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他们也都很想看下集。古时候的人,接触的东西太少了,唐代的话本《柳毅传》,元杂剧《西厢记》在他们眼里,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故事。
虽然上不了台面,但人群都在偷偷的看,甚至不惜花钱买来看。
这些故事放在现代,连签约都过不了。
而斗破苍穹不但签约了,还火遍全网,他们当然抗拒不了其中的吸引力。《斗破苍穹》对他们而言,就是故事上的降维打击。
就在这时候,一道人影出现。
是二虎!
“皇上口谕!”二虎道,“把宁国公主的书给咱拿一本过来,咱要亲自过目。”
“遵旨……”翰林院的群臣说道。
一群读书人对望一眼,眼睁睁的看着二虎拿走一本书。
……
御书房。
“有趣,有趣,妹子,你看这本书太有趣了!”朱元璋对旁边的马皇后道。他是拿到书之后就没有放下,从头一直看到尾。
“的确很有意思。”马皇后道,二人刚才头挨着头,都在看《斗破苍穹》
“关键是,到了关键的地方还断了,搞得咱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朱元璋道,“让宁国公主……不,是让秦先生赶紧出下册。”
“遵旨。”二虎道。
“不过这本书的行文太过生活化了,文字功底太低劣。”马皇后道,“估计会被天下读书人瞧不起,买回去之后会拿来垫桌子。”
“禀皇上皇后娘娘,刘伯温他们也是这么说的。”二虎道,“他们说这本书连文章都算不上,甚至比不上话本,杂剧的水准,最多只有百姓家书水平,狗屁不如!”
“这群读书人就是喜欢自命清高。”朱元璋冷冷道,“百姓家书有什么不好的?至少大家一眼就能看懂。他们写的那些东西佶屈聱牙,处处掉书袋……他们写的很多文章我都看不懂,简直就是在故弄玄虚。”
“读书人写文章讲究文字精炼,不出现任何多余的文字。处处斟字酌句,精心雕琢,这不好吗?”马皇后问道。
第123章 质问大儒们
“一点也不好!”朱元璋道,“他们这么做,是脱离了百姓大众。简直就是把自己置身于,高于百姓的层面了。那些读书人天天高唱着要修身治国平天下,读圣贤书是为了造福百姓,却处处觉得自己比百姓高贵一等。这不是又当那个又要立牌坊吗?”
他以前是农民,当农民的时候,看到那些秀才老爷,打心底的就有点自卑,觉得那些读书人高自己一等。现在自己当上皇帝了,就很讨厌他们的自命清高。
“现在刚好有这个机会,我要打压一下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朱元璋道,“二虎,让翰林院大规模刊印,分发到全国各地。”
“那些读书人自命清高不愿意看我不管,百姓喜欢看就行了。”
“重八,百姓当中识字的恐怕不多。”马皇后道。
“百姓中识字的不多,难道一个村连一两个识字的都找不出来?不可能!”朱元璋道,“全国每年有多少童生,能考上秀才的又有几个?”
“基本上每个村都有好几个童生,童生考不上秀才的都会回村里。这本书的文字如此简单,他们绝对能看得懂,然后读给百姓们听。”
“《斗破苍穹》是如此的吸引人,估计只有那些有秀才以上功名的,才会自命清高,不愿意看吧。甚至还有一些才子佳人表面不看,背地里偷偷的看。”
“有道理,我以前就偷偷看西厢记。”马皇后道,“不过,大规模的刊印,需要很多银子,难道要动用国库的?”
“第一册免费给他们看。”朱元璋道,“想看第二册内容,就要收费了,咱猜测这本书的内容至少会有十册以上,到时候绝对能收回成本,甚至能赚大钱。”
“从第八章开始就要收费?”马皇后傻眼。
……
“禀陛下,刘伯温他们还说,此书的内容有问题。”二虎道。
“什么问题。”朱元璋问道。
“他们说,这本书的内容,在大力宣扬个人的爱恨情仇,没有任何得到忠君思想,没有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二虎道,“一旦百姓太注重个人的想法,会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儒家思想,一向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禁锢百姓思想的工具,而且用的还挺顺手。
“胡说八道。”然而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咱自己就是农民出生,咱知道底层农民的想法。百姓只有在吃不饱饭快饿死的情况下才会反,与儒家思想其实没多大关系。”
“让百姓活不下去,儒家思想愚民再狠,他们该反还是得反。”
“让百姓生活好了,就算是异族朝廷统治,他们照样不会反。”
“二虎,你去问问刘伯温,吕昶,宋濂。”朱元璋道,“就说如果儒家思想真的管用的话,你们这些汉家读书人,看到自己受到异族奴役,为何没有自杀舍生取义,甚至还要当胡元朝廷的官。既然选择当了胡元的官,就应该忠于胡元,为何又在看到胡元朝廷快崩溃的时候,舍弃胡元追随咱朱元璋,这岂不是两次不忠了?你们口头上尊崇的忠君思想,又到哪里去了。”
二虎和马皇后听了心中颤抖,朱元璋这句反问,简直比刀子还要厉害。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愚民愚的都是那些最底层的百姓。像刘伯温,吕昶,宋濂那些聪明人,是愚不了的。
他们在关键时刻,会识时务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
而最底层的百姓,只要让他们能活得下去就行了。所以儒家思想能帮助朝廷巩固统治,其实是个谎言,起不了关键性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唯一作用,就是让百姓更加愚昧,阻碍社会的发展。
“遵旨!”二虎说道。
“另外,你再问问他们,刊印书籍的钱让谁出。咱以前也是农民,当农民的就不喜欢看太深奥的书,所以这本书一定要大规模刊印。”
“读书人贴近百姓生活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搞的高高在上?”
