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443节

李成桂静静听着,心中却是怒火冲天。

一帮短视的家伙,要么只知道掩耳盗铃说废话,要么只知道谋利,一点国家概念都没有。

缺货就要搞货,这种话还用你说吗?

问题是现在搞不成啊,调集的人若是太多,谁来当兵?谁来种田?

全去想方设法的搞货,好叫你们赚钱自肥吗?

还有你这老货,居然想不听本王统一调度,让地方上各自为营,自行卖货。

本王虽然史书学得不好,三国演义也还是看过的。

汉朝末年诸侯做大,不就是因为朝廷准许地方上自行募集兵马吗?

当我傻啊!

“诸位爱卿,朝鲜国力有限,人口不足,目前能调集去搞货的人已经是极限了,万不可再加大加重,百姓负担不起,国家更负担不起。

至于地方各自搞货卖货,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没有统一调配,容易被大明商人坑。

而且地方上能搞到的货有限,咱们的东西本就卖的便宜,若是不一起售卖,数量有限,人家能赚的也就有限,肯定会更加压价,那我们不就更吃亏了吗?

所以呀,此事还是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李成桂强忍怒气说道。

“大王难不成是想加税?这就更不可了,自古以来轻徭薄赋才能与民休息,能轻徭薄赋的君主才是好君主!”

“就是啊,朝鲜立国不久,民生凋敝,此时加税无异于与民争利,杀鸡取卵。”

“大王若想加税,下官可不答应,若大王逼得急了,下官当效仿封神演义里的首相商容,来一回以死相谏!”

“大王啊大王,加税之事万万不可,此乃动摇国本的想法啊,还请大王三思而行。”

“……。”

李成桂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心中不仅有了怒气,更有了杀气。

一帮老油子,动辄国家大义,实际上全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你们一个个看起来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可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真当本王不知道?你们当中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治下的百姓全都被你们当做了禁脔,跟他们加税,那就等于是抢你们的钱!

本王真想学一学大明太上皇朱元璋,杀的你们人头滚滚,再把你们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洗一洗、晒一晒!

“诸位爱卿言重了,本王岂不知轻徭薄赋的好处?本王的意思是在不加税赋、不额外消耗人手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借这个机会让朝鲜一劳永逸的富裕起来。”再次强行克制着情绪,李成桂压了压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文武官员这才罢休,没事儿一样的再次议论纷纷。

“大明真正富裕起来,靠的还是斌王在京城城北搞得房屋重建工程,不如咱们也效仿一番?”

“怕是难啦。”

“为何呀朴一生大人?”

“其一,大明国力雄厚,人口众多,就算调集一部分百姓建城,也没什么妨碍,其它地方自有粮食等物资补给过去。

而我朝鲜地小人少,若是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去改建一处所在,耽误了农忙,怕是要饿死不少人。

其二,国库本就没钱,又哪儿来的钱投资改建?

其三,大明有钱人多,所以只要京城城北改建的够好,就能吸引人过去住,斌王就可以靠卖楼来回本乃至赢利,而我们有钱人少,房子建了没人买,注定要赔本。”

“说的是啊,朴一生大人不愧是国之柱石,看的就是长运。”

“哪里哪里。”

“……。”

朴一生大人的话如果用四个字来总结,那就是洗洗睡吧。

因为国力、财力、民力等一系列问题,哪怕大明有现成的满分答卷在那里,朝鲜也抄不了。

李成桂却也知道,这些都是表面,实际上朝鲜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自己没有足够的权柄,很多时候都调不动底下这些人,不像当时的朱秉文,上头有皇帝和太子托底,谁都不敢对他乱来。

若李成桂也跟当时的朱元璋一样大权在握,他有的是办法抄答案。

既然朝鲜国力弱,人又少,那就少建点房子嘛。好办法哪怕打了折扣,那也还是好办法,同样有利可图。

至于投资的钱,虽然国库没有,但各大贵族和官员那里有啊,靠着这几年的通商,这些人个个富得流油。唯一穷的就只有国库和百姓而已!

若真把这些钱聚集起来,别说投资朝鲜建城了,拿到大明去买一座城池都足够了。

而为这个计划兜底的买房的人嘛,李成桂早就看明白了,这事儿其实看的是官府的公信力,说白了就是百姓觉得买房划算,买房后住的舒服住的方便,不会被坑,那就愿意拿出积蓄来了。

或许一两个百姓凑不出多少钱来,那千千万万个呢?怕是很快就能堆出一座钱山来。

无奈局势如此,李成桂并不天真的奢望大家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此事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本王召集大家过来,原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解决之策,既然暂时没有,大家就都回去好好想想办法吧,若有良策,可尽快呈上来,本王相信你们都有这个能力,绝不比斌王朱秉文差。”

众臣子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随即一齐告辞离去。

片刻后,财政大臣又溜了回来。

“大王。”

李成桂冷哼一声:“看明白了吧,这些贵族大臣都不想真正出力,只想着搞钱,亏他们先前还看不起朱大牛和朱二牛,依本王看来,他们未必比得上朱大牛朱二牛。”

“大王,那……。”

第52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李成桂道:“本王找他们问策只是试试他们的态度罢了,实际上本王早就想好上中下三策了。

如今看来,此事还得是咱们先占据上风,再带着他们一起,不然他们是不会实打实出力的。

拖得时间一旦久了,搞不好他们中甚至会有人跟大明暗中联络,试图卖国。

说白了,得让他们看到利益,才能真正把他们拉拢过来。”

“不知大王说的上中下三策都是哪三策?”财政大臣问道。

“下策,效仿琉球直接整个投向大明。但如此一来,本王这个在国内说一不二的国王可就只能当个国公或国侯了,就算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后代儿孙也能少操点心,但到底成了人家的臣子,不够自由。”

“这倒也是,估计国内许多贵族和官员也都起过这个心思吧。

只不过他们在国内地方上都是说一不二,也不想去大明受人约束,这才都按捺住了,依旧愿意听从大王调派。

但如果局势不对,他们恐怕跑的比谁都快,这也是他们现在选择隔岸观火、不肯出钱出力的原因。”

“中策,直接放弃有关大明的一切思考,恢复之前谨小慎微的状态,偏安一隅,想来只要我们严防死守,不给大明机会,他们也奈何不得我们。”

“大王言之有理,那上策呢?”

