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一天能挣几百个铜钱的生意,硬是要的。”
“是啊,咱们在地里刨食一年,也未见得能挣到几百个铜钱啊。”
“老四你有心了,居然还专门买了东西来看我们,等啥时候地里不忙了,我们也去你的新家瞅瞅。”
朱四虎挠了挠头,有些害羞又有些嘚瑟:“二哥二嫂,三哥,你们忙完了吗?”
“差不多了,再有一会儿就该回去吃午饭了。”
“那咱直接回吧,我买了十斤豕肉,待会让三嫂把肉给做了,我还买了西瓜,待会儿你们吃点,解解暑。”
“好,回吧。”
几人一起回到朱家,刚一进院门,几个孩子立刻迎了上来。
“爹,你回来了。”
“呀,四叔回来了,四叔带了好多东西回来。”
“四叔,七牛有没有跟你一起回来啊。”
朱四虎挨个揉了揉孩子们的脑袋,最后将红糖递给了最大的朱大牛:“这是我买给你们的红糖,留着慢慢喝。”
“谢谢四叔。”
听到外面的动静,朱刘氏走了出来,一看果然是朱四虎回来了,眼眶立刻就红了。
“老四你回来了啊。”
朱四虎快走两步到了朱刘氏跟前:“娘,我回来了,你还好吧?”
朱刘氏仔细打量了一下朱四虎,见他不仅没瘦,反而还长肉了,十分欣喜:“我还是老样子。”
朱刘氏随即才注意到朱四虎带了很多东西回来:“你这孩子,乱买这些东西干嘛呀,多浪费铜钱啦。”
朱四虎笑着摇了摇头,又把自己挑担子卖臭豆腐的事情讲了讲。
朱刘氏大为惊喜:“好,好啊,你们的小家也算是熬出头了。”
正在厨房做饭的小朱刘氏也听见了外面的动静,拿着锅铲走了出来:“老四你回来了啊。”
朱四虎将十斤豕肉递给了小朱刘氏:“嫂子,这是我买的豕肉,中午就做一顿肉给孩子们吃吧,剩下的你给弄成咸肉,免得坏了。”
一听有这么多豕肉,小朱刘氏脸上露出了笑意,连忙接了过去,顺嘴叮嘱了孩子们几句,让他们不要喝太多糖水,免得长蛀牙。
虽然兄弟四个分家了,但老朱家只有一间厨房,如果各自开火,浪费时间不说,更关键的是浪费柴火。
所以朱大虎、朱二虎、朱三虎他们便还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只不过每天的粮食、柴火、瓜果蔬菜等大家都要分摊,不至于谁吃亏谁占便宜。
做饭则依旧还是由小朱刘氏负责,毕竟她更擅长这个。
小朱李氏则在嫂子做饭时帮忙带孩子,顺便洗洗衣服,缝缝补补。
正因为在回家的路上就了解到了这些,朱四虎才把豕肉全都交给了小朱刘氏,而没有分给几家。
在饭还没做好的时间档里,朱刘氏拉着朱四虎在客厅里详细问了些他们在县城里的生活。
虽说在分家时更偏向大儿子,可小儿子和七牛八牛同样是朱刘氏的心头肉,她自然是关心的。
朱四虎十分耐烦的一一回答着,还邀请朱刘氏和家里人得空的时候去县城看看。
朱刘氏面上拒绝,怕麻烦儿子儿媳,实则心里有些期盼,想去看看儿子的新家。
不多时,饭菜弄好了,忙活了一上午的朱象和朱大虎也回来了。
一看见朱四虎回来了,朱象和朱大虎老高兴了,拉着朱四虎又是一阵寒暄、询问。
当听说朱四虎现在靠卖臭豆腐、每天都能挣个几百枚铜钱后,朱象和朱大虎更高兴了。
“好啊,老四,你跟你媳妇儿真是辛苦了,我看啦,早晚有一天七牛会被你们供出来的,我老朱家也要出一个大官了。”朱大虎道。
“对,你们一定要敦促七牛好好读书,朱家的希望都在他身上了,能力越大,能力就越大嘛。”朱象道。
朱四虎一脸黑线。
好长时间没听老爹说废话了,猛然来这么一句,我还真有点不适应。
饭菜上桌,大家开始吃饭。
嘴里嚼着肥肥的豕肉,朱家的大人们喜笑颜开。
几个小孩子面对那诱人的豕肉,却是筷子都没动。
