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275节

  “交给我吧,一定能做好!”曹佾拍了拍胸口,自信满满地说道。

  他对蹴鞠甚是了解。

  并且在百家学院趋于稳定后,曹佾闲适了很多。

  以往,他只是个逛逛勾栏,胸无大志的闲人,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跟着苏良做事,能将大宋变得更好,甚至能够名垂青史。

  苏良点了点头。

  这个全宋蹴鞠联赛的念头,乃是他在扬州想到的。

  此赛一旦红火起来,绝对能促进铜钱流动,缓解钱荒问题,还能带动许多商贸发展。

  此外,苏良还有个小私心。

  他盼望着,此联赛可使得大宋朝的蹴鞠竞技空前发展,那这种优良的基因和蹴鞠技术很有可能会一直延续到千年后。

  千年后,那些后辈们的蹴鞠水平仍可为世界第一。

  ……

  三月初三。

  苏良休沐在家,因为唐宛眉要生了。

  很有可能就是今日。

  苏宅内,三名御医,五名产婆,皆已到位,全都是曹皇后派来的。

  唐泽在后院朝着上天祷告。

  “送子观音、子孙娘娘,恳请宛眉可为苏家再生一子……”

  而此刻。

  不远处经过的苏良刚好听到此话。

  他连忙停下脚步,双手合十,也小声喃喃道:“送子观音、子孙娘娘,恳请宛眉能生下一女。”

  唐泽与唐宛眉都想再要一个男丁。

  毕竟,当下的苏家算不得一个大家族,但依照苏良目前的发展,若子嗣兴旺,未来必成大族。

  二人不是不喜女孩,而是若能让苏家开枝散叶会更好。

  而苏良则是心心念着,想要一个小棉袄。

  近黄昏。

  苏宅骤然热闹起来,产婆们全都入了卧房。

  三名御医在后厅坐着。

  唐泽与苏良则是在屋外来回踱步,心情甚是忐忑。

  当下。

  生孩子依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比唐宛眉生苏子慕之时要顺利得多。

  不过半个时辰功夫,里面便传来了婴儿清脆的啼哭声。

  而后,屋内传来产婆洪亮的声音。

  “恭喜苏官人,喜得千金,母女皆平安!”

  唐泽和苏良不由得都长呼一口气,而后快步走进屋内,而一旁的苏子慕也小跑跟了进去。

  苏良先是在唐宛眉的额头吻了一下,道了声:辛苦了!

  然后,才看向自己的女儿。

  “哈哈,儿女双全,人生至乐,莫过于此!”

  苏良简直高兴坏了。

  唐泽和唐宛眉虽然没有达成最终心意,但毕竟让苏家又多了一个孩子,心中也是万分欣喜。

  苏子慕望着伸着小手的妹妹,也是兴奋地蹦蹦跳跳。

  ……

  半个时辰后,张茂则来了。

  整整四马车礼物。

  两辆是官家的心意,一辆是曹皇后的心意,还有一辆是张贵妃的心意。

  张贵妃知晓苏良乃当下第一宠臣,故而也想巴结一番。

  之后,曹佾也拉了一车礼物。

  在曹家人眼里,苏良是他们的大恩人,但凡家有喜事,都必须要随大礼。

  然后,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唐介等人也都送上了礼物。

  大宋官场,历来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甚至官员们不能与台谏官有私交。

  但这条规矩明显不适用于苏良。

  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等人就是堂而皇之的对苏良好,丝毫不避嫌。

  朝中百官,无一会弹劾苏良。

  因为他们都知道,官家根本不会相信苏景明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很多官员虽不喜苏良的行事作风以及与他的政事理念不合,但却不得不佩服苏良的人格。

  一个扬州的小乞丐能走到今日这个位置,且私德无瑕,不得不让人佩服。

  ……

  深夜,苏宅内。

  苏良的女儿入睡后,唐泽将苏良和唐宛眉唤到了客厅内,然后从怀里抽出一张信纸。

  苏良和唐宛眉不由得笑了。

  恐怕早在扬州之时,唐泽就准备了名字,有男名,也有女名。

  老一辈人,总是这么靠谱,将该想到的都想到了。

  “你们看看,此名可还行?”

  苏良打开信纸,念道:“沁一,沁出美玉,清新如一。苏沁一,好名字!好名字!”

  “咱女儿便叫做苏沁一了!”

  苏良笑容灿烂,一旁的唐宛眉也重重点头。

  月底,最后一天了,跪求月票,拜托大家了!!!

260.第260章 朝堂大乱斗,赵祯遭群臣狂喷!

  260.

  三月初六。

  变法司正式颁行将兵法、裁兵法和军器监法,并令枢密院与三衙立即执行。

  此三法颁行后,在民间引起巨大反响。

  将兵法,让经常更戍换岗的将士们有了归宿感。

  裁兵法与军器监法,则是让百姓们看到了朝廷强兵的决心。

  保甲法和保马法依然在调整细则,预计在四月初才会在西北地区试行。

  与此同时。

  曹国舅曹佾在城南已找好了一片蹴鞠场地,预计五月份便可动工修建。

  ……

  三月初十,近午时。

  苏良望着窗外灿烂的阳光,不由得皱起眉头。

  自去年十一月到现在。

  开封府、京东路、河北路都几乎没下过雨。

  百姓们纷纷取河沟之水浇灌麦苗,但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今年的庄稼,已注定会减产,若再有半个月不下雨,恐怕就要绝产了。

  天灾这种事,实在令人难以抗衡。

  赵祯已改吃素斋,且去城外设台祈过一次雨,各地州官、百姓也都纷纷开始祈雨。

  但没有任何效果。

  变法司内。

  三司使王尧臣望着晴朗的天空,一脸忧愁。

  而今,百姓们借贷了大量青苗钱。

  若因此次干旱而导致庄稼绝收,这笔钱定然收不回。

  虽然一道道富国之策都在施行,按照正常的收支来看,国库应该是越来越充盈的。

  但当下的国库依然不宽裕。

  除了各地军费、官员俸禄、皇家祭祀、赏赐等。

  前两年京东、河北路水灾的安抚费用、建熙河镇的费用、还有购买硫磺、军备的费用,都不是小数目。

  内藏库与国库的钱都是有减无增,大宋朝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

  午后。

  一道近四千字、名为《天子亲军札子》的奏疏,传遍了两府三司和变法司。

  呈递奏疏者,乃是枢密使夏竦。

  夏竦在札子中称,将兵法、裁兵法和军器监法并非强兵良策,只是能去除大宋军伍的一些弊端,却不能明显提高大宋士兵的战斗力。

  此外,他再次抨击保甲法和保马法实乃扰民之乱法。

  而他提出的强兵策略是——

  “若欲强兵,须组建一支重骑兵,作为天子亲军。”

  他在札子中讲,西夏能数次抵御辽国铁骑,很大原因是拥有了一支重甲铁骑:铁鹞子。

  铁鹞军不过三千人。

首节 上一节 275/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