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371节

“慎言。”

“哦。”

……

数日后。

朱七牛正在一片草场里躺着晒太阳呢,皇帝的贴身太监忽然找了过来。

“斌国公您在这儿啊,可让我好找。”

“哟,你怎么又来了?皇帝又有旨意了?”

皇帝的贴身太监好容易把气喘匀了,连忙将近来京城发生的事儿讲了讲,随即说道:“所以皇上请您回去呢,估计这事儿啊,说开了也就好了。”

朱七牛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他甚至早早就让团团收拾好了主要东西,就等回家了。

闻言不怒反笑:“好啊,那咱们今天就回去?”

“行,那咱们……呵呵。”

“懂,我们这就回城,早点收拾东西,好早点走。”

“行行行,斌国公可真好说话。”

“你太抬举我了。”

“……。”

骑马走在回太平城的路上,朱七牛脑海中回忆着老太监方才的话,逐步捋顺了前因后果。

“虽然老太监没有明说,但这么多官儿众口一词的弹劾我办羊毛衫厂的事儿,这显然不是一般的巧合,我堂堂天下第一国公,也不该是这些人以为能轻易弹劾掉的,除非这里面有个大推手。”

“是太上皇吗?”

“所以李增枝在草原上查了这么久,一点事儿都没查出来?”

“连带着圣意网罗罪名这么简单的事儿都办不好,这家伙不会比李景隆还废吧?”

“最后搞得还得远在京城的太上皇亲自下场,估计太上皇心里也憋着火儿?”

“再加上被太上皇逼得不得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皇帝,两代皇帝可就都被李增枝给得罪了。”

“这哥们以后前途堪忧啊,哈哈。”

第225章 功成不必在~我

太上皇做事情一向是摧枯拉朽的,尤其是在针对某个人时,那叫一个不择手段。

也就是他想牵连更多人时才会选择忍让。

比如胡惟庸那次。

否则的话,就是让人偷偷下毒,他也不是干不出来。

朱七牛可太了解这位让人又爱又恨的老人了,因此回到太平城后,他只用了半天时间收拾东西,交接事务,然后便在一百士兵的护送下堂而皇之的离开了太平城,一丢丢留恋都没表现出来。

也只有这样,他觉得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

反正以太上皇的作风,紧跟着怕就是调集藩王前来草原驻守了。

蚕食计划嘛,废不了。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朱七牛早已有这个觉悟。

他这一突然离开,可把朱棣、孟毓崇、诸葛明等搞不会了。

就连想方设法搜罗朱七牛罪名的李增枝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蹲在墙脚使劲儿挠头。

“所以我到底还要不要搜集斌国公的罪证?”

“如果我不搜了,万一羊毛衫厂一事扳不倒他,他又回来了,太上皇问起来,我拿啥交差?”

“可是搜集的话,又实在搜不到,还容易被打。”

一边嘀咕一边挠头,李增枝一不注意就挠到了左边额头上的一个包上,疼得他嗷嗷直叫。

这个包就是被人打出来的。

昨天他突发奇想,想到去草场上的牧民那里问问朱七牛有啥不好的地方。本以为离城远了,百姓不怎么怕官府,也就会说‘实话’。

结果嘛,人家牧民一听他的问题,‘啪’的就给了他一个左鞭腿,踢得他头也肿了,人也摔了,半天没爬起来。

等他好容易爬起来,人家牧民早就骑着马溜了,找人都找不到。

更可气的是那几个跟着他一起的士兵,居然全程视若无睹,既不拦下那牧民,也不来搀扶他。还是他下了军令,人家这才不情不愿的过来扶他上马,回去医治。

李增枝知道,这些兵都是朱七牛手下的兵,跟着朱七牛享受过很多好处,所以跟自己不亲近,反而巴不得自己出丑,自己若是不想引起众怒,被人群殴甚至埋在茫茫草原上,还真就只能不去追究他们。

╭(╯^╰)╮

好不容易疼痛减轻了,李增枝继续蹲在墙脚一边挠头一边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办法。

“要不写封信问问太上皇?”

