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454节

后来还是朝鲜那边对酒水的需求变大,下官果断将酒水取出卖给了他们换钱,这才算是弥补了损失。

就这,也还是每年都有粮食剩下,只因好多地方的农场听说可以把陈粮卖去朝鲜,都纷纷用各种法子想把陈粮卖去,挤占了我们的市场。

如今种工少了些,粮食减产两成……其实正好,不然下官都要操心明年的陈粮该放哪里了。”

朱七牛很是喜欢这个回答。

因为农部是他提议创立的,也是他当的第一任农部尚书。

什么叫万古流芳?

什么叫国之柱石啊!

╭(╯^╰)╮

低头看了看一直不敢直视自己的卫指挥使,朱七牛强忍着笑问:“没看错的话,你这是在凡尔赛吧?你这一定是在凡尔赛对不对?”

“什么凡尔赛?下官不懂。”

朱七牛摊了摊手:“好吧,不懂就对了,不然我要怀疑你是不是穿越者了。行行行,你的话我都明白了,总之就是一切向好,问题不大?”

“是。”

朱七牛呵呵一笑:“可是本王怎么觉得朝鲜那边动静太大,害得我们生产力不足,粮食减产,又是通货膨胀,又是通货紧缩,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经济环境十分糟糕,朝廷应该及早下令制裁,保境安民,你说对吧?”

卫指挥使:(⊙o⊙)…

有这么严重吗?

我怎么反倒觉得被朝鲜这么一搞,大明的市场更活跃,百姓更好过了?

他们那边可是一特别大的市场啊!

只要是大明的东西,但凡有点价值,他们照单全收,我们的老百姓但凡勤快点,一年总能靠着多卖点东西过去而挣到不老少钱。

话说你真的是斌王殿下吗?

斌王殿下就这么没水平吗?

你不是有个朱半城的外号吗?

你家富裕的都要赶上太宗文皇帝登基之前的大明国库了,区区几圆钱,值得你说的天花乱坠吗?

不会是有人假扮的吧?

悄悄瞥了眼朱七牛那张妇孺皆知的脸,又扫了眼他亮出来的皇帝御赐的华丽至极的尚方宝剑,卫指挥使终究还是没敢质疑。

又听朱七牛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你也上奏一下吧。”

“敢问王爷,还有何事?”

“朝鲜那边倒是方便了,直接拿我们的钱当钱花,可我们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生产起来很困难的好伐,他们买去的多了,咱们的钱币生产都要跟不上了。”

“可是王爷,下官怎么听说除了工艺上比较讲究一些,其实造纸币跟造纸差不多?”

“他们持有的币钞多了,万一发生挤兑,咱们拿不出那么多金子银子来,岂不是有碍我大明信用,你说对吧卫指挥使大人?”

“这不会呀,下官也是懂经济的,大明货币坚挺的很,靠的是大明日益增加的国力和君臣贤明所带来的公信力,更靠的是东瀛那边压根就没怎么开采的金山银山所带来的随时可以兑换的底气,而最关键的是,他们都认它,觉得能靠它快速交易。

现在哪还有人担心币钞兑换不到金子银子啊,百姓早就拿它们当过去的金子银子看了。

再说了,如果发生挤兑,他们自己也难受,何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反倒是咱们如果设限的话,市场动荡萎靡,对我们大明才是真的不好,让我们的货币被大量抛售。”

答着答着,这位有点憨直的卫指挥使的声音越来越小,被朱七牛盯得有点心里发毛。

“王爷,您……到底意欲何为呀?”

朱七牛反问道:“你们这边常跟朝鲜通商的商人你都掌握吗?”

“是。”

“派人通知他们,近期不要再过去了,还在那边的,也尽快让他们回来。”

“啊?”

“另外就是……传我的军令,从即日起,金州卫下辖各百户所、千户所、关卡等提高警惕,进入战备状态,若有敌人来犯,杀无赦!”

卫指挥使悚然一惊,下意识就想问为什么。

联想到朱七牛方才有些没有逻辑的话,他忽然又明白了。

难道大明要对……朝鲜动手了?

王爷来我这里强词夺理,乱说一通,其实是为了师出有名?

第73章 谓世事之多变

卫指挥使不敢再说话了,提笔很快写了一份给朝廷的公文,讲述金州卫这边的情况,请求朝廷早日定下政策,虽然遣词造句略有不同,但几乎都是按照朱七牛先前的意思写的。

从他手里接过公文看了看,朱七牛把手伸进挎包里掏了掏,掏出一只毛笔和一个墨水瓶,蘸了蘸笔,直接在公文上批了好几行字。

——朝鲜国主好大喜功,爱钱如命,竟举国之力发展经济,顾头不顾尾,致使朝鲜国内民无良田,人人争利,道德败坏,风俗大变,亦使大明境内屡次通胀通缩,严重干扰大明各地发展休息,更使得大明币钞制造不及,外流过多,无法准确预估经济形势,现勒令其放缓改革,力保民生。

——另,因财部将全盘清点市面币钞数量,以防通胀、通缩,为害无穷,现暂停与朝鲜之大型交易及金银铜钱自由兑换,两国商民速速各归本国,不得随意走动,勒令终止之日前,亦不得再行交易,违者重处。

——鉴于朝鲜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致使颗粒无收,存粮有限,为避免子民饿死,故粮食及相关交易不在此列,仍可自由买卖。

写完之后,朱七牛从挎包里又掏出了那个多面印玺,‘啪啪啪’就是一通各部门盖章,直接让其当场生效,看的金州卫指挥使一愣一愣的。

将公文递还给卫指挥使,朱七牛吩咐道:“尽快印刷出来,然后找时机张贴到各地去吧,其它地方的官府卫所也由你派人通知,越快越好。”

卫指挥使接过公文看了看,顿感一阵头疼:“王爷,此公文一出,朝鲜那边有钱的没钱的怕是都要疯了,他们的整个经济乃至整个国家也要跟着停摆了,而咱们这边嘛……损伤怕也不小,这是要硬脱钩啊!”

