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82节

哪里会管这粮食种子会不会退化?

其实更让李湛惊喜的是,今年的时候,农机人员和海军一起,在库页岛更北边一点的地方找到了黑麦。

这种特别抗寒的作物,要知道,辽东以及半岛其实早就已经被李湛攻打下来了,可到现在当地的统治还是不够稳定。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粮食难以自足,就算是李湛拿出来的高产作物,也很难在当地那种苦寒的天气下生长。

李湛和这些农技人员自然知道,辽东和半岛有些地方是可以种植水稻的,可这些总是少数地方,真正最为稳当的作物还是黑麦。

在辽阔的西伯利亚上,后世的哥萨克骑兵就是依靠这样的粮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的。

更让李湛感到惊喜的是,今年大唐在册的户籍人口又有增长,还是显著的增长。

之前的时候,虽然有李湛召唤出来的千万百姓,可大唐的人口还是堪堪直到了2000多万,这和大唐现在占据的地盘是严重没得比的。

更不用说,现在大唐的粮食多的仓库都快堆不下了,为了加大粮食的消耗,李湛不得不悄悄下令把历年来的陈粮和果子一起酿酒。

这才将就没让仓库爆仓,这换成历史上的贞观年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那时候大唐还在厉行酒禁呢!

不过这也算是在李湛和一干朝臣的预料之中了,如今大唐早就不打仗了,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人口增长期,再加上粮食产量增高,医学水平提升。

就是大唐的人口想不增长都不可能,而今压根就不需要李湛出台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就选择多生孩子。

多子多福这样的传统理念可依旧还好好的在中原大地上保存着呢,更没有不知道从哪钻出来的‘专家’在那里大声疾呼,人口过多会怎么怎么样。

百姓们哪里会管那么多,他们只能看到这些年月里,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就是女儿家也能轻松养得起了,不趁着这样的日子多生一点,难道要等到家中出事了再生子?

今年,对于那些在各地行商的商人们也是一个好年份,大唐这些年里陆陆续续一直在做的基础建设工程,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

目前,大唐几乎每一个县都有县道,能将各个县连在一起,这已经是商人们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好条件了。

更兼之大唐现在对商税有了相当明确的征收标准,就算是一般的商人,也不必担心在各地经商被来回盘削。

既然看到了当今皇帝对经商的鼓励态度,那这些商人们怎么敢不报效呢?

这两年的时候,长安城中就出现了一些官商,为大唐的基础建设可是掏了不少腰包,当然了朝廷也没有亏待他们,已经让他们得到了足够丰厚的回报。

经商的春天到了,所有的商人们都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

这个春天不单单说的是政策上的松动,以及道路的修缮,更为关键的是市场和社会的安定。

可能他们现在心里没有市场这个概念,可是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更容易卖出去了,这就是一例明证。

随着粮食的高产,几乎每家每户手中都有了点余钱,在封建社会这个近乎很少出县的时代,农人们的购买欲望,自然就会反馈到商贸的市场上。

几乎所有商人都能感觉到,生意比以往好做了。

更不用说一点,如今的西域、草原、辽东等地都是大唐的领地,压根不存在敌人了,想想当年隋朝年间,有多少大商人就是通过边贸起家的?

如今可能用边贸这个词有些不太合适了,可做的生意是一样的,都是用中原的粮食和丝绸、布匹换取当地的特产,然后高价卖到中原。

就是从李湛登基以来,也已经有相当一批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发家了,张掖又出现了一大批富豪,这都是大唐商人们的榜样啊!

可以说在丝绸之路上,只要你肯吃苦,胆子大,不怕死,总是能博出来一个富贵的。

无论是近乎摆在明面上的奴隶贸易,西域的葡萄酒,金银器皿以及现在的棉花等等,每一样都能用中原的东西换取,这其中的利润堪称一本万利。

故而丝绸之路也成了大唐所有心中怀着发财梦的人心目中的圣地。

至于北方的草原和辽东、半岛就要差了不少,草原上特产也不外乎是牛羊马匹,现在中原也已经不少了,而且牲畜这种东西,一路上很容易生病去世。

故而总体上利润比不上西域的丝绸之路,要费的心思反而还在丝绸之路之上,辽东和半岛现在出产最多的,其实是木材。

现在大唐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所以说木材生意是很好做的,可辽东以及半岛的木材,主要也都是通过海运走的。

有多少商人们能有这样的门路,打通海军,建造海船,开展海上贸易呢?

可以说,这样的生意,近乎于是皇室和贵族们垄断了的,一般人真的既没这个本钱,也没这个门路。

当然了,按照往后的趋势来说,海运肯定是会发展的,海上贸易也是一样,但这和现在的这批商人们关系就不大了。

顶多就是利好于后几十年的一些商人们,自然的他们的精力主要就放在了陆上贸易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狩的时间也慢慢到了,其实这个活动,之前的时候李湛一直没有举行,当初的他主要精力压根没在这样的小事上。

更何况,因为后世一些思想的洗礼,让李湛对秋狩这样的活动天然有一些抵触,要不是这次李曼玉提醒他,撒娇想要秋狩,他可能还真不一定愿意举行呢!

