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了想,便让罗福先只是修建必要的建筑,而其他建筑到时候有了水泥再修建。
“微臣遵旨……不过……还请陛下定下这水泥每月产量,微臣好计划水泥窑的数量!”
虽然说水泥是罗福他们弄出来的,但是站在他的角度,并不知道水泥将会给大明带来什么。
在他看来,这水泥大概会成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然后用来出售赚钱,所以他才会问朱棣每月需要生产多少。
“每月产量?”
朱棣想了一下,然后又看了看前一片忙乱的皇家制造局,发现似这里并不适合来烧制水泥。
皇家制造局的位置,是在山脚下的一条无名河流旁,附近根本没有石灰石……
第411章 严州水患的真相
“这样吧,罗福你找人另外寻找一处地址,单独建立一个水泥作坊……”
“记着,作坊附近一定要有足够的石灰石,至于产量,条件许可的话尽量多修几座窑吧!”
朱棣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水泥的用量将会非常的恐怖。
先不说其他的用途,单单只说治理水患这一件事,需要的水泥数量,恐怕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罗福一听朱棣的话,瞬间就明白了这水泥的分量,这应该是一个重要性可以比肩燧发火铳的物品,于是暗自决定一定要办好这事。
回到了皇宫后,朱棣继续耐着性子开始批复堆成山的奏折。
因为有了燧发铳和水泥的出现,朱棣此刻的心情是十分不错的。
但这份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锦衣卫指挥使卓有为匆匆送过来的一封密报给打断了。
这封密报是在严州的锦衣卫送回来的,锦衣卫指挥使卓有为,一看之下立刻就带着密报进了宫。
这封密报证实了之前的猜测。
经过锦衣卫调查,证实严州大水的罪魁祸首就是当地官府。
就是知府亲自下令,派人秘密掘开堤坝,将水放入严州城西的低洼地带,数百户村民和上万亩良田被洪水淹没。
而官府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当地的一户晋绅谋夺低洼地带的那万亩良田。
据锦衣卫调查,因为当地官府在水灾后完全没有实施任何救援,导致洼地中被水淹的数千农户中,幸存者十不存一。
初步估计,因水灾遇难的人数超过了数千人。
这一下,朱棣是真的愤怒了。
愤怒的朱棣直接绕开刑部和地方的提刑按察司,直接以钦案的名义下旨,命锦衣卫派人前往严州,锁拿一众涉案官吏入京受审。
这一刻,朱棣觉得还是自己的屠刀不够锋利,所以才让这些地方上的官员利令智昏,有了侥幸心理。
而卓有为在接到朱棣的圣旨后,不敢怠慢,火速挑选了锦衣卫精锐,亲自带队奔赴严州。
这是朱棣自登基以来第一次动用锦衣卫的力量,所以卓有为也十分重视,选择了自己亲自带队。
等到卓有为一行快马加鞭赶到严州的时候,之前出发的政务院的救灾队伍,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安置灾民和清理掩埋尸体了。
然而,整个严州府的官员上至知府,下至衙役,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城去帮助救灾,全都躲在城内冷眼旁观。
这让卓有为觉得难以理解,到底是有着什么依仗,才能够让这些官吏可以完全无视朝廷的权威,到现在都能稳如泰山。
虽然想不通,但是卓有为下手却是一点都不迟疑。
为了稳妥起见,他带了五百锦衣卫的精锐,在到达严州当日,就按照朱棣的圣旨,将所有严州府上下一百多官吏全部锁了,关进了囚车。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卓有为没有多做停留,就准备连夜出城。
然而,就在锦衣卫带着上百辆囚车,刚刚出城就遭遇了突然的围攻。
四面八方的田野中,突然就涌出了数量过万的民众,将锦衣卫押送犯人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无数杂乱的声音都在要求锦衣卫立即释放囚犯。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换一个人可能就会被吓住,然后不得不妥协。
但是卓有为是谁?且不说当年跟着朱棣转战塞外,尸山血海里爬出来,就说这几年暗卫统领的经历,哪里是会被这种阵势给吓到?
所以,卓有为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下令动手了。
五百精锐锦衣卫哪里是这是乌合之众所能够阻挡的,只是一个冲锋,这些民众就全部落荒而逃,丢下了十几具尸体和数十个惊恐无比的伤者。
卓有为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伤者也全部弄上了囚车,一路押送回了京师。
到了京师之后,卓有为第一时间就进宫请罪,将遇到的情况详细的告诉了朱棣。
朱棣听完之后,不用想就知道,这又是那些文官团体在给自己上眼药,而且这事情绝对还没完。
朱棣让卓有为将抓回来的官吏和那些伤者全部关进诏狱,抓紧时间审讯,尽快弄清事实真相并找到证据。
朱棣知道,接下来估计很快就会有官员要对此事发难了。
结果,果然不出朱棣的所料,很快就开始就有超过十位以上的地方官员,递上加急奏折弹劾锦衣卫横行地方,陷害官员,滥杀民众……
这还只是开头,短短数日时间内,光是递上弹劾奏折的地方官员的数量就超过了五十。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下群情激奋,纷纷要求朱棣处置锦衣卫。
朱棣没有理会这些弹劾,因为卓有为在几天之内,就已经将严州溃堤案给查了个水落石出。
锦衣卫再次出动,又从严州抓回了一个当地的豪绅,这豪绅就是那被淹的万亩良田的预定买家,也是纠集民众试图劫囚的主谋。
然后,朱棣根本没有通过刑部,直接动用了帝王的特权,公示过这些人的罪行之后,直接将罪魁祸首七名官员和一名豪绅斩首示众,全家流放塞外。
而其余官吏作为从犯全部革职流放,而且永不叙用。
朱棣的雷厉风行,似乎激怒了文官们,更多的官员开始上书弹劾锦衣卫,大有一副如果不处置锦衣卫这事儿就没完的架势。
这其中,又以江西布政使黄中为首。
他直接在奏折中叫嚣如果不惩治锦衣卫,那就是没有天理,那么他们这些官员就会选择主动去职。
这里面威胁之意溢于言表,意思就是,如果皇帝你不妥协的话,我们就全部辞职不陪你玩了,看你怎么办?
