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442节

可大明太宗文皇帝和当今皇帝就不同了,他们有宋濂、李善长、徐达……等一系列先生教导,眼界比起太上皇强的太多。

更要紧的是,或是为了有相匹配的功绩,或是皇位来的太没有挑战性,所以他们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不约而同的都将扩张领土当做了目标。

你们发现了没?就算把打下倭奴的功劳算在太上皇头上,那大明太宗文皇帝执政期间也是实打实的拿下了小半个蒙古和辽东,还吸引的琉球来投,擒获了前元皇帝,生前更是逼的吕宋想要效仿琉球。

草原上的环境如何?恐怕比起我朝鲜还要差一些吧,这样的地方他都看得上,何况我们这里?

再说当今大明皇帝,他比起他爹来可要楞的多,皇位都没坐稳呢,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吕宋,还顺带拿下了吕宋外边的那些岛屿。

瀛王误入?斌王为了救援不得不通杀过去?屁,都是找的借口罢了,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如今的整个吕宋承宣布政使司的疆域!

像这样的皇帝,你们凭什么认定朝鲜会是个例外?

本王甚至觉得当朱大牛和朱二牛带队来通商的那一刻,就已经等同于他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此话一出,心腹大臣们可就不只是哑口无言了,一个个直接吓得脸都白了,身体抖动如簸箕,嘴唇颤个不停,仿佛天要塌了一般。

沉寂了半晌后,兀自有那大臣不肯面对现实,抱着侥幸心理:“大王,既然咱们已经预料到了来自大明的危机,不如趁早把事情给了结了。

其一,我们必须声明高丽王做的事和我们朝鲜王朝无关。

其二,退出已经被我们占领的女真领土,归还被我们连哄带骗搞过来的女真族人。

其三,派人前去大明负荆请罪,赔礼道歉。

其四,断绝一切和大明的经商往来,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谨小慎微。

如此,想来大明就算想对我们出手也没有理由了,若是他们依旧不依不饶,那不占理的就是他们了,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其他大臣眼睛一亮,纷纷附和。

李成桂再次冷冷一笑:“你们想得太简单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单靠这样就能让大明熄灭对我们的心思?

本王倒觉得这样做了之后,反而是不打自招,自己把把柄送给大明,到时候我们才真是走投无路。

别忘了,若是本王真的预料准确了,那此次主要的操刀手可是那位斌王。

他先发明器物拿下东瀛,又两次北伐、收复辽东、献策建造草原长城拿下小半个蒙古,后出兵吕宋,吞并周遭小岛,种种事迹说都说不完。

无论在文在武、在工在医,他皆难逢敌手,咱们能想到的,他会想不到?

以他这样的心性,怕是咱们负荆请罪的人刚到大明,大明的精兵悍将顷刻间就被他领着杀进朝鲜了!”

李成桂每发言一次,大家的情绪就低落一分。

随着他这次开口,大家彻底无话可说了,只有想死的心情。

而这正是李成桂所乐意看见的。

虽然有点小朱元璋的味儿,但李成桂终究比不上天赋奇才的朱元璋。

其一是个人能力。

人家大明太上皇朱元璋起于微末,一步步带着兄弟们重建大明,南征北战,让华夏重新挺起了腰,还收复了脱离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让南北得到贯通,中原重新有了屏障,在大明无论是论功、论德、论权威、论凝聚力、论名声……全都是至高无上。

反观李成桂,虽然同样是一国之主,但却是犯上作乱得来的天下,名声上就差了许多。

为了争取国内支持,他又让利了许多给大贵族、大官员、士族豪强、将军等,以至于治下的百姓活的苦不堪言,就跟被人豢养的待宰猪羊一样。

哪怕时至今日,他都实际掌权好几年了,对整个王国的掌控力依旧不算太高,许多事都无法乾纲独断。

其二则是国力了。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朝鲜比之大明,那就像是蜡烛跟太阳争辉,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正因如此,李成桂才会召集心腹大臣来议事。

