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36节

  朱英丝毫不含糊,进来对着吏部刘侍郎直接说道。

  方才在门口的时候,朱英就已经听到一些,无非还是关于科举的事情。

  显然他们想来个曲线迂回,看早朝上老爷子没咋说话,还以为能从老爷子这里那打开门户。

  “臣不敢。”

  这么大一顶帽子,刘侍郎显然不敢戴,连忙作揖回道。

  “哼哼。”

  朱英冷哼两声,然后把目光投向老爷子,眼神中带着些许询问的意味。

  朱元璋一下子就读懂了这眼神中的含义,微微点头。

  得到老爷子的认可,朱英哪还有丝毫客气,直接下令道:“背后妄议,有离间本宫与爷爷关系之嫌,即是如此,本宫也没什么需要和尔等客气的。”

  “刘和!”

  “臣在。”

  “传本宫令旨,以刘侍郎为首者等人,均罚俸一年,连降三级,廷杖十五,以儆效尤。”

  “臣遵令。”

  随着朱英和刘和的对话,刘侍郎面色一下子就吓白了。

  嘴唇蠕动着,却不敢说话。

  “怎么,不服气?”朱英冷笑着问道。

  “臣不敢。”刘侍郎惶恐道。

  朱英懒得搭理,道:“拖出去,拖远点打,莫要坏了本宫和爷爷的好心情。”

  蒋瓛带着数十锦衣卫,把这十来人直接给架了出去。

  面对这等情况,这些官员们连反驳求饶的话都不敢多说。

  扯上离间之嫌弃,若是让陛下出手,怕这里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相比之下,太孙殿下的罚俸一年,连降三级,廷杖十下,就真的微不足道了。

  要是反抗,只会更重。

  人都被拖走后,朱元璋笑着说道:“想必他们都会感激大孙的心善。”

  这样的处置,在洪武年间的朝廷,还真就是少见得可怜,在此之前,有些官员碰上陛下心情不好的时候,迟到这种事情,也是很大可能被砍头的。

  在洪武二十年的某天早朝,就有一个正三品的侍郎,因此掉了脑袋。

  朝野传言,陛下若是看不过你,很有可能因为上朝时右脚先迈入奉天殿中,而被处死。

  听到老爷子的话,朱英笑了笑没有回答。

  之所以官员会有这样的差距心态,这一切自然跟老爷子的强压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朱英不喜欢杀人,尤其是文人。

  在朱英看来,现在大明的人口还是比较少的,文人自然要做到物尽其用,譬如到时候的劳役犯,也可以搞些文人进去教书嘛。

  对于犯过错误的,能够改过自新,朱英还是觉得能够原谅。

  况且在这年头,很多犯罪的百姓,实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说到底,一切还是为了生活。

  若是能得温饱,也没那么多的犯罪。

  “大孙晚宴的事情,可是已经准备好了,知子莫若父,咱的这些儿子们,就没几个省心的,不过在打仗这块,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笑道:“想必咱的这些儿子们,此刻正在想着,大孙是不是想把他们的兵权都给收了,让其做个富贵王爷。”

  听到这话,朱英也笑了,道:“自然是这样想的,不过这样想也很不错,至少孙儿在提出海外建藩的事情后,相对来说要容易接受得多。”

  朱元璋点点头道:“怕是他们听到大孙的想法,一个个会更加欢喜,他们原以为自己丢掉是兵权,没成想大孙直接给了他们君权,不过大孙如此行径,就不怕遭受那些凡夫俗子的骂名吗。”

  朱英听到这话,嘴角上翘,道:“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313章 :拜见诸位叔叔

  “好,好一个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忆往昔,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才有今日之夏正统。”

  “如今华夏,历经五胡之乱,前元近百年,支离破碎,咱辛苦经营,不惜立下严苛规矩,礼仪制度,便是想要再造华夏之正统。”

  “可惜,咱年纪大了,折腾不起来了,这封狼居胥,开疆扩土,已经再难为继。”

  “咱的大儿是个读书人,透着骨子里的善,和咱不同,原以为便就是这般了,现在看来未必如此。”

  “大孙,咱当年没有达成的想法,须得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朱元璋先是大声叫好,从骨子里来说,谁还能不渴望更大的疆土。

  不过说着说着,朱元璋就有些唏嘘起来。

  遥想当年的雄心壮志,在治理大明后,却和其想象中的相差很大。

  当了这大明的家,才知道维系偌大的疆域,耗费的心力难以估量,而目前整个大明,也很难支撑远征域外。

  朱元璋也就慢慢的熄了心思。

  可现在,不同了。

  就目前朱元璋所看到的,在大孙的领导下,内帑富足了,大孙带来的番薯等作物,大明的百姓们,可以避免饿死了。

  对于大孙丝毫不避及的熊熊野心,朱元璋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想法。

  而听到老爷子说的这番话,朱英的心中,也有一股子热血在流淌。

  他听出了老爷子这话中的意思,这以始皇开头,是点拨自己,当年始皇能够干出来的功绩,他感觉自己也是有希望的。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大明年轻,他未来的继承人,也非常的年轻。

