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235节

常茂身后的朱七牛歪了歪头,忽然咧了一个笑脸。

嘿,十岁的两朝老臣,就问还有谁!

虽然疑惑,但对于这事……还真就没啥人反对。

一来,老朱一向乾纲独断惯了,大臣们也习惯了,不太敢跟他顶牛。

二来,太子朱标确实有明君之德和明君之能,让他当皇帝挺好的,基本上所有人也都希望他将来能当皇帝。

三来,当今皇帝五六十岁了,唐玄宗李隆基在这个年纪时已经开始胡来了,以至于好好一个开元盛世愣是给玩成了安史之乱,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皇帝这会儿退下来也挺好的,保住晚节也保住大明。

一番心领神会的彼此眼神交换,众大臣‘哗啦啦’跪了一片,齐声道:“谨遵皇上旨意。”

“父皇,这不好吧,您正是春秋鼎盛之际,儿臣还有许多要向您学习的地方,您何必这么着急呢?”朱标心中说不激动和高兴那是假的,但他同时又有些怅然若失和忐忑,快速思索一番后,他站出来说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标儿你不必多说了,准备继位就是,反正这皇位早晚也是你的,以后咱就做太上皇了,或者你也可以拿咱当你的大将军嘛。”

朱标对老爹的了解不在马皇后之下,一听这话:“父皇的意思是……您该不会是想亲自出海打倭奴吧?”

朱元璋笑了笑:“不行吗?你不会是觉得父皇老了,就提不动刀了吧?”

“那倒不是,只是这倭奴远隔重洋,您御驾亲征的话,是不是太危险了?”

“无妨无妨,就算咱战死了,你也继位了不是吗?大明出不了乱子。”

“这……。”

“好了,就这样吧,礼部下去之后尽快挑选一个好日子,好让咱的标儿尽快登基。”

刘仲质高声回应道:“臣遵旨。”

朱元璋又道:“好了,就这样,你们各回各位,处理公务去吧。”

“是。”

随着众臣子的离开,皇帝即将禅位于太子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时之间,引起百姓诸多议论与期待。

但是皇帝和太子曾经提过的御驾亲征倭奴国的事儿,可就没有官员敢对外讲了,尽管许多官员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事儿,心里老好奇了。

第24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忠义伯府。

朱七牛正在给妹妹朱八牛讲解论语,老娘赵兰忽然急冲冲跑了过来。

“七牛,我在街上听人说皇帝要让位给太子了,这事儿是真的吗?”赵兰气喘吁吁的问道。

朱七牛点头:“是真的,娘你还关心这个?”

“我当然关心了,皇帝咋就突然想退位了?”

“这个嘛……你就别管了,不方便说。”

“好吧。”赵兰激动的搓了搓手:“这事儿是真的就好,咱们朱家又走运了。”

“哈?”

“你想啊,太子当了皇帝,那太孙就是太子了,以前你是太孙的朋友,之后你是太子的朋友,以前你救的是皇帝的媳妇儿和孙子,以后就变成你救的是皇帝的娘和大儿子,这能一样吗?”

朱七牛摊了摊手:“好吧,你高兴这么理解,那就这么理解吧。”

赵兰:o(* ̄︶ ̄*)o

……

武英殿。

朱元璋将玉玺交到了太子手里:“标儿,以后这个国家就托付给你了,你以后做事千万要慎重,别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朱标眼圈一红:“父皇,你这是何必呢?就算你不放心其他人去攻伐倭奴国,儿臣也能领军出征啊。”

“不,你是皇太子,是大明的储君,咱都能出事,唯独你不能。”

“父皇。”

“财部咱就让给你组建了,你正好趁此机会提拔官员,培植心腹。

至于城北,就看买房的结果了,若是证明这个计划真的很好,你就在全国推广,不用怕没钱结算,咱会尽量替你打下金山银山,到时候大明不会通货膨胀,也不会通货紧缩,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你这个皇帝就会得到更多人支持。

咱预想过了,你登基后,只需让财部发挥得当,城北动起来的方式得到推广,单这两件事就足以让你功比汉文帝汉景帝了。”朱元璋一脸笑意的絮絮叨叨,宛如一个在家门口晒太阳聊家常的农家老爷子。

“父皇,你还不如将这两样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则你必然功比始皇帝,何苦让给儿臣呢?”

“儿孙总要有点儿孙的成绩嘛,咱不能都占了,况且咱若是顺利拿下倭奴国,功劳同样不小。”

“好吧。”

一番交心下来,朱标心里彻底有数了,也不再推辞皇位,默认了老爹的安排。

这之后,仅仅过了三天,礼部推算好的吉日便到了。

于是乎,大明第一场禅让大典和第一场皇帝交接大典开始了。

在这天,大明第二任皇帝朱标正式登基。

大明由此开启了另一个时代,一个由外儒内刚、蔫坏蔫坏的人所带领开创的时代。

为表尊敬,这一年依旧按照洪武纪年,到了第二年才会改换年号。

登基大典过后,皇帝朱标恩赏了许多皇子、皇孙、勋贵、官员。

朱七牛也得了二十两银子和十匹绢布的赏赐。

大典之后的第二天,太上皇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带着他的一帮子武勋武官们到沿海一带造船练兵了。

