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10节

看了眼小胖手中的油炸桧,赵老汉道:“油炸桧趁热吃才好吃,这事儿待会再说,先去后面吃饭吧。”

朱七牛拍了拍巴掌:“哦,吃饭喽。”

几人来到豆腐铺子后面的住宅,听到声音的朱七牛的外婆、大舅、舅妈立刻迎了上来。

“哎呀,我的小外孙来了,快让外婆抱抱。”外婆一看见朱七牛,那叫一个稀罕,迈步就小跑了过来。

朱七牛紧走两步,脖子上的铃铛‘铃铃’作响,扑入了外婆怀里:“外婆,我好想你。”

外婆眼圈都红了:“外婆也想你啊,这次来了别急着走,在这里多住两天。”

“好,我喜欢外婆,外公,还有舅舅舅妈和表哥。”

“好好好,乖孩子。”

从外婆怀里探出头,朱七牛又甜甜的喊了一声:“舅舅舅妈。”

赵山和媳妇笑着应了一声,看向朱七牛的目光中满是慈爱。

毕竟是唯一的一个外甥嘛,宝贝儿的跟什么似的。

赵老汉让小胖从厨房里拿出早就提前留出来的豆浆,又亲自给朱七牛那碗舀了一勺糖:“七牛,快来喝豆浆,吃油炸桧啦。”

朱七牛‘嗯’了一声,牵着外婆的手坐在了外公旁边。

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油炸桧,朱七牛大口咬了上去。

‘miamiamia’。

“哎呀妈呀,真香!”

第14章 行成于思毁于随

随着豆浆的香味、油炸桧的香味在四周飘荡,朱八牛的梦随之变成了美食世界,各种好吃的到处乱飘,随手抓过就能好好品尝。

她的口水顿时流个不停,把赵兰的衣服都给打湿了。

朱七牛见状,笑的直打嗝。

拿起一根油炸桧怼到了朱八牛嘴边,朱七牛轻声诱惑道:“八牛,有好吃的哦?”

朱八牛缓缓睁开眼睛,看都没看朱七牛,直接下意识就一口咬了上去。

受到食物的刺激,朱八牛彻底醒了过来,双手抱着油炸桧‘miamiamia’吃了起来。

赵老汉和妻子赵氏都被朱八牛的吃货行为逗笑了,眉眼间满是慈祥。

赵山和妻子也是一脸笑意,还带着一丝羡慕。

他俩成亲多年,可始终只有小胖这一个孩子,别提多羡慕别人家有女儿了。

赵老汉急着去豆腐铺卖豆腐,吃饭那叫一个快,三两下就吃完了两根油炸桧,又喝了一碗豆浆。

擦了擦嘴,赵老汉对赵兰和朱四虎道:“你们别指望从黄家抄书了,平白增添许多风险,还欠人情,何必呢?”

赵兰和朱四虎这会儿也想明白了,齐齐点头:“我们知道了。”

赵老汉摸了摸小胖的脑袋:“小胖,你是个做哥哥的,又读了好几年书,知道该买什么书,待会儿吃过饭,就由你带你姑姑姑父和表弟去买书。”

小胖点了点头:“孙儿知道了。”

赵老汉有些不太放心:“你打算带他们买什么书?”

小胖答道:“无论是哪一级的科考,都避不开论语和孝经,所以孙儿打算带他们去买朱夫子作注的《论语集注》以及当朝大儒宋濂所著的《孝经新说》。”

赵老汉是个大字不识一斗的粗人,深知没文化的苦,后来有了儿女,才会敦促他们读书。

可赵山不是读书的料,勉强学了几年,虽然也算是学以致用,写信、记账都很擅长,但无缘功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虽然不通文墨,但到底家里有两个读书人,赵老汉还是大概知道朱夫子朱熹和大儒宋濂在文坛的地位,因此认定孙子推荐的这两本书都很不错。

“好,就先买这两本,七牛还小,不能一下子学太多,贪多嚼不烂,其它书嘛,以后再买。”

“是。”

赵老汉摆了摆手,去前面铺子了。

赵山和妻子吃完早饭,也都出去帮忙了。

若是在以前,他们许久不见赵兰,自然是要紧着跟她说话。

但既然赵兰一家准备留下来住两天,他们也就不急在一时,决定等生意做完了再好好唠。

赵氏和赵兰、朱四虎也很快吃完饭了,只剩三个小家伙还在那里细嚼慢咽。

吃着吃着,朱七牛似乎想起了什么:“表哥,这个油炸桧名字好奇怪啊,你这么有见识,知道它为啥叫这个名字吗?”

小胖慢条斯理的吃完嘴里的油炸桧,这才解释起来:“油炸桧这种食物许久之前就有了,很多地方管它叫油条、油饼、油糕、粿子,但在我们江南一带和一些地方,则会管它叫做油炸桧,因为在宋朝时期,有个大奸臣名叫秦桧,他害死了岳武穆,导致大宋丧权辱国,民怨沸腾,最终国破家亡,死伤无数,老百姓恨极了他,于是就将这种食物命名为油炸桧,其实就是油炸秦桧。”

朱七牛‘哦’了一声:“让人恨不得把他给油炸了,看来这个人真是坏得很。”

朱八牛吃得差不多了,把碗一推:“大坏蛋,打坏蛋。”

看着三个孩子很聊得来,跟亲兄妹似得,赵氏心中十分欢喜:“兰儿,四虎,以后有空啊,就多带两个小的来看看我们,也好让他们三兄妹多多相处。”

