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34节

严嵩笑道:“王爷,诸位同僚。司礼监和锦衣卫是皇上的家奴!

他们八百里加急递上京的奏折,你们总能够信服了吧?

我说句不该说的,你们都小瞧景川王了!”

严世藩帮腔:“王爷,同僚们,你们还是尽速退下去,准备跟随皇上一起祭太庙、宣大捷吧!”

裕王无奈,只得带人散去。

第二天巳时,嘉靖帝破天荒的换下墨色道袍,穿上了祭祀用的冕服,来到了太庙前。

朝廷百官紧随其后。

嘉靖帝进得太庙,先宣读了朱栽圳的捷报。

随后他虔诚的叩拜了大明历代皇帝画像。

接下来他跟祖宗们说起了悄悄话:“列祖列宗,天下人都说朕是昏君。

他们哪里知道朕的难啊!外面跪着的那些人,没有一盏省油的灯。

不过好在祖宗显灵,给朕降下了一个能做大事的儿子!

朕一定珍惜祖宗赐福,好好重用圳儿。”

大殿外跪着的裕王,心里就像是打翻了醋坛子,快酸掉了牙。

他心道:唉!父皇已经有十年没亲自祭过太庙了。一直让我代祭。

可是今天,他亲自来了太庙——因为老四打了胜仗!

这样的殊荣,明明就应该是我的!悔不当初,我没有主动请缨去东南平倭!

当天傍晚,裕王府书房。

徐阶愤愤然的说:“景川王虽不在京,今日却出尽了风头!”

张居正说了一句公道话:“景川王能够取得如此大捷,说明确有几分本事。”

高拱不以为然:“他有什么本事,无非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就在此时,一名永寿宫的太监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裕王爷,皇上赐您晚膳!”

裕王眼前一亮,心说:看来父皇还是疼爱我的。

小太监走后,徐阶一脸喜色:“裕王爷,皇上赐膳,说明他对您依旧喜爱有加、抱有厚望。”

高拱附和:“没错!别看朱栽圳在杭州打了胜仗。可皇上最看重的皇子还是裕王爷!”

裕王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食盒。

食盒的第一层放着一只清蒸甲鱼。

徐阶笑道:“甲鱼,龟也,是长寿的象征。皇上是借着这道菜暗示,裕王爷要保重身体。

今后大明九州万方的重担,都要担在您的身上嘞。”

裕王听后脸上终于浮现出了笑容。

诡异的很,打开第二层食盒,食盒内没有菜,只有一枚铃铛。

裕王皱眉:“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高拱牵强附会:“自然是在暗示裕王爷您是储君,在朝堂说话像铃铛一样响当当!”

打开第三层食盒,里面是一碗白粥。

裕王胡乱猜测:“我明白了,父皇是在夸我做事光明磊落,清清白白!”

打开第四层食盒,里面是一条清蒸鲈鱼。

徐阶道:“这道菜,皇上的意思更明显了。希望您在朝堂内如鱼得水!”

高拱笑道:“所以说,裕王爷的储君之位坚如磐石。又岂是荒唐王爷朱栽圳所能撼动的?”

张居正却说了一句话,给三人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

“裕王爷,徐师、高阁老,皇上送这个食盒过来,恐怕不是你们所说的意思。”

裕王问:“哦?那是什么意思?”

张居正脱口而出四个字:“鳖(别)铛(当)粥(周)鱼(瑜)!”

裕王皱眉:“别当周瑜?”

张居正侃侃而谈:“当下京城市面上最畅销的一本书,是洪武朝罗贯中所写《三国志通俗演义》。

书里的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曾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最后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皇上送这四样东西,是在暗示裕王爷,不要嫉妒景川王。”

裕王闻言,先是脸色煞白。片刻后他双手气的发抖。“呼啦”一下将食盒打翻在地。

他发出一声怒吼:“叫李妃进来!”

裕王有个毛病,只要遇上生气的事,就一定要找李妃“下火”。

至于怎么个下火法,就是裕王和李妃的闺房密事了。

第55章 造假货,坑倭寇喽。倭寇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朱栽圳取得的杭州大捷,在京城把裕王的脸打得“啪啪”响。

杭州这边,有人来找朱栽圳要账了!

