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随着春天的到来,东北藩士总暴动如期而至。
德川纲吉派出了柳泽吉保,剑指仙台藩藩主伊达纲村;德川光圀派出了一关宗兴,作为伊达家的分支,挑起仙台藩内部藩士暴动对抗伊达纲村。
对此一无所知的郑诛和大帅,则在家里再次接见和自己试婚的朱安宁。
郑诛和家的女人进退有据,和妖娆多姿,魅惑人
心的朱安宁明枪暗箭的攻防。
郑诛和则与朱安宁聊起了最近要忙的事:
“伊达纲村此人,对与我的和约阳奉阴违。只想开租界,让商人供他穷奢极欲,却不准备开侨县,让我们的民人进去开垦。此等人心中傲气未除,我要是第一时间护着他,恐怕他日后只会越来越背弃我。所以这次风波,我准备先让伊达纲村吃一吃教训...”
作者的话:幕府派遣军队,在已经认错的前提下,进攻自己的大名,这就是乱世的开始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朱安宁的攻防战
啪,郑诛和拿白棋先行,点在了棋盘的中央。
这一手,让朱安宁感觉他好像不会下棋。
哪有这么下围棋的。
但朱安宁也不显得自己比他棋艺高超,所以拿黑棋也点在郑诛和附近。
一边下棋,朱安宁一边高情商的询问:“伯爷,幕府嚣张跋扈至此,要一举铲除吗?”
这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只要表达出对郑诛和的崇拜就好了。
“不可。德川纲吉还有用处。我现在要先割走日本人口稀少的东北地方,还有关东、近幾、中部、中国、四国、九州六个区域。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慢慢让国人在这些地方生活繁衍,才方便一口吞下,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郑诛和简单讲述着自己的吞并策略。即便水鹿祐在旁边也没关系,这位精神大明儒生早就是明国人了。
又下了一轮,郑诛和把棋子下在第一个棋的斜线上。
“可是,无论大口猛吃,还是小口慢吞,日本人总归会反应过来的吧?”朱安宁故意又转了一个弯,来到她真正想打埋伏的地方。
郑诛和看着棋盘皱着眉头,很是赞许朱安宁的思考模式。
“你说的没错。所以如何让日本人把我当做自己人,而对温水煮青蛙的小口慢吞模式慢慢接受,也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不过这正好需要你的帮助。确切来说,是让你打好国姓爷的旗帜。”
“妾一定尽心尽力。”朱安宁露出一抹笑容。
俩人又下了一轮棋。
其实这才是朱安宁的埋伏圈。她要在郑诛和的侍妾和女秘书面前表现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甚至是独一无二,没有她就不能完成吞并天下大业的价值。那就是国姓爷郑成功的荣耀光环。
才来这里两天,朱安宁就意识到,国姓爷在日本有多受人追捧。这是思想上的桅杆和灯塔,是郑诛和借以为融入日本人之中的最佳通道。
因此,朱安宁才会把话题引导到这里,来震慑郑诛和的侍妾。
果不其然,周围一圈陪坐的女人,或多或少的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都感觉如果要和朱安宁对抗,是不是会影响到丈夫的大事?
再走一轮棋,朱安宁开始提:“城外的大龍府,我已经派管家和账房先生去调查了。他们说人潮汹涌,有定期集市四处开,也有到处都是拖家带口想入户当地的新移民,也有人专门往丘陵等地开垦。如此来看,大马车行的生意值得做。”
这要展现她的第二个价值。
“可以。”郑诛和同意了,由朱安宁去独家负责大龍府公共交通的建设。
趁着朱安宁不注意,郑诛和将第五个棋子扣在四连珠的尾巴上,然后骄傲的宣布:
“好,我赢了!”
“啊?嗯?”
