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西凉武夫,雄霸三国 第231节

其实,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在原有基础之上,慢慢演变而来的,不可能凭空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在大秦时就有了。

尚书、侍郎、吏部、工部等等,两汉都曾设立。

张绣将这些做了综合。

首先,官员要有品阶,这也是以后升迁的标准。

文官最低的是七品,各县县令。

那么县令以下的官职,都没有品阶。

将来到了和平盛世,做官就要从基层,没有品阶开始,逐渐升迁。

朝中实行六部制,六部的尚书为一品,那就是最高品阶,最大的官了,以后可以封侯。

六部侍郎是二品,各州刺史是三品。

武将之中,各类大将军是一品,比如骠骑大将军,镇国大将军等,这些必须是功勋显著之将领,没有大将军一职。

四征将军二品,四镇、四平、四安是三品,可分正、从。

杂号将军是四品。

最低的军司马、都尉等为七品。

有了这么一个框架,贾诩、蒯良、张松、韦端、诸葛亮、庞统、徐庶、张昭、张纮、顾雍、虞翻、黄忠、魏延、张辽等文武,都开始认真而繁忙地准备。

他们每个人,热情都很高,都充满着激动和兴奋,因为一个全新的大汉马上要来临了。

主公要做的这一切,可不仅仅是称王,这一切,都是一个完整的朝廷该有的啊!

就在各地官员忙着三位枭雄称王事宜的时候,洛阳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事。

新书诞生了!

新书是什么?许多人都充满了疑惑。

可当洛阳书院的许多学子将其展示出来时,所有的读书人都被惊艳到了。

接下来,争相购买。

乱世之中,购买东西,已经很少用大汉的五株钱了,而是用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或者精铁等战略物资交换。

于是,各地世家,一车车的粮食运到了洛阳,他们家族中读书人多,都想保证每一册人手一本。

现在印出的新书,有《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韩非子》、《史记》、《庄子》等七册,每册都有好几卷。

自从黄承彦等人分析过,新书不会让世家利益受到损害,不会引起世家的反对之后,张绣加快了规模,给马钧增加了几千工匠,以前的工匠都做了师傅,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虽然有些质量不好,在张绣看来有些粗制滥造,可在这个时代,与竹简相比,好的太多,而且价格比竹简便宜太多,能不抢手吗?

第一次印刷出来的新书,十天之内便被抢售一空。

主要是司隶和荆州的世家,益州、凉州、交州、江东的世家只抢到了一点,北方的世家,根本没有抢到。

张绣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广告效应算是有了,第一步预售成功。

第二步,张绣要将销售权给各世家。

任何新的产品,他可以让官方做出,但销售要给商家,商家有利,自己也就有利。

天下是自己的,不怕他们比自己富。

而且在销售的过程中,除了成本、继续交纳商税之外,每卖出一本书,自己要抽取两成的利润。

因为张绣已经算过了,新书的利润,都在五成,甚至还略高一点。

如果没有预售,估计这样的规定,世家、客商都会观望,毕竟抽取两成利润,那不是个小数目啊!

可是现在,得到消息的世家、客商一下子涌到了洛阳。

第339章 进位汉王

关于打仗,张绣在这个时代水平其实很一般,无非就是历史外挂,能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

可是关于经商,张绣自信,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商人的理念能跟得上他。

新书的经销只是一个开始,等到天下统一了,肯定还有许多新的商品。

经过反复磋商与权衡,新书的经销总共确定了十家,对他们经销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对于价格,限制了最低价、最高价,不管以什么价格销售出去,国库中所要抽取的都是两成利润。

很显然,卖的越高,客商得到的利润就越大。

限制最高价,就是为了让寒门子弟也能够买得起书。

而其他地方的客商,想要经销新书,不能从洛阳直接来购买,而要向这十家客商进行购买。

他们打算在哪里销售,就要购买哪里经销商的书。

可以想象,这十家将来肯定是获利最多的,每一家都会赚的钵满盆满。

荆州的黄家、庞家、马家、蒯家、蔡家是这十家中的,其他的五家只是为了平衡这几家,不能让他们做的太大。

将来新的产品出来了,这十家肯定没有经销权。

张绣给其他的世家和客商也都留了一个些机会,那就是他们若是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书籍,那所提供的这本书籍得经销权就给他们。

现在国库中没有多少藏书,书籍都在民间,让他们平白无故的拿出来,肯定会不愿意,因此,要给一些甜头。

这些消息传出之后,首先,北方的客商拉着一车又车的粮食、盐铁等东西,向南方跑,他们不光要买书,很多是想买下某些郡县新书的经销权,因为他们都能看到,新书绝对能够取代旧书,将来人人都会看新书,对于那些世家来说,谁还能不买上个几百本上千本?这生意绝对不会差。

而那些实力不够,买不到经销权,但是家中有藏书的,拉着一车又一车的竹简,赶紧往洛阳跑。

这一本书如果印刷出来,你们谁想要,就得在我家来买啊!

