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331节

“这很明显嘛,宣布要北伐后,他马上就搞出方便面和自热火锅,肯定是才注意到军粮对军队的重要性,要是他早就想到了,估计早就试做过,就跟酱香饼一样。”

“说的也是。标儿。”

“怎么了父皇?”

“发明这些新军粮虽然不是特别大的功劳,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你打算怎么赏他?”

“银子、庄子、布匹、玉器、瓷器、蟒袍?大概就还是这些吧。”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这些都太老套了,用咱的好大孙的话说,七牛家里的蟒袍都要塞满一个柜子了。”

“那父皇的意思是?”

“再额外给他题一幅字,什么国之柱石啊,忠君体国啊,让人刻在石头上,放在他家门口,这小子现在就好这口,反正又不花什么钱。”

“儿明白了。”

……

冠军侯府门外的空地上,工部的匠人正在施工。

受皇帝指派,他们特来此处竖立一根石柱,上书四个大字——国之柱石。

在大明过去二十年的历史里,这种恩典也是少的可以,一向爱看热闹的百姓岂能放过这种好机会?

工部工匠才过来呢,状元街上逛街的人便围了过去,个个羡慕不已,议论纷纷。

朱七牛:o(* ̄︶ ̄*)o

随后,虽然这项小工程的工期也就一天而已,但朱七牛愣是专程去了大门口四趟,又是给工匠们送水,又是送水果,生怕他们热到中暑。

他的每次出入,自然引得围观百姓各种惊呼、羡慕、示好、搭讪。

朱七牛:o(* ̄︶ ̄*)o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朱七牛还出门一趟,把黄月英也给喊了过来,让她一起欣赏皇帝的墨宝以及本次赐下的红色蟒袍和几件精美玉器。

如此一来,朱七牛又多从门口过了两遍,多享受了两遍人们的注目礼不说,还让心上人也见识到了自己的荣誉。

就……挺开心的。

少倾,黄月英玩够了,想回了。

朱七牛第一时间站了起来:“那我送你回去吧。”

黄月英直言不讳道:“我看你是想趁着送我回去的机会,再去门口人前显圣两次,享受人们的注视与欢呼吧?”

朱七牛瞪大了眼睛:“这怎么会呢?你不要诽谤我,你这是在诽谤我啊!”

黄月英翻了个白眼,又好气又好笑:“你就玩闹吧。”

她又在心里暗暗补充道:“等你将来当了爹,我再把你的这些糗事告诉孩子,看你到时候臊不臊得慌。”

朱七牛:(O_o)??

……

经过一两个月的准备,北伐的时机已然成熟。

于是乎,朱七牛、蓝玉、常茂等轻车简从奔赴边疆去了。

为了保密,皇帝仅仅在前一晚召见他们吃了顿饯行酒席。

而在他们出发当天,皇帝也好,文武百官也好,全都没有大张旗鼓的相送,什么点将啦、十里相送啦,更是全都没有。

以至于不止是百姓,就连许多四品以下的官儿都不知道大明将要再次北伐。

“七牛,没想到你的骑术相当不错嘛。”骑马走在路上,常茂不时转头看一看身旁不远处的朱七牛,笑着夸赞道。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几个出城时都是做武夫打扮,连盔甲都没穿。朱七牛却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穿的虽然朴素,背上却背着一把十分华丽的宝剑,手中还拿着湘妃竹扇子,一路骑马一路摇,迎面的风吹着他,他手中的扇子也在吹着迎面的风。

这样确实很帅,就是有点阻力,导致朱七牛有点别扭,开疆跑起来也没法尽兴。

只不过朱七牛怕被人笑话,所以没有收起扇子,依旧不急不缓的摇着。

直到常茂开口。

朱七牛顺势收起扇子,把扇子别在了腰带上,把右手做喇叭状放在了右耳旁:“郑国公你说啥?风太大,我听不清。”

“我说你的骑术还挺好的。”

“那是,我可是几岁时就开始骑驴了,骑了这么多年,能不好吗?”

常茂看了眼朱七牛背上的宝剑:“你跟雄英都打了很多把这种宝剑宝刀?”

朱七牛点了点头:“我就打造了几把,太子打的比较多,然后送了一些给我,我背上的只是其中之一。”

“太子打造这么多宝剑宝刀干嘛?”常茂下意识追问道。

然后他就察觉到自己多此一问了。

还能干嘛?

背在背上到处瞎晃悠、故意引人注意呗。

还得配上风和出场诗。

“你们打造的这玩意儿啊,也就是用来观赏,真到了战场上屁用没有,杀人的刀剑可不是这种尺寸。”蓝玉插话道。

说起这个朱七牛又有些失落了:“我当然知道,可是我这次就是当吉祥物的,带了杀人的刀剑又能如何?还不如带把拉风又博眼球的呢。”

蓝玉:……

“好吧,你说的在理。”

“我竟无言以对?”朱七牛接话道。

蓝玉:……

“舅舅别生气,这小子跟雄英都到这个年纪了,就喜欢搞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说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再过一两年就好了。”常茂怕蓝玉生气,在一旁打起了圆场。

蓝玉嘿嘿一笑:“我当然知道,你们哥仨这个年纪的时候不也这样吗?我还记得你小子十四岁那年有段时间老是琢磨着要往天上飞,结果有次你用鸟羽毛编了一堆翅膀,站在楼顶往下跳,却一点都没飞起来,直直就拍地上去了,脸都摔破相了,幸亏那底下是草坪,不然你现在兴许还只能躺床上等着人喂吃喂喝呢。”

常茂:(⊙o⊙)…

朱七牛:(???)

