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6节

不过天子以天下养。这几年国库没钱,永寿宫、朝天观这些父皇敬天修仙的地方都已经有些破旧。赚来西洋人的银子,应该拿出一小部分,修缮父皇敬天修仙的地方!”

嘉靖帝感动的差点落泪:“圳儿,你都病入膏肓了,还想着朕。真是朕的孝顺儿子啊!严嵩、徐阶,你们二人对圳儿提出的建议有没有意见。”

严嵩和徐阶齐声道:“没有意见!”

嘉靖帝道:“那好,就按照圳儿说的。贡赠口岸,由地方官、礼部官员、宫中太监共管。”

“臣等遵旨。”

嘉靖帝笑道:“今日朕万分高兴。朕的两个儿子,分别给朕献上了国库开源之策。不过嘛,既然都是国策,总有个孰优孰劣。

裕王的改道为桑棉之策,没有考虑到地方上的实际状况,有些形而上学。万万施行不得。相比之下,圳儿的贡赠之策,可谓是高明至极!其眼光、见识远超裕王,远超内阁诸员,甚至远超于朕!”

嘉靖帝此言一出,徐阶、高拱的脸仿佛挨了一记重拳。

不过徐阶还是抱有一定侥幸心理:幸亏景川王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如若不然,他还真会成为裕王的威胁。

严嵩是个很会见风使舵的人。之前因朱栽圳触怒嘉靖帝,他已与朱栽圳割席断交、划清界限。此时的他忽然影帝附体,老泪纵横。

嘉靖帝问:“严爱卿,你哭什么?”

严嵩道:“臣一来是为大明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王爷感到欣喜。流的是喜悦之泪。二来是为景川王的病感到难过。恨不能替景川王受这场病痛的折磨。流的是惋惜之泪。”

严嵩越说越起劲。一个八十岁的老头,竟在永寿宫中,当着皇帝和政敌的面痛哭流涕起来:“呜呜呜,嗷嗷嗷,嘤嘤嘤!”

那沙哑的哭泣声,弄得嘉靖帝头皮发麻。

嘉靖帝道:“罢了!人间之药已经治不了景川王了!你难受,朕更难受!朕今日已经开炉炼制仙丹。希望三清上仙能够降下福泽,让朕的圳儿痊愈。你们先都下去吧!”

第10章 都知道你在装病

众臣散去,嘉靖帝亲切的拉着朱栽圳的手回到了青纱帷帐之内。

他一脸严肃的问朱栽圳:“圳儿,告诉朕,你以前的糊涂和荒唐是不是装出来的?刚才的贡赠之策,你是不是得到了高人提点?”

朱栽圳恢复了病怏怏的神态:“父皇。儿臣从来没有装。以前是真糊涂、真荒唐。现在后悔的很。可能就像父皇说的,大病之中方有大彻大悟吧。

至于贡赠之策。的确是儿臣临时想出来的。”

嘉靖帝微微点头:“嗯。好了,咱们父子二人还是赶紧虔诚的祈祷三清上仙吧。但愿三清上仙能够降下福泽,替朕保住一个有理政大才的儿子。”

如果不出意外,丹药会在第二天的清晨炼好。在这期间,父子二人要做的就是闭目祈福。

朱栽圳闭着眼睛,装作祈福的样子。他的心里想了许多的事:吃了所谓的仙丹,我今后就不用再装病了。

今日真是糟糕啊。本来想韬光养晦的。哪曾想,徐阶、高拱那两个裕王党头子直接逼我使出了王炸。

开局丢王炸。唉,等我的病好了,裕王党还不得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也好,起码救了浙、直两省的百姓。还为朝廷找到了一条开源之道。

都说明代的士大夫抱着葫芦不开瓢——死脑筋。果然如此!

无论是严党还是裕王党,都知道跟西洋人做生意的诸般好处。可就是不知道变通一下,绕开“祖制”这座大山。

话说回来。今天还蛮有成就感的。在我的那个时代,历史恐怕是最无用的一个学科。历史系的硕士,毕业即失业。

亲戚们一听说我是学历史的,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无业游民。说什么“为啥不学技术?”、“为啥不学会计?”、“学挖掘机都比学历史强”。

可是,来到了明代,我这个历史系硕士却成了无双国士!

