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951节

  这就是赵煦的破题之法。

  在这个时候,就不能讲道理,用理性。

  而是应该直接打感情牌。

  而两宫要的,也只是他的态度,而非他在范纯粹的问题上的看法。

  很显然,赵煦给出了一个对她们来说,满分的答案。

  良久之后,向太后拿起手帕,擦了擦自己的眼角,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六哥方才说,范纯粹为其母求一个霞披,很是艰难?”

  “此事怎么说?”

  赵煦于是和向太后介绍了一下,范仲淹家族那理不清,剪不乱的复杂背景。

  这涉及到范仲淹的身世。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生父就已经去世,其母谢太夫人带着他改嫁给了一个叫朱文翰的官吏,并跟着其到了长山生活,他长大后,才知道自己姓范,并立志要认祖归宗。

  这一段公案,两宫自是知道。

  所以,赵煦只简单的一句话带过。

  但,范仲淹和苏州范氏宗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才是赵煦介绍的重点。

  两宫听完赵煦的介绍,都有些不太相信

  “真有此事?”向太后皱起眉头:“那苏州范氏,还敢如此?”

  赵煦道:“母后,非如此,当年范文正公,为何会将其母先葬南京,后迁洛阳尹川?”

  “若非如此,范文正公为何临终遗言,也是要葬洛阳尹川,而非归葬宗族坟茔?”

  两宫听着,若有所思!

  是啊!

  范仲淹,若真认自己是苏州范氏,其母身份特殊,不能归葬苏州范氏陵园也就罢了。

  那他自己又为何不选择在死后归葬苏州呢?

  “儿早叫石得一查清楚了……”

  “这些年来,范学士兄弟,对苏州范氏,也是不胜其烦的。”

  “儿还听说,熙宁十年,陕西转运使升任朝官皇考恩封其母张氏为县君时,这些人就曾闹过一场,皇考无奈,才改封乐寿县太君。”

  国朝传统,升官是和封妻荫子以及追封父母乃至于三代是挂在一起的。

  所以,一个官员的升迁,通常伴随着整个家族,乃至于祖宗的阶级跃迁。

  依例,京官升朝官,父授散官,母封县君。

  而县君是命妇,可以穿戴霞披,称夫人。

  太君则只是一个荣誉头衔,并不能穿戴命妇服,也不享有命妇该有的特权。

  两宫听着,顿时动容:“竟有此事!”

  “何止……”赵煦道:“当年范文正公,为求认祖归宗,而苏州范家,却以为文正公意图争产。”

  “最后,逼得文正公不得不承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即使如此,范家众人也是等到文正公升到了两使职官,前途光明,才勉强答允!”

  “文正公尚且如此,何况其子,尤其是自幼无父,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的陕西转运使?”

  苏州的范家宗族,对于范仲淹一家PUA到什么地步?

  范仲淹在苏州当了半年知府,离任之后,终生都再也不回苏州!

  这是被恶心的。

  范仲淹,少年时,以为自己的家是长山朱家。

  长大后,知道身世,以为自己的家在苏州范家。

  但最终兜兜转转,他唯一认可的家,只有一个地方——南京应天府(商丘)。

  他的母亲,妻子以及儿子、女儿,都在应天府。

  母亲死后,首先安葬的地方,也是在应天府。

  后来才改葬洛阳。

  之所以将母亲迁葬洛阳,是因为范仲淹喜欢洛阳,选了洛阳作为自己最后的根。

  这些事情,赵煦在他的上上辈子,就已经在章惇的主持下,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过,那是为了找范家兄弟的黑材料,整他们的罪名。

  而苏州的范家那帮人,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配合。

  甚至捏造罪名,诬陷、诋毁范纯仁兄弟。

  其下作程度,连已发誓必须十倍报复旧党的章惇都很嫌弃。

  根本不采用他们提供的那些黑材料。

  反而是,依据实情上报了有关细节。

  所以,在绍圣时代,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三兄弟,虽然也被打击报复了。

  但打击报复的程度,相对于那些去岭南吃荔枝,到崖州钓鱼的人,要轻的多。

  至少没有往死里整。

  真要往死里整,他们三兄弟一个也别想活!