“贴近百姓生活,更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遵命!”
……
翰林院。
刘伯温,宋濂,高启等人正在商议着,等下怎么给皇上上奏折,弹劾这本书。人群一个个信心满满,都觉得他们的奏折一旦递上去,朱皇帝必定没有理由不禁止这本书。
然而就在此时,二虎出现了。
“陛下口谕!”二虎道。
人群听了,立刻跪下接旨。
“刘伯温,宋濂,吕昶,高启,你们都觉得儒家思想,能够稳固朝廷的统治是不是?”二虎打了一下腹稿,道,“如果儒家思想真的管用的话,你们这几个汉家读书人,在看到汉家天下被胡元占据的时候,为何不自杀舍生取义,甚至还当了胡元朝廷的官?
既然你们已经当了胡元朝廷的官,就应该一直忠于胡元朝廷,为何又在看到胡元朝廷快垮台的时候,选择了背反胡元追随了咱朱元璋。
你们岂不是,已经有两次不忠了?
你们口口声声尊奉的圣贤之言,炎黄子孙的骨气,君臣父子的观念,都到狗肚子你去了?”
群臣闻言,跪在地上,顿时汗流浃背,不敢说话。
朱元璋这话太狠了,单是两次不忠,都足以杀他们的头了,而且还杀的名正言顺。
现在他们是死是活,就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情。人群战战兢兢,生怕从二虎口中听到朱皇帝要杀他们的话。
“四位先生无需害怕。”二虎一向对这些读书人还是有些尊敬的,见状说道,“皇上只是让我问问你们,刊印书籍的钱该谁出。”
呼!
人群听了重重的出了一口气,差点瘫软在地上。
原来朱皇帝并没有杀他们的意思,只是想让他们出钱印书而已。
“回皇上,印书的钱,自然应该翰林院来出。”刘伯温道。
“《斗破苍穹》不但要印,而且还要多印,争取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读到。”宋濂道。
“既然如此,那臣就回去禀奏皇上了。”二虎道,“最后陛下还说了两句话,读书人贴近百姓不好吗,为什么要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贴近百姓,更利于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恭送二虎将军。”人群劫后余生,恭恭敬敬的说道。
第124章 文艺复兴的先驱
“如此一来,恐怕我华夏文化,要迎来一次大的变革了。”看到二虎走后,高启道。
“不错。”刘伯温道,“以后用这种说话方式的写文章,会风靡整个大明。时间长了,恐怕精雕细琢的文章,就会被淘汰了。”
“以平常说话的方式写文章,姑且可以称之为‘白话文’”宋濂道。
“从此精细的古文被摒弃,都改为白话文了。”吕昶道,“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在学生看来,这恐怕将是一场新的文化变革。”马君则道,“自古以来,华夏文化就经历了数次变革。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秦始皇的大一统。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再到魏晋的玄学,唐的理学……从汉赋到宋词到唐诗到元曲,每一次都是巨大变革。”
“说的不错。”宋濂点头道,“而这次的文化变革,就是淡化儒学,解除百姓的思想禁锢。儒学被淡化后,衍圣公恐怕就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皇上还说了,读书人写文章要贴近百姓,这样更利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刘伯温道,“皇上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天下百姓最多。”
人群说到这里,都沉默了下来。
“唉!”突然宋濂叹息一声,“我刚刚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被世人所称颂,如今新文化变革一到,后世之人还有谁会去背诵它?”
他上次灵感爆棚,写了一篇序文送给马君则,这篇序文一直都是他引以为傲的作品。
而现在,文化变革来了,他引以为傲的作品就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此次的新文化变革,必将载入史册。你们说说,此次变革,真的是皇帝提出来的吗?”高启问道。他只是个放牛娃而已,放牛娃也能变革华夏文化了?
“这还用说,还不是那人主导的?”宋濂道。
人群此时的脑海里都浮现出同一个名字来——秦宇!
“禀高大人!”就在这时,一翰林院的学生走进来道,“宁国公主已经把《斗破苍穹》的第二册内容,通过锦衣卫传到了皇宫里。”
“斗破苍穹的第二册内容到了!?”人群闻言,像打了鸡血一样立刻站起身来,激动不已的说道。
“我们立刻进宫,向皇上恳求一观!”宋濂道。
说完,刘伯温,宋濂,高启,吕昶,纷纷前往皇宫。
其实就算斗破苍穹的第二册内容再吸引人,也比不上他们的命重要。他们此时进宫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们不是刚刚被皇帝斥责了吗?他们现在进宫,刚好借着这个由头,向皇帝表达一下自己的忠心。
进宫之后,人群会大肆吹捧《斗破苍穹》的内容亲民,故事吸引人,并且承诺大规模的刊印,甚至答应给《斗破苍穹》写序。
皇帝听后一高兴,说不定就会消除心里对他们的芥蒂。
人群进宫之后,果然这么做了。
朱元璋对他们的转变,也很高兴,并且趁着兴致高,让宋濂给《斗破苍穹》写了一篇序文。
宋濂接旨之后,洋洋洒洒又写了一篇《斗破序》
“禀陛下,臣的这篇《斗破序》,比臣之前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还要用心,写的还要好。”宋濂道,“将来如能流传后世,必定会让后世的学子背诵。”
“大家都背《斗破序》,不用背《送东阳马生序》了。”
……
数日过后。
不出人群所料,《斗破苍穹》在风靡了整个大明。
百姓们争相观看,手不释卷。
有的读书人,看了几十遍还意犹未尽。
有的人手里拿着书边走边看,撞上了路上的行人。
富家小姐,藏在家里偷偷的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