这日,朱栽圳正在巡抚衙门饭厅用午饭。

饭菜简单而雅致,一条蒸鲈鱼,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碗驴鞭汤。

乳白色的鲈鱼腹上放着葱丝、姜丝,夹一块肉入口鲜嫩爽滑、鲜美可口。

小葱拌豆腐色泽素雅,吃一口,唇齿间都是浓郁的豆香味。

只是这驴鞭汤骚气的很,因为真正的驴鞭大补汤讲究原汁原味,不加佐料。

朱栽圳闭着眼“咕咚咕咚”喝了一海碗,简直就像是在喝尿。

他心道:为了今晚的那件事,我忍了!

就在此时,陆绎进得饭厅:王爷,汪直的义子毛海峰来了。

朱栽圳心里“咯噔”一下,这么快就来要债了?

之前倭寇聚集打杭州,朱栽圳曾允诺汪直,只要他的一万人不参与,便封他官,赐他通商特权。

这就好比欠了汪直的债,迟早是要还的。

朱栽圳道:“让毛海峰来书房见我。”

不多时,毛海峰来到了朱栽圳面前。

朱栽圳笑道:“毛兄弟,咱们又见面了。”

毛海峰直截了当:“王爷,我家义父派我来问问,您的承诺何时兑现?”

朱栽圳敷衍他:“啊,封官的事十分难办。至少得让我完全平定了东南倭患,我才好同朝廷那边说。”

毛海峰道:“义父说了,封官的事情不急。这通商之事却是极为紧要的!

他想在杭州进十万匹丝绸,运到西洋去。不知王爷可否帮忙?”

汪直是一个注重实际利益的人。他对封不封官不怎么在意,只在意能否在大明的土地上获得通商特权。

朱栽圳心中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不能让汪直顺顺当当赚银子!

今天让他赚一两银子,或许明天银子就会变为打在戚家军袍泽身上的铳子!

且,我打算在平定倭患后直接跟西洋人做生意。要是多了汪直这么个当中介、抢生意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可是,现在汪直势大。我要是惹怒了他,又怕他率部登陆抢掠。

戚家军尚未编练成功,还不到跟他撕破脸的时候。

想到此,朱栽圳敷衍道:“毛兄弟,现在杭州城内丝绸存货短缺。十万匹太多了。”

毛海峰伸出了五根手指:“义父说了,至少五万匹!若王爷不守信,他也不会守信。”

朱栽圳无奈,只得答应了下来:“好,那就五万匹。价钱呢?”

毛海峰道:“杭州丝绸的市价是六两银子一匹。我义父出七两!”

朱栽圳心中暗骂:看上去挺大方的。其实你们把丝绸运送到西洋去,每匹能卖四十两!

不过他嘴上还是答应了下来:“好,七两就七两。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杭州丝绸的存货短缺。我会命人现织。他至少要等半个月。”

毛海峰道:“那我就住在杭州,等着跟王爷交易。”

毛海峰离开书房后,朱栽圳找到了财政大管家王国光商量这事儿。

王国光听后连连摇头:“您要是真帮着汪直收购丝绸,那不成了通倭了?”

朱栽圳愁眉不展。沉思良久后,他忽然想起了后世的一部电视剧——《大染坊》。

他问王国光:“你懂丝绸织造嘛?”

王国光道:“臣不懂。黄公公的干儿子杨金利是江南织造局的总管太监。他应该懂。”

朱栽圳吩咐道:“来人啊,去江南织造局请杨公公来见我。”

半个时辰后,杨金利来到了朱栽圳的面前。

朱栽圳笑道:“杨公公,久仰大名,请坐请坐。”

杨金利受宠若惊:“主子爷,在您面前哪有奴婢坐的份儿啊。”

朱栽圳道:“让你坐你就坐。我今日是有求于你。”

说完朱栽圳亲手给杨金利倒了一杯茶。

杨金利心里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干爹说景川王为人和善、仁慈。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朱栽圳问:“杨公公应该精通丝绸织造的事吧?”

杨金利答道:“这是奴婢的本职。不敢在主子爷面前说精通二字,略懂而已。”

朱栽圳道:“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能织出五万匹丝绸来嘛?”

杨金利答道:“只要买蚕丝的银子充足,就织得出来。”

朱栽圳问:“需要多少银子?”

杨金利想了想,答道:“五万匹的话,需要买价值十八万两的蚕丝。”

朱栽圳微微点头:“再考考你,上等的杭州丝绸,经线是一毫多少根?纬线是一毫多少根?”

杨金利答:“上等杭州绸,经线一毫十八根,纬线一毫三十二根。”

朱栽圳道:“如果把经线改成九根呢?会如何?”

首节 上一节 34/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