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239节

在会议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井伊爱虎蹦蹦跳跳的跑进来,给郑诛和带来好消息。

重回仙台城的伊达氏为了抱大腿,急忙给明军送来他们最稀缺的物资。

明军现在缺战马。

虽然从江户城带来了一批战马,然而更多的战马其实一下船就水土不服,直接躺进兽医马厩了。

昨天的一轮冲锋,一趟下来就跑废了几十匹战马,想再继续靠骑兵作战也不容易。因此郑诛和只能命令伊达家搜刮陆奥马填补明军的阵线。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陆奥作为北方最大的产马地,只要愿意去努力搜刮,找膘肥体壮的马总是有的。

这次伊达家可是把幕府得罪狠了,伊达纲村的侄子亲手策划了水户之变,劫持了德川光圀,富田氏绍的儿子福田十一也参与其中。这俩人不但劫持德川光圀,还策划了陆奥自新运动,挑唆藩士造反,继而推崇德川光圀为新的幕府将军,要和幕府争夺天下。

仔细一看,全都是仙台藩的人在出大力气。

这不赶紧抱住明军大腿,难不成还准备去幕府那边讨饶投降吗?

幕府对于这种罪行可一向是株连全族,哪怕是猫狗都不放过。伊达纲村还不想死,富田氏绍也没想到自己的私生子能这么坑自己。

为此,富田氏绍亲自出马,将仙台附近各神社马场、武士马场里,所有肩高超过一米一的马都拉了过来,一送就是一千六百多匹,不说都能上战场吧,但至少不是品质低劣的驽马。

这批战马的富裕,不但补充了亲兵营,还留出几百匹供应步兵。

这时,龙保保从中挑选了几百名老兵,开始演练他在军训时想到的一种战术。

次日,当陆奥军上来挑战时,就看到几百明军骑兵慢悠悠的跑到自己身边,然后原地停下。

“这是搞什么?”

陆奥诸侯们一脸的奇怪。

只见明军这些并非专业骑兵,但大部分也都从

小骑马骑驴,练就一身骑术本领的士兵,在阵前竟然端坐在马上给自己缩短枪身的十六年式步枪填装火药与子弹,然后便站在马鞍上直立起身,一排人娴熟的放平步枪,瞄准向拔出武士刀的南陆奥武士们。

南陆奥武士们满脸的懵逼。

骑兵他们见过,铁炮他们也见过,但骑在马上打铁炮,这是什么神奇的技术?

“什么?还有这样的战法?斯国一內!”带头的藩臣连连惊叹,没想到明国人的战法如此奇妙,如果他能活着回去,肯定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骑马使用铁炮的技巧。

然后他就被飞驰而来的铅弹射爆了脑袋,崩裂的脑浆似乎还在思考着,为什么飞向自己眼前的这个黑点如此之大。

南陆奥诸侯对此也瞠目结舌,但他们脑子不笨,立即组织更多的弓箭手追上来,发誓要在射程上压制住明军的铁炮骑兵。

然而他们似乎忘了,弓箭手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战马,于是看到弓箭手上阵,明军根本就不开枪,直接驱使战马上演战争践踏,就将弓箭手们打的死伤惨重。后面的陆奥武士还有勇气追上来大战,可是明军骑兵直接拿出手榴弹,点燃之后抛掷过去,让陆奥武士们体验到了海参崴之战中,满清军队的憋屈。

不只是一支马队这样做,以五十人为一组,好几个骑兵组在轮翻交替前进和互相掩护,只靠几百人压制着几万日本武士无法前进。

火枪密集射击的需求,也让这些骑兵更加紧凑的让战马互相依偎,紧贴在一起。

打又打不过,追又追不上,真是气死小鬼子。

郑诛和也在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变化。

看到士兵们直接站在马上进行火枪射击,射击完便立刻拿起挂在身边的长矛突击,甚至直接拿着刺刀步枪突击,抛掷手榴弹时,这种介于回转射击的手枪骑兵,以及下马作战的龙骑兵之间的独特骑兵,让郑诛和心痒难耐。

很有趣,很特别,而且看起来在对付大规模轻步兵时也非常有效。

当然,暂时看不出来它对付强大敌人时的潜力。

毕竟龙骑兵这个特殊兵种的出现,并没有获得军史中的统治地位。不管是骑马步兵快速机动,还是类似手枪骑兵的一排排回转轮射,都是工具性兵种。

其实郑诛和自己也没有仔细想明白,应该怎么往下发展这种战术。

而之所以它们未能成功的展现自己,还被迫在历史上与复古式近代骑兵分割,则完全是因为二战后英美文史界对于近代战争方式的错误解读,并且人为切割开龙骑兵、手枪骑兵,与排墙冲锋的复古近代骑兵的界限,搞的好像拿火枪的手枪骑兵都是小人,不要命冲锋的近代骑兵才是勇士。有一些记录认为,骑兵带着手枪冲锋,会影响他们的冲锋意志,但那只是被特意挑选出的例子,不具备广泛性。

