左右,是以看上去简直如同一个圆球般。

  “儿臣向父亲请安。”

  朱高炽行礼完毕,费劲地直起身来,喘了几口气。

  朱棣一拍桌子,怒骂道:

  “请安你个大头鬼!朱高炽,你这个肥痴儿,知不知道今天你把你爹还有你儿子、孙子都害惨了!”

  朱高炽一脸懵逼。

  朱棣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夹枪带棒,将今日金幕的一切说出,然后痛骂道:

  “你说,这是不是你的问题!”

  朱高炽震惊了,胖脸上的肉不停抖动着。

首节 上一节 19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