……

朱七牛离开太平城的当天,太平城另一处城墙墙角处,两个牧民打扮的人装作闲聊的样子聚到了一起。

“太好了,朱秉文这个魔鬼终于被调走了,快,回去通知大汗。”

“真的吗?消息可靠吗?”

“当然可靠,我亲眼看见的。”

“他咋突然就走了?那城墙不是还没修成吗?”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似乎他早就开始放权了?或许是大明朝廷上有变故吧。”

“行吧,咱们只需要禀报咱们知道的就行,其它的不关我们事儿。”

“谁说不是呢,反正咱们也不是贵族,就算立下功劳,也没啥太多奖赏,过得还不如大明一个普通牧民。”

“听你这意思,在大明这边当牧民当上瘾了?傻了吧你,咱们跟他们可是世仇。”

“啥世仇不世仇的,咱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是稳定的能吃饱肚子的日子,其它的咱管得了那么多?你看看人家大明,落户草原就给草地,还有人专门安排牛羊马迁移路线,就连从官府手里买牛羊,价格也只有市价的一半,养出来的牛羊能卖肉、有多少能卖多少不说,羊毛牛毛都能卖钱,城里还各种好东西都能买得到,大冬天都能吃到桃子,这日子,渍渍。”

“你说的也有道理,要是草原重新回了那些贵族手里,咱们的日子可难过喽,一年到头想吃点盐巴都费劲。”

“那你说咋办?咱们的婆娘娃儿还在部落首领手里呢,不回去?他们会死的!”

“唉……。”

最终,两个不想离开的假装汉人的鞑子还是离开了。

以赶着牛羊去外边草原上放牧的名义。

所谓外边草原,指的是长城外边的草原。

大明的犁地政策对于鞑子们来说等同于噩耗,每一次大军所过之处,鞑子纷纷向着更北逃散,压根就不敢住得近了,更别提靠近长城放牧。

因此一些大明的牧民就壮着胆子把牛羊马赶到了长城外边放牧,图一个方便。

这二人的离去,只是众多出城的牧民的缩影罢了,因此根本就没引起任何人注意。

五天后,二人回到了部落当中,将带回的消息一五一十告诉了部落首领。

首领闻言大喜,连忙马不停蹄赶去了王账,将消息告诉给了自家大汗,即此前从常茂手中跑掉的脱古思帖木儿。

朱七牛当然曾在史书上查过此人的下场,得知其在捕鱼儿海之战中逃掉后,没过多久就被另一位黄金家族的勇士杀死。

而另一位黄金家族的勇士则叫做也速迭儿。

奇怪的是,据朱七牛这两年的刻意打探,并未听说脱古思帖木儿被杀以及也速迭儿继位的消息。

朱七牛由此得出结论,自己对大明的改变也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他们的百姓,而脱古思帖木儿便属于其中受到正面影响的人。

虽然如此,但朱七牛也打探到草原现在隐隐分做了两派,互相敌视。

其根源在于捕鱼儿海之战后,脱古思帖木儿拼命奔逃,路上却被也速迭儿数次派人追杀,险些丧命。

而也速迭儿与脱古思帖木儿之所以如此的势如水火,其根源还在于脱古思帖木儿的先祖——元世祖忽必烈。

简单来说就是,忽必烈的上一任大汗蒙哥死后,阿里不哥曾与忽必烈争夺汗位,阿里不哥最终失败被杀。

而阿里不哥,正是也速迭儿的先祖。

脱古思帖木儿好歹也当了多年大汗,眼光、大局观、手段等都不算弱,一听大明的斌国公被召回京城了,草原之事悉数交给了燕王朱棣,脱古思帖木儿心中大喜,沉思半日后,忽然传令要与也速迭儿会盟,共讨大明。