这种希腊罗马式的古典审美,人为扭曲了文艺界对近现代战争的印象,也进而导致许多人把手枪骑兵与近代骑兵分为两者。成为一种流毒。很不幸的是,这种上世纪二战后的强暴式审美解读,在翻译成中文后大规模入侵了中国人对近代骑兵的印象,也开始遵循希腊罗马式的审美,鼓吹不带火枪的骑兵才是真猛男。

挖掘的更深入一点,这种审美就是鼓吹西方文明论的注脚,以鼓吹西方骑兵威猛无敌为表征,实则是将东方式骑兵定义为软弱无能的废物,彰显其种族主义的本质。

实际上近代骑兵就是手枪骑兵,手枪骑兵就是近代骑兵。

冲锋与火枪没有严格的界限。

虽然近代骑兵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极高的纪律性,以及那排墙般紧凑的冲锋,然而这更大因素是取决于纪律性的胜利,而非放弃火枪的胜利。在埃及,拿破仑之所以能打倒马穆鲁克骑兵,除了法国骑兵本身的纪律性之外,也依靠骑兵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的火枪。

如果法国骑兵不带火枪,那大概率要被马穆鲁克按在地上暴打。

人家一辈子都在马上打熬骑术,难不成法国人骑几年马就能赢了?

无非还是靠火枪的降维打击罢了。

像波兰人的翼骑兵,那是特例中的特例,他们反倒更加传统和复古,因为他们还保留着长年累月上马的贵族骑士,结合火枪后,他们在欧洲对平民化的骑兵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虐菜也能虐出成果来?”

郑诛和不禁陷入深思。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关于龙骑兵,国内主流的观点来自于英美在50-60年代的一些观点(现在当然已经不这么看了,但学术研究与社会宣传是两个维度),当时英美塑造的这种观点则根植于种族主义,为鼓吹他们的文明优越,并非真正的基于历史,把历史真相掩藏,也是挺令人蛋疼的。

第四百零八章 离谱的割地条约

一个很搞

的事情是,大部分时间里,明军骑兵要强过蒙古骑兵。

在明朝不遗余力,断断续续两百多年的封锁中,蒙古草原上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退化。蒙古人的组织模式越发松散,战斗力也在经济封锁和佛教传播的双重作用下,日渐倾颓。往昔高组织度,征服世界的蒙古骑兵,现在连曼古歹这种骑射战术都玩不明白,连满洲骑兵、哥萨克都能把他们搓圆揉扁玩。

反而是明军骑兵,在吸收了大量蒙古人之后,一直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战斗力与组织度。

因此,这股龙骑兵纵然是非正式的骑兵,却仍然和日本人玩起了曼古歹,五十人一组交替掩护回转射击,日本人追上来就边射边退,日本人想退就追上去骚扰甚至冲阵,日本人站好再撤回来。那些马场里刚拽出来的新马,对战场的适应性倒也不错。

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完全是在拿南陆奥武士们的脑袋练兵了。

如果陆奥武士大规模冲上,龙骑兵后撤,把战场交给大炮,再轰的他们血肉横飞。

郑诛和还没有想通这里面被英美文史界人为扭曲的部分,但依靠一个主帅的敏感,他立刻安排道:“好战法,继续研究!但是你们要想清楚,冲阵骑兵怎么使用火器,不能过度依赖,不然便没有决死前冲的决心。但也不能舍弃火器,倘若遇到满洲马队,也可出奇制胜。”

总而言之,龙骑兵要找好冲阵与骑射的平衡,这一点郑诛和是了解的。

“这股骑兵怎么叫?”曹红扒着窗户往外看,眼神出奇的飘忽,连她也觉得,这火枪太爽了。

“宋朝有龙捷军,可骑可步,我看就叫龙捷骑吧。”起名时刻,郑诛和自然当仁不让的强行定名。

其实大家都不想让郑诛和起名的,包括之前试图起名的蛟级风帆战列舰,实在是缺乏优美感。但龙捷骑这个名字,反而听起来像那么回事。龙,变化无穷,正好适合这支骑兵的作战方式。

这时,旁边的富田氏绍看了,赶忙来拍马屁:

“这就是上杉谦信公的车悬大阵吗?今日不意见之,何其幸也。”

他指的是日本战国时期,川中岛合战中越后的上杉谦信在进攻时,摆出的一种骑兵多端进攻的阵法。但大多数文献里记载的都没那么精确。

“放屁,什么狗屁上杉谦信,那是我和秦副总兵研究...咳咳,翻读过去战史时想的战术!”龙保保听了翻译的话,心里十分不爽。

他当然不好意思自称什么发明,这种火枪与骑兵结合的战术,最早可查的是成化、弘治年间的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少保、太子太傅,河南浚县人王越。他派遣骑兵出贺兰山收复河套,用的就是下马齐射,上马追杀的策略。边塞明军整的花活可多了。

而龙保保与秦昭义琢磨的地方在于,如果不下马,直接马上开火,是否可行?