可是,朱棣依旧没有理会,各地官员的情绪开始越发的激昂,不停有官员上书附和黄中,声称要主动去职。
这种情况到了十二月末的时候,终于发酵到了最高潮。
一共一百二十六位官员上书表示,如果皇帝陛下不杀掉卓有为谢罪,为严州知府平反,他们就会集体主动去职。
第412章 朱元璋:原来世界居然如此广阔
而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魏国公徐达在内的许多老臣子,都用各种委婉的方式向朱棣提出了建议……
这些老臣子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就是用暂时的妥协来换取朝局的平稳。
对这些劝诫,朱棣依旧不置可否……
到了最后,连当事人之一的卓有为都有些扛不住了,主动进宫向朱棣表示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罪名,以平息众怒。
结果,却被朱棣一阵劈头盖脸的臭骂之后又是一番面授机宜,然后才将他赶了出去。
卓有为灰头土脸的回到锦衣卫衙门之后,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心腹,调集精干力量立即针对上书的官员开启了调查。
为了增加效率,卓有为还求到了自己的老上司诸亮的门上,希望诸亮能够将暗卫的情报共享一部分给他。
作为前暗卫大统领之一,卓有为是少数几个真正知道暗卫的情报能力有多恐怖的人之一。
诸亮一点都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
有了暗卫提供的情报支持,锦衣卫在数日之内就查实了超过十名上书官员贪腐的证据。
紧接着,锦衣卫就派员出京,直接缉拿了这十几名官员入京问罪。
这一下,那些上书的威胁朱棣的官员顿时就变得更加愤怒了,上书之时言辞更加激烈,就差没有指着朱棣鼻子骂昏君了。
然而,就在洪武十二年的最后几日,朱棣突然颁布了震动天下的《劝诫庸碌官员离职诏》!
整篇诏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杀气腾腾,丝毫没有掩饰的表达了朱棣的情绪。
在这封诏书中,朱棣要求,所有对朝政不满的,对于朱棣本人不满的,以及过往有过贪腐行为的官员,尽早自行离职。
限期一月,一月之后朝廷将对所有的地方官员进行一次外察,已离职官员既往不咎,而未离职官员一经查出贪腐,和对朝廷有怨望者将严惩不贷。
这封诏书一出,朝野上下立刻变得一片沉寂,没有任何人会想到,朱棣居然会用如此强硬而暴力的方式来应对地方官员的逼宫。
由于这次朱棣的动静实在太大,连原本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干涉朝政的朱元璋,都忍不住把朱棣给叫进了后宫。
一向都自诩为手段强硬的朱元璋,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的强硬程度比起自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元璋的意思是不是说要阻止朱棣,而是想用自己的经验劝诫朱棣忍一时之气,徐徐图之以免造成朝局动荡。
面对朱元璋的劝解,朱棣没有敷衍,而是直接很诚恳的对朱元璋讲出了自己的理由。
朱棣用暗卫查证出的大量事实告诉朱元璋,整个大明的官场,现在已经是积重难返。
贪腐横行,庸官占据高位,文官为私利抱团对抗皇权……
朱棣认为解决的唯一办法,只有破而后立,而他刚好也有着这个决心,勇气,魄力以及相应的能力。
他愿意用暂时的朝局动荡,来换取未来大明朝的蓬勃朝气。
朱棣直言不讳的告诉朱元璋,如今这样的一个大明,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
所以他需要下猛药治重病,然后重新缔造一个全新的,能够承载他全部野心的新大明!
为了加强说服力,朱棣还拿出了自己凭着记忆画出的世界地图,展示给了朱元璋。
在朱棣的解说下,朱元璋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极西之地的西边依旧还有着大陆,有着国度……
那标志着新大陆字样的陆地,大小已经远超大明疆域,朱棣说那里遍地都是黄金白银……
看着世界地图,听着朱棣的解说,朱元璋沉默了。
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这个儿子不论是从眼界还是胸襟气度上,都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这个当爹的。
最后,被说服的朱元璋反而成了朱棣最坚定的支持者。
随着《劝诫庸碌官员离职诏》的发布,之前群情汹涌的辞官大潮,居然就这么戛然而止,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官员上书以辞官来威胁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永乐元年。
而年后的第一场早朝波澜不兴,仅仅只是商议了几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之后就早早散了朝。
在距离朱棣定下的一月期限还有这大半个月的时候,突然又开始陆续有地方官员上书。
而这一次,上书的官员,依旧是之前以辞官为威胁的那些,但说辞却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现在上书的内容表达的全都是坚决拥护永乐皇帝朱棣,坚决支持朝廷的所有决议……
并且,他们还为之前受人蛊惑所上奏折中的胡言乱语表示了悔恨,向朱棣诚恳的请罪。
顺便,他们还开始了互相揭发,拼命把蛊惑自己上书的黑锅往别人头上丢去。
朱棣读着这些奏折,感觉简直大开眼界,这也再次刷新了他对于这些官员无耻程度的下限。
永乐元年元月二十。
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大明朝堂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发生着改变。
王仁领衔的政务院,在朱棣的支持下已经逐步成为了整个大明朝廷的核心,开始越来越多的分担着朱棣的压力。
这样一来,也就让朱棣能够抽出时间谋划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