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73节

  所以现在对于大孙说的每个建议,朱元璋都会极为重视。

  朱英说道;“孙儿在批阅奏章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读起来比较吃力,但坚持一段时间,还是能够习惯,早前读书的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这个时候孙儿就意识到,所谓文人和百姓间的区别了,断句的使用,几乎是将百姓和读书人彻底的区分开来,尤其是在雅文上。”

  “普通的百姓,并非尽皆不识字,甚至有些聪慧者,认识的字不在少数,一些简单的书信都能自己写。”

  “然而雅文和断句的存在,却是让这些百姓不但无法阅读典籍,更是所有的话语权都被掌控在文人的手里。”

  “断句在我等习惯后看似简单,但断句的不同,实则可以玩出很多花样,便就是这等鸿沟的存在,让一些官吏欺上瞒下,胡作非为。”

  朱元璋此刻看向大孙的眼神,已经不是简单的震惊震撼了,这等才思敏捷,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不过大孙早前的一些讲述。

  朱元璋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大孙总是能在看似很平凡的事情中,明悟出自己的道理,是真正的具有大智慧。

  “咱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深入的去想过,很多文人总是笑话咱,说咱是个没读书的老农,便是下达的谕旨,尽皆是一些大白话。”

  “可是他们又怎么想过,咱的谕旨就是要给那些老农,不通雅文的百姓看的,咱担心的,便就是这些个最下面的官吏,将咱的意思给曲解了。”

  “这般的大白话下去,还能有谁听不懂嘛,咱就是要让这些个想办法搞名堂的官吏,没得法子去弄。”

  朱元璋有些感叹的说道,其实最早用大白话的谕旨,朱元璋还没领悟到这个意思。

  只是想到自己当贫民的时候,那些个官吏总是拿着上方的告示,述说着自己的意思,所以自己当了皇帝后,就想让下面的百姓能够直接听懂。

  却是从来没有想过关于文人这方面。

  在大孙的解释下,朱元璋也很快弄懂了其中的关窍,实则雅文和断句,便就是自古文人对百姓的思想禁锢。

  这是从曾经的王朝文化,世家掌握才学之中演变出来的。

  天下无寒门,世家掌控知识,形成才学的关隘,就算识字又如何,不经历世家的教育,连书本典籍都看不懂,甚至会曲解其义,难成大才。

  想到这里,朱元璋对于蒙元有些感慨起来。

  曾经大明这片土地上,是世家的天下,有传言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在蒙元前的唐宋,那叫皇帝于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与百姓平民共天下。

  像是自己这般的贫民,就算是王朝末年,得不到世家的认可,也绝技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自己能够建立如今的大明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还真的感谢蒙元,若不是蒙元近百年来,将这些千年的世家斩杀屠灭,自己哪能有今日的成就呢。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突然有些色变的问道:“咱看大孙的意思,似乎是想取消断句雅文,上下通用大白话。”

  “然大孙可曾想过,若是百姓开智,这天下岂非更为混乱。”

  今日不同往日,现在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年的贫农,这天下是大明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论语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元璋当然也是看过的,并且深有感触且认可,八股文便是因此出现。

第176章 :爷孙辩论

  这是从古至今,所有掌权者,最为担心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思想,不仅仅是在儒家论语中,在更多方面书籍典故均是如此。

  何以朱英要冒这天下之大不为,掀起打开民智的口子。

  其实在朱英看来,所谓的思想禁锢,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唯一得到好处的,并非是皇权,而是群臣,文人,乃至于地主乡绅。

  他们垄断了知识,如同雅文一样,官方下来的告示,解释权却在他们手里,反正普通的老百姓也听不懂。

  这是对皇权的阻断。

  朱元璋当然很清楚这里面的条条道道,所以他的谕旨才会以大白话的形式传达,让别人没有可趁之机。

  只是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考虑过开民智的事情,他现在是皇帝,属于既得利益者,当然是先维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民智开了,就真的会造反不断,社会动荡吗。

  朱英并不这么认为。

  后世的经验告诉他,那些最喜欢造反的,恰恰不是读书人,反而是一些愚夫莽夫。

  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明事理的读书人,反而更为容易维护社会的治安。

  在后世某段时间,暴力大行其道的时候,往往就是那些撤学的孩子,最为喜欢冲动,沦为打手一流。

  老老实实在学校上课的,有几个天天出去鬼混,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在乖乖读书。

  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读了书,有了知识的人,会更加的去维护皇权,甚至于读书的人多了起来后,贪官污吏都能减少很多。

  大家都懂律法了,当官的胡作非为,都可以直接上告,而不是被欺瞒。

  朱英想到这里,便是要琢磨如何说服老爷子了,微微沉吟过后,便开口说道: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爷爷是从蒙元末期走到如今的,亲手经历过那段混乱的岁月,孙儿请爷爷回想一下,那些带头造反的,一个个都是读书人嘛。”

  “还是说这些读书人,闹得最为欢腾。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儒家的学问源自春秋时期,但我神州,自始皇一统后,便在不断的进步。”

  “我大明如今,堪称最好的时机,没有世家士大夫这些人指手画脚,可谓是百待废兴,在一片白纸上作画,想如何做,就如何做。”

  “远的不说,爷爷看隋唐宋三朝,便是皇帝本人,哪个不是束手束脚,受到诸多掣肘,皇权不下乡,都成了潜在的惯例。”

  “所谓皇室,也就是最大的那个世家罢了。”