  两宫听着,互相看了看。

  “竟有这样的人……”

  “若是这样的话,此事就难办了!”

  确实,苏州范家的人,这一次若也跳起来搞事。

  范纯粹的请求和辛苦,恐怕又要白费了。

  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

  人家宗族内部的事情,哪怕皇帝也难以干预。

  强行干预,闹将起来,搞不好是一个礼法危机。

  可若是就这么让苏州的范家那些如愿了。

  赵煦的脸往哪里搁?

  若连这个事情都摆不平,他将来又怎么去摆平那些更困难的事情?

  所以,赵煦道:“太母、母后,此事倒也不是不能解决。”

  “只是,需要太母、母后开恩。”

  “嗯?六哥有办法?”向太后在知道了范纯粹的身世,也知道了其侍母孝顺的种种故事后,自然是愿意成全的。

  就连太皇太后也道:“官家有何办法?”

  “却是得请太母、母后,召见故执政李昌龄家中命妇入宫,与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让李家人出面,与范学士商议,往文正公陵前占卜,告文正公神灵应允,以张氏为继室。”

  “然后朝廷再下诏,追认此事,如此,那苏州范家宗族也无法干涉!”

  李昌龄是范仲淹正妻的叔叔,当年也是他做的主,将侄女嫁给当时还一文不名的选人范仲淹。

  李家人出面,范纯仁、范纯佑不反对,朝廷同意范仲淹也同意。

  那苏州范家,就无权干涉了。

  “这样……”向太后问道:“李家好说……”

  李家如今已经衰落,两宫召见,要她们给面子,她们就不得不给。

  “但范学士会同意吗?”

  莫名其妙,忽然多了一个母亲,而且,还可能和自己的生母抢香火。

  范纯仁兄弟能同意?

  赵煦道:“母后放心,范学士会同意的。”

  “因学士兄弟,生母早丧,早视张氏为母,只碍于礼法,不能尊养。”

第655章 西夏议和竞赛

  大宋元祐元年,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十月辛卯(初七)。

  西夏国都,兴庆府,皇城内寝。

  梁太后怀抱着年幼的小兀卒,坐在帷幕中。

  在她面前的寝殿内,禹藏花麻、禹藏顺安父子,以及嵬名家的几个实权人物还有几个大部族的首领,临襟正坐。

  他们手中,都拿着一份誊抄好的,这是三天前从汴京送回来的和约内容。

  西夏的权贵们,看着手中的和议条款,脸色不停的变幻。

  第一条,没什么紧要的,只是虚应故事。

  这第二条,就是在搞笑。

  南蛮许青盐入陕西诸路销售,作为交换,南蛮的食盐也当进入大白高国境内销售。

  大白高国的青盐,乃是以乌池、白池以及瓜州、沙洲、凉州等地的岩盐构成的,成本低廉,几乎取之不尽。

  价格战?

  大白高国什么时候怕过价格战?

  太祖立国前后,大白高国的青盐,就一直行销南蛮陕西等地,打得南蛮的解盐根本抬不起头。

  以至于南蛮恼羞成怒,禁绝青盐进口。

  即使如此,只要开放边境榷市,青盐就总能通过走私的方式,横扫南蛮陕西、河东等地市场。

  所以,这一条在这些权贵眼中,就是在给他们送钱。

  掌握着乌池和白池的几个大贵族,更是眯起了眼睛,流起了口水,仿佛看到了数不清的铜钱与丝帛,源源不断流入手中。

  让他们大发其财!

  就是……

  这第三条……

  大白高国,需用黄金白银,去换南蛮的交子。

  而且,咱们送去的黄金白银的纯度、重量,都只能由南蛮认定!

  最让人不爽的,则是南蛮居然要求,大白高国送去的黄金与白银,必须用进奉的名义!

首节 上一节 951/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