朱安宁一时呆滞,她才刚刚夹起下一枚黑棋,准备将郑诛和围杀在棋盘上呢。
这时,张玉贞跪在一边,将装满点心的小盒轻轻抽开,一枚一枚的放在棋盘边。而又倒了一次茶的湖女抿着嘴轻笑:
“他啊,每次下不过,都说他下的是五连棋,五子连珠就算赢。弄得大家都不和他下棋了。”
敏锐的察觉到一丝敌意和试探的朱安宁微微一笑。
她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显露出一丝不悦的情绪,这俩老于人情的女人肯定要给自己穿小鞋。
发起进攻两轮后,果然被人抓住反击的时刻。
根据朱安宁的打听,左边那个看似温柔贤淑的女人就是最早跟着郑诛和的侍妾,名叫内藤湖女,是日本一家小大名的女儿,虽然自己家破落了,但家里颇有豪奢亲戚关联,既有鸟羽、志磨老家的叔叔,也有担任京都所司代的堂叔内藤重赖,日本拔刀队的浅野长矩则是她的表弟。这个日本女人给郑诛和增益很大。
旁边那个嘴角一抹魅惑的妖冶女人,名叫张玉贞,是朝鲜国王李焞的第二个王后。这个女人家里家财万贯,只是地位不显。她先挑唆李焞把第一个王后闵氏打入冷宫,又自己上位。但是这俩女人都被郑诛和俘获,如今生活在一起,闵氏竟然又重新信任起张玉贞,可谓是玲珑七窍心。听说她哥哥弟弟都在马千户那边效力,也是郑诛和在朝鲜关系的重要人物。
郑诛和家里
其他那些女人都不足为据,大傻妞小傻妞一堆,最傻的就是那个负责管事的王后闵骊,竟然傻乎乎的欢迎自己来。但偏偏这一个日本姬妾一个朝鲜姬妾,一个八面玲珑脸,一个玲珑七窍心,把朱安宁堵在她们家门口。
正明枪暗箭之际,一个个头很高,腿长得令人艳羡的年轻姑娘擦着眼泪回来了,一回来就想郑诛和哭诉:
“爸,给我钱!我妈和我哭家里没钱了。连咸鱼都吃不起啊,我把我兜里的钱都给我妈了。”
这个就是郑诛和家的傻大妞井伊爱虎,中文名郑直和。是郑诛和在日本混的时候,早期里被人坑的典型案例。据说是拿女儿当儿子,骗得郑诛和很是丢人。但听说给郑诛和生了个儿子。
朱安宁冲她微笑,但没有提借钱。新来的客人不可以越俎代庖,介入人家的家事。
郑诛和有些额头疼。
坑爹的幕府,把井伊家和伊达家折腾的都喝西北风了。他只好拍拍口袋,说:“你找闵骊去要一千两前,一百石米和一千斤咸鱼给井伊家送过去。”
说起来这也没办法。如果井伊家很有钱,那武藏国代官的事务,郑诛和就插手不上了。正是因为井伊直兴总是囊中羞涩,要找女婿要钱,郑诛和的部下在武藏国边界的拓荒才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去。这大概就是花钱买权力吧。
又过几分钟,一个长得白肤蓝眼,酷似洋人的黑发姑娘跑过来问:
“主人,家里的马有点多了,要不要送出去一批?”
朱安宁略微惊讶,这是谁?
也不像那个传说中的红毛女鬼子。
似乎看到她的惊讶,另一位陪客,水鹿祐带着胜利的小骄傲科普:“这是宝音瑙儿,喀喇沁部头领的妹妹,从河套来。现在家里的马场归她管,有一百多匹马呢。”
张玉贞抓住时机,一剑封喉:“不如这样,宝音妹妹经营着多个马场。若国姓姑娘想经营大马车行,怎么也得需要马吧?让宝音妹妹为国姓姑娘打下手如何?也能啊,让府邸里的女人都历练一番。”
答应?
那朱安宁身边就多了一个间谍。
不答应?
这附近的马场可都是郑伯爷家的,是宝音瑙儿在打理。
这可谓是绝杀。
朱安宁杏眼一弯,笑着答道:“当然可以。”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进攻,犬牙交错。
这便是,女人的战场!
