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遴选出来的官员都不出朱棣的所料,九成九都是经科举出身的正途官员。
而那些非正途官员,就连站到朱棣面前接受面审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这个结果,朱棣早有所料,倒也谈不上有多失望。
留下这一百二十多名官员,朱棣的打算也仅仅是让他们暂时充实一下中枢的职位,从而保证各部能够正常运转。
如果最后真能从其中找出几个真正的人才,那又是意外之喜了。
就在结束面审后的第二天。
马和终于带着他在海外收罗的四十七名海盗首领,专程入京觐见了朱棣。
朱棣在乾清宫接见了马和一行。
一别数年,再见时,朱棣发现马和的外貌变话很大,大倒朱棣都差点没能认出他来。
原本马和虽然身材高大,但是却皮肤白净。
而现在的马和虽然以后身材高大,但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看起来有些枯瘦,而且皮肤也因为海风和日晒而变黑了。
马和整个人看起来,已经完全没有了原来那个管事太监的风采,反而更加接近一个真正的海盗头子的气质和外貌。
这让朱棣十分的感慨。
他知道出海辛苦,但是出海到底有多辛苦,其实朱棣并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如今当他在看到马和的时候,这个印象才终于变得真实起来。
不仅朱棣看到马和在感慨,马和看了朱棣,却是更加的感慨。
一别数年,当年那个少年王爷,一转眼居然就成了泱泱大明的主宰,这让马和都觉得要论际遇之奇,朱棣绝对能称得上是佼佼者。
当着马和手下的海盗的面,朱棣对马和的态度十分的温和,甚至可以说是嘘寒问暖,关爱有加……
这也让那些大大小小的海盗首领,莫名的就大大增加了对马和的敬畏之情。
见面后一番热情的交流之后,朱棣就单独对马和进行了封赏。
在所有跟随朱棣南征的功臣都还没有封赏的时候,这份对马和单独的封赏就显得意义十分重大了。
马和直接就被封爵了,靖海伯,正二品大明外海水师都督,统领大明外海水师舰队和已经纳入大明版图的数百座岛屿……
如果说以前马和垄断海上贸易还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的话,现在有了朱棣的封赏和任命,他就真正成为了明海疆真正的海上之王。
如此重的封赏,和表现出朱棣足够信任的职务,让马和当场就痛哭流涕,连连朝着朱棣叩头,因为心情激荡用力过猛,连额头都磕出了血。
马和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作为一个太监,居然有一天也能封爵不说,还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军之主将,堂堂二品大员。
朱棣没有嫌弃他身体残缺,反而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信任。
马和认为自己除了以命相报以外,已经找不到任何方式来回报朱棣了。
原本马和这次来见朱棣,其实主要是想当面问一问,朱棣接下来对海外的战略意图到底是什么?
然而朱棣却告诉马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退出海上直接贸易,然后转变身份成为海上贸易的守护者。
朱棣会命令沿海几大船厂为马和全力提供更多的舰船,让他负责打击清扫各路海盗,保障海商们的海上行船安全。
朱棣的目的,就是要让大明的海商可以在大明周边的国度畅行无阻!
至于他手下的这些海盗首领,朱棣直接一道圣旨,人人都封了一个七八品的武职。
但是,却没有让他们再返回马和的舰队,而是直接将他们送到了北平的西山大营。
……
接下来的剧情还是很多的,五百章左右才会大结局哈。强推爽文《异世三国:嫁给女帝后的悠闲生活》
第404章 朱棣对国子监的希望
在那里,他们将接受道衍的思想改造,美其名曰叫任前培训,时间为半年。
改造结束以后,这四十七名大小海盗首领,就会成为合格的水师将领。
有朱棣帮忙调开了手下的海盗首领,马和总算可以彻底放开手脚,整顿他自己手下的武装力量了。
没有了这些海盗首领们牵制,朱棣相信马和一定能让这支海盗组成的舰队焕然一新,成为合格的大明海疆的守护者。
马和在觐见完朱棣之后,第二天就急匆匆的又回到崇明去整顿他的舰队去了。
马和走后,朱棣几乎一刻没停的又开始折腾国子监去了,他实在太缺人了。
朱棣要求国子监清退现有所有监生,然后重新面向大明京师附近所有的县学生员招收监生。
旨意中写的很清楚,新的国子监不再以教授四书五经和参与科举为主,而是要学习各种实用之学。
首期计划只招收学员一百名。
这消息如同一道飓风吹过大江南北,引发了朝野巨大的议论。
无数博学老儒,致仕官员,各级学政纷纷在各种场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他们不敢直接抨击朱棣,只能是拼命贬低试用之学,称实用之学为浊学,只配那些浊官去学习……
他们告诫天才读书人,想要成为清流,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程朱理学,孔孟子曰……
这种论调是主流,而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县学的生员,都对进入国子监去学习务实之学,失去了兴趣。
最后在截止日期之前,愿意来报名的生员,一共只有六十八名,连一百个都没有凑够。
对这个结果,朱棣并没有什么失望,他既然选择这么做,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
但是他也相信不需要多,最多只需要两批学员能够毕业,然后踏入仕途,当下这种局面就会被彻底改变。
而以后,随着国子监毕业的官员越来越受到重用,自然而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愿意寻求务实之学,作为进身之阶了。
到了那个时候,朱棣所希望的人才,才会开始不停的涌现,而科举之道势必将无人再提。
虽然只有六十八名学员,等开学那天,朱棣还是亲自去了国子监,原本有些惴惴不安的学员们,对此就像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