就结果来说是完全可以,甚至应该大力开拓的一个方向。

这有赖于十六年式步枪比十三年式步枪大力缩短了枪身长度,让骑兵在马上装填开火成为可能。在此之前的那个长度,实在不适合在战马上做装填动作。但现在这个长度也不完全好用,正常适合骑兵装填的火枪,长度在一米以下,也就是短于人单臂张开的长度。

“骑步枪也得研究研究...锯断枪管不就行了...”大家又合计了起来。

老式双卷法造短枪似乎比较不错,恰好适合龙骑兵。

“马呢?马也得多想想,如果辗转腾挪找不着马也不行。得想想怎么养好马。”

郑诛和认为,应该规范化马场运营,保证不同地方的马饮食相同,可以快速接战。

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代表着一个完全正确的全新方向,一个近代化骑兵横扫一切的光明未来。

南陆奥军虽然打的一团烂泥,但是这股斗志,还是值得称赞的。

被拿捏的跟玩具一样,仍然坚持不懈的要贴近明军,务必想办法将被围困起来的柳泽吉保救出来。这至少说明,幕府本身的旗帜仍然有很强的号召力,能够推动武士们去做点事情来。

然而被包围在白石关里的柳泽吉保,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与幕府众军站在白石关的城楼上,眺望着被明军拿玩具打的南陆奥联军,一时间竟然痴呆的说不出话来。他们引以为傲,由荷兰人帮忙训练的三千铁炮兵,在郑诛和的大炮面前显得如此孱弱。

而那些自由飞驰的骑兵,更是能秀的幕府骑兵找不着北。

柳泽吉保发现,当年和他一起坐鹤屋门口吃和果子的那个明国男人,好像真的想把他弄死在这里。

“到...到这一步已经...已经...”马廻众们已经仓皇不知所措。

幕府直属部队的常备军中,小姓组、书院番、新番、大番、小十人组,合称为五番方,作为幕府将军的马

廻众,一直被认为是幕府最高战斗力。可是今天一看,马廻众最多和明军下面的日本武士打个平手。

甚至可能还打不过,因为拔刀队的老武士有和满洲大兵肉搏的经验,也是血海里爬出来的。

“不要惊慌,怎么能惊慌!我与河南公是多年的老朋友,当年未发迹时,一起在鹤屋门口蹲着吃和果子,畅谈天下大事。你们如此丑态,让我怎能安心?”

柳泽吉保自己也慌了,但他必须装作镇定,甚至再次强调,没发迹的时候,他和郑诛和都是蹲在路边的穷小伙子。如今二人各掌一军,对垒于天下之东,怎么会谈不上呢。

下面的各番番头瞅准机会,急忙进谏,希望柳泽吉保派出秘密使者,与郑诛和谈一谈怎么才能把幕府军带回去。

现在东北地方安不安靖,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柳泽吉保立刻派出密使,希望能和郑诛和谈一谈。看在过去互相帮忙的份上,别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然而密使到明军军营里并没能见到郑诛和,他只能隔着厚厚的幕布,聆听大明郡主朱安宁的鹤音:

“柳氏之罪,其可恕乎?”

“若要和谈,让众武士回到各家,我有以下条件。”

“第一,幕府割让陆奥国、出羽国、常陆国给二国宣慰司,由我的...丈夫直接统辖。”

“第二,幕府必须撤走此三国境内的所有大名与百姓,以作为惩戒。从今而后,东北地方与日本国毫无干系。”

“第三,幕府不得在相邻的越后国、上野国、下野国、武藏国安插驻军,必须撤走此四国境中的所有大名与武士,允许明国民人到此处开垦拓荒,所耕之土归属明国所有,所有行政令均需大将军同意才可以颁布。”

“第四,幕府不得在关东地方调动军队,任何调动军队的命令必须经过大将军的审阅和同意。”

“第五,幕府将江户御城租借给二国宣慰司99年,由二国宣慰司...”

“第六,商民...”

讲道理,信使都听懵逼了。

这条约听起来不像是谈和,更像是屠夫在盯着桌案上的肥羊,随意的割取。

幕府还没打败仗呢,条约上就敢大口大口的啃食成这样,要是真打了败仗,不得丢掉天下?

后续的内容他已经记不得了,当他把信息回来转述给柳泽吉保时,堂中同样是震惊不已。

柳泽吉保听着这一层比一层过分的要求,心里的苦楚可想而知。

这是决不能答应的条约,一个都不行。

郑诛和分明是想把他赶尽杀绝。

突然,柳泽吉保变了脸色,脸上掬出谄媚讨好的表情,与众人商量道:

“可...可恶啊...既然如此,好像只能答应了...”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状态好多了。

第四百零九章 死了多容易,活着却

“万万不可!”

首节 上一节 239/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