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西凉武夫,雄霸三国 第230节

许都天子的诏书也来了,让他讨伐逆贼张绣。

他只是把这个扔到了一边。

朝廷的诏书算得了什么?打不打,完全由他决定?

现在自己的治下一片欣欣向荣,军队也在不断的扩大,兵士的战力在慢慢的提升,兵甲器械也在改进。

尤其是骑兵,他花费了许多钱财,现在终于有了规模。

这个时候怎么能随便出兵打仗呢?

袁绍抚摸着一块玉玺,心里出现了好多想法。

当年,袁术在淮南称帝,自己偷偷的命人刻玺。

本打算,拿下北方四州之后,也会呼应袁术,在邺城称帝。

这样一来,大汉江山就彻底到头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会落空。

可是袁术太过无能,当自己刚刚击败公孙瓒时,便已经灭亡了。

不过现在机会似乎又来了。

天下鼎足三分,估计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要看这么多的兵马集结在了三方的边境,但谁又能够绝对胜出呢?

这难道不是称王的好机会吗?

“禀报主公,许攸、逄纪求见!”这时,一名侍卫进来禀报。

袁绍把玉玺又放在了原处,想了想,让那名侍卫将二人传道书房。

当年刻玺这件事,就是许攸和逄纪二人做的。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了书房。

“参见主公!”许攸和逄纪向袁绍行礼。

“不必多礼!”

“谢主公!”

“你们二人,可有什么事?”袁绍问道。

“主公,近日南方盛传,张绣欲称王,不知主公可曾听说?”许攸问道。

“倒也有所耳闻!”袁绍点了点头。

这么大的事,他怎么能没听说呢?

况且陛下的诏书都已经到了,这纯粹是多此一问。

“主公可曾打算出兵,征讨张绣?”许攸又问道。

“张绣几十万大军在河东、河内、河南等地,我们的兵马如何西进?”袁绍摇了摇头,“这既然是朝廷的诏令,那曹孟德就该第一个出兵!”

“主公英明!”逄纪向袁绍行了一礼,“属下以为,曹操并不打算出兵,反而会考虑称王!”

“曹操会考虑称王?”袁绍听了逄纪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然后他仔细想了想,又觉得很有可能。

曹操的野心很大,很早便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丞相的职位,显然不能满足。

“属下以为,主公也应该称王!”许攸说到这里,向袁绍行了一大礼。

“主公应该称王!”逄纪也向袁绍行了一大礼。

“子远,元图,这……这……”袁绍的脸色变了好几变,既有欣喜又有担忧。

欣喜的是,许攸和庞记说出了他心中所想。

担忧的是,袁术当年淮南称帝,前车之鉴啊!

虽说称王和称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大汉律法非刘姓不得封王,称王就是叛逆啊!

“主公,张绣在南方称王的呼声非常高,属下以为,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便会直接进位。而这个时候,陛下必然会催着主公出兵,主公便可进行逼宫!”许攸说。

“逼宫?”

“对,若是陛下给主公封王,那便是顺理成章,如若不然,主公便直接称王!”逄纪说。

“到那时,这天下已经有两个异姓王了,难道曹操还会出兵讨伐?”许攸微笑着捋了捋他的山羊胡须,“恐怕那个时候,曹操也已经做好了称王的准备!”

袁绍听了许攸和逄纪这番话之后,心思完全活了。

当年袁术称帝,天下还有许多诸侯,可如今只剩下他,曹操和张绣,不要说称王了,就算是他们都称了帝,谁还会出兵呢?谁也不会再出兵了?

“只是这……”

“主公放心,劝进之事,属下一定会处理好的!”许攸说。

“好……好……”袁绍非常高兴。

在许攸和逄纪的联络之下,邺城的官员立刻响应。

于是,袁绍称王的呼声在北方也开始蔓延。

消息传到许都之后,朝廷的那些忠臣,这一次,表现出了足够的理智,没有怒骂,没有声讨,也没有向曹操施加压力,让其出兵讨伐。

就凭曹操的实力,单独对抗张绣都力不从心,怎么还可能对抗袁绍呢?