朱大虎一问才知道,几个小的喝红糖水已经喝饱了。
朱大虎皱了皱眉:“红糖水是好喝,可填不饱肚子,你们这会儿觉得饱了,几泡尿下去,肚子就又空了。”
朱四虎揉了揉最小的朱六牛的脑袋:“那就把饭给他们留起来,等他们饿了的时候再吃。老大,你也别教训他们,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咱们爹也曾经买过红糖给咱们喝,那时候你都涨到要吐了,可还是抱着水碗不放手,比这些孩子还不如。”
朱大虎老脸一红:“小时候没吃过喝过什么好东西,可不就馋嘛。行吧,你们几个去院子里玩儿,别在大堂里吵,我们要跟你们四叔说说话。”
朱大牛哼了一声:“我们也要跟四叔说话。”
朱二牛打了个哈欠,附和的点了点头:“是啊是啊,我们还要问问七牛啥时候回来呢。”
朱四虎看了看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心知要是不把他们摆平,这顿饭是难吃消停了:“七牛暂时回不来,他每天都要去宋先生那里听讲,不过嘛……。”
几个孩子眼中的失望立刻消逝了,重新换上了希望:“不过什么?”
“不过你们爹娘不忙的时候,倒是可以让他们带你们去县城玩一玩,到时候你们就能见到七牛了。”
第49章 过尽千帆皆不是
一听可以去县城找七牛,六个小牛崽子老高兴了,一窝蜂就跑出去玩儿了。
一切似乎都恢复成了过去的样子,只是老四家搬出去了而已。
亲情并无半点褪色。
吃过饭,小朱刘氏又把泡在凉水里的西瓜杀了,大人孩子各来一块,全都甜在了心里。
然后家里的壮汉们就都抓紧时间去田地里忙了,没时间相陪朱四虎。
朱四虎倒也不矫情,看了看天色,想起家里的臭豆腐生意,告辞离开。
朱刘氏一直将朱四虎送出家门,直到他的背影都看不见了,这才抹了抹眼泪,转身进屋去了。
来到黄家大门口,朱四虎敲了敲门。
一个丫鬟前来开门,朱四虎将书稿递了过去:“这是我儿子朱七牛这段时间写的书稿,烦劳交给你们家小小姐。”
丫鬟接了书稿,送去内宅给黄月英。
黄月英正百无聊赖的在房间里逗着狸花猫,一听书稿来了,‘呲溜’就站了起来。
“好你个七牛,终于有书稿了。”
黄月英接过书稿,捏了捏厚度,小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
“怕不是有六七万字,够我看几天了。”
黄月英想了想,又对丫鬟说道:“去账上取五钱银子送给七牛的爹。”
“是。”
得了五钱银子,朱四虎自然是高兴的,哼着些找不到出处的山歌就回县城了。
路过隔壁村卖西瓜的摊子时,朱四虎又买了一个,打算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回到家后,朱四虎放下西瓜,然后就迫不及待挑着挑子上街卖臭豆腐了。
“老朱啊,咋这会儿才出摊?一天没吃你家的臭豆腐,我是浑身不得劲儿。”
“我回了一趟老家,看望爹娘去了。”
“老朱,快别废话了,给我来两份臭豆腐,多加点蒜末。”
“老朱,我也要两份,就好这个味儿。”
“老朱还真是孝顺,放着生意不做,却跑去老家看爹娘。”
“那是,不然你以为老朱之前被欺辱时,朱七牛为啥能站出来反击?这都是老朱言传身教啊。”
“有理有理。”
“这是十个铜钱,老朱,给我来两份臭豆腐。”
……
仅仅两天后,黄月英都还没看完的三国演义书稿的副本、便出现在了朱元璋手中。
是夜,大明皇帝和太子都诡异的通宵了,以至于第二天上朝时动不动就偷偷打个哈欠,搞得臣子们一头雾水。
最近也没啥紧急事务啊,晚上用不着熬夜吧,咋陛下和太子都这么困?