他的目的有三。

其一,分析利弊,彰显自己的能力。

其二,统一国内人心,免得被大明打个措手不及。

其三,借大明的威胁压制这些勋贵大臣,让感到害怕的他们主动向自己靠拢,方便自己收获更大权威。

细细观察了一番大臣们的反应,李成桂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慷慨陈词:“大家不必害怕,作为你们的国王,本王绝对会带着你们走向光明未来的。

道家有句话说得好,一阴一阳之谓道,既然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那斌王疑似操刀、想收拾我们朝鲜一事自然也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据本王猜测,他们或许是建国以来经常动兵,兵马需要休养生息,亦或者他们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或是他们国内更重要的是发展而不是开疆拓土。

总而言之吧,他们这次针对我们朝鲜的举措可能不是大兵压境,而是另一种方式。

正因如此,斌王才会派出他的两位堂哥来我们这里,不管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具体措施又是什么,咱们趁着这个机会多购买粮食和武器总是没错的。

一旦双方真的打起来,这些粮食和武器就是我们的倚仗,毕竟打仗打到最后打的就是军需和后勤。”

第50章 人间清醒李成桂

听国王这样说,能力不算特别出众的一众勋贵官员就跟吃了颗定心丸似得,终于不再那么害怕了。

“大王说得对啊,事情才刚开始,后面怎样谁也不知道。”

“对对对,下官方才一直在苦思为国为民之策,最终想出来的办法和大王想的差不多,只不过没有大王想的这么全面。”

“此时我等都十分需要大王的英明领导啊!”

李成桂:o(* ̄︶ ̄*)o

“大王,但不知我们究竟该如何做?”一位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老臣问道。

李成桂一见是这位老臣说话,态度都温和了许多:“爱卿,依你看来该当如何?”

“大王想来已经胸有成竹,老臣愚钝,愿洗耳恭听。”

“好,诸位爱卿仔细听来。”

“大王请说。”

“首先,粮食和武器依旧是咱们需要大量购买的东西,但不必一定都在那两位大明皇室宗亲手里买嘛,可以适量的通过其他大明商人多买一些,咱们也好多存一些,兴许斌王见咱们买的少了,还以为咱们没有野心呢。

其次,务必监管好国内各项情况,防止大明策反,尤其是朱大牛朱二牛过来时,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不能松懈。

其三,经略女真一事要加快,多吸收人过来,多占领一些地盘,将来一旦我们跟大明打起来,这些新增的人口和地盘便是我们能多拖延一段时间乃至翻盘的底气。

其四,本王知道你们都收购了许多大明的货品,本王不指望你们平价售卖给本国百姓,因为你们劳心劳力,当然也要挣一些钱,但本王希望你们不要加价太多,如此我们才能凝聚本国民心,增强国力。

万一将来哪一天咱们跟大明打起来了,这些普通百姓将会被征调入伍,去当敢死队,他们此时每多吃饱一顿,力气增长一分,将来我们就多一分打赢的机会!”

众人听得头头是道,纷纷点头附和。

李成桂因此心里十分满足,原本就不小的野心便逐渐膨胀了起来,大有舍我其谁之感。

某一个不经意间,他甚至产生出了借力打力、见招拆招、兵强马壮后入主中原的念头。

嫡系高层达成一致意见后,朝鲜这边便开始秘密准备了。

但普通民众并没有太大的感触,顶多是采买的粮食便宜了那么一圆钱或几分钱,原有的存款能多买一些粮食而已,总体来说也算是值得高兴的事儿吧。

毕竟能从贪婪的贵族官员们嘴里掉点残羹剩饭出来可是不容易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仅有少部分国民才察觉到的小变化。

大商人们面向国民售卖东西时,竟比较喜欢人们拿大明币钞来结算,往往都能给予一定的优惠。

跟明朝或女真那边做过生意的人都能猜到,这是因为明朝货币比较坚挺、受欢迎,能在各国通行,买东西比较方便。

而其它国家的货币呢,在本国都未必得百姓信用,百姓有时候情愿以物易物,都不想收本国货币。

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除大明商品外,其它国家地区的商品都比较粗制滥造,售价也就极低,根本卖不出钱来。