赵兰和朱四虎连忙答应下来。

少倾,朱七牛和小胖也吃完早餐了。

跟亲人们打了声招呼,小胖带着朱七牛一家来到了大街上。

走在溧水县城的石板路上,朱七牛一家看什么都新鲜,恨不得脑袋上长满眼睛,将四面八方的景象尽收眼底。

大街两边是各种门面,卖布的、卖酒的、卖粮食的、卖成衣的,应有尽有。

更有那挑着担子叫卖的,卖的多是各种早点、小吃,也有卖糖葫芦的。

虽然时间还早,但已经有许多人在街上走动了。

有着急忙慌去上工的匠人,有一袭长衫、姿态优美的读书人。

有拎着篮子买菜的妇人,也有赶着驴车、牛车送货的县城外的农民。

至于马车,那是很少见的,一般农民家里更不可能有马这种东西。

当今皇爷出身草莽,一贯的施政方针都是与民休息,所以溧水县城才能如此繁荣,但皇爷同时也是个马上皇帝,厉兵秣马自不必说,而骑兵是战场上的主力,但凡是马,大多都被皇爷弄去军中了。

看见糖葫芦,朱八牛可就走不动路了。

但她也很懂事,并没有开口讨要,更没有耍无赖哭嚎。

赵兰很欣慰自家闺女没有养成不好的品性,又有些可怜自幼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儿子女儿。

于是掏钱买了三串糖葫芦,一个孩子一串。

接过糖葫芦,轻轻咬上一口,酸酸甜甜,还蛮好吃的,朱七牛嘿嘿一笑:“县城真好。”

朱八牛点了点头:“比我们大河村好。”

小胖先向赵兰道了声谢,然后笑着说道:“那七牛就好好读书,争取早点过了县试,你就能来县城读书了,到时候你就住在我家。”

“县试,那是什么?”朱七牛虽然在读书,对科举却没有太多意识,于是询问起来。

小胖解释道:“县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只有过了县试,才能在县学读书,也才能参加接下来的科考,县试之后是府试,通过考试才能称为童生,进而去往应天府府学读书,若是表现优异,也可能被推荐去国子监读书。”

朱七牛听的是云里雾里,小脑袋瓜都要绕晕了:“好麻烦。”

小胖当初又何尝不是被这些繁杂的规矩给搞得头昏脑涨?所以他很是明白朱七牛的感受:“不用着急,你还小,以后就慢慢明白了。”

“哦。”

说笑间,一间占地面积不小,足有三层楼高的店铺到了。

朱七牛抬头一瞧,缓缓念着:“卧云斋。”

小胖没料到朱七牛居然认识这三个字:“表弟你居然认识这三个字?”

之前朱四虎和赵兰讲述朱七牛的读书天赋时,小胖正在买油炸桧,因此对朱七牛的情况并不了解。

之所以他一上来就推荐买论语、孝经,而不是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读物,是因为小胖自己就有这些书,而他如今已经用不上了,打算送给朱七牛。

朱七牛挺了挺圆滚滚的小肚子,脸上带着得意的笑:“表哥,你可不要小看我哦。

第15章 朝出沙头日正红

小胖带着朱七牛一家进入了卧云斋。

放眼一望,整个一楼排着很多书架,书架上全都摆着书。

有单本、套书、合订本。

有四书五经、佛道典籍、杂书。

有普通本、精装本、古书。

琳琅满目,看得人目不暇接。

飘荡在屋里的墨香味挥之不去,无形中将卧云斋的格调提高了好几层。

若不是有许多藏书,并且开了很长一段时间,又岂能有这样的墨香?

精于算计的赵兰和头脑灵活的朱四虎对视了一眼。

这里的书肯定不便宜!

二人下意识就想离开,换一家便宜的书店,可是一想到买书的钱还是朱七牛挣得,二人只能……忍痛割爱。

小胖多少知道些朱家的条件,小声安慰着:“姑母姑父,这里的书用纸上乘,拓印精细,没有错字,贵是贵了点,可绝对物超所值,若是买一般的书,翻几遍就烂了,到时候又得买,反而不划算。”

赵兰点点头:“小胖真是长大了,那就听你的吧。”

店小二走了过来,恭敬的笑着:“几位客官,这是要买书?可需要我帮忙推荐?”

小胖指了指朱七牛:“我们是来给我表弟买书的,有朱夫子的《论语集注》和宋大儒的《孝经新说》吗?”

小二看了看朱七牛,见他虽然穿着朴素,但干干净净,小脸肥嘟嘟的,肚子也圆滚滚的,十分可爱,不禁心生喜爱:“哟,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开始读书了?”

朱四虎搭话道:“今年刚上的学。”

小二道:“既然这样,我可不推荐你们买论语集注和孝经新说,这也太早了点,还是买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吧,实不相瞒,本店专门订了一批启蒙用的套装书,一套三本,正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每一本的封面、纸张、字体都一模一样,无论是用来阅读学习,还是放在书架上收藏留念,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朱七牛憨厚一笑:“这些我早就会背会写了,用不着买,这位大哥,你就听我表哥的,直接拿论语集注和孝经新说来给我们看看。”

小二闻言,惊为天人:“你才四五岁,就能背诵并默写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

小胖也是有些没反应过来,表弟这么厉害?

那我准备送他的那些千字文、百家姓不是送不出去了?

‘咚咚咚。’

楼梯口走下来一个男子。

朱七牛他们下意识看了过去。

这人约莫十五六岁,身躯挺拔,皮肤白皙,鼻若悬胆,剑眉朗目,生得一副好相貌。

他身着青色长袍,腰间系着嵌玉的腰带,腰带上还吊着一块雕刻精细的白色暖玉,手拿折扇,端的是风度翩翩。

这人一开口,却直接把直观形象拉低了许多。

首节 上一节 10/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