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6节

  好在嬴政才二十一岁,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

  吕不韦设想的最好的未来,就是嬴政的思想完全变成了吕不韦的形状。

  嬴政接受《吕氏春秋》中任贤、择相、知人、纳谏等一系列约束君权的要求,吕不韦得以继续保持大部分权利,君臣二人合力变法,给这江山日月换个新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吕不韦都觉得这个想法只是一个梦想,甚至是妄想。

  但嬴政今天表露的态度却让吕不韦看到了希望。

  吕不韦迫不及待、无比诚恳的叮嘱:

  “王上切记,便是微臣再忙,王上但有不明也可随时来问。”

  “微臣所做之事较之王上的学习而言,不及万一!”

  “切莫因小失大啊!”

  嬴政赶忙拱手:

  “寡人知之矣!”

  “那,寡人为王弟壮行之事?”

  吕不韦避开了这个问题,只是温声劝谏:

  “道理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正如德治当以法治为辅,无为却需有为而成。”

  “《重己》篇有言: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

  “意思是说:祸患并非无故降临,而是人的所作所为招致而来,所以,君主应该修身以载道,尤其要重视招致祸患的原因。”

  嬴政若有所思:

  “便如孟子所言的: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吕不韦欣然颔首:

  “然也!”

  “而今天下纷乱,五国伐秦之战方才过去两年,各国对我大秦仍是虎视眈眈,咸阳城外并不安全,此乃岩墙也!”

  “王上若离城相送,那便是立乎岩墙之下,更是招致祸患之举。”

  嬴政恍然大悟的点头,又把话题拽了回去,诚恳的追问。

  “那仲父以为,寡人究竟该当如何?”

  吕不韦是不希望嬴政出宫的。

  吕不韦可以确定韩系外戚中一定有人想要刺杀嬴政!

  嬴政一死,王位就有了悬念,嬴成蟜和嬴扶苏都有机会。

  但他们是有机会了,凭着嬴政仲父身份才坐稳相邦之位的吕不韦可就没机会了,更别提实现什么理想。

  然而吕不韦同样不想打击嬴政的学习积极性,这可是嬴政第一次学《吕氏春秋》以致用,总不能让嬴政无功而返吧?

  略做思虑,吕不韦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王上可送长安君至城门。”

  “如今大军已云集于城外,王上于城门处亦可检阅全军、全兄弟之情。”

  嬴政大喜拱手。

  “多谢相邦!”

  随即嬴政就快步下了高台,拉住了嬴成蟜的胳膊,雀跃而呼:

  “王弟,寡人送伱出城,为你壮行!”

  嬴成蟜满是灿烂的笑容:

  “此乃全军将士之幸也!”

  看着两兄弟拉着胳膊往外走,吕不韦不由得露出笑容,轻声喃喃:

  “终究还是孩子心性。”

  长身而起,吕不韦看向群臣,朗声开口:

  “诸位同僚,王上亲送长安君,为将士们出征壮行,此乃仁君之举。”

  “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随行相伴,为王护驾!”

  一众朝臣当即拱手:

  “唯愿同往!”

  他们想一起来,但嬴政却不想带着他们。

  吩咐蒙恬率侍郎围绕身周,嬴政就把吕不韦等人和自己隔离开来。

  确认左右没有外人,嬴成蟜笑着调侃:

  “以愚弟出征之事做契机,得那相邦欢心。”

  “王兄,你可得好好补偿愚弟!”

  (本章完)

第6章 最高的道德是不要道德

  嬴政颇有些意外:“你看出来了?”

  嬴成蟜点了点头:“大兄援引了两次《吕氏春秋》中的文章,且都是相邦还没教授给你的内容,不过是想告诉相邦你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本书。”

  “合理,但略显刻意。”

  “但也可能是因为愚弟早就认定了大兄不会跟相邦一条心,所以想的多了些。”

  朝争不是刑侦,不需要证据。

  很多时候只需要感觉有问题,那就可以认定是有问题的!

  嬴政眉头微微皱起:“仲父对愚兄的警惕极重,王弟都觉得有问题,仲父肯定也会觉得有问题。”

  “看来愚兄是弄巧成拙了。”

  嬴成蟜温声宽慰:“无碍。”

  “吕相就算是知道王兄在故意奉迎,想来也不会戳穿,而是会配合伱继续演下去。”

  “只要王兄真的在认真诵读、理解《吕氏春秋》,相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嬴政不解反问:“即便仲父知道愚兄是在故意奉迎,甚至刻意装成认可《吕氏春秋》的态度,他也不在意?”