尤其是跟大明商人交易时,这些货品往往被压价到很低的地步,这便越发突出大明货币的购买力了。

因此,大家自然是情愿收大明货币,而不是本国货币或其它货币。

意识到这点,聪明的小商人或百姓便自然而然的下意识想要多收点大明货币,而不是把大明货币拿出去花。

他们虽然不富裕,收藏的人也就能收藏个几张,有的一家也才几百圆大明货币而已,可架不住他们基数大啊,两个几百圆就是一千圆,两百个几百圆就是十万圆,两万个几百圆就是一千万圆。

一来二去的,竟也有不少大明货币流入了他们手中,进一步加大了大明货币在朝鲜的拥有量。

而这一切,高高在上的国王和贵族官员们是没有察觉到的。

因为在许多地方的失察,事情的发展并未如同朝鲜君臣最初所料。

在之后的大量时间里,他们低价卖了很多东西给大明商人,换了很多钱。

又用这些钱买了许多自己需要的大明商品,比如粮食、武器甚至是罐头、玻璃。

因此,他们的储备粮和储备军需越发充足,搭建了玻璃暖房后,就连寒冬腊月也能有点绿菜吃吃了,爱好享受的贵族们无不欢欣雀跃。

而朱大牛、朱二牛方面呢,在之后的几次往返交易中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有买有卖,商品范围跟之前几乎一毛一样,待人接物也还是老样子,嚣张且短视,一点变化都没有,除了身份特殊点,连一般商人的精明劲儿都不如。

就仿佛他们来朝鲜做生意,真的就只是为了挣钱似得。

这下可搞笑了,直接使得李成桂之前的一通通分析……变得一无是处。

就跟个笑话似得。

李成桂想要借此事提升影响力和凝聚力的计划嘛……胎死腹中了,反而还损失了一部分权威,不再像刚立国时那样受人吹捧推崇。

意识到这些,李成桂一度面红耳赤,好几天没好意思接见外臣。

还是负责财政的大臣来找,说因为大量交易,导致朝鲜方面财政、物资双短缺,他这才厚着脸皮将之前那帮大臣全都又召集了过来。

这一次,李成桂不打算侃侃而谈了,以免大家联想起他之前的‘运筹帷幄’。

众大臣过来后,李成桂简单讲了几句,就让财政大臣出来告知众人情况,让众人商议对策。

朝鲜的财政大臣不用说,自然是模仿的大明的财部尚书而设立的。

在水平上嘛,他跟大明财部尚书周光之间最起码差了一个黄育才。

根据有限的知识和见解,财政大财简单扼要的说道:“诸位大人,我长话短说哈。

现在的情况呢,是这样,我们要从大明买粮食和军械、药品、丝绸等,需要很多钱,而我们国库的钱财是有限的,几轮大型采购下来,我们的钱已经快见底了。

而我们除了用实打实的金银铜钱去兑换大明的币钞以及本国税收等有限的手段外,向大明低价出售商品也能获取钱财。

可是咱们的东西卖价太低,无论是开采还是生产又太费时间,以至于咱们的东西渐渐有点赶不上趟了,很多对外售卖的交易不得不暂时停下来。

我啊,就怕这些大明商人因此而去寻找新的供货商,到时候咱们就算是有东西,也卖不出去了,那就只能靠金银铜钱兑换和税收来获取钱财了。”

第51章 跨州联军者不可胜数

文武大臣们彼此对视了几眼,都敏锐的捕捉到了财政大臣话里的关键。

缺货。

税收!

“既然缺货,那就召集百姓多多搞出货物来啊,甭管是人参还是松子、宝石、海鲜,多派人去,百姓还能因此挣点钱糊口,这多好啊。”

“朴不成大人所言极是,既然货品不够,那就多想办法搞货。”

“不如大王下令各地贵族、衙门自行收集货品,自行对外售卖,这样也好节省时间。”

“……。”

首节 上一节 442/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