作者的话:稍微短一点,这几天的相亲弄得我肝火疼,作息都乱了。决定跟我妈摊牌,别JB催了,先让我顾好工作,转好作息。
第三百七十四章 四轮马车与朱安宁
两天之后,朱安宁就听说了一件让她咬牙切齿的事情。
在闵骊坚持不懈一个月的努力下,终于在二月份的时候,闵骊出现怀孕迹象,经过医生诊断,闵骊的确有喜了。
这真是给了朱安宁当头一棒。
之前还觉得闵骊是个大傻蛋,结果人家已经瞄准了郑诛和最关键的部位发起猛烈进攻,完成了母凭子贵的转变。这不比她在旁边敲敲打打,跟小贼一样到撬缝强多了。
“大智慧啊!”朱安宁咬紧牙关,在房间里发愁的来回转圈。
思来想去,还是要尽快发挥自己的能力出来。
以最快速度,建起大龍府的马车,来证明自己。
但很快,大龍府公共马车公司的第一个问题来了。
如何制造大型公共马车?
在试运作阶段,福建掌柜找山东师傅造了一辆放大版的四轮太平车,就是那种将四个轮子固定死在车厢上的栽货马车。但结果运行起来十分糟糕。被邀请来试坐的人颠簸了十几分钟就吐了。而且木制车轴运行缓慢,摩擦严重,甚至有断裂的可能。
最大的麻烦,就是四轮马车转向太难了,要大家一起下车帮忙推,才能硬转向。
总之,这边遭遇了车辆产品本身就不太合格的问题。
那咋办呢?
朱安宁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拜访郑诛和。
“啊?马车不合格?”郑诛和经过三秒钟的思考,终于想起来一个大型月经问题。
中国为什么没有四轮马车?
这是个有多个角度思考、多个方式解读的问题。
首先,四轮马车是有的。更准确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适合四轮马车适用的转向器?
明明这玩意根本不复杂,古代的水锥、浑天仪等各种器具上有更复杂多变的结构。
在郑诛和自己看来,之所以没有,那八成是需求没有强烈到让技术突破限制。两轮马车可以基本覆盖满足大部分的车辆需求,就没兴趣去搞更加复杂的四轮马车。
像欧洲四轮马车的普及和不断升级改进,就源于本世纪英国人搞硬化标准路面,建设公共驿车系统经营,为民众提供长途客运的基础和需求。只有大规模的需求,才能让技术不断
的升级。但也不能忘记,首先得有通行大马车的基础,也就是硬化路面的公路建设。
因此,需求、基础,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郑诛和去搞定。
“跟我去翻一下北海府发来的文档,要室兰公司最近的。”郑诛和洗了把脸,带着朱安宁出门去衙门里翻文档。
中国官僚制度有一点好,就是浩如烟海一样的政府文档会大量积存,以供后来参考。在郑诛和这里,标准文档存储制度从一开始就有,只不过从官府扩张到了囊括所有公司。
这大概是朱安宁第一次接触到郑诛和正式办公。
他们俩翻了一个钟头的室兰公司文档,就确定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问题已经被提前解决一年了。
北海府在年初就遇到了车辆不足以满足移民们向北开拓的问题。雪橇又不适应所有环境,就需要改造旧马车。这可是政治正确,大家年度功绩考核的最高标准,需求极大了。
于是当地官员去求助室兰公司的大师傅们。
这点小事,大师傅们随手就搞定了。
车容易坏?
先把车轴从木制更换为铁,解决大车的耐用问题。再用简单的圆周率算法,增大增宽车轮,增强载重和运输能力。
车轴磨损?
修改轴承结构,几个大师傅各显神通,有的坚持滑动轴承,把车轴与车轮的连接处放在车轮中央,用两个铁圈润油脂为轴承。有的另辟蹊径,把车轮修改为固定车轮加半轴,而连接处放在车轴中间两侧,再于固定车轮的车轴里添加滑动轴承,以卡榫的方式固定左右两个车轮加连接轴,让车轮运行。
转向不力太麻烦?
这个问题普通人不在意,但室兰冶铁公司在向外运输他们的铁锅产品的时候,在轨道上还好,但却遭遇了在普通路面上车轮不易转向,需要人下车去手动校正,导致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可是商业啊,时间就是金钱。
于是大家集思广益增加了转向器。
在转向器上,更是招数多多。
有的师傅直接把两个两轮马车拼接在一起,中间增加一个连接圆轴,转向时挪动前半个车架,带动前车轮转向,就可以实现整车转向。
有的师傅更妙,亲手制作了一个带摇棍的圆盘放在前车轴上,想要转向时,转动圆盘上的木棍,通过圆盘与前车轴的链接,带动车轴转向。这就有点像方向盘和转向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