  朱英苦口婆心的说道,其中的目的,就是想让老爷子认可自己的思想。

  改革为何如此艰难,最为重要的便是传统思想的改变,走不同的道理,但是这天下间,无论是文人的思想,还是帝王的思想。

  都是被前人所制约着,后世之所以有那般大的转变,并非是本身的变革,而是受到了世界的冲击,不得不变,不得不改。

  君不见,单单后世主流思想的改变,那也是多少大学生,先进分子用血和生命换来的。

  朱英在这个点和老爷子说这些事情,其实有些急了。

  但明初这个时候,尤其是洪武年间,真的就是华夏古今最佳的时机。

  从来没有过,像是明初这般好的时候了。

  曾经没有,往后也不会有。

  朱英也曾经想过,等自己登临皇位的时候,再来改革这些。

  自己真的能和老爷子相提并论吗,朱英的心里没有把握,终究他是没有当过皇帝的,也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是怎样。

  但是他心中非常清楚,假若在这一方面,老爷子能够支持他的想法,那么整件事情将会变得更加的简单。

  以老爷子目前的威势,这天下哪有反对的道理。

  朱元璋听完后,面色认真的开始思索起来。

  大孙说的这些事情,是朱元璋这辈子,都没有想过的事情,虽然第一反应,朱元璋的心中有些抗拒,这和他的思想,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或者说在朱元璋之前,秦始皇之后所有皇帝的心中,所谓家国天下的帝王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

  这大明,是老朱家的,现在是,未来也必须是。

  朱元璋定下的制度也好,屠杀功臣也罢,或者是各方面的安排,都是为了让这个家能够不断的维系下去。

  但是大孙的话,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想法,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需要披荆斩棘,甚至是充满危险的道理。

  他看不到在这条道路上,成功的风景,因为这没有任何的先例。

  朱元璋能够看到的,只有数之不尽的危险,动摇老朱家大明根基的危险。

  这般去做,按照大孙的想法,自然会使得整个大明腾飞起来。

  大孙在做这些话的时候,朱元璋也能感受到,那言语间充满的自信,仿若能够看到未来的大明。

  可是这么做,冒如此大的风险,真的值得嘛。

  大明已经很大了,大到无论是谁,一辈子都走不完大明的疆域,这么辽阔的疆域其实朱元璋已经满足了。

  所有属于汉人的地盘,都已经归属在了大明直接统治的麾下。

  以现在大明的百万雄狮,征战几回,毫无疑问还能获得更多的疆域。

  朱元璋自信,自己只需一道谕旨下去,以大明如今的军事情况,就没看到可以相提并论的对手。

  只是疆域过于辽阔,在统治上也更为艰难,甚至会让大明国库的负担变得更重。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犹豫了。

  哪怕是最爱溺爱的大孙,他也只是保持沉默,而不是力挺大孙。

  朱英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虽然这早已经在预料之中,但老爷子的缄默不语,让朱英也明白了老爷子的想法。

  原本不打算表态的朱元璋,看到大孙眼中的那一丝落寞的神色,突然就感觉到心疼起来。

  这一刻的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老了,没有年轻时候的那般冲劲了,安安稳稳对于自己来说,似乎更为重要。

  但是大孙不是,大孙才十八岁呢,且大孙的想法智慧,远胜常人。

  从之前的诸多建议,学习情况,包括十岁以来的辉煌成就,都足以证明大孙在很多方面,并非是夸夸其谈,而是很认真的去思考,去琢磨。

  大孙这般优秀,自己为何要拦着呢,哪怕是改革失败了,难道自己输不起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对着朱英沉声说道:“大孙的想法,咱从未听闻过,也不清楚往后如何,但咱是你的爷爷,咱身子骨还硬朗着。”

  “不管大孙有什么想法,都放开胆子去做吧,咱在后面支持你,即便是失败了,咱这个做爷爷的,来给你擦屁股。”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就笑了起来。

  大孙约莫三四岁前,很多自己都是自己这个爷爷,亲自动手给大孙擦屁股呢。

  现在长大了,自然还是得自己这个爷爷,给大孙擦屁股,别人也没这个资格。

  朱英略带惊讶的看向老爷子,他都已经放弃了,没想到峰回路转,老爷子突然就同意了自己的想法。

  “爷爷还请放心,不管是在哪方面,孙儿绝不会大刀阔斧,影响大明根基,当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着来。”

  朱英郑重的说道,他本身也不是冒失的人,自然不会轻易去影响过于重大的改革,而是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来的。

  之所以在第一时间发展火绳枪,而不是去进行农业的制造,就是根据现如今大明的国情出发。

  在朱英的想法中,太大规模的战争不能打,但是小规模的战役,完全没有问题。

  这般就能将大明内部的矛盾,逐渐的向外转移,其中最大的关键,就是可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没有经历过打仗洗礼的士兵,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新兵蛋子,一旦遭遇到紧急情况,跟老兵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而且有火绳枪,也可以快速平定大明内部的一些小的动乱。

  听到大孙的回答,朱元璋轻轻点头,对于大孙沉稳的性子,他还是很放心的,如今的大孙,根本没有给他任何年轻人的冲动,血性。

  反而跟自己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家伙一般,过于老辣。

  心下微微叹息,朱元璋知道如今这般的性子,皆是大孙生死之间换来的,经历的事情太多,自然就会变得沉稳起来。

  既然得到老爷子的认可,朱英也不想在这方面谈论过多,气氛过于沉重了些。

首节 上一节 173/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