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君?谁是臣?
太皇太后铁青着脸道:“吾家家事,外人安得置喙?”
她依旧想着那日殿上,司马光毫不留情的顶撞。
不得不说,这就是视角问题了。
若无赵煦那些操作,若无赵煦将向宗回、高公纪送去熙河的安排。
现在,这位太皇太后对司马光的信任,将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地步!
但现在,因为王珪的事情,也因为高公纪的差遣。
这位太皇太后,怎么看司马光的上书文字,都在觉得——他在影射我!他在说我任人唯亲!他甚至在恐吓我!
“娘娘……”向太后坐到高太后面前,轻声说道:“这都是小节……”
“嗯?”
“娘娘可知,六哥怎么说的?”
太皇太后静静的看着向太后。
向太后叹道:“六哥言:这是他第一次任命大臣……”
“圣人都教诲他: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太皇太后的脸色,变得煞白起来。
是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倘若天子即位后,第一次任命大臣,都不能得到贯彻。
那以后谁还会将天子放在眼里?
朝廷法度,国家制度,将荡然无存!
今天同意了司马光的请求,以后就会有更多司马光冒出来。
然后……
太皇太后是将门家族的女儿,她自然会发生什么了。
唐末乱世,藩镇割据!
到处都将是自行其是听调不听宣的地方藩镇!
唐代叫节度使,大宋就可能是经略使、转运使。
于是,这位太皇太后直接道:“官家说的对!”
“他司马光想说什么,就随他说去!”
“向宗回、高公纪的这个美官,他们当定了!”
“老身说的!他司马光有胆可以继续言说老身和太后任人唯亲,可以继续拿那些历代明君诛杀外戚的例子来吓老身!”
“老身倒要看看,这个天下,到底是听他司马光的还是听官家的!”
竟是直呼司马光的名字,连一点尊敬也不再给了。
向太后看到太皇太后的反应,被吓了一大跳,赶紧劝了起来:“娘娘息怒……娘娘息怒……”
“司马公天下名士,君子楷模,也是大行皇帝留给六哥的师保股肱……”
向太后不劝还好,一劝,上了头的太皇太后就已经站起身来。
“离了他司马光,就要天下大乱不成?”
“朝堂上还有文太师……扬州还有吕公著……”
“都是大行皇帝给官家选的股肱辅佐大臣!”
文后将附司马光四月辛巳(十七日),自洛阳上书(历史上是二十一日甲申),这里因为蝴蝶效应,提前了几天。
117.司马光四月十七日洛阳上书
2023-08-01
司马光四月十七日洛阳上书
臣闻本固则末茂,源浊则流浑。昔仁宗皇帝擢臣知諫院,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英宗皇帝时,臣曾进歷年图,其后序曰:「人君之道一,其德有三。」其志亦犹所以事仁宗也。大行皇帝新即位,擢臣为御史中丞,臣初上殿,言人君修心治国之要,其志亦犹所以事英宗也。今上天降灾,大行皇帝奄弃天下,皇帝陛下新承大统,太皇太后同听万几,皇太后同佐军国,不知臣愚,猥蒙访落,且愧且惧,无以塞责,谨復以人君修身治国之要为献,其志亦犹所以事大行皇帝也。所以然者,臣歷观古今之行事,竭尽平生思虑,质诸圣贤之格言,治乱安危存亡之道,举在於是,不可移易,是以区区首为累朝言之。不知臣者以臣为进迂阔陈熟之语;知臣者,以臣为识天下之本源也。
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仁、明、武,所出於內者也,用人、赏功、罚罪,所施於外者也。出於內者,虽有厚有薄,有多有寡,稟之自天。然好学则知所宜从,力行则光美日新矣。施於外者,施之当则保其治、保其安、保其存,不当则至於乱、至於危、至於亡,行之由己者也。所以能当,在於至明,所以能明,在於至公。是以明君善用人者博访远举,拔其殊尤。德行高人为之贤,知勇出觽为之能。贤不必能,能不必贤,各隨所长,授以位任。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其人苟贤能,虽讎必用,其人苟庸愚,虽亲必弃。赏必有所劝,罚必有所惩,赏不以喜罚不以怒,赏不厚於所爱,罚不重於所憎,必与一国之人同其好恶。是以古者,爵人於朝,与士共之,刑人於市,与觽弃之,如此安有不当者乎?臣故曰:所以能当,在於至明,所以能明,在於至公也。
昔齐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汉高祖知人善任使,苟为不才,虽见喜,亦弃之,苟才矣,虽负贩、酒徒、亡將、戍卒亦用之,此所以能奋布衣取天下也。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郎,贱官也,犹惜之,况其贵者乎?故永平之治,至今称之。宋高祖事萧太后甚孝,太后欲以子道怜为扬州刺史,高祖以其贪愚不许,故功业之高,冠於南朝。唐太宗杀建成、元吉,而用其官属魏郑公、王珪等,与房、杜无异,卒得其效。宣宗事郑太后甚谨,问舅郑光以政事,不能对罢其方镇,故时人称美,谓之「小太宗」。此用人之公明者也。韩昭侯惜敝囐,不以赐左右之无功者;汉高祖深怨雍齿,而不忘其功;魏太祖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唐宣宗重惜服章,故当时得緋紫者以为荣。此赏功之公明者也。鞧牛杀孟丙、仲壬、立叔孙昭子,昭子数其罪而杀之,孔子善其不劳。丁公脱汉高祖於阨,高祖以为不忠而斩之。武帝妹隆虑公主且死,属其子昭平君,昭平君杀人,武帝流涕而诛之。唐明皇弄臣掀捕盗官坠马,明皇杖杀之。宣宗谓乐工:「汝惜罗、程艺,我惜高祖「太宗法」。此罚罪之公明者也。臣略举此数者,以为明验,其余在陛下博览载籍以考之,知臣所言不为谬妄。
臣一夫之愚,不能周知天下之务,近曾上奏,乞下詔书,开言路,伏望圣慈早赐施行。并治平四年五月三日上殿札子具录进呈,乞陛下留神幸察。
……
只能说,看东西的角度,一旦偏了,那就是真的偏了。
原本历史上,这上书,肯定没有问题。
但现在因为向宗回、高公纪,就变得很有问题了。
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师】萌主加更)
118.
