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48节

那就是荆州北伐大军群龙无首了好吧?!

这不是开玩笑的。

关羽是有阵斩颜良的战例,但人家张辽也有阵斩踏顿的功劳啊。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年关羽已经年过六旬了,而张辽,不过是五十岁出头而已。

这是现实的战场,不是武侠剧,不存在年纪越大内力越高的设定,现实世界上都是这样,年纪大了就会年老体衰。

阵前冲阵,终究是年轻人能干的事儿。

关羽都是征战四十年的宿将了,怎么会想出这么缺心眼的主意来的?!

尤其是徐庶和邓艾,这俩就不明白了,以前那个还算沉稳善用兵的关君侯到底是怎么了,难不成年纪大了,脑子也跟着糊涂了?!

徐庶作为关羽军中第二人,同时也是军中地位最高的谋士,这时候不得不站出来,劝谏一下关羽了。

「大将军!」徐庶先对关羽行礼,然后才说道,「大将军乃世之名将,本不该庶出言相劝,然大将军今日之言,却甚为不智」

关羽一看徐庶要说话,却是微微一摆手,看向徐庶,微笑着说道,「元直先生勿言,此事老夫深知厉害然非此,不能速破曹贼尔。」

徐庶一听这话,眉头都紧皱了这个关君侯,当了大将军了,难道连谏言都听不进去了?!

应该不至于,大将军傲归傲,可还是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正确的谏言,他就算不采纳也会给出理由.但今天怎么这么奇怪?!

徐庶微微一思索的功夫,就错过了再次劝谏关羽的时机。

不过还好,徐庶没赶上时机,邓艾还在呢。

「大将军不可意气用事!」邓艾站出来了,对着关羽说道,「大将军乃千金之躯,身负陛下厚望,总督一方,万事当以大局为重,岂可行阵前单挑之事?!若欲行此策,艾可代劳而为,何须大将军出马?!」

在军营里嘛,终究是正式场合,邓艾这个女婿也不能称呼关羽是「岳父」,必须是官职相称。

也因此,虽然关羽很想训一顿邓艾,但也不好拿出岳父的架子来特么你算老几,还敢约张辽单挑?!

张辽但凡正眼看你一眼,那都算他以大欺小,更别说答应跟你单挑了。

这不是打不打的过的问题,而是身份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其实徐庶要说什么,以及邓艾劝说的话意,关羽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都当了堂堂大将军了,一国最高的军事统帅,跑去找敌人单挑何进都干不出这么缺心眼的事儿来。

当个荡寇将军,冲锋陷阵不是问题,但当了大将军还冲锋陷阵,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

关羽其实都懂,但现在,他没有办法。

继续硬耗下去,最后免不了还是要拼消耗,拼国力.这一点,大汉是无论如何都拼不过占据中原河北精华地区的曹魏的。

如今的局势,最有利于大汉的,就是速胜,可如果要速胜,就得行非常之举,否则根本无法破局。

关羽去找张辽单挑,就是关羽想出来的破局手段。

虽然自己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关羽对自己的武艺有信心,哪怕年纪大了,关羽这份自信心依然存在。

而张辽呢,也是智勇之将,关羽知道要以大局为重,难道张辽就不懂了?!

关羽亲自去阵前邀战单挑,张辽都不一定能答应呢,换成你个小辈去,人家张辽理都不会理你一句。

「吾乃国之上将,不斩无名之辈!」

这一句话就足够打发邓艾了。

而且世人也只会讥笑邓艾不自量力,根本不会去怀疑张辽是不是没有胆色。

人家张辽的胆色已经用白狼山和逍遥津两战证明了的,你邓艾又算老几呢?!

只有关羽这个同样胆色出众的名将出马邀战,才有可能引得张辽出战其他人根本不够这个资格。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关羽的想法

尽管关羽觉得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手下这么多的将校谋士都不同意的话,关羽也不好一意孤行。

有些事儿,在军帐议事的时候,不太好挑明了说,但私下里,关羽觉得,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些人的支持的。

比如说徐庶。

好吧,其实关羽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徐庶支持自己。

只要说服了徐庶支持,或者说不反对自己的战术,那么剩下的人,关羽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威望压下反对意见,执行自己的策略。

毕竟,关羽的这一路荆州北伐大军里,将校谋士多少都跟关羽沾亲带故的。

关平,关兴是儿子,邓艾是女婿,这三个人还能反对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决定么?!

