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51节

  刘备眼睛都瞪大了,不敢置信地看着诸葛亮。

  “军师,你、你不是在和孤开玩笑吧?”

  诸葛亮正色道:

  “此事涉及主公基业传承,亮又不是不知轻重之人,如何敢在此事上胡言乱语?”

  刘备默然,有一种想要扶额的冲动。

  过了好一会,刘备才无可奈何地开口道:

  “军师可知道,若是孤当真下令杀戮门阀,会发生什么事情?”

  诸葛亮悠然点头。

  “亮自然是知道的。”

  刘备盯着诸葛亮,缓缓道:

  “门阀之所以如此强悍,便是因为其真正掌控了一地!”

  “小门阀,有一县之地;中门阀,得一郡之地;大门阀,得一州之地;顶级门阀,世代传承于天下,得天下之心!”

  “若孤当真对门阀动手,那巴蜀、荆州绝大部分郡县必然动乱,单单是想要平定这些叛乱就得数年时间,甚至更久!”

  关羽听到这里,忍不住补充了一句。

  “况且如今曹操和孙权虎视眈眈,一旦我们内部生乱至此,他们如何会放过这个机会?”

  “届时曹、孙率军来攻,荆州固然是必定不保,能否保住巴蜀汉中,也是希望渺茫!”

  诸葛亮点了点头。

  “这个,亮自然也是知晓的。”

  张飞忍不住道:

  “军师,你既然都知道,那为何还要出此下策?”

  诸葛亮耸了耸肩膀。

  “所以它才是下策啊。”

  张飞:“……”

  诸葛亮哈哈的笑了起来。

  “主公想要消除门阀的隐患,亮也确实给出了消除门阀隐患的计策,不是吗?”

  刘备:“……”

  诸葛亮说得一点都没错,他确实给出了消除门阀的计策。

  问题在于,这计策要是真的实行了,刘备治下巴蜀、汉中、荆州等地的门阀固然是被铲除了,但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也十有八九是要一起完蛋的!

  刘备无可奈何地苦笑一声。

  “好吧,确实是下策。”

  赵云在一旁听了良久,此刻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军师为何只说了中策和下策,难道就没有消除门阀的上策了?”

  黄忠也道:

  “若是军师都想不出来消除门阀隐患的上策,老夫觉得天下也再无其他人能想出来了。”

  诸葛亮摇了摇头,轻笑道:

  “正所谓人力有时而穷。亮虽自比管仲乐毅,但此二者终究只不过是辅佐国君成就霸业,并非萧何、张良之流,可助大汉高祖一统天下!”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

  管仲辅佐的齐桓公称霸时,天下尚有数百诸侯国。

  乐毅辅佐的燕昭王几乎吞并齐国时,天下还有其他五大战国并立。

  称霸于世和一统天下,的确不是一回事。

  难怪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不是张良萧何……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话,心中不由发苦,一声长叹。

  “莫非这大汉基业,当真就要灭亡在孤和阿斗的手中了?”

  关羽想了想,安慰道:

  “兄长不必烦恼,实在不行,就如军师中策之言,先分封藩王再说吧。”

  “之前视频之中那明朝,也是在大汉之后的王朝,不也一样分封藩王嘛。”

  张飞忙道:

  “啊对对对,俺也是王兄家人,王兄也给俺分封一个,最好分封到汉中去,俺也方便率兵北伐!”

  刘备哭笑不得,瞪了一眼张飞。

  “你……罢了,你爱说什么就说吧。”

  这夯货,没心情管他了。

  刘备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对着诸葛亮道:

  “军师刚刚说,这直接消灭门阀的下策,是那曹贼的必然选择?”

  诸葛亮点了点头。

  “曹阿瞒曾有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以彼之性格,既然知道了门阀之中的司马氏取曹氏而代之,其后代之中无论曹丕还是曹植都无法和门阀相抗,那曹阿瞒就必然会对门阀痛下杀手,绝无任何缓和余地了。”

  刘备皱眉道:

  “难道曹阿瞒就不怕他境内发生叛乱?不怕孤和孙权趁机北伐?”

