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504节

朱七牛笑道:“不识字可以学嘛,识字后多看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一个士兵要想当上将军,立功受奖是必须的,还得懂得排兵布阵以及各种兵法,不然只会害死自己和手下的士兵。”

“我等受教。”

朱七牛越说越有兴致,于是又道:“我来考教一下你们的学问如何?”

“是。”

“那我来出上句,你们接下句,内容只局限于唐诗,答对的有钱拿。”

“是。”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那个自称经常买书的士兵第一个抢答道。

朱七牛满意点头,抬手扔了一个百圆银币过去。

“谢王爷赏。”

“但使龙城飞将在。”朱七牛又出题道。

“不教胡马度阴山。”

……

接连十几句诗对下来,朱七牛玩的十分尽兴,又看了看其他几个一个硬币都没挣到的士兵,哈哈一笑,将钱袋里的硬币一股脑扔了出去。

“你们拿着吧,自己分了买酒喝。”

“谢王爷。”

朱七牛打了个哈欠:“困了,我先回车上睡觉了,你们晚上值守的时候警醒点,排好班,别打瞌睡,知道了吗?”

“是。”

朱七牛回车上睡觉了,那帮守夜的士兵中也有一部分去休息了,等到了下半夜,他们才会去替换下另一批士兵,然后由另一批士兵去休息。

回到自己营帐后,其中一个貌不惊人、并且自称不识字的士兵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注意这边,快速将方才朱七牛出过的诗句背了一遍,然后依次在纸上写了好些个跟诗句根本不沾边的字,最后愣是串成了一段话。

——传令沿途各锦衣卫暗卫密探,随时准备策应京城。另,让毛镶重点调查一下王五、李金忠、李老三……等人,必要时可控制其家人,胁迫其为我们所用。

仔细检查一番,确认密码没有解析错误,该士兵将这张纸条给烧了,又重新写了另外几段让人莫名其妙的话。

——老婆的大表哥生孩子了,是隔壁的二狗帮着生的,接生的是天上的刺猬,白菜搭配萝卜可以下药,主治虎蹲炮炸膛的辣椒。

——让大人多喝点蜂蜜,后厨的菜刀要磨一磨,然后送去工部存起来,锅里的酱香饼非常好吃,但辣椒油还是得多多的刷。

——……海里的鲸鱼可以用来拉车,配上轮子就能在岸上行走,海星跟海绵是兄弟俩,但不能跟他们做邻居,太吵了。

书写完毕,士兵用石头将其包上,很是随意的放进了木桶里,然后带着木桶来到了附近一个小水塘,借着打水洗脸洗脚的机会把包着石头的纸张悄无声息的倒到了水塘里。

一脸淡然的洗漱了一番,该士兵又拎着桶回去睡觉了,表现的就跟一个普通的大明士兵一样,全程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他走后的一个时辰,来自于暗卫的密探过来摸索了一番,找到了那张包着石头的纸,便又快速退离了。

经过特殊水的浸泡,这张纸上的字迹逐渐显露出来,又拿出一套书根据蒋瓛让人提前设定好的方式一通对照翻译后,朱七牛的命令正式被锦衣卫暗卫所知,随即命令就被传递了下去。

等第二天一早朱七牛起床洗漱时,这命令都先他一步、快传到龙虎山的暗卫那里了。

无数暗卫因此被调动,磨刀霍霍。

数日后,一路舟车劳顿的朱七牛顺利来到了龙虎山天师府。

为了不让俗世的气味污染了出家地的清净,朱七牛在车上换了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当年赐予的道袍,左手套上乾坤圈,右手拿上拂尘,这才慢悠悠的走入了龙虎山山门。

见到当代龙虎山掌教,朱七牛发自内心的开心,抱拳笑道:“龙门朱玄文,见过老天师。”

第163章 一纸调来百万军

当今这位龙虎山天师府的老天师名叫张宇初,字子璇,别号耆山,为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

他乃是天师府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长子,洪武十年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后多次入朝觐见,奉命授箓、祈福、掌管道教事等等,当时朱七牛才刚四岁而已。