至于廖化,王甫.这两人可以说是关羽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人对关羽基本是唯命是从,关羽说的话基本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只有徐庶和赵累,可能会不买关羽的账。

赵累还不要紧,他最多也就是苦谏一番,关羽的威望足够,完全可能压制下去。

压制不下去的人,其实就一个徐庶而已。

徐庶虽然官职跟关羽差的比较远,但在荆州诸将中除了留守江陵的王基外,已经是军中官职最高的一位了。

再加上徐庶也算是刘备集团的老人了,刘备早年收获的第一个有战略眼光的谋士,能力和本事也都受到了当时刘关张的一致认可。

再加上刘备特意不招徐庶去成都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关羽也很清楚。

刘备不止一次在给关羽的信里提醒关羽,遇到为难的事儿一定要多跟徐军师商议.刘备到现在还在用「徐军师」称呼徐庶,目的就是提醒关羽,不要自己莽着干事儿,多听听「军师」的意见。

因此,关羽在散帐后,留下了徐庶,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私聊。

徐庶也猜到了关羽留下他的意思,或者说,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能猜到为什么,所以徐庶也没有跟关羽绕圈子,没喝酒就直接开问。

「大将军今日之言,究竟何意?!」

徐庶是真的想不通。

关羽这个人,傲气是有的,但那是自傲,不是傲慢关羽不是装逼男,说不出「他过江我也过江」的换家名言,那玩意儿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实现的。

关羽就算不是名将,那也是征战四十年的宿将了,领军经验丰富,征战经验十足,深知为将之道但今天他说的话,却是完全违背常识的。

徐庶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理由的,所以他必须搞清楚,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说服关羽不要冒险,否则还真的不好劝这个自傲的关君侯。

而关羽嘛,倒是没着急,依然还是微笑着,先给徐庶斟了一碗酒,然后才说道,「元直先生勿忧,老夫今日之言,非昏聩之语,只不过是欲求速胜曹贼尔。」

徐庶微微一愣,思索了一下关羽的话语,有点不太好的预感。

「大将军,战阵之事,不可急切,须知欲速则不达」徐庶按下心中的不安,赶紧继续劝道。

就怕这个,就怕关羽会急躁徐庶从这次北伐开始,最担心的事儿就是这个。

徐庶知道,这次北伐是关羽上书造成的,他最担心的也就是关羽求胜心切,忘记了为将之道现在果然如此。

这个徐庶就不能不劝劝了。

打仗啊,因为急切进军而败师失地的案例还少么?!

远的不说,最近几十年就有两个案例,一个是袁绍在官渡,一个是曹操在赤壁。

这俩人不都是因为急切求胜,最后导致功亏一篑,最终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么。

徐庶不得不认真的跟关羽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道理,让关羽警醒一下。

关羽依然微笑着,安静的听完了徐庶的劝谏,然后才说道,「袁本初之于官渡,曹丞相之于赤壁,皆兵精粮足,稳扎稳打足以取胜,急切求胜者,乃兵家大忌,此老夫知之只是,元直先生,曹丞相于官渡,周公瑾于赤壁,若不出险计,可有取胜之机?!」

徐庶这下真的愣住了.这个关君侯,什么时候学会狡辩了?!