袁绍只能作为盟友。

既然是盟友,那便不能指责。

丞相府书房之中,曹操与程昱、陈群在商议。

荀彧、荀攸是他的肱骨之臣,可是曹操清楚,他们二人都心向汉室。

自己可以做权臣,可以将朝堂架空,因为要平定乱世,那腐朽的朝堂,已经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但是他们肯定不赞成称王。

而刘晔,是汉室宗亲。

因此,今天的议事,曹操只传了程昱和陈群二人。

两人来到书房之后,看到没有别人,马上明白了主公曹操的意思。

“主公,近日,张绣、袁绍都欲称王,大汉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汉了,非刘姓不得称王的祖制,也该改一改了,否则,社稷将危矣!”程昱直接说道。

“主公,仲德言之有理,乱世之中,唯有异姓王才能挽救大汉江山。”陈群非常赞同盛誉的意见,“属下以为,可向朝廷上表,废除那条祖制,主公进位为王!”

“朝廷的那些臣子,怎会同意?”曹操摇了摇头,“不要说杨彪、董承等人,恐怕文若和公达也不会同意啊!”

“主公勿忧!”程昱脸上带着笑容,“若是陛下不同意封王,南方张绣称王,北方袁绍称王,那陛下的颜面在何处?朝廷的威望在何处?到了那个时候,主公若再称王,大汉天下气数就真的尽了!”

“前段时间,南方张绣欲称王的消息传来之后,朝堂穷情激昂,天子震怒,并发下了讨逆诏书,让主公和大将军袁绍出兵。可是近日,邺城传来消息,袁绍欲称王,这朝堂反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陈群此时脸上也带着笑容,“杨彪、董承等人都是聪明之辈,他当然明白,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姿态了!”

“好!”曹操点了点头,“仲德,长文,你二人起草一份奏折,上表天子,废除那条祖制!”

“诺!”

程昱和陈群离开书房之后,曹操的眉头又轻轻地皱了起来。

“文若、公达,希望你们能理解,本相若不称王,张绣和袁绍恐怕都会称帝啊!”

第338章 三国初形成

南方张绣欲称王的消息传出之后,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不但没有丝毫要出兵讨伐的意思,而且还积极“响应”,麾下文武都在商议称王之事。

必定水涨船高,主公称王了,众文武的官也就更大,更高。

学文习武,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做官、做大官,光宗耀祖吗?

这一下,许都朝廷全体禁声。

还能怎么说?还敢怎么说?

声讨张绣可以,可现在能声讨袁绍和曹操吗?如果那样,惹怒了曹操和袁绍,朝廷还要不要?

现在可不像董卓当年把持朝纲的时候,天下有那么多义士,一呼百应。

而且有消息传出,朝中的众臣,已经开始修改大汉祖制,要废除异姓不得封王的这一条。

许多人感叹,天要变了!

一旦朝臣修改完毕,大汉天子刘协自然要对曹操和袁绍封王了。

封王比称王能好听一点,朝廷能保持一点尊严,挽留一点面子。

但这改变不了名存实亡的现实。

朝廷的事,没有人过多关注,现在三大诸侯麾下的文武,都在商议、讨论称号的问题。

张绣麾下的众臣,大多偏向于汉王,当然也有人主张楚王的,认为汉王脱离不了旧王朝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张绣直接拍板确定,就是汉王。

什么脱离不了旧王朝的影响,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只要思想先进,那就是全新的王朝。

而且,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大汉影响力太大了。

张绣决定,不但自己称汉王,将来所写的字,就叫汉字,所说的话,就叫汉语。

众臣听了之后,直呼主公英明。

消息很快传到许都,曹操再一次后悔了。

当初陛下迁都许都的时候,他如果将麾下的兵马称为汉军,现在的汉王就是他的。

而以汉命名,荀彧荀攸或许不会反对。

曹操麾下的文武,想来想去,只有豫王的称号合理,许都在豫州,豫州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比起汉王来,豫王似乎差了一截。

一个是大汉天下,一个只是豫州。

而袁绍那里,准备的非常快,以魏王为称号。

魏王比豫王也大气,以前历史上曹操称王时,因为已经迁到了邺城,故而也称魏王。

名号确定了,才只是一个初步工作,后面的事务还非常繁多。

张绣给了一个大概的思路,让文武众臣拟定方案。

按照以前时空历史的发展,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两汉察举制的延续,其关键是中正和大中正。

一旦中正不能做到大公无私,那么这种制度就有许多弊端。

因此,在晋以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朝以后废除。

而到了隋唐,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制一直延用到了大清,可见这种制度有自己的优势。

首节 上一节 230/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