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4节

把这些人调一批去汉中当佐吏,辅佐主官推行预算制度,这人手不就有了么?!

而且这些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不管在南中还是在汉中,只是去当佐吏而已,不像察举制出身的官员,一做官就是有品级的,大部分都是一司主官,这样应该也不至于引起世家大族的警觉,觉得这是在抢他们的话语权和饭碗。

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佐吏也有足够的上升通道,不至于一直只能当佐吏,这样科举制的实行,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让朝廷上有寒门子弟的一席之地,到最后用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就会变得顺理成章了。

诸葛亮也没想到,张溪提出了预算制度还嫌不够,还把这个预算制度跟科举制进行了关联.特么这事儿啊,又麻烦了。

但诸葛亮思来想去,觉得张溪说的也许没错.马谡在越巂郡干了三年多,不仅大力开发越巂郡铁矿区和金矿区,给大汉提供了大量的铁器和金器,同时他主持的科举,也选出了三十几个能力不错的年轻官员。

这些官员马谡暂时都安排在越巂郡内,要么是府衙内担任佐吏,要么就是在炼铁工坊担任主簿,都是低级别官职。

但这么多的人,马谡一个越巂郡太守也安排不下的,而且这些人有时候干的事儿都非常的重叠,有种人浮于事的感觉,不仅马谡不满,这些科举出身的士子们也很不满。

为此,马谡已经几次三番的给诸葛亮写信,请求诸葛亮帮忙安置这些科举出身的低级官员.再不安置,可就没有人愿意来考这个科举了。

毕竟考上了也没有出路,那还不如在家继续读书游学好了,甚至投靠世家门下,说不定都比去考科举要有出路的多。

科举人才出路的问题,也到了诸葛亮必须要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诸葛亮思来想去,只能选择认可张溪的建议。

让这些科举出身的人去当佐吏,一不会引起世家们的注意,二也是给了这些科举出身的人一线希望,能继续把这个科举制给维持下去。

再说了,科举制出身的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看他科举的成绩,就能知道他擅长的是哪一方面的事情。

科举制的本身,是分科取士,马谡在南中设立的科举,根据张溪的建议,没有弄的那么复杂。

如果你觉得你学富五车,啥都懂,可以去考进士科,如果你觉得你经学造诣很深,可以去考明经科,如果你觉得你算学能力不错,可以去考明算科,如果你觉得自己懂得法律,可以去考明法科。

在张溪的建议下,马谡一共就设置了这四科取士:进士,明经,明算,明法。

这些人擅长哪一个环节,从他的出身就能看的出来。

现在诸葛亮大手一挥,在这四科内各抽掉一半人手前往汉中,组建汉中预度部,归汉中太守府管辖,专司汉中各府预算制度的实行。

同时调任杨仪为预度部主事,主持预度部日常工作。

对于这个人选,张溪其实提出过反对意见的。

这个所谓的预度部主事,现在看来只是汉中太守府下面的一个部门主事,级别不高,撑死算是一郡主簿的概念。

但你等到将来,一旦全国推广预算制度的时候,这个预度部就会变成一个标杆,这个预度部主事的地位肯定也会水涨船高,甚至一跃成为朝廷大员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你让谁去做这个事儿不好,你非让一个气量狭小的小人杨仪去做这个事儿?!

诸葛亮对此则是叹了一口气,然后反问张溪:你在咱们的人里面划拉划拉,能找到比杨仪更加适合这个职位的人么?!

然后张溪就无语了。

杨仪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算学和统筹学,他处理北伐大军粮草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刘备回到汉中还特别召见了杨仪,对他提出了嘉奖。

这个人是有才的.但他真的没德。

可再没德又怎么样,杨仪的才能摆在那儿呢,诸葛亮那意思很明显,就算不分派系,你从荆州派,益州派,元从派里都去找,能找到比杨仪更合适的人,那我就撤回任命好了。

张溪找不出来,真的找不出来。

能有一个刘巴,已经算是上天留给刘备最好的礼物了,如果没有刘巴主持季汉的日常经济工作,恐怕就刘备那个征讨频率,哪怕蜀中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禁不起刘备这么折腾。

而现在刘巴是户部尚书,本身事情也非常的多,压力非常的大,你再让他去主持汉中预度部,那真的是嫌人家命太长了。

刘巴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也不算年轻了,这个年纪处理这么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非常的艰难了。