  嬴成蟜点了点头:“无论你是真心还是假意,你终究是在认真学习《吕氏春秋》。”

  “现下博士馆禁止大兄入内,大兄想要阅览什么书籍皆需相邦首肯,大兄所接触的思想都是与《吕氏春秋》相似的思想。”

  “即便大兄假意学习,也终究会被《吕氏春秋》的思想所熏陶。”

  “如此,相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让一个人按照自己的预期做事,不只有强按脑袋一条路,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洗脑。

  咸阳宫就是吕不韦为嬴政精心搭建的信息茧房!

  吕不韦十余年如一日的教育嬴政,又请来了大量讲经博士不断对嬴政输出他的思想,《吕氏春秋》更是他洗脑嬴政的大礼包!

  吕不韦不怕嬴政讨厌自己,更不怕嬴政质疑《吕氏春秋》。

  只要嬴政一直接触的都是《吕氏春秋》的思想,那他即便质疑《吕氏春秋》也只能从《吕氏春秋》里寻找漏洞,这反倒是加深了嬴政对《吕氏春秋》的进一步理解。

  莫说现在,即便是在大部分人都接受过义务教育和海量信息的后世,又有多少人能扛得住十余年如一日的洗脑?

  事实上,嬴政也抗不住。

  亲政之后,嬴政十分刻意的去回避《吕氏春秋》中的具体举措。

  《吕氏春秋》说天子应该戴有垂旒的冕冠,以此表示天子在一些事上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嬴政就偏偏要废除冕旒,改用通天冠,以表明自己必当明察秋毫。

  但同时,嬴政却也在不自觉的发扬着《吕氏春秋》的核心思想。

  秦国历代君王对孝道都是有点重视但不多,秦国对不孝之人的惩处也只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但嬴政亲政后却一直在推进将不孝入刑,更手段强硬的引导天下形成孝文化。

  诚然,嬴政的具体举措来自于韩非子的《忠孝篇》,但若没有《吕氏春秋·孝行览》的影响,嬴政这么一个父不义母不慈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的推行孝道文化?

  诸如此类的思想延续数不胜数,这又何尝不是吕不韦的另一种胜利!

  嬴政当即反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愚兄所思所想,皆是愚兄之思、愚兄之想。”

  “莫说仲父,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愚兄的思想!”

  “便是仲父日夜教授《吕氏春秋》,愚兄也有李斯等臣属为愚兄授课解惑!”

  嬴成蟜摇头笑问:“大兄,李侍郎从何处来?”

  嬴政默然。

  李斯就是吕不韦送到他身边的。

  虽然李斯更倾向于法家思想,但如果李斯的想法与吕不韦大相径庭,吕不韦又怎么可能把李斯安插到自己身边呢?

  思虑间,嬴政心生惧意。

  当他的思想完全被改造成另一个人想要的模样,那他还是他吗?

  嬴政身后不远处,李斯后背更是瞬间渗出一层冷汗。

  你们兄弟聊归聊,别把话题往我身上扯啊!

  察觉到李斯的异样,嬴政笑着安抚:

  “李侍郎的很多想法确实与仲父相仿。”

  “但李侍郎学的更多的是荀子之道,更明白何为忠君!”

  李斯感激的当即拱手:“微臣愿为王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又宽慰了李斯两句,嬴政顺势岔开了话题:

  “愚兄近日来已在为亲政之事做准备。”

  “一有良机,愚兄便会上请华阳太后做主,许愚兄加冠、亲政。”

  嬴政认真的叮嘱:

  “王弟切记,莫要以身犯险,尽力保全自身,待到王兄亲政,便会立刻宣你回朝!”

  “万事交给王兄,王兄定会保你周全!”

  嬴成蟜郑重点头:“愚弟谨记!”

  “只是此次亲政,王兄可有把握?”

  两年前嬴政就曾试图亲政,却被吕不韦联合赵姬一同挡了回去,不止亲政失败,还损失了一批忠于嬴政的近臣。

首节 上一节 6/8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