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91节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见状,顿时皱起眉头。

  “这个叫王振的太监,竟然如此傲气?”

  王振大刺刺地坐下,对着王直道:

  “王尚书,之前给你的那几个人选,怎么还没提拔起来?”

  王直表情有点僵硬,道:

  “王公公,你说的那几个人选,本官也派人查过了。”

  “不是本官不给面子,实在是那几个家伙能力实在不足,做事不合格,同僚也是一片反对。”

  “若是将他们提拔成布政司使的话,反对的声浪很大啊。”

  王振勃然大怒,拍了一下桌子,将王直吓了一大跳。

  “简直是胡言乱语!咱家推举的人,那就是陛下看重的人。”

  “你要是怕六科给事中弹劾的话,那你就滚回老家去,别当这个吏部尚书了!”

  王振一番破口大骂,让王直唯唯诺诺,赔笑不断。

  “王振公公不要动怒,本官再和内阁其他同僚研究研究,一定在一个月内把他们都提拔起来,如何?”

  王振这才转怒为喜,笑道:

  “王尚书,你果然是一个识相的。记住了,吏部尚书素有天官之称,这个位置不知道多少人觊觎,都是咱家在陛下面前给你挡住的。”

  “人嘛,要是不懂报恩,和畜生何异?”

  王直脸颊抽搐,脸上依旧赔笑。

  “是是是,王振公公说得对极。”

  王振站了起来,斜了一眼王直。

  “七天内咱家要看到吏部尚书王大人的任命,不然的话,就只能是张尚书或者李尚书来任命了。”

  说完,王振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内阁。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无可忍,直接拍了龙椅。

  “混账,谁来告诉朕,为何一个宦官,竟然能对吏部尚书如此指手画脚!”

  大殿之中,群臣也是面面相觑。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对外戚、宦官干政是深恶痛绝的。

  洪武一朝,宦官从来都只是皇家的奴仆。

  就算是锦衣卫这种密探组织,也和宦官没有任何关系,是由朱元璋任命官员来领导。

  怎么才过了几十年,宦官就厉害到能骑在吏部尚书的头上拉屎了?

  朱棣非常有自觉,还没等朱元璋视线投过来就赶忙开口。

  “父皇,儿臣昨天已经把朱高炽那臭小子打一顿了,等会回去再打一顿!”

  朱元璋:“……”

  朱棣嘿嘿一笑,父皇,这下你总不能踹我了吧?

  朱元璋踹了朱棣一脚,朱棣猝不及防,差点摔了个狗吃屎。

  朱棣:“???”

  朱元璋怒道:

  “还不是你教出来的子孙,朕不踹你踹谁!”

  朱棣:“……”

  合着我怎么都要被踹呗?

  朱棣忙道:

  “父皇,儿臣保证,绝对不可能让宦官干政的,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不管怎么样,先稳住父皇再说,少被踹两脚也好啊。

  【大明的宦官干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究其根源,其实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上。】

  朱元璋震惊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压根就没有启用过宦官!”

  大明群臣看到这里,也是疑惑不已。

  朱元璋不但将“宦官不可干政”写进《皇明祖训》,更进一步规定,任何太监都必须是文盲,都不允许读书习字。

  在这种制度下,宦官干政和朱元璋能有什么关系?

  朱棣一下子乐了。

  父皇啊,你刚刚还说我呢。

  你看吧,源头在你身上!

  【洪武年间,由于丞相胡惟庸案的爆发,朱元璋废黜了华夏自秦始皇以来一直维持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的初衷,是让丞相来为皇帝分担一定的政务。在丞相被废除后,所有的政务就全部都压在了皇帝的身上。】

  【作为出名的政务狂人,朱元璋一天能处理八个时辰政务,是以没有丞相对朱元璋而言几乎毫无影响。】

  【但大明的后世皇帝,可就做不到这一点了。即便是以精力充沛著称的朱棣,也不得不成立内阁,让几名内阁大学士共同分担丞相的职责,给皇帝减负。】

  朱元璋看到这里,目光如电,立刻扫到了朱棣身上:“嗯?”

  朱棣傻眼了。

  不是,怎么又到我的身上来了?

  【从朱棣开始,内阁大学士之首被人称为“首辅大臣”,首辅事实上成为了有名无实的丞相。】

  【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他亲手废除的丞相制度,在他才刚刚死去几年,就改头换面,再一次出现于大明之中。】

  朱元璋听到这里,忍无可忍,直接站了起来。

  “朱棣,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

第123章 阉宦掌权?嬴政刘邦朱元璋都无比警惕!

  朱棣表情呆滞,脑袋一片混乱。

  怎么又是我?

  为什么啥事都有我?

  一张愤怒的老脸出现在朱棣面前,直接把朱棣的心神拉了回来。

  朱棣身体一抖,下意识地躲到了柱子后面,大叫道:

  “父皇,儿臣真的知道错了!”

  朱元璋怒气冲冲地开口。

  “怎么,你也想要大明再出一个霍光和王莽?”

  霍光、王莽,都是西汉时代的权相。

  他们两人都掌控着朝局,将皇帝给直接架空,甚至能废立皇帝!

  唯一不同的是,霍光没有选择篡位,当了一辈子权臣。

  而王莽,则悍然篡位,建立了“新”朝。

  朱棣满脸无奈,道:

  “父皇,真不是儿臣叫苦,但是你让儿臣每天处理政务七八个时辰,儿臣真的办不到啊。”

  七个时辰可不是七个小时,而是十四个小时!

  当了皇帝还天天这么干,也只有朱元璋这种堪称变态级别的人物才能做到。

  朱元璋怒道:

  “朕是老了,想事情难免会慢一些,你这么年轻,一天六个时辰也足够了。”

  朱棣苦着脸,指着面前的大明群臣。

  “父皇,不信您问问他们,他们谁能坚持每天六个小时,一年都从不休假的?”

  朱元璋看向大明群臣。

  大明群臣也慌了,忙道:

  “陛下,臣等真的不行。”

  开什么玩笑,大家拼死拼活考科举当官,是为了每天上六个时辰的班?

  那当这个官还有什么意义!

  平时有朱元璋的威严在,谁也不敢说。

  但今天就不一样。

  法不责众嘛。

  朱棣见状,赶忙开口。

  “父皇也看到了吧?真不是儿臣偷懒,但儿臣觉得,一天四个时辰真就已经是极限了,父皇您这七八个时辰的,除了您天纵之才,真没别人能做到了。”

  “大家说,对不对?”

  大明群臣齐声道:

  “对!”

  朱元璋:“……”

  这一刻,朱元璋有一种无敌的寂寞感。

  这些废物,竟然连每天六个时辰处理政务都做不到?

  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叹息一声。

  “世人皆驽钝,古人诚不我欺!”

  朱棣和大明群臣就当没听见这句话。

  反正,一天七八个时辰这种事情,谁爱干谁干,我们不可能干的。

  剩下那点时间,就算是只用来吃饭睡觉洗澡都不够!

  朱元璋看这些家伙心烦,干脆将目光重新转回金幕。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就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首节 上一节 19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