因为朱棣告诉他们,从他们进入国子监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一个天子门生的身份。
作为第一批学员,朱棣也将记下他们的所有人的姓名。
国子监的课程是由朱棣亲自拟定的,算学、格物、行文、工学和体育作为基础学科。
这些学科是每一个学员都必须学习的,而在学习满一年之后,学员如果能通过晋级考试,就选择自己感兴趣中级学科进一步深造。
而没有通过晋级考试的话,就可以参加毕业考试了,毕业考试通过就可以直接接受政务院的授官,成为一名光荣的九品大明官员……
现在的学科设置还是十分简陋的,但是朱棣也知道,这事不可能一步到位,改变天下人的观念也是需要时间的。
国子监的学员就是朱棣撒下的种子,这些目前看起来还很简陋的学科,唯一的目地就是培养学员的务实精神。
只要有了务实精神,就能在未来引导他们进入他们所感兴趣或者擅长的学科进行深造。
当这些学员开始成为朝堂的中坚之时,就是大明真正崛起之日。
这一次,朱棣对国子监的清理十分的彻底,不仅清退了所有的监生,就原本的一众官员也全部靠边站了,一个都没有留下。
如今国子监的祭酒由政务院尚书王仁亲自担任,而国子监的教授来源更是五花八门。
有政务院的尚书,侍郎,书吏,还有皇家制造局的匠师,以及来自军队的武将……
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国子监什么都教,就是不教正经学问。
就在朱棣忙碌中,时间进入了洪武十二年的年末。
再有几天,大明就将正式迈入新的一年,属于朱棣的永乐元年。
随着几个月的平复,属于靖难之役带来的动荡已经逐渐开始平息,大明朝堂也渐渐走上正轨。
虽然朝野上下依旧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但是在朱棣的强势镇压下,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朝廷的中枢中,因为增加了一百多名新鲜血液,运转效率也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其中的政务院,更是全天候满负荷在运转……
要说起整个大明朝堂中年前最忙的,就要数政务院下属的农业司了,因为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大明全境推广高产粮食作物。
就在数天前,数量庞大的新作物种子已经从海路运输到了京师,而这些种子就是为整个大明南方准备的。
农业司郎中叫郭宝泰,原本是建阳县知县,在此次遴选中被朱棣所看中,直接任命为了农业司的主官。
这也让他直接从七品升到了四品,真要算起来这就是连升七级,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郭宝泰此人也是进士出身,却为人木讷,性格坚毅,在任期间劝农成果斐然。
一任知县,建阳境内粮食足足增长了三成,这才是他让朱棣最看重的成绩。
而如今,他更是担负起了在整个大明推广新作物的重任。
按照朱棣的要求,农业司必须在五月夏季来临之前,让每一座州县都必须种植成活有不少于万亩的新作物。
这个任务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如今大明的农业,完全是靠天靠经验吃饭,没有哪一户农民会主动冒险去种植自己不熟悉的农作物,除非让他们亲眼看到好处。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承受不起任何意外。
一旦种下去的新作物达不到预期产量,那他们就得饿肚子,就得抛荒,就得去借高利贷,就得当流民……
所以,朱棣的这个任务,让郭宝泰已经愁的得好些天都睡不好觉了。
他虽然注重农业,但毕竟没有自己种过田,对几种新作物的了解也很有限。
第405章 离奇的串联抵制事件
郭宝泰只知道,这些新作物都是他的上司政务院尚书王仁,一手在辽东种植出来的。
据说产量非常可观,但是他并没有机会见到过新作物在地里生长和收获时的样子。
唯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永乐皇帝朱棣的首肯下,农业司的官员们品尝了除开小麦以外每一种新作物……
品尝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个印象,这些新作物都挺好吃,而且吃法还很多……
郭宝泰花了好几天时间,按照政务院的工作规范,制作出了一份儿农作物推广方案书。
由于是第一次写这种形式的文书,郭宝泰非常的不适应,绞尽脑汁头发都抓掉了很多才勉强拼凑了出来。
他的方案,是趁着年底大朝会前,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机会让他们集中起来,然后由农业司的官员做宣讲。
争取给这些地方官员,讲清楚这些作物的特点以及需要他们配合的地方,再让政务院出面将他们明年的考核与新作物捆绑起来……
郭宝泰认为,只要能获得地方官员的全力配合和支持,那么朱棣的这个任务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然而,郭宝泰不知道的是,他绞尽脑汁弄出来的所谓计划书,却被朱棣批的那是一无是处……
“连张插图都没有,好意思说这是推广新作物?难道你要让那些地方官员自行脑补,想象你这农作物长什么样子?需要什么样的光照和土壤条件……”
“满篇都是大道理,都是空谈,说到实际问题的篇幅少得可怜……”
“有这功夫,不如多写写新作物的好处,会给种植的农户和当地的官府带来什么样的收益和好处……”
“希望地方官府配合?配合的要求和具体措施在哪?轻飘飘一句希望配合,那些老官油子就会配合了!真是想的太好……”
朱棣一边翻看着郭宝泰推广计划,一边毫不留情的批判着,听的一旁的郭资却是频频点头。
对这份推广书,郭资虽然一字没改,但是并不代表他就觉得毫无问题,只不过,对于其中很多问题,他觉得还是听听朱棣的意见为好。
虽然政务院也按照朱棣的要求制定了一些工作规范,包括计划书的规范和格式……
但是官员们依旧改不了他们所习惯的行文方式,写出来的计划书往往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之乎者也写上一大篇,却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