李成桂眼中闪过一丝火热:“上策啊,那可就危险多了。本王想见一见朱大牛和朱二牛。”

“哈?这是为何?”

“你想啊,既然我们没钱投资,那就找人投资嘛。”

财政大臣有些失态的张大了嘴巴:“这……臣不懂。”

“不懂就对了,因为古往今来大概没有人想到过这个法子,这是破天荒的值得纪念的一计。”

“不知臣是否有幸耳闻一番。”

李成桂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当然,你可是我的心腹中的心腹,和那些慢慢跟我离心离德、只顾着捞钱的人不同,我对你是毫无保留的。”

“臣……感激涕零,愿为大王效死。”

“很好,那你听好了。”

“是。”

李成桂从袖子里掏出一把折扇摇了摇,这才一字一句说道:“朱大牛跟朱二牛不是想见钱眼开吗?那我们大可以哄他们来我们这里投资,相信只要操作得当,他们是绝对能得利的,而我们也能完成翻盘,到时候我们的建设搞了,经济好了,钱也有了,假以时日,超过大明是必然的!”

“就相当于让他们把我们的地方当做大明的某个州府去操作?借鸡生蛋?”财政大臣问道。

“对,爱卿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可是大王,虽然您之前对他们二人的预测看似失误了,可极有可能那只是他们演得好,还没有露出爪牙,一旦咱们真的跟他们这样合作的话,很可能将我们置于危险中啊!”

“爱卿啊,不愧是你!本王也是这样想的,不瞒你说,时至今日,本王依旧觉得他二人是在故意示弱,其背后必然站着朱秉文这个无双国士,咱们对他们万不可掉以轻心!”

“那大王你还……。”

“本王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确定属实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才不得不想出这个孤注一掷的办法。

假使说他们真的只是为了挣钱,是两个草包,那我们跟他们合作百利而无一害,我们为何不做?

而假使说他们真的带着颠覆我们的目的而来,那我们与其困在这里等死,还不如主动冲锋,打乱他们的布局,如此方可绝地反击。

毕竟他们背后若真站着那位斌王爷的话,拖得越久,他的布局就越深入,而我们只会死的越惨。”

虽然上次李成桂一番长篇大论后,没多久就被打脸了,但此时听完他的想法,财政大臣还是油然而生一股敬佩。

“大王真是古往今来第一智者,想来若是把您放在朱元璋的位置上,您定然能比他做得更好。”财政大臣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李成桂忍不住哈哈一笑:“言重了,言重了,本王倒觉得这样的处境更有挑战力,更能体现本王的能力。”

“哈哈,大王还真是斗志昂扬啊。那下次朱大牛和朱二牛过来之后,臣便去将他们请来王宫与大王一晤?”

“嗯,此事宜早不宜迟。”

财政大臣点了点头:“对了,大王,那个……。”

“还有什么事吗?”

“之前您不是让大家把手头的粮食适当降降价,好收买人心防备大明吗?

如今好几个月过去,朱大牛跟朱二牛并无越界之处,大家便都觉得是您多虑了,又觉得之前把粮价降低太亏了,但又碍于大王没下令允许提价,便都命手下人假扮进货商,把粮食从左手倒到了右手,加价去卖。

听闻许多贵族和官员甚至因为前几个月卖粮食没挣太多钱,想把亏空补回来,愣是把粮价提的比一开始还高,百姓怨声载道,都觉得官府是在耍他们玩儿。”

李成桂:(oへo╬)

“该死的一帮子蛀虫,本王真想学一学朱元璋,来几起大案,把这些人都给斩尽杀绝!”

“大王,那……。”

“此时这些人还都有用,便随他们去吧。老百姓而已,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便是死一些人也没什么要紧,本王的千秋功业比较重要。”

“是。”

……

辽南城。

虽然已是永乐四年春天,可因为地处东北,外面的气候偏冷,积雪累日不变,一点都不带化的。

好在朱七牛一早就让人搭建了玻璃暖房,又垒起了火炕。

天一冷,一家人往炕上一窝,吃饭都不带下来的,倒也没有觉得很冷。

这天又下大雪了,于是东厢房的火炕上,朱七牛、朱大牛、朱二牛以及借着巡视名义赶过来聚一聚的朱四牛围着一张四方桌吃着火锅,一个个辣的‘斯哈斯哈’的,却谁都不肯稍微停一下筷子,吃的那叫一个起劲,完美保留了小时候就具备的吃货属性。

时不时他们倒也会碰个杯,喝两口酒,或是卷个煎饼换换口味,但主要还是在吃火锅上。

第53章 初为人父喜眉梢

只不大会儿,桌上的一二十种火锅食材就全都被四兄弟给消灭掉了。

首节 上一节 443/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