皇帝朱标下令,各部各司全力配合。

同样是大典之后第二天,皇帝朱标下旨组建大明第七部,是为财部。

财部尚书由原应天府同知周光担任。

应天府同知则由另一名五品官员接任。

皇帝还在下旨组建财部的同时阐述了一下财部的职权范围。

见宝钞可以兑换金银铜钱的政策彻底底定,所有官员都很高兴,唯独户部官员不太高兴。

新皇帝之后就没什么大动作了,也没有急着把他的心腹万三重等人调回京城,也就是往各部安排了一些小官而已,最高的那个也就是接任周光的应天府同知罢了。

这让一众老臣都松了口气。

朱元璋成了太上皇,原皇后马氏自然就成了太上皇后,不能再住在坤宁宫,否则不成体统。

乾坤一向是一对,既然皇帝换了人,那就是乾换了人,作为坤的马太上皇后岂能跟自己儿子配对?

不仅是他,太上皇朱元璋的那些妃子如今也都是太妃了,需要搬到另外的宫殿去住,原宫殿则全都留给了朱标的妃子。

但新皇朱标经过吕氏一事后,对纳妾一事一向都不感兴趣,以至于他的妃子比起父皇来少一大截,太妃们这一搬走,倒有许多宫殿空下来。

朱标登基第三天,下旨册封原太子妃常氏为皇后,并赏赐皇后娘家郑国公府白银千两、锦缎百匹……珍珠百颗。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改变了,但也都是冲着好的一面改变,大家都觉得挺不错的。

一开始,朱七牛也是这么看的。

直到他去往春和宫找朱雄英玩儿,这才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一看见朱七牛,朱雄英立刻委屈的瘪了瘪嘴:“七牛,以后春和宫就归我了,这么大的地方,我住不习惯。还有,以后想见爹娘都得请旨才行,还不能随便喊爹娘,得叫父皇母后。”

朱七牛一怔,是哦,太子成了皇帝,太孙就成了太子,这太子东宫可不就归雄英一个人住了吗?

顶多是有些太监和宫女陪着他。

身份不同了,相关礼仪也就不同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

“那……你还真是有点惨呢,要不你晚上偷偷跑去找皇帝和皇后?”朱七牛思索了片刻,出起了馊主意。

朱雄英道:“这不行的,万一事情传出去,别人要弹劾我了。”

“你这么小,也有人弹劾?”

“当太孙时,人家看我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了太子就不同了,人家都盯着我,巴不得我出错,然后弹劾我邀名。我爹……我父皇是这么跟我说的。”

“哦豁,那还真是蛮累的。话说你现在还不是太子吧?”

“父皇说过两天就正式册封。”

“这样啊,到时候你就是大明储君了,要加油啊。”朱七牛拍了拍好友的肩膀,想笑,但生生憋住了。

朱雄英撇了撇嘴:“什么储君不储君,反正我早晚都是储君,我才不想这么早当呢。皇爷爷最坏了,我听皇奶奶说,他虽然说得好听,但实际上未必不是在宫里呆久了,手痒了,所以才把事情都丢给我爹,他好出门去浪荡玩耍。”

朱七牛笑了笑,这话也就你敢说,你看其他人谁敢提呀。

……

陪着朱雄英玩儿了一阵,直到宫门要锁了,朱七牛这才出宫。

等他回到家,正好赶上宵禁开始。

抬头看了看天上依稀可见的残月,朱七牛搓了搓手。

“接下来就是收钱卖房了!”

第249章 有志者,事竟成

对朱七牛来说,接下来就是收钱卖房了。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接下来则是花钱买房。

一买一卖,正如一阴一阳,缺少任意一方都不行。

虽然打定主意要买,但谁都希望能少花点钱。

所以大家都稳着,没有人刻意找朱七牛打听价格,甚至都没表露过任何想要买房的想法。

他们原是想等朱七牛先稳不住了。

结果……朱七牛这小毛孩子真不是一般的稳,压根就提也没提。

卖方不着急,就该买方着急了。

尤其是那天听完朱七牛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官员及其亲属们,格外的着急。

眼看着大明都要打倭奴国了,到时候一旦拿下,那么多金银铜钱流入大明,财部一旦控制不好,势必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这样的情况下,把钱留在手里简直愚蠢,用来买一些价值高的东西才合适啊。

正如城北的房子,将来的价格势必越来越贵。

此时买了,就算将来钱不值钱了,房子转手一卖,卖的钱也必将比今日买的钱多得多,怎么算都不亏,甚至还能赚一笔。

抱着这样的想法,能够稳住的买方已经不多。

正月初十这天,便已经有人秘密找上朱七牛,想要低价买一些房子。

对于这类人,朱七牛一律和颜悦色的接待。

但一谈到低价卖房或多买些房囤着,他立刻严词拒绝,口称城北之房大部分会还给那些卖了地皮和房子的城北百姓,少部分会自己留着,只有极少一部分才会对外售卖。

首节 上一节 235/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