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卧底大唐,扶持李秀宁登基 第114节

韩琦的言论,他是不能苟同的。

把雪耻希望全都寄托在外人身上,这本身就不切实际。

对大唐君臣用离间计,能成吗?

大汉会真心结盟,或者成为第二个大明?

王安石不敢细想,甚至这些疑虑都没法说出口。

即便说了,也只会被斥责。

………

就在大宋京师依旧为襄阳一事头疼的时候,李易却在襄阳城外迎来了援军。

一脸虬髯的程咬金来到城下,翻身下马时却是一巴掌拍在李易肩膀上:“好小子,当真是一员虎将,就凭手中这万把人,也能打进襄阳城。”

程咬金到底是程咬金,哪怕和李易是初次见面,也是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完全没有下属对上官的拘谨。

当然,以他国公身份也不需要对李易表示拘谨。

李易也没想要给对方下马威什么的,熟络点头:“程将军比约定时间,要早一日赶到,一路上定是没怎么休息,先随我入城,我给你接风。”

程咬金闻言,面露喜色:“那敢情好,这次南下为了赶路,我老程可是滴酒未沾,今日可得好好招待我一番。”

“程将军,请。”

李易抬手之余,也扫了眼跟在混世魔王身后两名长相、身材都相差无几的青年。

其中一人他见过多次,正是程处亮。

那另一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多半是程咬金长子程处默。

与他二人颔首示意,李易领着众人前往府衙。

一刻钟后,府内偏厅。

带着程咬金一行入座,一番互相介绍自然是免不了的。

等众人相互认识之后,李易才举杯:“今日既是给程将军接风,也是为我唐军庆功,这一月以来我军连战连捷,全赖将士用命,我敬大家一杯。”

“干!”

众人一齐喝下第一杯酒,李易随后看向程咬金:“将军千里迢迢驰援我等,这一杯我单独敬你。”

“都督这么说,老程可不敢喝。我都嫌弃自己来晚一步,不然还能赶上瞧见都督一夜袭破襄阳的风采。”

程咬金很清楚什么时候可以摆下谱,什么时候要拎得清,听到李易单独敬他,连忙摇头:“这一杯我敬都督,扬我大唐军威。”

“好。”

李易闻言,笑着点头。

等第二杯下了肚,李易才轻飘飘开口:“不瞒将军,我离开洛阳也有段日子,但长公主时常派人耳提面命,不知将军来时,长公主可有吩咐?”

“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长公主的确有话托我带给你。”

程咬金这时放下酒杯,笑道:“长公主说了,别看我老程比你早几年参军入伍,多打了那么几年仗,现在既然调到都督麾下,该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不必顾虑我国公身份,就算要我去押运粮草也行。”

听他这么说,李易也笑了:“将军是大将之才,让你运粮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我老程无所谓,反正只要能打胜仗,干什么都行。”

程咬金满不在乎的说着,随后又不经意的看了眼坐在他对面的李茂贞:“另外还有一事,等都督方便走动了,须带李坊主回一趟洛阳。你给李坊主求的官可不小,即便不走吏部审查,长公主也是要见一面的。”

李秀宁要自己带李茂贞回洛阳一见?

虽说这事合情合理,但李易总觉得里头似乎另有古怪。

与李茂贞对视一眼,后者平静点头:“我都听都督的。”

李易当即点头:“回去一趟也好,我还有议和的事要向长公主禀告。”

听李易提起议和,程咬金顿时乐了:“李小子你可是不知道,那宋使包拯满心以为见了长公主,就能劝大唐收兵,结果等来的却是老程我率军南下。当天夜里就卧病不起,这会都不知道好没好呢。”

第170章 巴山富贵险中求,唐宋化干戈为玉帛

汉水上游末段,吐谷浑高原以南。

淅沥沥的小雨下了整整三天,巴山周遭湿气弥漫。

“报~”

急促的呼声,伴随着战马扬蹄的唏律,在雨夜中穿行数十里连营。

最终,抵达中军大帐前。

“八百里加急,京师急报。”

传令兵不等战马挺稳便翻身跃下,取下背上的竹筒,喘气递给帐外亲兵。

亲兵接过不敢怠慢,赶忙掀开帐帘。

凉风入帐,案台上的烛火微微摇晃。

“拿来吧。”

帐内,还没睡下的范仲淹眉头微皱。

京师在此时突然传信,怕不是又出了什么大事?

接过竹筒取出里头的布帛,只是扫了一眼,范仲淹就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怎会?

怎会如此?

襄阳竟被唐军攻克?