  朱英喉咙滚动,就想说上两句,不过在最后,还是忍住了。

  没有说话,但眼神已经代表了一切。

  只有心中暗暗道:我要这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

  秦淮河畔,平安茶楼。

  朱英已经很久没到这里来了,目前茶楼的主要负责人,是张伯还有张三。

  张三现在已经算是朱英的亲卫了,不过朱英并没有让其天天跟自己待在皇宫里,而是到平安茶楼这里蹲守。

  只有在朱英外出皇宫的时候,才会跟上。

  而今日的平安茶楼,格外的热闹。

  倒不是说客人云集,今日的茶楼歇业,主要是进行关于名额的拍卖。

  这个名额,自然就是关于群英商会五厂的名额。

  想要拿到名额,首先需要大额的保证金,然后才是关于名额的竞价。

  当然,这竞价所使用的宝钞,也可以用来当作购买股份的本金。

  “张掌柜,这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快点开始吧,兄弟们都等急了。”

  “对呀,五湖四海的商会掌柜,全都在这了,还要等啥呢。”

  “规定是规定,但也要变通不是,这大热天的,兄弟们心里烦躁得很。”

  按照群英商会给出的时辰,大约还要半个时辰才开始。

  而早就想要加入的商会们,自然早提前抵达了,现在纷纷催促着。

  整个场面,一片喧闹。

  “放肆,再敢喧哗者,逐出茶楼,取消此次竞价资格。”

  张伯哪里会惯着,一声大喝砸下,顿时茶楼里就变得安静无比。

  来这里的掌柜,都是摆在台前的傀儡,受到的是后面主人的安排,这要是因为吵了几句,就被撵出去了,错失这次的竞价,那回去不得被弄死。

  看着已经安静下来的场面,张伯微微点头,目前在京师,群英商会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凡有点门路的,都知晓这是当今太孙殿下的。

  凡是不受规矩的,就让锦衣卫教教你,什么叫大明的规矩。

  尤其是张三,已经也已经是在锦衣卫挂职了,镇抚使级别,还是那种挂名不用去坐班的,包括之前被锦衣卫关进大牢的那些手下,一个个可都是锦衣卫的官。

  哪怕是最小的,也是个百户级别。

  这还仅仅不过是入门,谁都明白,等太孙殿下继皇帝位后,这些人亲卫的官职,肯定还要往上提一提的。

  商人嘛,就如今的地位,在京师算个啥呢?

  张伯看了看下面这次的商会掌柜,开始讲述起竞价的规矩来。

  这些规矩不过是老生常谈,大概就是即将开始的一些竞价安排,所谓价高者得,出价的越多,自然就能购得最多的股份。

  “张掌柜,在下有一事不明,这匿名竞价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我若是拍了多少钱,还不能让别人知晓吗,亦或者,这其中有暗箱操作之嫌。”

  在听完规矩后,立即一名掌柜起身问道。

  原来在刚才的述说中,张伯讲述了一个不同于其他竞价的方式,改口述竞价为笔述,这还不止,在竞价完后,竞价拍卖就已经结束,商人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群英商会的上门通知。

  这样的方式,在坐的所有商人,都是闻所未闻。

  信息不透露的情况,等于群英商会完全可以随便操控最终的结果。

  如此一来,自然是不能服众的。

  可张伯需要服众吗。

  看着这名掌柜,张伯直言道:“阁下是浙商那边的代表吧,若是觉得这个提议有问题,那么现在就可以出去了。”

  那浙商的掌柜闻言,连忙道:“没有没有,在下只是随口问问,当然没有质疑的意思,是在下唐突了,还请张掌柜见谅。”

  本来觉得要看一场好戏的众人,没成想这浙商的骨头如此软,一句话就败下阵来。

  张伯看了看众人的反应,微微思索一番后解释道:“我简单说两句,这也是上面的意思,在座的各位,想必也清楚一点。”

  “多的话不敢说,现在商人的情况,大家伙都是知道的,咱们都是老实本分做买卖,不干那投机倒把的勾当,但大明国情如此,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诸位这次能够来捧场,心里或多或少,也都是有些想法,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诸位的想法,上头也是有这么一点点意思。”

  “所以对于这一批的名额,也是重中之重,其中的关键,并不仅仅是宝钞,还有各方面的影响。”

  “这年头做买卖的那点肮脏事,诸位心里头门清,我也没必要多说了,匿名,并非是为了群英商会得利,更大的程度,也是为了保护诸位。”

  “若真有什么事情闹出来,或者某某商会间出了矛盾,到时候把篓子给捅了,坏了名声,想必这结果,也无须我多说了。”

  “终归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诸位可以把原话传达后身后,想要靠着这点名头胡作非为,怕上头的意思,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好了,闲话不多说,时辰目前也差不多了,这便就准备开始吧。”

  张伯的一番话,听着下面的各个掌柜眼珠子乱转。

首节 上一节 336/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