而且张溪记得,刘巴好像也不算太长寿的样子,起码跟邓芝,廖化,宗预这些人没法比的。

杨仪就杨仪吧。

但张溪还是不放心的建议诸葛亮,一定要好生的看着点那个杨仪,毕竟这货其实跟魏老匹夫差不多,都不是能跟人好好相处的主,再加上气量狭窄,别在预度部这么重要的地方,惹出什么乱子来。

对此,诸葛亮也只能是长叹一声,告诉张溪,其实这些他都知道。

说白了,还是季汉的人才储备太少了。

虽然经过了诸葛亮近十年的布局和努力,又是发行纸张,又是推广雕版印刷术的,但整个蜀中,依然还是世家大族的力量占据上风,寒门学子的数量依然不多.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用其才而不用其德了。

诸葛亮心里很清楚杨仪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凡有的选,诸葛亮也不想用,但现在实在是没得选啊。

杨仪这个人,论品德和才能,确实不让人放心,但单论才能,把他放到预度部的位置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至于将来再说吧。

实在不行,就让某个天天闲着没事儿干,能有时间从兵部溜边到户部去闲逛的家伙,多承担一点事情好了。

大家都在殚精竭虑的,就这小子天天在家陪老婆孩子吧?!

第四百九十一章 巡视汉中

章武二年七月,汉中。

经过四年多的治理,如今的汉中,已经慢慢的恢复了一些生气。

虽然依然无法跟张鲁治理汉中时相比,但如今的汉中,终于能看到村落有致,百姓安居耕种的样子了。

四年前的汉中之战,临近结束前,曹操命人迁走了汉中近八成的人口充实关中,给刘备留下了一个空虚的汉中。

这其实有好也有坏。

坏处不用问,没有足够的丁口,就没有足够的税收来源,土地无人耕种,也只会慢慢的荒芜下去。

如今的汉中,确实无法跟张鲁治理的汉中相比。

但这并不能说明张鲁的能力更强,这里面是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一个,确实要归功于张鲁那个政教一体的治理办法。

张鲁继承了五斗米道,改革教义,形成了政教一体的治理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无地流民进入汉中,充实了汉中人口。

再加上当时正是以马腾韩遂为首的凉州诸侯肆虐关中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的关中百姓逃难进入汉中,也让张鲁吃到了一波人口福利。

就这样,张鲁治理汉中时,依靠他那个特殊的体制,使得汉中人丁兴旺,也让张鲁有资本可以割据汉中自立,刘璋以一州打一郡,愣是拿张鲁没有任何办法,甚至还不得不引入外援,给了刘备入蜀的机会。

说句题外话.就刘璋这个能耐,有时候真的很不能理解那些吹刘璋比刘备强的人,这些人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第二个嘛,却是刘备的小心思了。

如今天下虽然大乱,但蜀地还算安稳。

虽然在刘璋治下,蜀中世家和东州派们没少跳出来闹事儿,但持续时间基本都不长,除了赵匙那次叛乱外,基本影响力都不超过一郡,而且很快就能平定,因此蜀中不管是政治格局还是土地分配,都比较的固化。

虽然后来这个固化的池塘里来了一条叫刘备的大鱼,但刘备要在蜀中立足,也不得不考虑这些蜀中世家的利益,有些事儿不好做的太过火。

比如重新分配土地啥的,这事儿就有点不太好干。

因此,刘备在打下汉中后,故意的不让蜀中世家插手汉中的事务,就是为了把汉中作为自留地,用来封赏有功之臣。

蜀中是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土地来激励自己麾下的将士了,而汉中正好被曹操迁走了人口,这不就是现成的无主土地么?!

当然,这里面也要感谢曹操,因为曹操迁移走了八成的人口,基本稍微富庶一些的家庭他都给打包弄走了,这里面包括原本在汉中的一些权贵阶层,而留下来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或者穷苦百姓,连当丁口的价值都没有,所以才会被留下来自生自灭。

这就是曹操迁走汉中人口的唯一好处——没有了世家权贵豪强的牵制,刘备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经营汉中。

可能花的时间会长一些,投入的钱粮也会多一些,但这地方,是属于刘备集团的自留地,蜀中世家一个都不准过来插手。

而如今,经过了四年多的开发,中书令诸葛亮和兵部尚书加前将军衔的张溪,终于抽出时间,一起来巡视汉中。

中书令亲自出巡,代表了刘备对汉中的重视,也是在对外释放信号。

而张溪之所以也一起来,主要是因为汉中是整个刘备集团的北进基地,下次要进军关中,大军还得从汉中出发,所以张溪这个兵部尚书也必须过来视察军务。

所以这两个人一起巡视汉中,倒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但诸葛亮和张溪都知道,这事儿,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单纯的。

从成都到汉中的一路上,诸葛亮和张溪已经互相聊了很多,两个人基本都猜到了刘备的用意,因此心情都不是太好。

而两个人一到汉中,见过汉中太守黄权后,立刻就拉上黄权,开始了密议。

这让黄权很不理解。

这俩要巡视地方民政或者是军事,又或者说要去考察预度部的工作,这个黄权都能理解.一来就拉着自己密议,算怎么回事?!