死死抓着布帛的手,此刻已经冒出了青筋。

他这边已经和吐谷浑打了一场,夺回了巴州数县,眼看再寻机战上一场,就能让吐谷浑伤筋痛骨,至少数年不敢出高原。

可现在,京师居然要他在十日内取胜班师。

“去请几位将军,还有王校尉来中帐议事。”

范仲淹说完,不禁深深扶额。

大宋自立国起便是命运多舛,之前与大隋、大明数次交战都没多少战果,不想现在被大唐一口气拿走了三州。

襄阳一丢,大唐最差也能以坚城自守。

大宋想夺回来,千难万难呐。

没一会功夫,几位营中将领和校尉王重阳都赶来了大帐。范仲淹没有隐瞒,直接把加急信报递给几人传阅。

顷刻间,帐内满是吸气声。

数息后,有人开口询问:“范相公,我等是否即刻寻吐谷浑兵马决战?”

范仲淹没说话,一旁就有人开口:“不可,吐谷浑此刻扼守着北面高地,我等若贸然出击,他只需以铁骑俯冲掩杀,我等拿什么抵挡?”

“可官家要我们班师,我们必须得回去。”

“回去是不错,但总要先击退吐谷浑,不然我们来巴州做什么?”

“眼下时间紧迫,等不得了,唯有决战而已。”

眼看麾下几位将军要吵起来,范仲淹只得抬手:“你们说的都没错,可在这争吵于事无补,不如想想如何以最快速度破敌。”

如何破敌?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想。

收复诸县不难,难的是如何大败吐谷浑。

别说现在宋军不占地利,就连天公都不作美。

这场雨下个不停,宋军的强弓利弩威力至少弱了三成,同时也不利于步卒行军。要在这种情况下击退吐谷浑,可谓难上加难。

就在众人闷不吭声低头苦思之时,众将中有人出列抱拳道:“范相公,末将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范仲淹问道:“张俊将军,你有何良策?”

“日前我等击退的吐谷浑兵马,大多都是党项人,党项虽说依附吐谷浑,但此番出兵未必会是他本意,只是受人胁迫驱使罢了。”

此时还是一介游击将军的张俊,虽说才二十出头,但已然有几分大将之风,对战场形势的考量已经不再局限于战阵。

先提到吐谷浑内部形势,随后说道:“若我大宋能说动党项首领反叛,甚至能相助他击破吐谷浑兵马,使高原一分为二的话,吐谷浑也就不再有什么威胁。”

张俊如此提议,范仲淹不由点头,但随即又皱眉:“计是好计,可眼下大战在即,行此策怕是难以奏效。”

张俊连忙补充解释:“范相公,正是因为眼下有大战,党项人一定不甘心为吐谷浑白白牺牲,加之我方有王校尉这般修为惊天的豪杰,只要以利诱之、以武威胁,我们就有机会说服党项人反叛。”

“一旦党项人反叛,范相公便可率禁军回师,留下边地厢军与王校尉等江湖豪杰,相助党项一臂之力即可。”

听完张俊说的这些,范仲淹心动了。

或者说,他现在也没有其他速胜之策。

只是要用此策,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可谁去敌营,劝说党项反叛?”

“末将愿往。”

张俊没有犹豫,或者说献策之时他就已经想好了。

富贵险中求!

虽说深入敌营很危险,可只要成功,那就是大宋的功臣。

他可不想在游击将军的位置上继续蹉跎下去,他要在而立之前重返京师,成为那枢密院中的一员。

………

相比身处巴州的范仲淹,人在南面边陲的曹国舅,收到襄阳告破信报的时间要更晚一些。

脸上既有愤怒也有苦笑,曹佾都不知道自己应该骂谁。

那么大一座襄阳城,能被几千唐军袭破?

就算是他来守城,也不至于如此吧。

只是没等他消化掉这个惊天消息,一名副将却是兴冲冲跑来他身边:“将军,撤退的大明兵马已经被我等击散,如今他们正往茂名撤退,末将以为应乘胜追击,在茂名明军接应他们之前,再冲杀一番。”

听到副将来报,曹佾却高兴不起来:“大明兵马能硬生生突破我设下的三重防线,便说明他们并非完全丧失了战力。今日给他们一个教训便是,不必再追了。”

“可是这等良机千载难逢”

“你看看这个。”

曹佾没等副将多说,将手中信报递了过去。

副将接过一看,顿时面露骇然。

随后也不再多说什么,开口道:“末将这就传令,让各路校尉收兵回营。”

说出这句话时,副将心底多少都有些遗憾。若没有北边这档子事,他们再努努力,说不得就能把来犯明军全部留下了。

“另外通知岳飞那边,让他也即刻返回京师。”

“是!”

首节 上一节 114/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