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61节

9月11日,大约在丹克尔率部投降所在地的东南方向,奥匈第四集团军也再次遭遇了俄第三集团军的追兵,鲁兹斯基在得知奥芬贝格向西南方向逃窜后连忙命令军队追击以免错过围歼奥匈军队的最佳时机。

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周围,鲁兹斯基的1个军将远多于己方的奥匈第四集团军残部团团包围,奥芬贝格试图垂死挣扎,但这场一边倒的战斗只持续了数个小时。由于弹尽粮绝,奥军只能拿着没有子弹的步枪上刺刀冲击俄军的阵地,数次冲锋均被俄军击退后,奥芬贝格意识到自己已经穷途末路。

接受难堪的现实后,奥芬贝格平静地与集团军指挥部的军官们交代了后事,然后将华丽的军队制服穿戴齐整,别上康拉德授予他的玛利亚·特蕾莎勋章,最后默念了几句祷告词希望自己的祖国还能从这场灾难性的大战挺过去后吞枪自杀了。

余下的军官听到指挥官的枪声后垂头丧气地把将军的遗体收敛好,派出了一队举着白棋的代表前去和俄军交接。

在这个村庄附近,大约有5万奥军集体向鲁兹斯基的军团投降,奥匈云集众多精锐的第四集团军宣告覆灭。

在加利西亚战役的最后一个星期时间中,俄军消灭的奥军人数可能达到了40多万。

由于奥匈第一和第四集团军在溃逃的路上,奥军士兵四散而逃,这些穿树林钻山谷的逃兵远比成建制的奥军部队更难抓捕,因此直到9月中旬仍旧有陆陆续续的奥军溃兵被后续抵达扫荡的俄军部队俘虏。

南线,等到康拉德重新恢复些许意识后,他努力将与布鲁西洛夫军团对垒的奥匈第二集团军收敛,往南撤退。在与俄第六方面军交战的这段日子里,他们也已经精疲力竭、弹药耗尽。柏姆-厄尔默利向康拉德报告称,现在奥第二集团军仅剩下不到半数的部队还有作战的能力。

康拉德的奥匈总参谋部还有一些后备军性质的预备队,但这些部队的士气已经在听闻加利西亚战局的恶劣后低落到了冰点,甚至康拉德亲自督促他们救援友军也无济于事。

奥匈第三集团军理论上仍然存在,但布鲁德曼已经完全丧失了对抗俄军的勇气,龟缩在普热梅希尔要塞中祈求康拉德的救援。这座要塞是奥匈帝国经营多年的现代化堡垒,因此就像是奥军溃兵心中的指路明灯一样,在俄军尝试合拢的包围圈中侥幸逃出的溃散部队全都汇聚到这里。

至此,加利西亚战役完全结束,是为俄军大兵团机动作战的一次辉煌胜利。

俄军在损失15-18万人的情况下,基本上完全消灭了奥匈的第一、第四集团军,第三集团军也名存实亡,第二集团军则损失惨重。奥军直接损失约为60万人,其中超过15万人被俘。普热梅希尔要塞在10月初被俄军彻底包围,在被包围前困守于此的奥军总人数可能达到了15万人。

可以说参加此次加利西亚战役的奥军,不是被消灭了、被俘虏了,就是被困在普热梅希尔要塞,只有后参战的奥匈第二集团军侥幸逃回了喀尔巴切山脉一带设置新的防线。

敦促康拉德放弃固守普热梅希尔要

塞,提议让它化为俄军难啃硬骨头的人是德国第八集团军参谋长鲁登道夫。

9月18日,鲁登道夫在布置完对东普鲁士战役的收尾工作后来到奥匈帝国境内与焦头烂额的奥军总参谋长康拉德会晤。

奥匈帝国的惨败对德国来说是又一次无比巨大的打击。在西线,由于小毛奇的优柔寡断与抽调本就稀缺的西线兵力调往东线,法军抓住了马恩河上的一次宝贵机会完成了对德军进攻巴黎的有力反击,德军不得不全线撤退。

至此德军在西线的有力进攻宣告终结了,施里芬计划完全破产。小毛奇由于其极度悲观的心态而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更具有毅力和主动精神的陆军部长法金汉接任总参谋长一职。

回过头来,德国最高统帅部惊讶的发现不仅自己遭遇了速胜战略的失败,奥匈帝国还给整了个究极烂活:昔日训练有素、英勇果敢的常备军被彻底的摧毁了,奥匈军队逐渐转变成一支仅高于民兵水平的部队。

法金汉闻讯后随即大骂奥匈帝国都是猪猡,是绑在德国人腿上的“僵尸”:“就算是85万头猪,放在加利西亚地区也不可能被俄军半个月吃掉!”

