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结个善缘,大宋首议迁都
“都督有何赐教,还请直言。”
将李易二人请进府中,黄蓉率先开口:“若是要我劝说靖哥哥投靠大唐朝廷,那我只能说抱歉了。”
“郭夫人误会了。”
李易摇头,笑道:“郭大侠什么秉性,我是知道的。我来这只是想要一个襄阳江湖安稳无事的保证,以郭家执襄阳武林牛耳的地位,我想应该不难吧。”
黄蓉闻言,直接拒绝道:“这不就是要靖哥哥相助你大唐安抚襄阳江湖,恕我不敢替靖哥哥答应。”
“武林江湖的稳定,虽说与朝堂脱不开干系,但也关乎百姓民生,我并非要你们夫妻替大唐办事,我是希望你们能站在百姓角度好好想想。”
李易又劝了一句,随后眯起双眸:“何况即便你们有心归宋,大宋朝堂那边就能容得下他郭靖?大宋此番是吃了大亏的,朝堂诸公中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这个责任,郭夫人不是寻常妇人,你觉得范相公能在枢密院呆多久?”
“就算此刻范相公成功击退吐谷浑,但襄阳城一丢,依我对大宋朝堂的了解,范相公他只剩主动请求外放这一条路。一旦范相公不在京师,你以为像郭靖这等武林人士,是会有前日之礼遇,还是今日之迫害?”
李易的一席话,对大宋子民来说可谓字字诛心。
他们这些远离庙堂的人,都知道大宋不能没有范仲淹,可偏偏京师的那些人,都想让范相公趁早滚蛋。
何等可笑,何等可悲!
黄蓉一时无言,但愈发复杂的表情已然说明一切。
李易心知无需多说,当即起身:“言尽于此,郭府是否愿意与我结个善缘,全凭你们自己。”
………
一夜无话。
翌日清早,有胆大的襄阳居民走出自家。
来到街市不难发现虽然不少地方还残留着厮杀痕迹,但街巷中的治安并没因为战乱而变得不堪。
街市内不时有巡逻兵卒来回走过,看上去令人生畏,可这些兵卒纪律严明,并未为难他们这些百姓。
纵兵劫掠的事情,更是没有发生。
日上三竿时,东门缓缓被推开。
一列车队缓缓来到大街上,差不多有三百余人簇拥着车队缓缓出城。
“那是杨家的车架吧。”
“杨家居然要走?”
“杨家这一走,那咱们襄阳城,就真要归大唐了?”
“大唐居然舍得放他们杨家走,难道不知杨家将的威名?”
“得了吧,哪还有什么威名,当年和大隋打就没占到便宜。这会更是接二连三的打败仗,要我说走了也好。”
“呸,杨家在襄阳多照顾我们这些百姓,你说这话真是瞎了心。”
“再照顾,要走还不是得走。”
车队中。
听着襄阳城百姓褒贬不一的评论,杨家众女感慨万分。
杨家在杨延昭当家时从京师被迁襄阳,在这一守就是十三年,未曾想今日竟会被迫离城。
“他们骂的对,是我们杨家没守住襄阳。”头前一辆马车中,佘太君紧闭着的双眸忽然微睁,掀开窗帘看向街市。
此一别,今生未必能再回来了。
城头上,李易双眸注视着杨府家眷悉数离城。
见车队离城后很快就分出数骑直奔西北官道,身旁李茂贞轻声开口:“不去把人劫下?那些人想必是要去水寨的。”
李易摇头:“无妨,襄阳水寨那点兵力,上了岸对我们造成不了威胁。”
“那我去准备准备,一会邀见城中大商家。”
“好,我去大仓那边看看。”
在城头与李茂贞分别,李易也要开始忙碌起来。最重要的便是,盘点这座襄阳城里的朝廷资产。
除此之外,他还要接见筛选留下来的襄阳旧吏。
当然,报捷也是不能耽误的。
接下来的两天。
李易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襄阳城政务当中,同时也派刘垣、徐虎二人各带两队兵马传檄襄州各县。
无一例外,襄州十一县全都选择归顺。
而襄阳易主的变故,经过了两日时间酝酿,也逐渐向整个中原传开。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本就离襄阳不算太远的大宋京师。
“废物!”
“都是废物!”
“我大宋这是养了一群废物!”
皇宫大殿,赵祯的咆哮声响彻宫中。
襄阳!
论城墙之厚,那是一座不比京师差的坚城。
论可战将士,那里有他全权放权的杨家将率百战西军驻守。
甚至连战法,都非常明了。
只要坚守城池,等待另外两处战场的将士们得胜回师即可。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任务,居然也完不成?
被他寄予厚望的杨家将,居然能让襄阳沦陷?