之所以世人称之为道门硕儒,是因为其不仅仅精通各种斋醮、祈福、画符、念咒等道门手段,更十分精通儒学,善于作画,书法上品,还能写诗作词。

有人夸赞其曰:形峻而学广,灵仙飞化之变。

就连朱七牛的恩师宋濂亦赞曰:颖悟有文学,人称为列仙之儒。

而全真的名称由来为‘三教圆融,以全其真’,说白了就是当世显学儒释道一起修,博采众长,不讲门户之见,不闭门造车,不傲气凌人。

作为全真泰山北斗的陈通微,又岂能跟张宇初这样的人不成为知己呢?

事实是,除了在先生宋濂那里见过这位老天师,朱七牛也曾不止一次在城北关帝庙见过他。

倒是他屡次公职来朝时,朱七牛一次都没碰见过他。

一来二去的,二人不敢说特别熟,但也属实比较熟。

朱七牛还没出京城,他要来龙虎山的消息便提前传到了张宇初这里,他也早已等候多时。

见朱七牛果然来了,张宇初高兴不已,连忙将朱七牛请入大殿上香敬茶,随即又将他请到了后殿品尝天师府素斋。

之后自不用提,无外乎就是朱七牛跟张宇初一起沐浴更衣,食素吃斋,打坐念经,烧香祈福,等等等等。

做这些之余,朱七牛没少趁着间隙与暗卫联系,通过暗卫掌控天下各处状况,指挥或调动各地暗卫人马乃至军中嫡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那日朱七牛让查的几个随行士兵的真实身份都被搞清楚了,果然是锦衣卫密探。

在毛镶和蒋瓛的通力合作下,他们顺利被策反,负责替朱七牛传递假消息,蒙蔽圣听。

如此一段时日后,终于,蒙古四王带着各自的一万兵马过了外京城。

成败只在朝夕之间了。

局势至此,朱七牛也没必要再隐藏了,一边请张宇初给自己打掩护,佯装自己还在龙虎山,一边下山就近于府城安坐,拉了几个人直接开府建牙,随即广发政令、军令,接掌天下大权。

初收到带有朱七牛名字的印玺的公文命令时,各地官员和军中军师旅团各级将领都有些没反应过来,想不通沉寂一年的斌王殿下为何忽然又接掌大权了。

莫非是皇帝驾崩或是再次命他代理朝政?

然后这些人里就有相当一部分直接选择了听从。

无它,只因朱七牛威望够高,值得信任。

除了这批人外,还有另外三种人。

第一种是对朱七牛的权威性表示怀疑,所以派人意图往京城而去,探明了再说。

这类人嘛,朱七牛不想殃及池鱼,直接令暗卫、心腹就地控制,发往京城的信则全部截留。

第二种是朱允炆及其党羽的属下。

他们自然是不可能听朱七牛的,朱七牛也没时间跟他们磨叽,因此直接下令就地看押,试图逃跑或传递信息或难以擒获的则就地斩杀,宁杀错不放过。

第三种是意识到了问题,但迫于看不清形势,所以想要观望的人。

对于他们,朱七牛同样不想过分,索性只让人暗中监视,若有异常,就地看押或格杀。

若无异常,则让其继续办公或练兵,以免地区动荡,人心惶惶。

简而言之一句话,在朱七牛的调动下,看似平静的大明实则成了一处深潭,底下暗流涌动,只不过底层官员和老百姓没法查觉而已。

以京城为中心,附近几个省又像是一个大口袋,直接把整个京城罩在了里面,无论是人员还是信件,全都没法进出。

以至于哪怕是蒙古四王和朱允炆,对于外面的情况也一无所知,还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呢。

这便是大明四千岁朱秉文宦海浮沉、纵横沙场二十年的权威!