不过在德奥军事统帅高层会晤并商讨同盟国战略之前,先返过来回顾兴登堡与鲁登道夫是如何逆转东普鲁士战局击退俄军的。

第二十五章,马祖里湖战役的开始

视角重新回到德国东普鲁士的城镇贡宾嫩。

在8月20日的贡宾嫩之战中,俄国北方方面军第1集团军指挥官波林将军很好地利用了德军先后抵达贡宾嫩产生的时间差纰漏,在马肯森率领的德国第八集团军第17军还处于行军状态时发动凶猛的进攻,给予了德军沉重打击。

但是经过多次激战,方面军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部队已经缺乏弹药,德军的坚壁清野也导致仅有少量先头部队通过搜刮民宅、农舍获得了当地的食物补给,因此需要等待后续的后勤部队抵达才能进一步展开作战行动。

8月22日,陆续由骡马、卡车组成的补给车队抵达贡宾嫩一带,俄军暂且摆脱了饿肚子和缺乏弹药的隐患,但是就补给线的建设情况来说仍旧不容乐观。

由于德俄两国的长期敌对,德国在东普鲁士腹地建设密集的铁路网络来提供运输和战略机动优势的同时,限制了边境地带的交通发展,致使俄军目前只有一条边境铁路可以利用,且这条铁路的钢轨被德军撤退的时候扒掉了不少,机车和站台也毁了个大半。

要重新恢复铁路运输来持续供应补给的话,这个工程量不亚于重新修建一条延伸到前线的战地铁路,所以需要的建材和劳动力不是目前北方方面军配置的工兵部队可以完成的。于是在波林将军的提议下,俄军率先采用德军战俘来进行劳动。

“大概在9月的第一或者第二个星期,工程队可以修筑一条窄轨铁路到距离贡宾嫩20公里的地方。”

8月22日下午,博克托夫斯基将他的方面军指挥部迁至距离前线更近的德国境内后,再次来到前方与方面军下辖的第1和第2方面军召开会议。

“根据我们的测算,方面军大部队最好不要脱离铁路辐射范围的100-120公里之外,那样会导致方面军的补给逐渐短缺,无法供应。”

北方方面军的参谋部交流和统计了各部队的补给匮乏情况后得出了一个大概的结论。由于这场世界大战中公路和汽车运输尚不成熟,所以只能作为铁路运输的辅助力量,而铁路可以支撑一个方面军的有效作战活动范围就是铁路沿线的100-120公里之内。

所以可以遇见的是,要打有充足补给的仗就得先修直通前线的战地铁路。在后一个星期的时间中,加利西亚作战的俄军部队也得出了类似的经验。

“那么在下一次补给抵达之前,北方方面军完全还可以继续投入到战斗中……那么我们的作战目标是什么?”

博克托夫斯基目前面临的困扰就是,他的作战任务理论上应该已经算是完成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俄国大本营斯塔夫卡给予博克托夫斯基的任务就是让北方方面军在德国东普鲁士发起一场牵制性的进攻,把德国在东线的兵力吸引在东普鲁士地区。这样的好处其一是,不让德军有战略上的主动权,不会在俄军将主力专心投放在加利西亚战役中优先解决奥匈帝国军队的时候,主动进攻俄国制造麻烦;其二是通过进攻东普鲁士来减轻法国在西线的压力。

那么就目前来看,随着贡宾嫩之战的胜利,德军是否已经被牵制在东普鲁士了呢?

