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83节

“明国酱油...行人,你有何事?”德川纲吉有些发憷,甚至连人和酱油都喊错了。在这个场合,他可是被喷的差点就找不着北了。

大久保忠朝则敏锐的开始劝阻:“行人,有事会见之后可以和我私聊。”

“若是必须讲呢?”

“那便请不要讲。”

面对油盐不进的大久保忠朝,郑诛和也不客气。

这老头根本就别想靠一般的办法击败他,所以郑诛和特别为他准备了一条绝户计。

郑诛和一拍大腿,假装大怒:“既然如此,我再提一个建议吧。我大明圣武帝,意在消灭鞑虏已经十余年。辽东、科尔沁、朵颜、奴儿干,为我大明故土。朝鲜,为我大明藩臣,失陷于贼虏至今已近百年。日本、缅甸、安南、琉球、澜沧、真腊、勃泥等,均中国之子也。或为逆子,或为孝子,终究有父子之义。”

郑诛和开始讲历史,大久保忠朝就无可奈何了。

他只是德川幕府的大老,大久保家族的掌权者而已。

他没有资格改写历史,或者发明历史。

面对如数家珍的郑诛和,大久保忠朝只能打断他:“日本,的确为中国之孝子也,无可置疑。”

可不能把自己定义为逆子,这很可能会引起日本国内的动荡。外交场合一言一行,后果都十分严重。

大久保忠朝很清楚,就在自己的附近座位上,总有些人想要取代自己,把他这个半边身体迈入棺材的老头扔出大殿。他今天要是让郑诛和说出一句‘日本就是逆子’,明天就要被人囫囵的撵出江户。

说到这里,郑诛和就开始暗含杀气的开始进攻。

他朗声大笑,用斩钉截铁般的声音喷射出语言的子弹:“既然如此,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日本承平已久,华夏金瓯仍缺,孝子岂可不为华夏共赴国难?国难四十余年,日本有何贡献?”

反正郑诛和就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日本指指点点。

你不是尊奉朱子理学吗?

你不是孝子吗?

既然你是孝子,那你爹出事了,你怎么一直没有过来帮忙?

你其实是逆子吧?

郑诛和挥舞着儒家的孝文化大棒在殿堂里妖魔乱舞,让日本人十分难受。

当郑诛和在殿上咄咄逼人时,也不是没有人反击。

主张天皇掌权,家国一体,开日本近代思想先河的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面对明国使者的指责,义无反顾的站出来

:“日本非不为孝子也。实在是...先前曾奉上皇之名,出兵渡海进攻满清的背后,可收效甚微,实在是...”

他说的有些混乱,但却把郑诛和的话顶了回去。

只是方式不太好看,周围的大名们已经快气疯了。

那两次败的太惨,被勒尔锦和孙思克来回刷名望,日本武士的脸都丢光了。

郑诛和终于图穷匕见:“那是因为指挥不当,军队不在大明的旗下指挥,有失士气。日本诚宜昭告天下,命日本所有的有志之士,都可以到我招讨使衙门为义军,共同铲除鞑虏。来一千是一千,来一万是一万。星星之火,亦可以扫灭强敌。”

也就是说,幕府可以放开口子,让五十万武士中找不到工作,穷的快饿死的武士们都来郑诛和这里当兵,为大明举起义旗,讨伐满清。

这或许是好事吧。

但大久保忠朝、德川光圀等聪明人,却都是一幅吃了毒药般的死鬼脸。

德川幕府建立的士农工商社会,是一个等级十分严格,民众极难出现阶级变动的固化时代。这个固化的前提,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

一旦放开限制,让武士们往大明那边跑,就像是被戳破的气球,马上就碎裂破开,国家动荡,幕府倾覆。

可如何反驳郑诛和?

谁来反驳郑诛和?

谁又能保证,听到这一切的大名们,尤其是后排那几位外样大名,不会动心呢?