下朝之后,朱元璋单独召见毛镶,询问了一番宋濂与朱七牛的相处日常。
挥退毛镶,朱元璋独自思索起来。
“这个宋濂还是一如既往的鬼精鬼精,这种送钱的抄书生意都不做,生怕污了朱七牛的名声。”
“抄书?未见得是抄书吧?要抄书,最起码得有本原作吧,可找遍大明,除了咱、标儿、黄育才和黄月英处各有一本,也没找到第五本三国演义啊。”
“该说不说,朱七牛能有如此际遇,他的爹娘功劳不小,一个勤勤恳恳,一个富有智慧,对上孝敬父母,对下关爱子侄,知道宋濂是高人,还十分听他话,真是活该有朱七牛这么个神童儿子。”
朱元璋转念又一想:“这孩子竟能在宋濂的放养教学中自学论语,背的头头是道,还每天抽空抄书,帮着朱四虎收账,这脑袋到底是咋长得,咋就这么厉害呢?”
“不行,咱对这孩子实在是感兴趣,等不及在他殿试时才见他了。”
想罢,朱元璋提笔写了封诏书——咱听闻溧水县大河村乡间小儿朱七牛四岁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论语等书,还曾做出临江仙、豆腐诗等诗词,实乃天降神童,颇能彰显大明文风鼎盛,未来可期,着于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前将朱七牛请来应天府,与咱和百官、京城百姓一同过节。
皇帝诏书很快下发到了中书省。
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看过后,面上恭敬,心中却是倨傲一笑,文不文白不白的诏书,鸡抓一样的文字,这种人竟也能当皇帝,比起我可差远了。
稍稍琢磨了片刻,胡惟庸命人喊来了中书省右丞相和几位参知政事。
也不将朱元璋的诏书给几人看,胡惟庸直接代为下令:“皇上有意召集有文采的士子前来京城共庆中秋,以彰显我朝文风,你们把意思传达下去吧,让各州府都搜罗一番,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右丞相汪广洋问道:“胡大人,这有文采的士子可是指的各州府的举人?”
胡惟庸摇了摇头:“右相想岔了,皇上的意思是召集那些年龄不大的士子,就以……十二岁为界吧,只召集十二岁以下的孩子。”
汪广洋和其他几位参知政事都有些不解,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就算文采斐然,又能好到哪儿去?各省那些等待会试的举人不比这帮孩子厉害?
虽然心中不解,但汪广洋他们可不敢质疑朱元璋,纷纷应了下来,然后就下去忙了。
不多时,一封封文书从应天府发出,目的地郝然是各州府。
朱元璋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哼,好一个胡惟庸,咱让你特请朱七牛一人,你却要把全国的聪明孩子都招来,还提都不提朱七牛,你这是要跟咱打擂台!”
“若这些孩子到时候表现不佳,咱岂不是成了好大喜功?”
“哦,咱明白了,你还想趁此机会让各地官绅把自家儿子送来京城混个脸熟,好让他们将来平步青云,到时候你把实情一说,人情都是你的,一箭双雕啊。”
朱元璋呵呵冷笑,浑身杀气四溢,惊得武英殿内伺候的太监宫女纷纷跪下,瑟瑟发抖。
突然,朱元璋收敛起了杀意,表情也变得无比平静,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你就狂吧,咱且先忍一忍你,等时候一到,咱不仅仅要杀了你,还要废了这千百年来的丞相制度,咱绝不再让咱的后代儿孙被宰相所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