答案或许介于是和否之间。

按照俄军不断的越境侦察发现,德军在西里西亚地区几乎约等于不设防,因为这里是波兰突出部的最西端。假如俄军直接进攻这里,就会主动创造出一个适合钳形攻

势的突出部中的突出部。所以北方方面军的确把德军在东线的兵力集中于东普鲁士了。

那么德军已经被俄军在东普鲁士的进攻给吸引了注意力吗?或许还不够。

至少对法国人来说,还不够。

从8月20日开始,法军按照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制定的“第17号计划”对德军左翼发起主动进攻。以8月20日至24日这4天的时间计算,法军伤亡14万人,对法军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那么对霞飞来说,显然是希望俄军最好可以制造出更多更大规模的进攻来缓解西线处于颓势的战局,因此他的确就是这么干的,大约在8月22日以后霞飞催促俄军大本营斯塔夫卡的电报越来越多了。

作为盟友,尼古拉沙大公尽管专注于加利西亚战役的进行,但也了解了法国遭遇的困境,因此他便转述了霞飞的请求后以斯塔夫卡的名义让北方方面军在贡宾嫩之战后再次恢复对德军的进攻。

不过斯塔夫卡给博克托夫斯基的命令仍旧非常的模糊,仍然是要求北方方面军发动对德国第八集团军的牵制性进攻。但是到底什么程度的进攻算是起到了牵制性的作用呢?俄军又没有间谍卫星,航空侦察的范围还不能深入德军腹地,博克托夫斯基怎么知道德军到底有没有从西线调兵呢?

“既然斯塔夫卡要求我们继续给德军施加压力,那么军队的战线就推进到德军开始抵抗的地区吧?”

北方方面军的众位将领也面面相觑,一部分将领认为既然我们在贡宾嫩之战中取得胜利,那么应该乘胜追击,以多打少战胜德军直接占领柯尼斯堡和东普鲁士。另一部分将领则认为,我们虽然在贡宾嫩打击了德军,但还不算伤筋动骨,而且由于等待补给停留了2天,给德军缓过劲的时间了,因此之后的作战恐怕优势不会太明显。

波林说不管斯塔夫卡的命令怎么样,既然德军已经退却,我们就应该往前推进。叶尔盖尼齐根据航空侦察的照片分析说,德军似乎放弃了因斯特堡的防线,往后撤退到安格拉普堡建立了新的防线,目前来说推进没有什么阻碍。

博克托夫斯基也没什么好的主见,因此就同意了将北方方面军的战线推进到德军防御的安格拉普河一带,隔河相望。

8月24日,恢复推进的俄军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就占领了因斯特堡,这里的桥梁和公路一样遭到了德军系统性的破坏,因此仅仅被俄军工兵部队暂时修补后才勉强恢复使用。

在因斯特堡的德国饭店里,波林和叶尔盖尼齐表彰了在先前战斗中有英勇表现的俄军基层官兵。

北方方面军一位名叫库兹马·克留奇科夫的哥萨克骑兵在一次偶然的骑兵侦察之中,遭遇了8名德军骑兵的袭击。

在这场冷兵器较量之中,他的武器被敌人打落,随后德军骑兵试图生擒他。然而此时这位英勇的战士先将试图生擒他的敌人拖下战马用匕首杀死,之后从敌军手里夺来了一把马刀,并用它砍杀了领头的军官。见到军官被杀死,惊恐万分的德军骑兵甚至忘记了使用枪支就落荒而逃。

克留奇科夫在战斗中遭受了16处伤口,可是他最后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他的事迹很快传回了国内,俄国民众制作了各种工艺品来纪念这位英雄。

北方方面军另一个骑兵师的一位志愿兵也和克留奇科夫一样获得了勋章。

在一个夜晚,他独自一人潜入了德军驻扎的村庄,并从中窃取了重要的情报。这一英勇的行为使得人们对于这位来自波兰,还谎报年龄志愿参军入伍的年轻小伙子刮目相看。

他的名字叫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士兵们都如此英勇,军官们也不甘示弱。在进攻德军一次战斗中,一位贵族军官主动请缨。他率领的骑兵部队一马当先,仅用马刀和卡宾枪向拥有火炮支援的德军防线进攻。在战斗中,他本人的战马被火炮所杀,但他随后换马再战,继续冲锋。

