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黑山军中,不仅他有危险,张方也必然会受他的影响前途堪忧。
刘辩听闻张燕入朝,当即第一时间召见。
若是张燕在今年黑山贼叛乱主动入朝,刘辩甚至可以考虑给他封一個列侯,只是现在,已无这种可能了,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没了。
刘辩看到张燕的第一眼有些失望。
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亦或是今年受到的打击有些多。起码从张燕壮硕的体形来看,刘辩很难将他同飞燕联系到一起。
交谈之时,张燕也很拘谨,丝毫没有向刘辩展示他身为一方贼首的豪爽。
但这些并不耽搁刘辩优待张燕。
接见张燕时,刘辩便慷慨地拜张燕为奋威将军,赐雒阳府邸一座。
之后,张燕就可以拿着俸禄在雒阳养老了。
至于原本的黑山军,则被原地解散,根据地域不同,分别隶属于冀州各郡国。
如王当孙轻等小帅,则成为了冀州军中将校。黑山军不愿为民者,亦征入州郡兵中。
见完张燕,刘辩又见了迫不及待地恢复了羽林郎本职工作的孙策等人。
去冀州走了一趟,他们自己或许察觉不到,但刘辩看到他们感觉很明显,这一什的羽林郎已绝非吴下阿蒙。
大汉的军官们,后继有人!
……
在孙策等人归来一月之后,前往冀州辛苦查案,立下汗马功劳的骠骑将军终于率军踏上回程。即便将粮食等都留在了当地,大军仍满载而归。
据传,当董重离开之时,河间国的百姓欢呼雀跃,纷纷拿出了过年时才会用的爆竹,燃烧庆祝。
而刘辩也正如自己之前同董重等人所约定的那般,在他们返回雒阳之时,出城迎接。
“骠骑将军!”
“此行居功甚伟!”
刘辩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董重、张让、满宠这三人组合,刘辩最担心的就是董重,万一他心血来潮想做点什么,那就糟了。
好在董重记住了他的嘱托,只在河间国游山玩水。
“多谢陛下称赞!”董重同样很高兴,他看着高兴的天子,不忘为再为自己争取一下,“陛下,若是下次还有这种机会,臣自荐前往!”
“下次一定!”刘辩答应地很干脆。
解决掉董重,刘辩看向了真正办事的张让和满宠。
“张公此次辛苦了!”
原本这样的关切能让张让脸都笑开花,但感受到身边站着的满宠,张让的笑容中不免夹杂了几分苦涩。
痛并快乐着。
“若无张公,此次清理叛贼余孽,绝不会如现在这般顺利彻底!”
张让笑道:“都是托陛下荣威,贼子方能甘愿授首!”
这倒不是张让拍马屁。
在冀州,他与满宠靠着举族消消乐的威胁,的确让不少贼子自愿授首。
这些刘辩早在派出他们时就有所预料,只是他没想到某一天张让竟然会成为一个在话语中隐谏的角色。
毕竟此法是靠着刘辩赐予的权柄才能施行。
不过,看着笑得正开心的张让,刘辩觉得,也可能是他会错了意吧!
继而他又看向了满宠:“卿果然强项良臣也!”
第448章 内卷
随着冀州之事落下帷幕,徐州方向的战事也已经进入尾声。
在此期间,赵忠与王允的关系非但没有因为两人并肩作战而有所缓和。甚至于因为两人互相掺沙子,想要寻找对方破绽的举动,进而导致原本就关系不睦的两人,每次见面都跟仇人一般,分外眼红。
在来自对方的压力之下,两人既不愿被对方抓到破绽,也不愿落于人后。
然后,东海国豪强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原本,有好果子吃的只有东海国的豪强。
但随着来自徐州刺史巴袛的一封弹劾牵招滥杀的奏书抵达雒阳,宅心仁厚的巴袛被征入朝中,豺狼心性的王允竟被临时任命为徐州刺史。
这下,在赵忠与王允的内卷之下,全徐州豪强们的好日子都来了。
得诏不得不前往雒阳为官的巴袛在离开时,看着成群结队前来挽留他的来自各地的百姓,心中满是感动。
“什么?替你们弹劾王允、赵忠?诸位,天色已晚,再不走就赶不上驿站了!”这边说着,巴袛赶紧催促车夫,“走!赶紧驾车走!别停!”
只弹劾牵招是入京为议郎,可若是弹劾王允和赵忠……只怕要回老家教书了!
巴袛是节俭过了头,但他又不傻。
长沙郡。
经过了数个月的长途跋涉,诸葛瑾和贾逵终于带着被他们召集的常山郡的百姓们抵达了他们的新家园。
即便此时天气已经转冷,诸葛瑾倒是觉得无有大碍,但仍有一些百姓不适应当前的湿热环境。
其中最不适应的那些早在江夏和南郡的时候就被迫离开前往关中了。
如今跟来的这些百姓已经在此安家,自然不愿再行跋涉,为此,诸葛瑾只能每日为他们准备这些来自张仲景的汤药。
这天,诸葛瑾正在巡视他们新建的常乡里,忽见一人拿着水瓢取了一瓢水就要往嘴里送。
“住手!”他大喊道。
待走近了,诸葛瑾才认出此人正是曾帮助过他的张老丈。
他很无奈地说道:“老丈,跟你说过多少次,初来此地,一定要喝煮沸了的水,方能少些病症,须知病从口入!”