中央官员什么时候可以跟地方官员密谋了?!

真不怕犯忌讳?!

可黄权回头想想现任大汉陛下的脾气,再想想诸葛亮和张溪的身份.好像真的不用怕。

皇帝是个直脾气,而且知人善用,知道什么样的人该给什么样的待遇,怀疑谁都不会怀疑到诸葛亮和张溪这两个人身上。

而诸葛亮和张溪也都是在新野时期就跟随皇帝的人,可以说是跟皇帝一起患难与共走过来的,这俩的性格和脾气,也不存在勾结地方官员,反叛皇帝的可能。

但.黄权还是想不通,到底要密议什么?!

因此,到了内屋,打发掉仆从后,黄权首先问道,「孔明,元长,何事如此机密?!」

「公衡兄见谅!」诸葛亮先拱手致歉,然后才对着黄权说道,「汉中乃紧要之地,又事关陛下北伐大业,事务紧密,故此不得不慎重。」

黄权顿时一愣,然后脸色也慢慢严肃了起来,迅速捕捉到了诸葛亮话里的关键字。

北伐?!

什么就北伐了?!

「权镇守汉中,不知朝中要务.」黄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小心的斟酌了一下,还是说道,「只是权以为,如今民生未复,这两年,不宜大动干戈为好啊!」

有些话,黄权不太好明说,也不用太明说。

上次北伐,距离现在可只有两年时间!

那次北伐,可是几乎倾国之力发动的,虽然打下了不小的地盘,但雍州北部和凉州就是个倒贴钱粮的地方,这两年能保证稳定,已经是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结果了,怎么可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发动北伐?!

再一个,刘备登基地位才刚刚第二年,实际登基时间也不过是一年又三个月而已这种时候,不应该是巩固内部势力,消除不利因素,休养生息的时候么?!

这个时候用兵,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是不小的负担吧?!

黄权很不理解,为什么诸葛亮和张溪这俩跑来汉中,居然会说出北伐这样的事情来。

可诸葛亮和张溪也是无奈啊有些事儿,真不在他们的预料之内,而且也劝不动。

诸葛亮无奈,对黄权说道,「公衡兄之言在理,只是.年初之时,荆州的关君侯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床榻近月方得痊愈痊愈后,关君侯便上书陛下,请求再次征伐宛城。」

黄权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

而张溪也顺势接口说道,「关君侯表章送到成都后,张车骑闻知,亦上表奏事,称南北两军经过一年时间组建,可堪一战.亦上表请求北伐。」

黄权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诸葛亮接着说道,「年初时,邓伯苗自东吴出使而归,带来东吴孙权的问候书信及两家互市的盟约,孙权在书信中言辞恳切,对陛下自称晚辈.北地细作探报,曹魏在兖州豫州集结兵马,欲对青徐不利。」

张溪又跟着补充道,「同样是北地细作探报,今年三月,曹魏雍凉都督曹仁病故,宿将曹洪被曹丕调回邺城,剥夺兵权后勒令其闭门思过,曹丕另遣曹真为新任雍凉都督,驻守长安。」

好了,不用说了,黄权全都明白过来了。

第一,关羽一场大病差点没挺过来,这大概让关羽意识到了自己的年龄问题,想要趁着自己还能征战的时候,替刘备打下宛城,威逼长安。

对关羽这么高傲的人来说,战死沙场他可以接受,但老死床榻,这不是关羽想要的死法。

大概也是意识到了关羽的想法,所以张飞也跟着上书,明明从招募到训练只持续了一年的南北军,愣是被张飞认为可以参加实战了。

第二,就是江东现在的处境很不好。

年初的时候听说了,孙权派往邺城恭贺曹丕登基为帝的使者,连曹丕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赶出了邺城,丢了一个大人。

首节 上一节 334/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