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坚持易罪结果的官员,不论品级不论官职,一律勒令其致仕。
然后又重新挑选了官员,再次议罪。
而这一轮清理的结果,就是朝堂上所有四品以上的文官,超过九成都被朱棣勒令致仕了。
以前是朝堂半空,而现在可以说已经全空。六部之中所剩不多的官员中,低品官员占了绝大多数,四品以上的高官几乎全军覆没,一共都没剩下几个……
新一轮的议罪非常顺利,结果很快又重新摆到了朱棣的案头上。
齐泰黄子澄族诛……
方孝孺梅殷斩首弃市,家属流放塞外……
其余人等一律全家流放塞外。
这其中唯一一个特例就是梅殷的妻子和儿子,因为梅殷的妻子是公主,她和她生下的孩子属于皇家血脉,所以幸免于难了。
对于这一个结果,朱棣其实已经算满意了。然而就在他准备发布圣旨最后确定这个结果的时候,文官们又弄出了新的事端。
那些前些日子因为对抗朱棣,而被勒令致仕的官员们重新串联了起来,他们不甘心就此离开朝堂。
于是,他们就将消息送进了大狱之中,通知了方孝儒,梅殷等在押的官员。
这些串联官员们所打的主意,就是要让当事人自行发声。
然后他们先是参与营造出惨烈和悲壮的氛围,最后他们再鼓动天下的文人共同掀起舆论来逼迫朱棣让步。
事实证明,他们的目的确实也达到了。
被关押的方孝孺在听到传进来的消息之后,愚腐之气大发。
他花了一天一夜奋笔疾书,写出了一篇雄文《讨燕贼檄》。
在这篇文章中,方孝儒开篇就是四个字“燕贼篡位”……
文中列出燕王朱棣十宗罪,什么不忠不孝,勾结内臣谋反篡位,逼父杀兄……
然后他号召天下忠贞之士起兵共诛燕贼,解救洪武皇帝。
这篇文章被偷偷送出了大狱,然后由文官团体抄写之后发的满天下都是。
一时间,整个大明天下都因为这篇檄文而沸腾了。
燕王府的书房中,王仁,诸亮郭资三人,难得的齐聚一堂,但是每个人都显得忧心忡忡。
不得不说,方孝孺的文才确实十分了得。
他这一篇文章写的文采飞扬,煽动性极强,简直可以与当年唐朝骆宾王写的《讨武氏檄》相提并论了。
而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檄文在天下的读书人之间产生了极为轰动的影响。
据诸亮收到的消息,就在距离京师不远的地方,已经开始有读书人一腔热血的开始散尽家产,试图招兵买马响应这篇檄文了。
“怎么?你们几个今日都不忙了吗?居然有空全部跑过来!”
朱棣看到他们三人一脸愁容的坐在一起,却是我一点都不担心,说话的时候竟然还带着笑意。
第390章 朕要诛其十族
“陛下……微臣有罪!”
诸亮干脆直接跳出来认错了。
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才导致了这篇文章被传的满天下都是。
“这点小事,不用请罪!”
朱棣毫不在意的挥挥手,然后就坐了下来。
“陛下,这个可不是小事,一个处理不好的话,陛下的声誉可就全完了!”
郭资看到朱棣一点都不以为然,深怕他不明白这事的重要性,急忙出言劝诫道。
“区区鬼蜮伎俩罢了,不值一提!”
朱棣摆手,似乎依旧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不知陛下有何对策?还请告诉臣等,说句惭愧的话,微臣已经被此事折磨的夜不能寐了!”
王仁看到朱棣的轻松表情,稍稍松了一口气,然后才问道。
“这哪里需要什么对策,以堂堂之势碾压即可。”
朱棣笑着回答道。
“可是这天下人,悠悠众口,该如何向他们解释?”
郭资还是十分的不解。
“解释?为什么需要解释?莫须有的事情你越解释,反而就会被当成真事!”
朱棣压根儿就没打算去给谁解释什么。
准确的说,他对于此事其实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他知道,在他如此高压的手段之下,文官团体绝对不会认命,一定会为了他们的利益,想尽办法来对抗自己。
而从古到今,文官集团对抗皇权的手段无非就是那么几种。
而其中最好用的就是挟持民意,对皇帝污名化,然后再逼迫皇帝让步。
但这一招,对朱棣却完全没有什么作用。
对于朱棣的胸怀和胆量,岂是文官团体所能想象的?这些小伎俩根本就动摇不了他的心智。
“陛下,那你直接下旨吧,微臣现在已经束手无策了。”
诸亮也在苦笑。
哪怕以他的智慧,面对这种群情汹涌的局面,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完全失了方寸。
这大概就是见识层面的差距了,朱棣是穿越者,来自后世,他见识过信息爆炸的大时代。
所以,对于这种裹挟民意的方法,他其实一点都不担心,他知道这种事情其实就是一种博弈。
最终比的就是谁更狠,更能坚持……
而文官团体想和朱棣比这个,那简直就是不自量力了。
“是啊,陛下,下旨吧……还有方孝儒应该怎么处罚?还请陛下示下!”