这种先身士卒的精神极大的鼓舞了在场的士兵们,他们很快便击溃了德军。

这位男爵名叫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

第二十六章,马祖里湖之战,其上

8月25日,俄国北方方面军的第1和第2集团军先后抵达安格拉普河东岸。

即使不依靠航空侦察,仅从地面上的望远镜观测就可以隐约发现河对岸固守的第八集团军已经建立起了成形的防御工事。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航空侦察的照片也发现了许多堑壕和土木工事。

这是新上任的第八集团军参谋长鲁登道夫和马克斯·霍夫曼等人商讨之后得出的唯一可行的方案。由于贡宾嫩之战的溃败,导致马肯森的第17军无法及时回到防御阵地,因此俄军的追击很有可能会让因斯特堡防线无法起到阻击俄军的作用。

于是鲁登道夫果断下令将因斯特堡的防线放弃,进一步坚壁清野从韦劳到因斯特堡的补给、基建,在后置的从拉比奥到拉斯腾堡一带依托安格拉普河和过去德国在东普鲁士经营许久的筑垒地域建立新的防线。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鲁登道夫很清楚,由于第八集团军的人数劣势,目前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要是想要通过进攻和反击来击退俄军,那么目前的兵力捉襟见肘,所以必须等到小毛奇从西线调来的2个军又1个骑兵师的支援。

而根据德军的铁路运输速度考量,这批援军最快也要到9月1日左右才能抵达。

那么在8月25日到9月1日的这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中,就是俄国北方方面军握有战略主动权的时候了。

不过博克托夫斯基看着航空侦察和地面侦察传回来的汇报也十分发愁,跨河攻击德军经营许久的防御工事这真的值得吗?

所以当俄军大批部队抵达安格拉普河对岸后,并没有发起任何攻击,博克托夫斯基仍然处于犹豫之中,不过他的动摇显然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点显然是来自于斯塔夫卡的命令。

俄军没有德军那么宽松的自主指挥权,德国第八集团军第1军弗朗索瓦三番五次反抗集团军指挥官普特里维茨的命令这种行为在俄军之中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上级司令官对下级的命令基本上是不可违抗的。除非像鲁兹斯基那样打个擦边球,在征服利沃夫取得大胜的情况下,斯塔夫卡才会因为下级取得的功绩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尼古拉沙大公把注意力放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时,他并没有很好地评估北方方面军遭遇的德军防线有多么坚固。只是从大局出发,认为俄军有必要为法军分担一部分德军的注意力,因此而下令进攻。

8月25日,因为法军焦头烂额、变本加厉的催促,尼古拉沙大公以斯塔夫卡的名义要求停顿的北方方面军发动对德军的进攻。

“北方方面军无论如何都要展开对德军的进攻,从而分担盟友法军的压力。同时,大本营将会调集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军队对北方方面军进行支援,他们将会在9月份抵达。”

在8月15日,日本对德国宣战并加入协约国后,俄国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军队全都被解放了出来,陆续赶往欧洲参战。

第二点来自于俄军上下普遍的求战心切。

贡宾嫩之战让俄军意识到德军并非不可战胜,只要能够抓住德军猛击,那么完全可以战胜德军。因此不少将领希望可以通过硬碰硬的阵地战击败德军,毕竟俄军的人数优势的实打实的。

在高级指挥官中,波林是支持进攻的——其实当下全欧洲的将领中,普遍都赞同进攻战术。而且波林也不是无脑进攻,他希望可以集中集团军的大炮作为掩护,在火力上压制德军的同时发动登陆作战,在河对岸建立桥头堡从而打开局面。

按照1914年以及之前的战例来说,波林的准备倒也还算充分,所以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数。