第二次,郑诛和气势万丈的对着日本群臣疯狂输出。

第一次,郑诛和独当一面的对着日本群臣疯狂输出。

作者的话:继续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流氓有文化,文化

吵到这个地步,基本是很难缓和。

大久保忠朝再次一锤定音:“断然不可。我大日本自有国情在此。明使不可妄言。”

狗将军倒是有些意动,日本的确有大量不安定的武士碍于武家法度,只能在家里忍饥挨饿。送到大明那里也不是坏事。当然,狗将军也比较了解政事,清楚如果真这么做了,幕府就有动摇的危险。所以他没有出言干涉。

郑诛和也早有准备。

他再次向前迈出一步,把一群日本人吓得像不倒翁一样发抖:“既然如此,那我再退一步。日本以海岸为界,闭门锁国。既然如此,那出界而愿效忠于大明者,幕府不得追究。”

狗将军几乎就要答应了。

毕竟双方各退一步,万事好商量。

但大久保忠朝再次阻拦将军,坚定的摇头表示不可。

“竟然不许!”

郑诛和表情更加恶劣了一些,没想到大久保忠朝还真的脸皮够厚,这都骂不穿他。

他环视四周:“幕府三番五次推阻,难道地方就没有义士,勇保大明?”

这就是挑拨幕府与地方大名之间的深层矛盾。

被郑诛和各种揶揄挤兑,也不是没有地方大名动心。

作为乌帽子亲,井伊直兴放心不下他那个已经变成儿子的女儿,干脆自作主张的站出来说:“井伊家地少人多,三十万石下许多藩士仍然贫困,我愿意支援一百贫困藩士,为招讨虾夷番头井伊直和的部下。”

“不合适吧?藩士乃领地基石,怎么能说送就送?”

大久保忠朝虽然默不作声,但他旁边的土屋政直忍不住的反驳井伊直兴,让后者气歪了鼻子。

你妈的,把我女儿元服送出去的时候,你们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这就属于老实人好欺负。

但没想到,还是有脑壳比较硬的,那就是仙台藩伊达家的现任家主伊达纲村,他也拍大腿表示:“为了剪除华夏大敌,伊达家也愿意支援两百名藩士,从仙台藩调来。若明国行人有空闲,可以到仙台城一宿。”

相比起谱代大名井伊直兴,作为外样大名,名义上只有62万石,但实际俸禄高达百万石,甚至据说有二百万石的伊达纲村,幕府就不敢说话了。

套用一句话,他太强大了。

伊达纲村是个很复杂的人。他爹就是那个喜欢嫖娼,喜欢身高一米五,体重同样一百五的高尾太夫,喜欢到付出体重等价的赎身费用的伊达纲宗。幕府实在看不下去,命令伊达纲宗赶紧隐退,把位置让给当时才两岁的伊达纲村。

两岁上台的孩子当然基本和等死没啥区别,伊达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伊达骚乱。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伊达纲村竟然活活的挺了过来,而他的敌人反而纷纷被杀或流放。

伊达家十分富有,因此伊达纲村也和水户藩的德川光圀一样,都奖励儒学、兴修学府,俩人都是儒学痴,但伊达纲村没有德川光圀那种暗中另立小中华的思想,因此有效忠华夏的心思也不意外。

另一边也是因为,井伊直兴最近又倒霉了。

只要是顶上武藏国代官职位的人,就没有不倒霉的。作为三十万石的

大名,幕府要求井伊直兴去翻修日光的东照神宫,也就是德川家康的坟墓寺庙。考虑到他估计没有那么多钱,幕府又喊来了伊达纲村这个有钱的阔佬,一起帮忙翻修东照神宫。

俩人一起修工程,可不就有共同话语了。

所以伊达纲村才会有心思帮井伊直兴出来说话。

当然,最后一个简单的理由是,伊达纲村的财政也由于他的儒学计划、新城计划等一起吃紧了。他想拿明国货搞点钱。和井伊直兴一样,也清理一批穷困藩士,开源节流。

每年来几艘船‘搁浅’在仙台藩附近,这不就有钱了吗?