“硬脱钩?这个词用得好,你说对了,我们就是要硬脱钩。”

“这是何必呢王爷?这种事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李成桂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才非要这么做啊。”

“王爷你这是图什么啊?朝鲜地小民少,真的值得吗?”

朱七牛含笑不语。

“难道是……可是为何不直接付诸武力呢?或者调查清楚他们存粮的地方,放把火都给烧了,再下令不卖粮食给他们,则只需要三五天,他们怕是就要投降了。

不瞒王爷说,下官手下有一批十分擅长山地潜藏、埋伏、作战的精锐士兵,若让他们去放火烧粮食,下官保证办的漂漂亮亮的。”

朱七牛道:“这样做也太毒了,关键是朝鲜的百姓将来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多死一个我都心疼。”

“可是……。”

“等我的计划完成,朝廷接收朝鲜,该做的生意还是会做,你就别心疼了。”

“好吧。”

瞥了眼面相方正的金州卫指挥使,早就对其有所了解的朱七牛起了爱才之心。

懂得经济之道,考虑得当且全面,爱国爱民,反应很快,还能练兵,可谓是能文能武啊!

于是转年朱七牛就找了个机会、保举这位指挥使到五军都督府任职了,由正三品卫指挥使晋升为正二品都督佥事。

……

朱七牛这边一下达最后决战的指令,整个辽东乃至沿海各大城市、内陆城市、甚至是遥远的蒙古西边区域和吕宋承宣布政使司的整个经商环境立刻有所变化。

凡是与朝鲜通商的项目,全部停了。

凡是与朝鲜通商的商人,全部驻足或回航了。

凡是与朝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衙,全都灯火通明紧急办公。

凡是……。

凡是……。

太多太多的凡是了。

其所造成的直接结果、以大明这边来说,是无数的商人破产,无数的工人下岗,无数的货物积压,无数的……。

太多太多的无数了。

百姓却也无需太过担心。

毕竟朝鲜也就千把万人,就算需求刻意经过刺激,消费能力很大,也大不到哪儿去。

而大明自从朱七牛第一次搞出生育奖励算起,都已经过去十几年了,第一批因为官府鼓励而生育下来的孩子都有孩子了,大明人口也早就过亿了。

这么多人,消化掉那么点东西,洒洒水啦。

朱七牛这边刚发布命令,后脚朱雄英就亲自颁布了圣旨,替他打起了辅助。

这道圣旨的意思很简单,即由财部率领各州府财房统一暂时采购要销往朝鲜的货品,再打折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大明百姓,而要从朝鲜采购的原材料或货品,也由官府牵头、从大明其它疆域寻找卖主。

此为出口转内销。

又因为了区分这类商品,各地官府不约而同的让他们挂上了临时的白色旗帜,故民间百姓又管其叫做白色商品下乡。

如此一来,大明内部有买有卖,完全问题不大。

反倒还让大明不少百姓得了实惠呢。

简而言之,官府在这里面起到了一个南北衔接的作用,让生意的流通环节得以顺畅。

而当大家习惯了这种模式后,官府直接悄悄退场,把舞台留给百姓自己。

最终的结果嘛,虽然是硬脱钩,但有惊无险。

虽然有些人破产了,但很快又在官府的照顾下起死回生了。

虽然有人失业了,但很快又上岗了,钱照样不少挣,有的地方官府本身比较有钱的,甚至还额外给发了补贴,相当于是带薪休假。

百姓对当今皇帝立时那叫一个感激,直接把他的声望抬得涨了不老少,大有跟先帝并驾齐驱之势。

宫里的老太上皇得知消息,那叫一个替孙儿高兴,凑热闹般的自掏腰包二十亿,以皇帝的名义补贴给了河南、河北、山东一带的家里条件较差的百姓,又给皇帝挣了一波脸面。

第74章 兆天下之升平

而在隔海相望的朝鲜,这会儿可就又是另一番场景了。

朱七牛的批文虽然早早就交给了金洲卫指挥使,但为了避免朝鲜国王恼羞成怒,杀害在朝鲜的大明合法民众,这道批文是没有第一时间公布的。

顶多是金洲卫指挥使领了朱七牛的命令,在小范围内传播了一番,其中尤以朱四牛麾下的各大卫所最先知情。

因此,各进入朝鲜境内的大明商人得以从容找借口回国。

为了接应好他们,朱七牛甚至专门下令安排了东瀛都指挥使司和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辖的水兵前往两国中间的海域巡航。

而当那份批文正式对外公布后,朝鲜国内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我们手里的钱……都要暂时没用了吗?毕竟大明让我们暂时不要交易。

这是老百姓的第一想法。

大明要对我们动手了?我们手里的宝钞都成了废纸?

这是头脑稍微复杂一些的商人的想法。

大明肯定是要对我们下手了!糟糕,上当了啊,居然忽略了货币的价值!

首节 上一节 454/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