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251节

即便是这样,原来两三百号人的武将队列也缩水了三分之二,至于文官队列,更是直接十去了其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第一天上殿的太监黄俨,精神抖擞地一甩手中的拂尘,尖着嗓子大声吆喝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朱棣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上奏的居然是颍川侯傅友德,他现在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同知。

“今陛下重设朝堂机构,但官职体系多有混乱,臣奏请陛下尽快定下新的官职评级,以免影响朝政运转!”

颍川侯傅友德所奏事项,实际上就是因为朝中原本的架构被打乱。

虽然各个机构都已经在正常运转,而机构内部的官员体系却还并没有梳理清楚,所以导致内部混乱时有发生。

比如说傅友德所在的大都督府,是由五军都督府合并兵部而成。

然而,兵部尚书的品级只有二品,但五军都督府中光是一品的大都督就有十位。

更别说,还若干从一品的都督同知,正二品的都督佥事,加在一起,光是二品以上的官员数量就有几十个。

如果按品级论资排辈,那这大都督府也就不用干事儿了,现在全是靠着大将军徐达和曹国公李文忠的威望压制,大都督府才能勉强运转。

对于傅友德所说的情况,朱棣其实心知肚明,而且也早就有了改革方案。

正好今日早朝第一个说到的问题就是这个,朱棣干脆就直接把自己准备好的方案提前给放了出来。

在朱棣制定的体系中,一品的官职只有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而且这三个官职,也只是虚职,作为恩赏使用,并非是实职。

所以实职官员职位中,最高就只有二品。

分别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政务院的政务尚书,再加上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

除了这几位,其余各部副职都只是是从二品,至于地方三司官员品级最高也只是正三品。

所有依然在职的官员,全部按照现在所说官职确定评级,以前的品级通通需要重新核定。

至于各部的官职设置和对应的品级,授权各部尚书先行制定,经朱棣核准后再实施。

在朱棣大清洗以及十足的威慑下:所有官员都对驻地的方案没有提出任何异议都表示欣然接受。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朱棣刚刚宣布完关于重新制定官员评级的事情之后,郭资一闪身站也到了大殿中间。

“启禀陛下,浙江布政使司急报,严州大水冲毁房屋数千间,淹没良田十万亩,被洪水卷走的民众不计其数……

郭资的话音落下,朱棣忍不住皱了皱眉,他没想到他才第一天上场,就有了这么一个坏消息。

“严州知府胡明义上书恳请朝廷,立即派员运送粮食前往严州赈灾。

郭资继续说道。

“那你们政务院的处理意见是什么?

朱棣保持着冷静,然后开口问道。

在他亲自制定的正式流程中,政务院不仅仅是负责消息传递,还必须在第一时间给出合适的处理意见,然后再交由皇帝审阅决定。

“政务院认为可令严州府先行开仓放粮,然后由京师派员运送赈灾物资即刻前往严州赈灾!”

“政务院同时建议大都督府行文严州卫出兵协助官府维持当地秩序,以免爆发民乱!”

郭资很有条理的报出了政务院拟定的处理方案。

“准了!具体正赈灾粮食的数量由政务院协商,并制定详细计划报上来给朕审阅!”

朱棣没有犹豫,立刻同意了政务院的处置方案。

“大都督府负责行文严州卫令其立即出兵协助救灾以及维持当地秩序!”

朱棣当场就交代大都督徐达立刻负责协调当地卫所军队出兵。

“微臣遵旨!”

徐达也站出来拱手接旨。

如此这般,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严州大水救灾的事情,比起以前的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整个早朝就处理了两件事,这并不是说朱棣这个皇帝今日只需要处理这两件事,而是其他绝大部分事情都不用单独放在早朝来商讨。

更多的事情,都是以奏折的方式送到了政务院。

散朝后,朱棣就去了前乾清宫批阅奏折。

他批阅的奏折除了由各部直接递上了之外,其他奏折都是经过了各部审阅并签署了意见的。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奏折其实已经是处理过的,只需要朱棣过目表示同意或者是反对就可以了。

哪怕是这样,朱棣依然觉得任务繁重,他现在才明白,为何当年他每一次看到朱元璋,他的桌案上永远都摆着批不完的奏折。

一直到下午时分,朱棣才终于处理完了当日的所有奏折。

还没来得及休息,黄俨就来报政务院尚书王仁请求觐见。

“传他进来吧!“

朱棣突然觉得搬进皇宫里之后,好像就距离整个世界都有了距离一般。

“微臣参见陛下!”

王仁一进乾清宫,立刻规规矩矩的大礼参拜朱棣。

“免礼平身,以后记着,私下里觐见就不用严格按照礼节了!”

朱棣事示意王仁起身,又让黄俨给他搬来了一个锦凳。

“谢陛下!围微臣此番觐见,乃是为了严州水灾一事!”