第157章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

“原来郑国公小的时候玩儿的也挺花啊。”朱七牛笑道。

蓝玉哈哈一笑:“是啊,这小子小的时候可混了,搞出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糗事,你听我仔细跟你说哈。”

常茂:……

有黑历史不可怕。

就怕有人帮你回忆啊!

这个人还是亲舅舅,打不得骂不得。

“舅舅,你可饶了我吧。”

蓝玉又是一笑:“那这次北伐是左副将大还是右副将大?”

“你大,你大,不管怎么样都是你大。”

“这还差不多,到时候你小子可要给我好好听话,要敢不听老子的,老子就去听风阁找人专门上台说你的糗事。”

听风阁,前两年才在京城开的一家戏楼,专门演出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七侠五义等书里的故事,其演出形式复杂多变,有地方戏曲,有地方小调,有相声,有说书,深受京城百姓喜欢,就连许多勋贵大臣也常去听,是京城里相当受人追捧的戏楼,吸金程度仅在大明第一歌剧院之下。

若是常茂的这些事在听风阁被爆出来,不用说,最迟三天,整个京城的人都要知道了。

常茂:……

“我保证听话,行了吧?”

“这才乖嘛,好外甥,放心,舅舅会带着你立大功的,你就瞧好吧。”

“啊对对对。”

……

离开京城后没几天,朱七牛一行人便跟沿途行军的大部队陆续汇合了。

之后十几天,陆续有各卫所的千户们领着士兵前来汇合,宛如小溪流汇合成小河,小河又汇入大江大河。

到了最后,共聚齐兵马二十余万,赶路之时一眼根本望不到头。

夜间扎营休息时营帐更是绵延无穷,夜间照明用的火把宛如一条条火龙。

让朱七牛意外的是,这次出征的兵马中也有张冰洋和朱四牛所在的千户所的兵,张冰洋这个千户和朱四牛这个副千户也都一起过来了。不过他俩并不在一个千户所里,也没有统属关系。

随着兵马越聚越多,蓝玉、常茂动不动就召集各路将军、千户商讨战策。

而朱七牛这个吉祥物呢,自然也要到场,演戏嘛。

但他几乎不用发言,一切交给蓝玉就好,就连副将军常茂都只能给蓝玉打下手。

经过商定,大军最终定在了通州扎营安顿。

通州距离燕王朱棣驻守的北平很近,但这次军事行动没有燕王的份儿。

不过蓝玉还是起草了一份军令,让朱棣不要掉以轻心,务必严防死守,以免敌人声东击西,以北平为突破口进犯内地。

蓝玉当然不够格直接给朱棣下令,但朱七牛却可以,因为他是征虏大将军,地方上必须配合。

虽然军令是蓝玉起草的,但盖上朱七牛的大将军印后,除非皇帝或太上皇下令废除,否则无论是谁都必须照令实行。

收到军令后,燕王朱棣那叫一个手痒痒,恨不得这就上马挥鞭,直冲鞑子老营。

焦急的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燕王朱棣最终还是没忍住,连写几道请战书,命人火速送往北伐大军营帐以及京城,就连太上皇朱元璋那里也没漏下。

蓝玉见到燕王朱棣的请战书后,十分嗤之以鼻:“一个藩王罢了,还想领军出征,他朱棣想干什么?积累威望,培养亲信,将来好造皇帝的反吗?冠军侯,咱们直接给他驳了吧。”

作为一个把明实录都快翻烂了的人,朱七牛当然清楚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永昌侯似乎很忌惮燕王?”

蓝玉点点头:“这小子年纪不大,但身上有股子狠劲,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太上皇,而我是坚决支持当今皇上的,自然得防备着燕王,免得其钻了空子。”

朱七牛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曾几何时,我第一次接触明实录,也是这样看的。

可是后来形势变了,太子朱标提前继位,皇帝朱元璋成了太上皇,太孙朱雄英也成了太子,渡过了八岁的死劫。

燕王朱棣?

他这辈子都没法对皇帝一脉构成威胁了。

还不如让他好好当皇帝的征北大将军,让其好好效力,将来好分封到更远的地方去当藩王,护卫大明。

想归想,朱七牛当然不敢这样说。

毕竟这次自己三人成了大将和副将,都是皇帝苦心谋划的结果,若是加一个燕王进来,那就属于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朱七牛并未反对蓝玉的看法,亲自提笔给燕王写了封回信,让其安心镇守北平,防备敌人偷袭。

而皇帝和太上皇那边的回话嘛,也都差不多。

朱棣:就挺郁闷的。

当然了,皇帝和太上那边回信的事都是后话了。

首节 上一节 331/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