张绣在洛阳专门建了一个大仓库,将收到的竹简存放在里面。

这东西现在似乎不值钱了,可那是古董,越往后越值钱,将来一定建个博物馆,存起来,不光是后世子孙的,更是国家的财富。

在这个时期,同一种书有不同的版本,一家的收藏和一家的不一样,张绣没有做任何修改,就要原版的,而且谁提供,就注明是谁整编。

这一下,有藏书的人家更加踊跃了,这就叫名垂青史啊!

曹操和袁绍刚开始看到世家和客商把一车一车的粮食拉向北方,马上派人制止。

因为现在各处都是保护客商,不能大张旗鼓的直接派兵拿回来,而是让一些官员私下里去阻挡。

可是后来,新书的诱惑力太大了,那些官员都爱不释手,谁还愿意去挡?

当曹操得到几本新书之后,一下子入迷了。

后来,经过陈群、程昱等人的解释之后,觉得没有必要挡。

世家、客商的那些粮食,反正都不是国库的,人家该交的税收都交了,你还能去派兵抢吗?

而且新书购买来之后,他们也要做生意,那还可以收税啊!这不就等于把世家、客商的一部分钱粮又收到国库中来了吗?

他们生意做的越好,国库收的越多,何乐而不为啊?

曹操的藏书也很多,他在想,如果把自己的也让客商拿到洛阳去,让他变成新书,而且还是很多本,那该多好啊!

到时候自己不但能够看到,还想将这本书赏给谁,就赏给谁。

可是万一被洛阳扣下了呢?

最后他决定,先拿出几本他认为不太珍贵的,找一个可靠的客商,去试一试,如果可以,下次继续,如果真被扣下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抱着同样思想的还有许多官员,他们自然也不可能亲自把书拉到洛阳,这一下,所有客商都忙了起来。

洛阳就更忙了,每天城中拉竹简的车都排着长队,上交了竹简之后,给出了取书的时间,快则几天,十几天,慢则好几个月。

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里面内容变化的并不多,排版起来很容易,因此几天就能完成,将成本和平均利润的两成上交,书就可以拉走了,以后要多少还可以继续印。

而那些孤本的书,这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一时之间,新书的风波一下子压过了三大诸侯准备称王的这件事。

当然,这件事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不过都是三大诸侯麾下的重要官员,其他人并没有参与。

许都朝堂之上,最近的气氛也缓和了很多,是新书给众朝臣带来了活力,他们不再去想张绣、曹操、袁绍准备称王的事。

文士,哪个不喜欢书呀?

几十篇文章都可以拿在手里,哪里像以前,一篇文章要两名武士抬进来。

张绣让锦衣卫搜集了一下买书人的信息,结果发现,正如黄承彦等人分析的那样,寒门子弟非常少。

新书寒门子弟绝对买得起,可是他们不识字,买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自己的孩子买上一两本。

一个家族要提升文化素养,的确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而世家大族早就认识到书的重要性,新书的出现,让他们有更大的机会获得丰富的知识。

冬去春来,时间进入了建安十一年。

在过去的这一年,是大汉百姓,自黄巾之乱开始,过的最幸福的一年。

尽管这一年并不太平,尤其是南方,先是旱情严重,再是洪涝灾害。

可是骠骑大将军未雨绸缪,让所有百姓非常轻松的战胜了灾难。

大汉十三州,所有地方的战火都停了,到处都是繁荣的景象。

这一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也让所有人都感到兴奋、激动。

三大诸侯准备称王,麾下官员肯定能得到升迁,人人都兴奋无比。

新书的出现,让读书人欣喜若狂,让客商找到了商机,而且是一个永久的商机。

新年的欢庆刚刚结束,洛阳传出了让张绣治下所有人都兴奋的消息。

骠骑大将军张绣,进位汉王!

第340章 大封文武

张绣在洛阳进位汉王,天下震惊。

虽然说在此之前一直在准备,许都朝廷已经修改了以前异姓不得封王的祖制。

很明显,要对曹操和袁绍进行封王。

而南方的霸主张绣,只要给陛下上一封奏折,相信也会封王。

这样朝廷便有面子。

可是没想到,张绣连上书都省了。

直接在洛阳称王。

许多人在感慨张绣的霸气同时,也觉得大汉真的气数已尽,以后的天下,或许要看张绣建立的那个全新的大汉了。

对于这个消息,袁绍没说什么,只是督促许攸和逄纪加紧进度,张绣都已经发出榜文了,他不能差得太远啊!

许攸急忙拿着拟好的奏折赶往许都。

张绣只是西凉武夫,自己称王,可袁家四世三公,自然要让陛下封王了。

首节 上一节 231/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