城北,内阁首辅严嵩府邸。

严嵩正在书房里写一幅字。在史书上,严嵩是一个大权奸,同时也是个大书法家。

他提着狼毫笔,在一张宋宣上写下了“一心为民,报效皇恩”八个大字。

他似乎不太满意,将纸揉成了一团。

随后又在另一张宋宣上写下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八个字。

他自嘲的想:“始终还是这八个字写得顺手。”

他的独眼龙儿子严世藩走进了书房:“爹,咱们的人里,在京正五品以上官员都到了。”

书房门外,一群严党官员齐刷刷的跪在地上,等待着首领严嵩的命令。

严嵩道:“等这几个字干了墨迹,咱们就出发!”

严世藩有些担忧:“咱们半年前参劾了景川王的生母,好容易跟景川王划清了界限。现在去永寿宫为他磕头祈福,是不是风险太大了?

一来,景川王不一定领情。二来,咱们在宫里的耳目早就传出消息,他得的是癥瘕绝症。投归一个将死之人怀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啊。”

严嵩用一双浑浊的老眼凝视着儿子:“世藩,景川王在御前会议上高谈阔论时,你觉得他像是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嘛?”

严世藩一愣:“不像。你是说,景川王的病是装出来的?”

严嵩赞叹道:“景川王,深藏不露啊!他不仅病是装的。以前的那些糊涂、荒唐也都是装的!”

严世藩问:“那他怎么会使出昏招,指使人举荐他做太子,惹得皇上雷霆震怒?”

严嵩道:“那只是卢靖妃爱子心切使出的昏招而已。景川王事先不一定知情。”

宋宣上的墨迹终于干了。严嵩推开房门,向着党羽们发布了命令:“你们都随我去永寿宫,为景川王祈福!”

严嵩带领着群臣,来到了永寿宫大殿前。

严嵩带头跪倒,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随后高喊道:“天佑景川王!”

一众严党官员有样学样。他们重复着先磕头,再高喊“天佑景川王”这个步骤。

永寿宫大殿内。嘉靖帝和朱栽圳听到了喊声。

嘉靖帝问黄锦:“怎么回事?”

黄锦答道:“严首辅率一百多名官员,在宫里为景川王磕头祈福呢。”

朱栽圳道:“严阁老有心了。”

嘉靖帝却轻笑一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到底是什么心,就自有天知道了。”

与此同时,裕王府。

裕王的三员干将徐阶、高拱、张居正,正在书房内跟裕王密谈。

高拱怒道:“今日的风头让那荒唐王爷出尽了!他成了国士,裕王爷倒成了差点害了百姓的糊涂王爷!”

徐阶喝了口茶:“肃卿(高拱字肃卿),不要动怒。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裕王却道:“四弟提出的国策,的确有益于江山社稷。这就够了。

如今他命不久矣,我成了大明唯一的储君。有益于江山社稷,就是有益于我。”

张居正道:“臣虽官职低微,没有资格参加御前会议。但是听二位阁老所言,臣认为景川王......有蹊跷。”

忽然间,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闯进了书房:“王爷刚才说错了。景川王绝不是命不久矣!”

女人名叫李彩凤,乃是裕王的侧妃。她是个厉害的女人,对政事颇有自己的见地。裕王专宠于她,凡事都爱听她的意见。

李妃道:“王爷,您的那位四弟,绝对是装病!”

裕王摇头:“浑说。李时珍是神医,他的诊断不会有错。”

李妃反问道:“如果李时珍被景川王收买了呢?王爷想想看,他刚回了京,就因所谓的病入膏肓,住进了永寿宫调养,跟皇上同居一处。

紧接着他又在御前会议上驳了王爷您的改稻为桑棉之策,提出了他的贡赠之策,在皇上面前出尽了风头。

现在,他又说什么请皇上炼制仙丹,救他的命。这三件事难道没有关联么?”