2023-08-01
向太后花了好大力气,才终于让太皇太后的火气消了下去。
向太后见太皇太后消了气,就陪着她又说了一会话,直到太皇太后恢复如常才拜辞回去。
然而,第二天一早,太皇太后的亲叔叔高遵惠就递了帖子,请求入宫觐见。
这自然是有人通风报信。
本来,该是太皇太后的另一个亲侄子高公绘入宫。
但高遵惠信不过高公绘,总觉得高公绘太年轻,行事不密,怕有疏漏。
所以,他就亲自入宫了!
因为这个事情,和他高遵惠有直接联系。
前两天,太皇太后才刚刚降下慈旨,将他的职位,从无关紧要的工部员外郎,升到了吏部右司员外郎。
这就很有油水了。
哪怕不贪不拿,吏部小金库里的公使钱,也足够他花天酒地。
何况,吏部除授注阙,本来按着潜规则,上上下下都能分一笔官员孝敬的润笔。
一年下来,右司员外郎起码能分好几千贯。
都够他高遵惠每个月多光顾一次李师师香闺了。
不得不说,这一代的李师师确实很润!
高遵惠想起了昨天晚上和刑恕一起在李师师香闺里的时光,就忍不住舔了舔舌头——不要看高遵惠是太皇太后的叔叔,其实他比太皇太后还小一点,正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年纪。
刑恕都称赞他——国叔,真乃大丈夫!
在被内臣领着,到了保慈宫,见着坐在帷幕后的太皇太后。
高遵惠立刻就恭恭敬敬的拜了两拜:“老臣遵惠,恭祝太皇太后圣躬万福!”
“叔父不必多礼!”帷幕里的太皇太后说着,就吩咐左右:“快给叔父赐座!”
“不敢……”高遵惠再拜:“臣是臣,君是君,太皇太后如今保佑官家拥护少主,乃天下圣母!”
“臣何德何能,敢当太皇太后‘叔父’?”
高家人太熟悉这位太皇太后了。
总是能准确的找到,这位太皇太后最舒服的点。
果然,太皇太后很满意高遵惠谦卑的样子,说道:“如今是在保慈宫中,并不是朝堂上,叔父可以不必拘礼!”
“便是私下,太皇太后也是君……”高遵惠小心翼翼的坐到了左右搬来的椅子上,然后恭敬的从手中拿出一份谢表,呈在手上:“且臣此番入宫,也是为了公事……”
“哦?”
“前日,太皇太后推恩老臣,拔擢老臣无用之躯,用为吏部右选郎中……”
“老臣诚惶诚恐,不过一介迂腐之人,汴京无用之躯而已,岂敢跃居群贤之上,居于天下君子之中?”
“何况,朝野物议纷纷……若是因此,伤了太皇太后圣德……”
“老臣百死难赎!”
说着就高高举起手中谢表:“故此,老臣恳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帷幕中的太皇太后,本已经息下的怒焰,再次高涨!
她勉强按捺下去深深吸了一口气,叹道:“老身不过是将自己的叔父,从工部员外郎,升任到吏部右选员外郎,那些人也要管吗?”
高遵惠恭身说道:“朝野物议汹汹……何况……还有人将臣和遵裕放在一起比较……”
啪!
帷幕中一声脆响!
高遵惠抬起头,看到了太皇太后已经站了起来。
“他们还说什么?”太皇太后已经怒不可遏!
高遵裕兵败灵州城,大行皇帝已经惩处他了!
她听政以来,也没有加恩起复。
那些人却还在不依不饶!
他们想做什么?
逼着老身杀自己的亲叔叔?
还把高遵裕和高遵惠放在一起比较?
几个意思?意思我们高家人,都是祸国殃民的主?
高遵裕也就罢了,确实犯错了。
但他也知道错了啊!这些年一直闭门不出,在家里反思自己,前些天还上书谢罪说:臣罪大恶极,辜负皇恩,辜负娘娘乞娘娘下诏训斥,以为天下后来者戒!
为什么不能放过他?
现在,更是连老身另外一个亲叔叔也不放过……
太过分了!
太皇太后雷霆震怒之下,立刻就说道:“来人,传老身的口谕去高遵裕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