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52节

  “亮也不知。”

  刘备:“啊?”

  众人:“?”

  一片诡异的沉默中,诸葛亮双手一摊。

  “主公难道忘了,亮对大明的了解,同样和主公一样来自这个金幕之中的盘点视频么?”

  “既然盘点视频之中并未提及大明究竟是如何消灭门阀的,那主公不知,亮自然也是不知的。”

  刘备:“……”

  这个时候的刘备,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难受。

  欢喜自然是因为大明的存在让刘备看到了消灭门阀的希望,难受则是因为虽然看到了门阀消失之后的大明,但刘备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刘备忍不住叹息一声。

  “此事难道就真无解了?”

  看着沮丧的刘备,关羽赶忙安慰道:

  “王兄何必如此?这盘点视频尚未完全结束,或许在接下来的视频之中就能找到答案也不一定。”

  张飞将手指从鼻孔之中拿出,轻轻一弹,笑道:

  “要俺说啊,王兄不是能发弹幕呢?”

  “既如此,为何不直接发弹幕去问那些大宋和大明的皇帝呢?”

  这句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徒然一片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到了张飞身上。

  张飞被弄得吓了一跳,忙道:

  “王兄,俺随口乱说的,你可别当真。”

  刘备又惊又喜,忍不住笑了起来。

  “三弟,你可真是孤的好三弟!”

  “这么简单的办法,孤怎么就没想到呢?”

  诸葛亮哈哈一笑,敲了一下桌子。

  “三将军,果然是大智若愚啊!”

  刘备迫不及待地一挥手,一千两银子消失在金幕之中。

  【昭烈帝刘备:明太祖朱元璋可在?孤想请问一下,大明究竟是如何消灭门阀的呢?】

  就在同一时刻,曹操和孙权也看到了这条弹幕,两人脸上同时露出震惊表情。

  曹操忍不住一拍大腿。

  “好个大耳贼,从来都是攀附他人以成长,这一次竟攀附到其他朝代去了!”

  定了定神,曹操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扫过大殿之中群臣,厉声开口。

  “除曹氏、夏侯氏宗亲及贾文和外,其余人等立刻离开此地!”

  在吴国王宫之中,孙权也下达了同样的旨意。

  若朱元璋当真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它的答案就绝对不能被任何一个门阀出身的大臣看到!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咦了一声。

  “门阀?这还真是一个久违的名词啊。”

  朱棣在一旁不由笑道:

  “大明哪里有门阀这种东西?咱们早就用科举把门阀给消灭掉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淡淡道:

  “当年科举不曾出现之前,无论是大汉还是隋唐,始终都无法摆脱门阀的影响。”

  “所谓门阀,无非就是垄断了知识的士族,以亲缘血脉代代传承,从不授予他们,故而一直得保家族富贵罢了。”

  “皇帝为统治地方,就不得不任命门阀子弟作为官员,故而门阀一代代尾大不掉,甚至随着王朝动乱不断膨胀扩张。”

  “但现在,大明天下读书人无穷无尽,就那门阀之中的几千上万人,怎么跟天下百万、千万读书人抗衡?”

  “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出仕,又怎么可能去维护门阀的利益?”

  朱棣心服口服,点头道:

  “当年想出科举并发扬广大的隋唐皇帝,简直就是华夏历史上的圣人!”

  朱元璋笑呵呵地开口。

  “科举固然自隋唐而始,但真正发扬广大的还是大宋。”

  “隋唐科举,依旧还是门阀势力的过场游戏,只有大宋真正将科举做到极致,将寒门千万读书人的佼佼者凝聚为士大夫集团,彻底挖断了门阀的根基!”

  “只不过大宋崇文抑武过度,反而导致了外战不利的后果。”

  “朕也是吸取了大宋的经验教训,以藩王宗室坐镇边疆来确保武力,再用科举士大夫精英治国,如此方能文武兼备!”