“朕要治杨家的罪!”
“朕要杨家斩了杨家那些个领兵的将领!”
“朕要,咳,咳咳,咳咳”
龙椅上的赵祯被气的连声重咳,整张脸都成了绛紫色:“朕一定要问罪,不光是杨家,还有襄阳知府,只要是襄阳城里的官员,统统都要治罪!”
都说老实人一旦发怒会很可怕。如果当这个老实人还拥有天子身份的时候,发起怒来足以让群臣战战兢兢。
一直等赵祯发泄够了,下方最前列的吕夷简才出列道:“官家,眼下最要紧的并非治罪,而是京师之危。”
“官家,吕相说的正是。”
在吕夷简身后,时任京师知府的蔡京也跟着出列:“如今城内已经在传,襄阳城挡不住唐军,京师纵有数十万禁军,也未必能与唐军争锋。襄阳城一众官员固然该革职,可当务之急是如何确保京师安危。”
随着蔡京说出对京师治安的忧虑,很快又有不少大臣出列附和。
都说抛出一个大矛盾,就能成功转移大家对小矛盾的。蔡京使出这一手,赵祯的视线果然被他成功转移。
“你们是说大唐打下襄阳还不满足,会继续南攻京师?”
会吗?
这个问题,大宋朝堂上的文武都给不了答案。
可反过来说,谁能保证大唐不对京师用兵?
毕竟。
襄阳城都被攻破了。
见没人说话,赵祯当即问道:“若大唐真的攻过来该如何守城,还是说你们指望朕手提刀剑去城头杀敌?”
听到这话,吕夷简等人纷纷跪地:“臣等不敢!”
“京师都危在旦夕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敢?”赵祯怒不可遏,环视着自己的大臣:“究竟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接下来大宋何去何从?”
问话说出,大殿一时寂静。
足足过了十息,才有人颤颤巍巍出列:“官家,微臣有一言。”
“范御史你说。”
“微臣建议,不如往西南迁都,以避大唐兵锋。”
第169章 伐谋伐交,咬金入城
迁都?
这两个字说出口,大殿内瞬间炸锅。
陛下问的御敌策,你一个监察御史居然开口说迁都?
“混账!”
本来还有些期待的赵祯,顿时气的想下去踹他两脚:“朕问你如何抵挡唐军,你却要朕当缩头乌龟?”
监察御史范宗尹见状,立刻跪下叩首:“臣该死!”
“你确实该死!”
赵祯怒骂了一句,随后没再看他:“难道满朝大臣,就没有一人能为我出谋?”
“官家,依臣看,如今唯有尽快与大唐达成议和才好。”
吕夷简身后,以往并不怎么冒头的韩琦出列行礼道:“不论我大宋与大明、吐谷浑战事如何,即便另外两边都胜了,等他们再回师,也尽是疲惫之军。”
“西军精锐尚且连吃败仗,更何况这些疲惫之师?想靠他们收复襄阳已无多大胜算,为今之计只有先与大唐讲和,将来再徐徐图之。”
刚提议迁都,现在又说要讲和。
赵祯是真恨自己文不成、武不就,不然他定会亲率大军与唐军血战一场。
也就是韩琦说完的那一刻,又有人出列:“敢问韩相公,将来如何徐徐图之?今日忍气吞声,明日就能报仇雪恨?”
此时开口的,乃是一位不太修边幅的青年。
和其他人相比,他一身参知官服居然能有明显油渍和脏印。
嘴巴一张,就跟放毒一般。
数遍大宋朝堂,能邋遢成这幅样子,十天半月不换衣服、不沐浴的,只有刚从外放县令调回京师,赵祯准备重用的干臣。
王安石。
被这家伙硬怼了一句,韩琦眉头一皱:“介甫你岂不知上兵者伐谋,其次伐交?大唐兵锋咄咄逼人,担忧的又岂是我大宋一国?当下我们一面与大唐尽快讲和,一面遣使前去大汉,我想大汉天子定会乐意与官家结盟。至于那位大唐都督, 我想可派细作去洛阳,大肆宣扬其功绩,从而离间大唐君臣。”
伐谋、伐交双管齐下,赵祯听到这脸色才缓和下来:“韩相此言,才是真正的谋国之言,你们都要好好学学。”
虽说韩琦献策依旧是要他赵祯先低头求和,可至少能给出一副未来的蓝图,不至于眼前一片昏暗。
在赵祯看来,一时失利不是不能接受,只要将来还有机会扳回一城就好。
一旦大唐君臣离心,大宋再与大汉相约攻伐大唐,到时定能一雪前耻、夺回失地。
沉浸在美好愿景中的赵祯,并没看到王安石深皱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