张老丈振振有词:“不过一口水而已,君且看,可干净了!而且俺看着这么多好木柴白白浪费在烧水上,太可惜了!”
诸葛瑾听了倒吸了一口气,叹道:“老丈,原来我在来时路上说的都白说了。”
“且不说喝生水容易生病乃是经过验证的,这水中的赃物非肉眼所能见。就说这烧水的木柴,难道你家还缺吗?这里是长沙郡,不是常山郡,这里不缺木柴,就算没有木柴烧了,也能烧竹子!这边竹子长得可快了……”
见张老丈还在固执,诸葛瑾总算祭出了自己的大杀器:“老丈若是再喝生水,我就去找你的三个儿子,问问他们为何不给老丈水喝……”
这话,终于劝住了张老丈。
诸葛瑾见状才松了一口气。
当天,他召集了常乡里的一百余户人家,宣布道:“今与诸位一路走来,也算在这常乡安了家。”
“当初在出发之时,我为见证,见诸位选出了主持监督里社互助的里三老,今已至常乡里,当重新推选,诸位这一路相互扶持,应该比出发时更知晓彼此。”
“吾再强调一遍,里三老事关里社互助,涉及诸位福祉,诸位推举时当以公心,吾也会在此监督。”
张老丈忽然说道:“俺觉得原来的三老赵二河就挺好。”
这话一出,别的不说,他的三个儿子就齐声附和起来。
结合其他被张老汉带动的人,一时间,原本的里三老瞬间成了众望所归。
常乡里中连个能站出来同他竞争的人都没有。
诸葛瑾见状,也没多说什么,反正他一路看来,原本的里三老赵二河干得称得上公允,唯一的缺点就是很享受当“官”的感觉。
等到此次推举结束,诸葛瑾没有离开,而是找到了张老汉。
后者还以为他又要提喝生水的事,连忙说道:“君放心,老汉记住了,再也不喝生水了,我那几個儿子都在我面前念叨好几次了……”
诸葛瑾微微一笑,安抚道:“老丈莫慌,我此来不是为了喝生水的事。我且问你,今日老丈为赵二河说话,他给了你多少好处?”
“哪有什么好处!”张老汉赶紧摆手,“真没有什么好处。”
“当真?”诸葛瑾打量着张老汉,叹息道,“我原以为跟老丈在常山也算经历过一回生死,不曾见,唉……”
说罢,诸葛瑾作势要转身离开。
“别……”张老丈问道,“君会因为赵二河送了礼就不让他当里三老吗?”
诸葛瑾摇了摇头。
张老丈这才说道:“老汉答应了赵二河,不告诉旁人他送了我一斤肉。”
诸葛瑾应道:“放心,我也答应老丈,不会将这事告诉此地其他人的。”
诸葛瑾确实没告诉别人,只在回去之后记录下了此事。
如今里社初创,通过官方介入来保证原本就已经存在的邻里互助正规化、合理化,但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
单就今天,诸葛瑾就发现了多子多孙的好处,如张老丈和他的三个儿子在常乡里便是四户。
起初,还有人建议让里社各户每户出半亩田,交予负责里社的里三老耕种,但被想出此法的诸葛瑾否决了。
现在,连俸禄都没有的里三老都有人愿意花钱抢着干,若是再能获得五十多亩田的耕种权,这还不抢破头啊!
记录下这些得失和自己的思考后,诸葛瑾又将之抄录了一份。
过几日,他的这些记载都会被送往雒阳。
“子瑜,还在忙啊!”
听到贾逵的声音,诸葛瑾下意识地将自己记录的东西收好,他可是答应了张老丈,不把事情告诉此地其他人。
“刚忙完,记了些发现的问题。”
贾逵倒没说什么,只是看着曾经与自己无话不谈的诸葛瑾,心中反思道——子瑜想出了里社这么好的办法都还在努力,我最近是不是懈怠了?
第449章 法理与人情(明天6k补上)
雒阳,云台殿。
久未见面,张让就给了刘辩一个惊喜。
刘辩问张让道:“此事未在奏书公文中见过。”
张让答道:“此事毕竟涉及重臣,臣发现后就拦了下来,以免事情暴露之后不好收拾。”
刘辩颔首,复又问道:“审正南的族人藏匿罪人,证据确凿?”
张让告诉刘辩的事情并不复杂,蜀郡太守审配的宗族在冀州叛乱一事中并不干净。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叛乱,但在叛乱之后却悄悄藏了罪人。
这年头,宗族对于人的影响太大了。若要严格法度,审配脱不了干系。
张让微微抬了抬头,想了想又觉得皇帝不至于是那个想法,但万一呢?
他试探着说道:“也没那么确凿,要不臣再去审查一遍?”
刘辩哪里听不出张让的言外之意,笑骂道:“朕要让你去,你还真打算改实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