裕王皱褶眉头,沉思良久:“你是说,他从始至终都在装病?目的在于示弱?”

李妃微微点头:“正是如此!永寿宫里烧制的那枚仙丹,就是他不用再继续装病的理由!”

古代不乏宫斗的高手。在李妃这样的宫斗高手面前,其实朱栽圳的那点心思已经被猜得八九不离十。

内阁次辅徐阶一拍脑瓜:“听王妃一言,胜读十年书啊!通了!通了!

景川王入京时,提出礼仪有问题。当时我就起了疑。现在想想,景川王的一切都是装的!以前的糊涂和荒唐是装的,如今的病入膏肓亦然!”

第11章 忠义尝粪严阁老

第二日清晨。

朱栽圳已经困得不行了。他的眼睛盯着丹炉。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永寿宫大殿里,嘉靖帝站起身,打开了丹炉。

“当啷啷”。一颗“仙丹”滚落在事先准备好的银盘之中。

朱栽圳装出一副道门虔诚信徒的样子,双手结太极阴阳印,举至眉际:“谢三清上仙赐丹。”

嘉靖帝伸出手,将仙丹放在了儿子朱栽圳的嘴边:“服下吧。服下你的病就好了。”

朱栽圳将仙丹一口吞下,囫囵着咽了下去。

片刻后,后世葱省师大戏剧社骨干的演技上线!朱栽圳先是装出腹痛难忍的样子,趴倒在蒲团上:“父皇,我肚子疼!”

嘉靖帝安慰他:“仙丹治绝症被称为‘小渡劫’。既然是渡劫,自然要承受痛苦。撑过去就好了。”

朱栽圳又大喊一声:“五七呢?水!我要喝水!我渴!”

刘五七连忙端着一铜壶水来到了青纱帷帐内。他刚要给朱栽圳喂水。嘉靖帝却突然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腕:“黄锦,银针试毒!”

嘉靖帝心知肚明,昨日儿子在御前会议上显露出理政大才,京城里一定有许多人盼着他死!

黄锦身为嘉靖帝的贴身太监,身上时刻带着一枚银针。他将银针点进了铜壶的水中。

刘五七心里咯噔一下!

朱栽圳知道,仙丹里含有水银,搞不好会汞中毒。所以他提前吩咐了刘五七,让刘五七准备了一壶浓盐水。这是治急性汞中毒的笨法子。

其实刘五七也是瞎担心。盐水又不是毒物,银针绝对不会变色。

黄锦道:“皇上,水里没毒。”

嘉靖帝这才放心:“把水喂给他吧。”

朱栽圳先是抿了几口水,随后毫不客气的双手端起铜壶“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嘉靖帝看得目瞪口呆:“圳儿,这可是一升半的铜壶啊。”

一升半浓盐水喝下肚,朱栽圳的肚子立马起了反应。“噗儿!”他放了一个奇响无比的屁!

嘉靖帝愣住了。宫中最重礼仪。平时他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即便有屁,也会硬生生的夹回去,以免君前失礼受责罚。

嘉靖帝......已经有整整二十年没听过别人的屁声了。

朱栽圳知道,自己的父皇其实是一个阴郁的人。他说了一句话,故意逗嘉靖帝一笑:“我的天,儿臣的屁臭死了!哪儿是屁啊,勾上点芡就是屎啊!”

后世相声大师的包袱果然管用。嘉靖帝“噗嗤”笑出了声:“哈哈,圳儿你这是在跟朕说笑话呢。没事的,还能说笑话就没有大碍。”

朱栽圳忽然一个鹞子翻身,捂着肚子腾空而起:“父皇,恭桶在哪儿,我要出恭!”

嘉靖帝连忙吩咐黄锦:“快领景川王出恭。”

不多时,朱栽圳蹲在了恭桶上。浓盐水泄汞的法子果然霸道。

“噗噜噜,噗噜噜”。朱栽圳一泻千里,恭桶水花四溅!

半日之内,朱栽圳竟一连出了八次恭。

首节 上一节 6/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