  说到这里,朱元璋脸上闪过一丝黯然。

  这个文武兼备的制度,已经是朱元璋所能设想的最完美制度。

  然而,一场靖难之役的盘点视频,却让朱元璋不得不废除了藩王制度。

  大明将来的武备,又该如何去保证呢?

第100章 赵匡胤怒喷朱元璋,你这是抄袭大宋

  朱元璋定了定神,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反正,朕已经竭尽所能。

  若是朕没有答案,那就让后世的大明朱氏子孙和能人贤士去解答吧。

  朱元璋沉默片刻,又开口道:

  “老四啊,将来你继承皇位,除科举、藩王两策不可再行更改之外,其他国策,皆可随时事而变动!”

  朱棣闻言,不由吃了一惊。

  “父皇,您……确定?”

  朱元璋可是一个非常喜欢替后辈操心的皇帝。

  是以,老朱之前还特地写了一本书留给后代的皇帝们。

  这本书之中的内容,“着为永例,后世子孙不得擅自更改”。

  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朱元璋的想法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

  即便是身为太子的朱棣,都感觉有些跟不上自家父皇的思路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摸着白须,表情悠然地看着半空中的金幕。

  “这一路盘点视频看下来,朕最大的感触便是,每一个华夏王朝都面临着不同的外敌和内部状况。”

  “将来的大明子孙后代,想必也是如此。”

  “如今北方蒙古瓦剌鞑靼部作祟,但谁又敢说,今后女真余孽不会崛起?”

  朱棣忙道:

  “父皇放心,儿臣和蓝玉大将军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年就出兵东北,一定给女真人来个犁庭扫穴,尽诛之!”

  朱元璋表情一僵。

  这个老四,是故意来拆朕的台是吧?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那朕再问你,若是杀了女真,将来东北又有新的其他异族崛起呢?”

  朱棣察觉到朱元璋的不爽,沉吟片刻,试探性地开口。

  “那就……再杀一遍?”

  朱元璋面无表情。

  “那将来的大明皇帝所面对的情况,是不是就和朕如今的大明不一样了?”

  朱棣点头,这个倒是不假。

  朱元璋淡然道:

  “那你能知道将来崛起的异族,究竟是如蒙古人般擅长骑马,还是如女真人般擅长游猎,又甚至是擅长水师从海上来袭?”

  朱棣哑口无言。

  朱元璋哼了一声,和朕斗嘴?你小子还嫩着呢。

  心情大好之下,老朱缓缓开口。

  “所以,该改的政策,还是得改。”

  “若是后世子孙都困在朕设立的樊笼之中,反而导致大明灭亡,那就不是后世子孙的过错,乃朕之罪也!”

  朱棣似乎品出了什么,恍然道:

  “儿臣知道了,父皇就是不想给后世子孙背这个黑锅!”

  朱元璋一脚就踹了过去。

  你小子,当了太子之后胆子是真大啊。

  脑子里想想就行,还敢当面说出来!

  朱元璋懒得理会朱棣,将视线转向金幕。

  朕还得办正事,指点一下刘备呢!

  哼哼,纵然大名鼎鼎如蜀汉昭烈皇帝,还不是要好声好气的跟朕取经!

  金幕之中,朱元璋的弹幕很快出现。

  【明太祖朱元璋:门阀的消除,乃科举制度之功也。所谓科举,便是朝廷开科取士,不问出身,取应试优秀者为官。】

  【明太祖朱元璋:如此代代而为,寒门士子自然后来居上,门阀自然崩解无踪矣。】

  这两条弹幕一发出来,不单单是刘备孙权和曹操,所有存在门阀的王朝皇帝心中,都是一片剧震。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霍然而起。

  “科举制度,竟然真有如此妙用?”

  “那逆子的构想,难道是对的?”

  太子杨勇站在一旁,先是有些愣神,随后想起什么,整个人越发震惊。

  “杨广?”

首节 上一节 15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