大久保忠朝长叹息一声,算是只能默认。

于是在郑诛和的步步紧逼,还有井伊直兴的傻不愣登,与伊达纲村的强势撑腰下,这个策略算是被幕府默认了。

由几个特定的大名给郑诛和提供一些兵丁,让他赶紧滚蛋。

言辞如刀,刀刀见血的会见终于结束了。

各地大名心情复杂的看着郑诛和甩着袖子扭头走人,纷纷感觉这家伙就是个纯纯的大喷子。

不怕流氓,不怕文化人,就怕文化人耍流氓,流氓人有文化。郑诛和就是这么一个滚刀肉,让狗将军和大老、老中们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被他喷一脸口水。

郑诛和威风凛凛的出了城,才擦着脖子上的汗水,发觉自己已经汗流浃背。

“爱虎,喊个轿子。”

郑诛和吩咐在门口等着的井伊爱虎。而井伊爱虎也发现了郑诛和的虚弱,赶紧搀扶着义父,假装他还很强悍。

轿子到的时候,井伊直兴也从城里出来了,他看了看郑诛和与女儿,没有多说话,赶紧低下头走人。后续出来的伊达纲村也是如此,私下结交外国使臣也会被幕府责罚。

郑诛和坐在轿子里,把城里的事告诉给爱虎。

爱虎则忧心忡忡的担忧起父亲的彦根藩的经济状况。

在日本当官,至少在目前来看,都是付费上班。

幕府的逻辑是,你们的工资,已经在德川家康分封天下的时候都付给你们了,剩下的都是义务。所以地方大名在江户上班,非但不给钱,还要你自掏腰包垫付各种支出。

不当官吧,又很难晋升,下一代八成就阶级滑落了。

因此入不敷出是常事。

关键是,地方大名也认,不然他们的领地怎么办?

故而就造成这一奇景,当官的都自掏腰包,幕府说做什么就做什么。

回到家,郑诛和特意让湖女包了一份礼物,送到横姬夫人那里以示感谢。

然后在四月下旬,出发前往南京的船只陆续都有了消息。长崎港来报,说船只已经在南京搜罗了五六百将士与三百多移民,正在从长崎往江户赶。

郑诛和的命令是蹭锦衣卫的官船加急送回去的,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喊来五六百人,说明马千户真的在动用军队的关系,四处拉人。

而考虑到三艘船的总共载重也就一千五百料不到,拉来八百多人十分拥挤。八成是先找的移民,后找的将士,前面的已经上船,后面的不好更改。只能硬挤着过来了。

五月初一,郑诛和带着井伊爱虎,回到伊豆大岛的招讨使衙门。

今天天气很好,三艘大小不一的福禄特船载着熙熙攘攘的移民,在避风港的入口处缓缓地驶入。

船头上满是面色不佳的汉人,一个个都望着周围绿意盎然的林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郑诛和与下船的马千户直接抱了个满怀:“老马啊,想死你了!”

作者的话:抱歉,起的晚还忙工作,终于有时间码字了。明明今天是非工作日啊。

第一百三十九章 抽卡抽出SSR

马千户还没来得及从热情的拥抱里反应过来,郑诛和就连珠炮的发问:“诸位将士们,铠甲带了吗?火枪拿了吗?刀枪都有吗?”

没办法。

郑诛和真的没有解决铁来源的问题。

幕府那边,大久保忠朝对下面的人下了铁令,不但禁止武士们投奔郑诛和,还禁止紧俏物资落到郑诛和的手中。有人挑头,下面的商人这段时间都不敢来请郑诛和出门吃喝嫖赌了。

“这么着急?可是...唉,我先给你介绍这位壮士吧。”

马千户还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他从旁边拉过来一个壮汉,夸赞道:“这是我在南京的朋友推荐的东省英雄,登州营的何总旗讳麒正,战时可是选锋。在东省犯了点小事,只能带着部下逃到运河边,顺着运河就到了南京。这可是能上武举的英雄,骑射十矢中七、步射十中十,能射破双层甲。一手短矛更是出神入化,人马同碎。可惜武举倒在背后无人举荐,没能中举。不过也值得称道。”

如果说温尚贵这种反贼、曹红这种走江湖的,都属于普通英雄的话,那马千户这次找来的英雄,已经算得上极其

稀有了。

总旗就是五十夫长,下面管五十人。这是正儿八经的军官。

首节 上一节 8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