王仁坐下以后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严州水灾?今日早朝不是已经解决了吗?你觉是得还有其他问题?”

“微臣认为,这严州水灾似乎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王仁的表情很严肃。

……

强推一本爽文,番茄里搜索《异世三国:嫁给女帝后的悠闲生活》

第392章 我乃当朝皇后

“哦?说说你的看法!”

朱棣坐直了身体,他预感到可能接下来他会听到一些坏消息。

“据暗卫送来的急报,严州虽然连降三日大雨但河堤其实并未被冲垮……”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在洪水即将退去之时,突然发生了溃堤,洪水漫卷而下,将严州城西的低洼地带全部淹没……

“冲毁民房上千,淹死百姓无数整个一片洼地全部被泡在了洪水中……”

这些内容都是暗卫送来的情报中所描述的,王仁只是复述给了朱棣听。

“你的意思是溃堤是人为的!但是其目的何在呢?”

朱棣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如果是人为溃堤的话,那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了,一场死伤数万人的人祸!

“暗卫的急报中提到了一件事,微臣觉得十分可疑,所以才前来禀告陛下定夺!”

王仁此刻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才又继续说道。

“被淹的洼地都是严州附近最好的良田,总量不少于十万亩,而这些良田又分属于几千户所有!”

“十万亩良田,分属几千户?这种情况很少见啊!”

朱棣忍不住打断了王仁的话。

以朱棣对当前大明情况的了解,一般来讲各地比较集中的良田很大一部分都已经集中在了地主乡绅的手中,真正的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其实不算太多。

像王仁刚才所说的十万亩良田属于几千户农民,这情况也就是说这农民中并没有大地主存在。

“是的,这几千户农民都是当年太上皇下令从凤阳迁徙过去的……”

“当年严州战乱,良田抛荒,太上皇就下令从凤阳迁徙了数千户农民,将城西的十万亩良田分给了他们,一直到现在,都是由凤阳移民在耕种!”

王仁仔细的给朱棣讲述了来龙去脉。

“可是,这和有人放水淹没农田有什么关联呢?”

朱棣还是有些没弄明白,这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陛下,等到洪水退去之后,这十万亩良田,可就成了无主之地了,将会由严州府收回重新发卖……”

王仁的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朱棣的心中炸响,炸的他脑袋都有些发晕。

“所以,你怀疑有人为了谋夺这十万亩良田,丧尽天良的摧毁河堤淹死数千户人和淹没十万亩良田?”

朱棣有些不敢置信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王爷明鉴,微臣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几率还比较大的……”

”因为根据暗卫说所报,良田被淹之后官府并没有做出任何赈灾的行为,而是放任城西的灾民自生自灭!”

王仁此刻也是脸色阴沉,他之前一直在朱棣的领地,从没有见识过如此肮脏黑暗的事情,一时间连他都有些控制不住情绪了。

“告诉诸亮,动用全部浙江布政使司的暗卫力量,给我把这事儿查个底,我到要看看到底是谁的胆子这么大!”

朱棣强忍着怒火,他直觉就认为此事一定跟严州的官府有关,而这种事是他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微臣遵旨,微臣还是按照今日早朝上商议的计划继续行事,正好可以麻痹严州的地方官府,好给暗卫制造更多的调查机会!”

“好,就这么办!”

朱棣也同意了王仁的安排。

送走了王仁之后,朱棣就陷入了沉思。

他发现,如今大明的官僚阶层的腐化速度,远比他预计的程度还要深还要快!

如果照此下去,最多只需要过上几十年,整个大明官场就会彻底的烂透。

于是,他决定好好利用一下严州这一次的事情,让地方官吏们也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屠刀锋利?

第二天政务院就派出了原户部磨勘王道为赈灾大史,带了五千兵马押送粮食,前往严州赈灾。

早朝散去之后,朱棣根本无心批阅奏折,直接出了皇宫轻车简从的就朝城外而去。

因为今天,就是徐妙云她们到达京师的日子,朱棣要亲自去迎接她们。

朱棣骑着马,没有打出任何仪仗就在城外汇合早就得到军令的五千骑兵,然后等在了城外十里的位置。

等了有大约半个时辰,就有负责护送徐妙云的骑兵先导,出现在朱棣的视线中。

由于朱棣并没有打出皇帝仪仗,先导骑兵也不认识朱棣,便上前来询问是否是前来迎接皇后的人马!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先导齐兵就回转到徐妙云那边去通知了。

一个时辰之后,徐妙云一行数十辆马车,在数千骑兵的护送下,远远的朝着京师而来。

朱棣激动的双腿一夹马腹,当先就朝徐妙云的队伍而去,他身后的骑兵也催动战马,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

首节 上一节 251/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