其实,这也是李湛想错了,他印象中的指责秋狩劳民伤财的事,肯定不会出现在大唐,那已经是后来宋明时期汉人武德衰退以后的事了。

就现在的社会风气来说,秋狩或者说皇帝进行狩猎,真不是一个什么大事,反而会是被不少人称赞的举动。

尤其是在南北朝来,民间武德充沛,关西更是尚武成风,不管是君王还是贵族们都相当喜欢打猎,要是一个武力不怎么样,没有战功的皇帝,可能还会被别人小瞧呢。

当然了,李湛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他的武德早就通过已经覆灭了的突厥人证明过了,被迫退位的李二也有话说。

不过秋狩这样的活动,也不是能随便举行的,这样一场盛事不会比草原上各个部族的盟会来的简陋。

就算在中原王朝,秋狩这样的活动也就会比祭天这些大事低一级罢了。

在这样的盛会上,平素里可能不怎么露面的一些人物们都会出来露个面,比如现在早就闭门自守的长孙无忌,等到了秋狩的时候,他定然是会出现的。

李湛这个皇帝自然会是这样一场盛会当之无愧的主角,而那些年轻的贵族和官宦子弟们,都会鼓足干劲,拼了命的在这样的盛会上露脸,展示自己的勇武。

这大概是他们在步入官场以前,最容易见到皇帝的一次机会了,要是有幸能让皇帝记住他们的姓名,那更是一件大好事。

当然了,要是不幸在秋狩中出了丑,那就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也是经过李曼玉的提醒,李湛才意识到,在现在的大唐,秋狩不单单是一个能够很好的联络皇室和贵族们之间关系的场所。

同样也是一个能够让下面的二代们展示自我,提升大唐中上层的武勇之气的场所,这对大唐保持军事上的活力,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不过李湛考虑的如此高大上,下面的二代们可能就不是这么想的了,他们里面的精英当然是想要在皇帝面前露露脸的。

可要是没露成脸,把秋狩作为一个不错的社交场合,也没有半点毛病,所以几乎所有的家世很好的精英子弟们已经在翘首以盼了。

就是京师各路驻军,也早早的开始明里暗里的争了起来,要知道秋狩也是要从在京师的这些驻军中挑选精兵强将的。

哪一只驻军愿意在这样的事上低友军一头呢?

紧赶慢赶,到了九月底,秋狩总算是开始了,在李湛眼里,这秋狩的阵仗其实还要比以往祭天的时候更浩大几分。

没办法,单单是已经提前到猎场的士卒都有近万人之多,这些士卒们提前去猎场那也是有正经事的,需要先驱赶一些野兽,更为关键的是,要把猎场中的人全都赶走,以免其中混进什么刺客。

孙策这样轻率导致自己身死的例子,有一个就够了,李湛可不打算当第二个。

李湛带着自己的妃嫔们在羽林军的护卫下总算是出行了,队伍还没出长安城就又已经壮大了一圈,这时候加入队伍的还是一小部分官员。

更多的贵族和官员们,已经在东城外早早的等着了,李湛登基九年多以来的第一场秋狩,没有哪个人敢怠慢的。

秋狩的地点其实离长安城并不远,算是以往汉朝时上林苑的遗址,不过这里因为受到历代帝王的修缮,状况保持的很好,所以也就成了李湛落脚的不二之选。

如今秋高气爽,队伍中举起来的旗帜猎猎作响,左牵黄,右擎苍,看起来好不威风。

随行的人员们都想要凑到李湛身边去,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们,他们本来就随侍在皇帝的车架旁,离皇帝很近了。

正是因此他们才显得更加跃跃欲试,本来这时候的贵族们也没有几个真的文弱的,就是江南世族们的子弟也没有这样的人。

更不用说,这两年的时候,李湛的那点小爱好几乎都被朝野上下摸了个地掉,他连女生都喜欢健美的,还能对文弱的男子看得上眼?

就算一开始的时候,家中真的有些体质不行的,经过这两年的锻炼也锻炼出来了,要是再不行的,索性就没人把他们带来这样的场合。

要不然,来了干嘛?丢人现眼?