第226章 单于猎火照狼山

脱古思帖木儿和也速迭儿这对仇敌最终相约于一处宽阔的草场见面。

双方都只带了十个侍卫。

但在草场三里开外,他们麾下各有一万枕戈待旦的鞑子,无论哪一方搞事情,这些人冲锋起来,谁都不能保证己方的安全。

越是如此,他们就反而越不敢乱来了,也就越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一谈。

“哟,这不是丢人丢到姥姥家的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吗?几天不见,瘦了不少啊,是因为捕鱼儿海之战打败,损兵折将,丢了你祖先忽必烈的威名吗?”一见面,也速迭儿便嘲讽起来。

脱古思帖木儿气的脸色铁青,却又生生忍住了:“我今天来不是跟你吵架的,而是来谈事的,你要是无心商谈,大家各自离开就是,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哟哟,你丢了我们大蒙古的人,还不兴我说吗?黄金家族的败类,你是怎么有脸活在这个世上的,我与你同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我都感到丢脸呢。”

脱古思帖木儿重重‘哼’了一声:“明军都要把草原生生圈去三分之一了,你还在这儿狗叫,是一点都不着急啊。”

提起这事儿,也速迭儿这才稍稍嘴下饶人:“哼,你还有脸说,要不是你麾下的纳哈出被打败,你自己又败在朱秉文手下,明军能把城墙修到咱们的草原上来?”

“此事以后再说,我作为大汗,自不会推脱罪责,我现在只问你,想不想干他一票,把草原抢过来。”

“你准备怎么做?”

脱古思帖木儿抽出弯刀,在地上大概画了下草原地形图,又在靠近南方的位置狠狠砍了一刀:“这,就是那道长城,一旦其彻底修好,以我军的攻城能力,是绝不可能打过去的,那这片草原就彻底丢了。

而这条长城外边的草原,也几乎等同于落入了明军手里,我们的人将因为失去了这么大一片放马地而生活更加艰难,难道我们继续一路往北迁移吗?

还有,一旦他们的边关防线推到了这里来,以后离我们就更近了,他们完全可以继续时不时派人劫掠我们,消耗我们的力量,再过个几年,别说那片草原了,恐怕更多草原都要落入他们手里。

所以,我们必须趁着这道长城没有建成之前将其拿下,反而用它来抵挡明军北上的脚步,到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依此为依托,分作各路兵马南下劫掠,狠狠报一下仇。”

也速迭儿道:“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大明铁骑也不是摆设,一开始咱们都没敢去跟他们硬碰硬,现在他们兵强马壮,长城都快修完了,咱们却反而进兵?这不是胡扯嘛,我可不想我手下的儿郎白白送命。”

脱古思帖木儿道:“你说的我当然明白,所以哪怕我早就知道他们在修长城,也没有轻举妄动。可现在时机不同了,咱们再不动手,以后绝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哦?什么时机?”

“据我手下的探子回报,他们的斌国公朱秉文被调走了,现在那片草原归大明太上皇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管辖,但这个人没有朱秉文那么大的权利,他本身还是个藩王,他们的皇帝肯定对他有提防。

咱们之前不动兵是觉得对付不了朱秉文,可换了朱棣,就又不一样了。

我还得知消息,前不久就连常森、张冰洋和朱四牛这些沙场宿将也被调走了,换上了几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将领。

你说,这是不是咱们的好机会?只要咱们速度够快,完全可以趁着他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拿下这条长城。”

“哦?还有这事儿?待得好好的,为何朱秉文会被调走?”

“哈,肯定是功高震主了呗,汉族的皇帝最怕这个了,刘邦是这样,赵匡胤是这样,赵构是这样,朱元璋更是这样。”

“确实,这些两脚羊的皇帝别看武力不咋滴,可一个比一个会耍心眼,根本不明白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压服其他人。”也速迭儿嘿嘿一笑,指桑骂槐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71/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