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第172节

霎时间,景阳钟钟声大作,奉天内钟鼓齐鸣。

景阳钟响。

百官朝见!

整个金陵的文武官吏登时便放下了手中的所有公文。

从金陵城的各个衙门匆匆赶往了奉天殿。

龙椅之上。

朱元璋的面色铁青。

冥冥之中,朱元璋感觉到。

挡在朱厚熜面前的。

或许是自秦始皇一扫六合以来,最为恐怖的一朝臣子。

他们不是王莽董卓那般专权擅政。

更不似五姓七宗那般垄断朝堂。

但是他们用一种史书上从未记载过的手段。

间接的控制了大明的后世之君!三.

130,朱元璋:咱说,嘉靖三十九年。

再听到景阳钟声的时候。

几乎全城的官员都慌了神。

此时并非上朝的时辰,宫中骤然敲响景阳钟,定然是宫中出了大事。

眼下大明能有什么大事?

要么是废立国本。

要么是老朱驾崩……

想到这里,百官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登时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宫中。

大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正端坐龙椅之上,面露杀气的盯着远处的奉天门。

老朱没有想到。

自己亲手定下的大明祖制。

竟然成了后世权臣横在大明后世之君胸前的一把利刃。

奉天门下。

在京凡四品以上官员皆鱼贯入朝。

拜倒在朱元璋的面前山呼万岁。

燕王朱棣疑惑的看着朱元璋问道

“爹,今日何事,竟敲景阳钟啊?”

朱元璋闻言望着眼前的百官低声问道

“今日,咱召百官,只为问一件事。”

“咱亲手定下的大明祖训,若是被奸人所用,妨碍天子施政,何解?”

满朝的百官几乎全都愣在了原地。

连朱棣的后襟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跟朱元璋想的不一样。

原本老朱想的是百官还得连声说上几遍“不会被奸人所用。”

但是当朱元璋的问题刚一问出。

朝野上的百官便陷入了一片沉默。

黄子澄感动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陛下啊!

您总算是回过神来了!

现在不就眼瞅着要被奸人所用了吗!

起兵靖难,这算不算祖制被奸人滥用?

别问了。

直接削藩吧,陛下!

朱元璋缓缓的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将嘉靖现在面临的问题从百官的面前复述了一遍。

当听清楚朱元璋描述的环境。

原本就一语不发的满朝文武,这下更沉默了。

年轻的朱棣能听出几分大概,像是傅友德这样的武夫,更是直接原地就剩下了瞪眼。

是不是明君在位。

朱棣不知道。

但是朱棣肯定。

能把朝政给搞成这个局面。

定然是悍臣满朝!

还不是一般的悍臣。

一定是随便换一个朝代就可以登台拜相的存在。

如果说洪武朝是大明名将的巅峰时期。

那么嘉靖朝才是真正的建文。

什么三杨、齐泰、三党、阉党、东林党,在嘉靖这一朝,他们只能当边角料。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的扫过面前的群臣。

“黄子澄,你可有计让我大明后世之君开了这海禁?”

黄子澄闻言,额头上不由得渗出了一抹冷汗。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臣……臣无能。”

看着黄子澄的模样,聊天群里的朱棣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爹,您就别为难这黄子澄了,这小子削藩都没削明白呢,还开海……”

朱元璋懒得搭理朱棣,继续往下问下去。

“齐泰。”

“臣无能。”

“茹太素。”

“臣无能。”

“詹徽。”

“臣无能。”

这不是这些大臣们撒谎。

而是他们真的没有办法。

自古以来,从来都是这样,凡王朝之初,几乎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把事情办好。

因为眼下哪都没有什么所谓的蛋糕。

无外乎就是你今天抢了一口锅,他欠了点钱。

故而王朝初立,多是务实办事之臣。

极少有长于权谋,纵横朝堂之臣。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面前的群臣低吼道

“你们难道还不及后世的那帮奸佞吗?!”

朱元璋手中的茶盏“啪”的一声在奉天门下摔得粉碎。

跪在朱元璋面前的黄子澄近乎颤颤巍巍的叩倒在地道

“陛下!”

“臣,臣肯请陛下,勿再偏信方士之言,我大明……”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黄子澄怒骂道

“这不是方士之言!”

“尔等以为咱派蓝玉去何处征战了?!”

“咱就是派蓝玉救我大明的后世子孙了!”

朱元璋近乎魔怔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指着黄子澄质问道

“黄子澄,你以为咱不知道你是什么货色?”

“只要咱一死,你便会逼着咱允炆削藩!由弱至强,逼着咱的儿子自尽!咱知道,咱都知道!”

“所以咱把咱的儿子召来京师!”

老朱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顷刻之间便震惊在了原地。

黄子澄、齐泰两人的额头上都不由得渗出了丝丝细汗。

由弱及强。

这可是他跟齐泰在密室之中定下的削藩大计!

朱元璋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

而此时的朱元璋也装不下去了,看着站在一旁的朱棣。

语气有些颤抖的低声道

“还有老四。”

“你府上的那个姚广孝跟你说了什么,咱同样一清二楚!”

首节 上一节 172/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