这俩成功了,才给人造成了险计可用的错觉,很多人可都是用命去证明了,险计一旦失败是什么后果的好吧。

但.徐庶现在多少也有点懂关羽的用意了。

比起曹魏来说,现在的大汉依然不算强大,整体实力来说,还是曹魏强而大汉弱。

如今北伐之战,曹魏最希望做的就是稳扎稳打,而宛城的张辽也是这么做的,那么站在弱势的大汉一面,关君侯要采用险计求胜,反倒成了人之常情。

徐庶彻底明白了关羽的意思。

关羽不是急切求胜,他是有必须要用险计求胜的道理在的.但终究还是太过于冒险了。

「君侯之身乃万金之躯,岂可轻言上阵?!」徐庶还是劝说道。

具体的理由,邓艾在军帐中已经说过了,徐庶不打算重复一遍,而且徐庶也不相信,关羽会不知道这里面的轻重。

关羽当然知道,但只能无奈的叹气,说道,「文远胆略出众,却又谨慎小心,若非老夫出马,安能诱的他出战?!」

这里面的道道,关羽不用说的太详细,徐庶也能理解。

「可」徐庶微微犹豫了一下,依然说道,「万一有些闪失」

这话一说,关羽多少有点不乐意了,微微斜眼看向徐庶,说道,「元直先生莫非以为,老夫这些年身居高位,却荒废了武艺?!」

徐庶赶紧摇头,解释道,「大将军多虑了,将军之勇,天下皆知,庶岂敢质疑大将军只是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若有闪失,反为不美.」

关羽闻听也是楞了好一会儿,然后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徐元直,恭维话说的好听,但最后该说什么还是会说.倒也有些对自己的脾气。

笑完后,关羽倒是还得跟徐庶解释一下。

「老夫亦知其中凶险,只是将军上阵杀敌,岂可畏缩不前?!」关羽笑笑,说道,「纵然关某坐镇中军,亦不免有流失之危,何处方能万无一失?!」

笑着说完,关羽又稍微的沉吟了一下,收敛了神色,认真的说道,「关某征战一生,大小之战不下百余次,乃人生快事尔。今虽年岁渐长,却终不愿老死于病榻.若能没于王事,马革裹尸而还,也是关某所愿尔。」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庶感觉自己就算再劝,好像也说不出什么词语出来了。

只好起身,对关羽行礼表示尊敬,然后再开口说道,「将军若执意行此险计,庶无话可言然军中之事,当思虑齐备,故庶冒犯直言:若将军之计不成,我等大军又该何去何从?!」

这话就是很直白的问关羽,万一你打不过那个张辽,或者那个张辽拒不出战,那又该怎么办?!

关羽一听徐庶这么问,立刻转身,来到自己的帅案上,拿出了一卷文书卷轴,递给徐庶。

徐庶微微一愣,看看文书卷轴上的火漆,再看看关羽,不说话,也不敢接。

关羽也有些失笑,怕徐庶误会,赶紧解释道,「火漆封书之事,非某本意,此乃元长那小子的主意。小子执掌兵部,说什么军中机密不得不慎,非要在军中搞这种玩意儿.既然是朝廷法度,老夫亦不得违抗,故此火漆封书,交于元直先生,待事后乃开。」

徐庶一听这话,立刻明白关羽的意思——这个火漆封起来的文书中,有关羽对后面之事的安排。

徐庶当即单漆跪地,双手高举过头顶,正式的接下了这份文书卷轴。

关羽看徐庶接过文书后,立刻搀扶起徐庶,抱着徐庶的臂膀,说道,「老夫亦知此计之险,故将全军大事托付于元直先生若事有不谐,元直亦当挑起重担,不可因老夫一人而坏国家大事。」

徐庶眉头紧皱,一脸为难,犹豫再三,再次看向关羽。

而关羽则再次阻断了徐庶的话出口,放开徐庶,背身而立。

「元直先生勿忧。老夫虽年迈,文远要胜老夫,恐也不易.老夫此计,纵不能成,然文远亦不可能再战.万事,还得拜托先生了。」

徐庶闻听,纠结犹豫再三,但最终什么话都没说。

叹口气,躬身而立,对着关羽的背影深深一礼,表达敬重。

然后,转身出帐,去找邓艾!

特么老子劝不动你,就找你女婿来。

你女婿要是还不行,那就找你女儿来

老头子为了国事要发疯,咱作为外人没法拦,但总不能不厚道的不通知家属吧!!!

首节 上一节 348/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