博克托夫斯基自己也在犹豫,他不知道现在的防御到底对进攻有多少优势,只是认为进攻必然存在高于防御的伤亡,但具体情况会如何,他还没有多少可供参考的案例。

犹豫半天后,博克托夫斯基在上级和下级的敦促与请求中同意了由波林指挥第一集团军承担进攻的主要作战任务,第二集团军由叶尔盖尼齐负责发动牵制进攻来干扰德军。

8月26日,波林集中了第一集团军和后续抵达的支援部队约600门大炮掩护在爱伦堡以南的某处渡河点进行的突击行动。

漫天炮火仿佛大雨倾盆,一时之间只见德军在对岸的阵地全都被笼罩在硝烟之中,爆裂的炮弹掀起尘土,或者干脆倾泻出成千上万颗弹丸泼洒在德军的头顶。就视觉效果而言,俄军的炮兵侦察员确信他们已经成功对德军造成了不错的伤亡。

于是俄军第14师担任渡河作战的突击矛头,开始发动攻击。

但是出乎俄军预料的是,德军就好像是土里的鼹鼠,纷纷从各自的堑壕、坑洞中钻出,对刚刚抵达对岸的俄军士兵展开攻击。随即由于来自四面八方的火力,俄军第一批登陆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突击。

接下来俄军炮兵再次开火,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们在侦察飞机的指引下发射了至少3万发炮弹,重点打击那些有德军活动迹象的地带。

“对岸的土都被我们翻新了一遍,应该没有活的的德军了。”

炮兵侦查员对比了飞行员给他情报后,认为德军应该已经被俄军炮弹消灭了。

于是俄军第14师再次发动了渡河作战,然而德军顽强的仿佛蟑螂一样的生命力令第14师的官兵大吃一惊,他们是听得见先前一小时犹如雷鸣般的炮火是多么可怖的。

但是这次出来阻击的德军士兵确实是少了不少,因此凭借人数优势,第14师的确在对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随后便是俄军工兵部队尝试搭设浮桥以便更多俄军通过对岸展开攻势。

然而德军的反击来得很快。

由于一小时的炮击给了防御该地段的德国第20军足够的预警时间,德军的大炮很快将火力倾泻在了俄军建立的桥头堡上,炮火过后更多德军蜂拥而至,两边围绕着桥头堡展开血腥的厮杀。

德军的炮火成功摧毁了俄军工兵草草搭建的浮桥,因此坚守桥头堡的俄军某团被德军完全消灭了。

当天俄军在安格拉普河其余地段发动的所有攻击共计损失了约8000人。

第二天,波林再接再厉,通过卡车、骡马趁夜将大炮调动至其他相邻地段展开渡河作战。德俄两军围绕着安格拉普河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尽管俄军多次在对岸建立桥头堡,但均被德军的后续反扑歼灭。

至8月30日,俄军发动的渡河作战大小十余次,损失共计4万人。

这个伤亡令俄军部分将领感到震惊,部分担任渡河作战的几个师,在一天激烈的战斗中就有30-40%的作战人员折损了。

对于德军来说,这四天同样十分艰苦,数次战局都险些被俄军利用人海战术打开局面。就伤亡情况而言,德军损失不低于俄军的50%。

德国第八集团军坚持作战的动力来自于大部分官兵的东普鲁士出身,保卫家园的号召令他们具有极其高涨的士气,不少德军部队哪怕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会抄起工兵铲和俄军展开殊死搏斗。

鲁登道夫数次因为战局劣势而产生动摇的心态,想要在对俄军造成一定伤亡的时候就立即撤退,放弃柯尼斯堡以空间换时间,但均被更加沉稳的老将兴登堡果断否决。

由于伤亡居高不下且屡次进攻失败,博克托夫斯基考虑再三后拒绝了波林再次进攻的请求,8月31日北方方面军再次进入休整状态。

这无疑令压力重重的德国第八集团军暂且松了一口气。更令鲁登道夫转忧为喜的是,小毛奇承诺的援军已经陆续抵达了,其中包括一支由德国最精锐的普鲁士禁卫军组成的预备军。

第八集团军人数再次增长至22万人,火炮数量达到了北方方面军的九成多。

鲁登道夫开始谋划如何发挥出这支生力军的优势。

第二十七章,马祖里湖之战,其中

得到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添补军力的德国第八集团军一跃成为了东线战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首节 上一节 161/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