这次行猎,李湛会住在骊山脚下的行宫,这里也算是前隋的遗产了,虽说这里也是汉朝上林苑的遗址,可到底这都隔了这么多年了。

而在乱世期间,就算是昏君也很少会把心思花到这些对国力提升几乎为零的地方。

也唯有一个大一统王朝才会做这样装点门面的工作,特别是碰上杨广这个败家子,所以如今大唐的土地上,随处可见的就是前隋的遗址。

当然了,叫遗址可能有些不太妥当,毕竟前隋到现在也没几年呢,只是在隋末乱世中,这些杨广修建的行宫都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在那种时候,不管是饿极了的流民还是起兵造反的反王,都不会把各地的宫苑当回事的,而大唐成立以后,日子过得还是很紧巴的。

虽说李渊有想法重修各地的宫苑,但没有足够的钱粮,而李二和李湛又不是喜欢奢华的性子,这些前隋的宫苑很多就真的废弃下来,成为遗址了……

不过虽然李渊没有钱重修各地的宫苑,可喜欢打猎的性子却没有变,这处皇家猎场上一次开放,迎接皇帝的到来还是在他李渊的任上呢。

如今斯人已逝,想起来李湛的心里还有些唏嘘呢。

李湛从登基以来还没有到这猎场里来过呢,这次来,猎场里的动物们可算是要遭灾了,它们在这里面逍遥快活的过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回报一下李湛了。

狩猎的时间被定在了第二天,李湛这时候就带着自己的妃嫔们在骊山脚下的行宫里住下了,就是这处行宫也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李湛看的分明,行宫里有些地方已经长出来青苔,衰败之势非常明显,可李湛并不是很在意,各处的道路都还没有修好呢,哪里有那么多人力,还投放到一年来不了几次的行宫的修缮上?

不管是李湛这个皇帝的食宿问题还是护卫问题,自有张居正为首的宰辅们负责,李湛压根不会管这样的小事。

李湛就只用负责带着自己的妃嫔们在行宫中逛一逛,休息一下。

也是这个时候,李湛才发现,原来长安附近的这些行宫并不比洛阳的西苑差,这处行宫里的园林也不少,景色也很不错,相比于远在河南道的洛阳,这里也可以在未来作为李湛休息的落脚点。

这倒也是一个意外之喜了,如此一来,未来的时候,李湛避暑的花费能少不少呢!

不过之所以东巡洛阳,也不单单是避暑,还有很严肃的政治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就算是把这处行宫修缮好,重新启用,未来的李湛还是少不了到洛阳长住。

更不用说李湛可是一门心思想要迁都呢,要是真的迁都到了洛阳,这处行宫修缮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从李湛四五月份跑到洛阳,九月份又来到骊山脚下的行宫可以看出来,大唐现在的事情确实少了很多,而且局势已经稳定的不能再稳定了。

要不然李湛哪来的这么多时间,四处游逛?

而且很明显的,李湛的心里其实也是有些懈怠了,换成前些年的时候,就是旁人再怎么劝,李湛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答应下来到地方游玩。

李湛拉着李曼玉行走在这处深宫之中,独孤凤和阿史那姐妹她们在后面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看了看周边的风景,李曼玉似笑非笑的感慨道。

“可惜了金娘子,她现在留在了洛阳。要是她能跟着咱们一起在这里游玩,想来又能多不少乐趣呢?”

李湛脚下一个趔趄,脸色有些僵硬,心虚的没有说话。

李曼玉口中的金娘子可不是已经被李湛收到宫中的金胜曼,而是金胜曼的姐姐金德曼,上次去洛阳游玩,金德曼作为贵族中的一员,也跟着一起去了。

不过……在一个晚上,李湛小酒一喝,没有忍住把金胜曼、金德曼姐妹一起……咳咳只是没想到金德曼居然很快就有了身孕,为了避免路途上的颠簸,李湛考虑再三,还是先把金德曼留在了洛阳。

毕竟孩子月份还小,不敢轻动,李湛是打算等到十月、十一月再让金德曼回长安的。

现在听得李曼玉骤然提到金德曼,李湛的反应还是很心虚的,不过这心虚之中,稍稍回味一下那几日她们姐妹服侍自己的美好时光,李湛的心里又火热了几分。

金胜曼娇俏,金德曼圆润温柔,再加上她们历史上的身份,更是让李湛多了几分成就感。

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享受啊……

金胜曼脸色微红,低声帮着自己的姐姐开脱。

“东都洛阳又非一般的大城可比,咱们去的时候虽说已经快过了花期,可就是想也能想到待到未来牡丹花盛开的美景。”

“听人说,到时候洛阳城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会一起去赏花,这也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呢,姐姐有幸留在洛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独孤凤和阿史那姐妹眼看情况不对,连忙悄声在一旁安慰着李曼玉,可她们的心中也未尝没有对李湛的哀怨,特别是独孤凤。

明明她比金德曼更早受到李湛的宠幸,可偏偏现在李湛身边的妃嫔们都已经有了孩子,她却还是没有怀上,反而现在还要帮着偷吃的李湛安慰李曼玉这个大妇。

这可真的是……换成在家里的独孤凤,恐怕想都不敢想现在的情况。

李湛看着这么一群妃嫔们,现在看起来她们倒也是其乐融融,也不知道往后会不会发生什么宫斗大戏的戏码。

李曼玉听到这些姐妹们的安慰,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看着李湛轻哼一声,开口问道。

“你现在到底想好怎么安置金娘子了吗?总不能把人家放到外室不管了?怎么说她肚子里的也是龙种。”

首节 上一节 182/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