做完这些,朱七牛马不停蹄又赶回到了外京城,直接启动了外京城上的防卫兵团里的暗子,仅用了三天时间,就直接接掌了整个外京城的防卫,斩杀不服从的将领共计三十四人。

而为了防止漫长的外京城防线上有人给朱允炆通风报信,或是前往外地调兵勤王,朱七牛直接将被朱允炆他们调换防区的蓝玉所部、常茂所部、常森所部、耿斌文所部、张冰洋所部、徐辉祖所部……朱四牛所部等共计六十万大军调了过来,里里外外把外京城的数十万大军看了个严严实实。

若是再加上京城内的兵马,此次汇聚于应天府的兵马直接超过了百万人!

这样的兵员调动规模,还是集结于一处的,就算是一向武德充沛的华夏,也是亘古未有。

在朱七牛镇压下,京城内外根本就没有一个人敢妄动!

这天夜间,常茂、常森、耿斌文、张冰洋、蓝玉等齐聚于朱七牛的帅帐。

这帮子骄兵悍将也是有日子没见了。

他们原以为先帝年少有为,以后有的是仗打,各自的战功簿得厚到不行,将来有望赶超李靖、卫青等名将,不料先帝英年早逝,就跟盆炭火突然遭遇了雪崩似得。

自那之后他们就都蔫了,又赶上朱允炆这么个新皇帝,防人跟防贼一样,他们自感更加无望,都快选择摆烂了。

如今终于见到朱七牛有动作了,虽然不清楚朱七牛的目的到底是啥,但他们还是跟打了鸡血一样,都不等朱七牛来,他们就先聊开了。

“梁国公,斌王是你女婿,他就没跟你透个底?”

“是啊,梁国公,他把我们喊来干嘛呀?难不成是……?”

“我也不知道啊,自从先帝驾崩,他连封信都没给我写过。”

“听说当今皇帝削藩削到草原四王身上了,太祖高皇帝的二十多个儿子里就数他们四个最能打,要是把他们削掉了,以后宗室谁还敢出头啊。”

“我看啦,八成是咱们大明的第四个皇帝有停止扩张的想法,斌王怕长久下去不是个事儿,所以想给皇帝一个狠的。”

“嘘,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可别乱说,被人听见就不好了。”

“我姐常太后都被赶到吕宋去过苦日子了,我还怕啥呀?”

“……。”

第164章 一呼~百诺至

在帐外站了一会儿,将大家的话全部听进了耳中,并推断出了他们各自的心理,朱七牛这才假装刚到的样子,大步走进帅帐。

“各位将军,好久不见了。”朱七牛笑道。

众人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斌王。”

“免礼吧诸位,都坐吧。”

“谢殿下。”

在帅位上坐下,朱七牛直接说道:“时间紧迫,我就长话短说了,尔等好好听着,听完了再发表意见。”

“是。”

“先帝驾崩之际,传位于朱允炆是不错,但此人口蜜腹剑,装腔作势,以前的乖巧听话都是伪装,为的不过是欺瞒先帝罢了。

继位后不到一年,享受到了权力好处的他便开始原形毕露了,疏于政务、只知道跟那些腐儒高谈阔论就不说了,他竟然还想废掉先帝定下的军衔制以及各省、州府的辖区及名称,实在是过分。

但作为皇帝,他自然有任性的资格,我们作为臣子,也不好说太多,可他居然一改我大明三代先帝开疆拓土的志向,不仅试图将东瀛、吕宋、女真、印尼等地悉数奉还,还跟南宋赵构学起了莫须有,接连削了好几个藩王,现在又把矛头指向了蒙古四王。

各位,蒙古四王的本事,你们跟我都很清楚,他们的象征意义也不用说,但凡皇室每代藩王里出这么几个王爷,大明的疆域只会越来越大,我等武将的待遇也会越来越好,功名利禄应有尽有。

而一旦他们被拿了,可想而知以后大明又要恢复到内斗、土地吞并、改朝换代的魔圈之中了,这是我们都不乐见的吧?

所谓的和平年代,我等武将岂有用武之地?怕是又要恢复前宋时那种以文制武的格局了。

所以,在百般思索之后,我终于还是不决定忍了。我们必须做出一个决定来,朱允炆此人,我看不是很适合当皇帝。

为此,我为大家选了一个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新主子,他就是燕王朱棣,相信大明到了他手中的话,应该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才对。

首节 上一节 504/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