  诸葛亮笑道:

  “怕是自然怕的。但曹贼据有之地乃是天下精华所在,论国力他是三国之中最为雄厚的。”

  “纵然内乱让曹贼耗去一半国力,剩余的一半也足以令他抵挡主公和孙权的北伐了。”

  刘备闻言不由哑然。

  诸葛亮说的确实没错,曹操可是占据了中原、关中、河北这三个东汉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别看疆域上是三分天下,但论到人口和国力,刘备孙权两个人加起来都比不上曹操一个!

  刘备家底子薄,经不起内乱的折腾。

  人家曹操家大业大,就算败掉许多,一样还能撑得住,顶得过内忧外患一起来袭。

  这就是雄厚国力带来的底气。

  曹操能杀门阀,刘备却杀不得。

  正应了那句话“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诸葛亮又悠悠开口。

  “曹操动手屠戮门阀,最坏的情况无非是主公拿下关中,孙权拿下淮南。”

  “曹操只要继续占有中原与河北,又铲除了门阀,再经过十年休养生息之后,便可效仿光武帝一统天下之故事了。”

  刘备闻言,不由压力山大。

  光武帝刘秀,就是以河北和中原为基业,一步步重整大汉河山的。

  曹操本身就是实力最强,一旦被这老小子解决了门阀这个最大的内部问题,那刘备和孙权拿头来抵挡曹军将来的南下?

  刘备忍不住又将目光投向诸葛亮,语气无比恳切。

  “军师,务必想个上策,救孤和大汉一命!”

  不仅仅是刘备,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平心而论,他们和诸葛亮之间并非没有龌龊,但也都非常清楚,只有诸葛亮的才能,是蜀汉解决门阀问题的唯一希望。

  诸葛亮摇头道:

  “不瞒主公,亮对此委实是束手无策。”

  “门阀至今两百年有余,又岂是亮一个人的计策便能够撼动的呢?”

  刘备急了,直接走过来,抓住诸葛亮的双手,言辞无比恳切。

  “军师难道想要看到大汉的基业就此终结,让刘备成为大汉的历史罪人?”

  “无论如何,还请军师务必要想个办法!”

  诸葛亮沉默良久,开口道:

  “或许,还真有办法。”

  刘备顿时振奋起来,道:

  “计将安出?”

  诸葛亮思索着,轻摇羽扇,道:

  “主公可还记得,之前在盘点之中见过的宋朝和明朝?”

  刘备点头。

  诸葛亮道:

  “以亮观之,那宋朝和明朝之中,似乎便没有门阀之隐患。”

  刘备咦了一声,仔细回想,发现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关羽突然道:

  “那宋朝以文制武,导致武备松弛军队薄弱,如何能作为大汉的参考?”

  诸葛亮呵呵一笑,道:

  “宋朝固然军队战斗力极差,但到了明朝之时,无论是朱棣所率的靖难骑兵,还是朱允炆方面盛庸、徐辉祖所率领的朝廷明军火枪兵,都可圈可点。”

  “大汉不也效仿明朝,正在全力建设火枪兵军队吗?”

  赵云沉吟片刻,开口道:

  “军师的意思,莫非是想要主公效仿大明的制度?”

  诸葛亮点头道:

  “朱棣靖难四年,直至攻入京师登基为止,视频中除了提及藩王之外,竟从未说过门阀一个字。”

  “这只能证明,在明朝之时,门阀必然已经被消灭了,至少也已经衰亡,不足以在这种争夺天下的舞台上出现。”

  诸葛亮的话,让刘备心中希望大增,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那以军师之见,孤应该怎么学习明朝呢?”

  诸葛亮咳嗽一声,羽扇一摇。

首节 上一节 15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