王仁也想不出朱棣会用什么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于是便开口征询朱棣的意见。
在他看来,现在这方孝儒就是个烫手山芋,根本杀不得,一旦杀了,情势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没什么好考虑的,方孝孺以大逆之罪,诛其十族!”
朱棣语气平淡的说道。
“什么?诛十族?”
诸亮等三人全都抬起头,一脸惊讶的望着朱棣,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古以来,最严厉的死刑罚也就是诛九族了,可从来没人听说过有谁被诛十族。
“陛下说的十族,是指……”
王仁有些迟疑的问道。
“十族啊?就是九族再加上他的门生弟子……”
朱棣的笑容已经收了起来,语气也开始变得森寒。
他其实不是一个狠毒的人,但是方孝孺这次的行为,却真正触及到了他的逆鳞。
什么杀兄逼父,张口就来,如果让方孝孺的檄文坐实,那朱棣就绝对会变成千古第一暴君!
“陛下,此事是否需要再议?”
郭资觉得诛十族似乎有点太狠了,忍不住开口劝诫道。
“比起他所做的事,诛十族都算是轻的了,此事不用再议了,就这么办!朕倒要看看,还有多少人愿意试试诛十族的滋味!”
朱棣这话说出以后,王仁他们三人就知道朱棣的心意已决,便也没有再开口劝解。
“还有,齐泰和黄子澄的抓捕,你们也要多费心,争取早日抓到让他们和方孝儒黄泉路上做个伴!”
朱棣接着又说道。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王仁等三人见事情已经定下,便急匆匆的告辞离开。
说来也巧,就在第二天,齐泰黄子澄的下落就有了消息。
黄子澄在云南借兵未果,便转道泰州去和齐泰会合了。
二人在泰州募集了十万民壮,本来准备起兵进攻京师,但却因为粮饷不足,大军还没出发就全部散了。
最后,他二人就被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给活捉了,然后被押送往京师而来。
在收到这个消息后,朱棣再无顾虑,直接把圣旨明发天下。
圣旨中更改了之前的议罪结果,将方孝孺的斩首之刑改成了车裂于市,并诛其十族!
这圣旨一发出去之后,出乎王仁和诸亮他们的预料,原本在民间闹的沸沸扬扬的读书人们,居然顷刻之间就全部老实了下去。
别说招兵买马了,就连方孝儒这个名字都没人敢再公开提起了,害怕惹祸上身……
而那些原本还在京师逗留的致仕文官,也全都仓皇的收拾家产,仓惶逃出京师,深怕朱棣想起来了找他们麻烦。
这一系列结果,让诸亮的三人目瞪口呆,他们原以为朱棣的圣旨一下,可能会彻底激化矛盾,甚至还会引起刀兵四起。
结果,却没有想到,转眼之间天下的读书人就全部偃旗息鼓了。
数日后,齐泰黄子澄也被押解到了京师,于是,在朱棣的命令下,就开始了长达五天的连续行刑。
五天时间一共斩首八百余人,紧接着就是将方孝孺车裂于世,然后诛其十族,共计六百多人……
这一轮杀戮,杀到天下读书人和朝中官员心惊胆颤,朱棣也让他们见识到了,永乐皇帝的屠刀同样很锋利。
这一下,朱棣的改革进度就被大大的加快了,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朝堂权力的交接。
政务院虽然依旧缺员严重,但是也算终于开始投入了正式的运行,承担起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国事。
而皇宫中,东宫已经被清空之后暂时封闭朱元璋已从奉天殿搬到了后宫中的仁寿宫内。
选了个黄道吉日,朱棣就从燕王府正式入住皇宫,从此开始了他名正言顺的帝王生涯。
第391章 朱棣的第一次早朝
搬进皇宫的第二天,朱棣就召集了他登基后的第一次普通朝会。
坐在御座上的朱棣,看着太极殿中的文武官员,却是暗自觉得有些好笑。
武将一侧还好一点,总归还有着七八十号人,而文官一侧就比较惨了,居然只有寥寥二十来个人站着。
而两边加在一起,刚好就一百多一点人,难道这就是文武百官的由来?朱棣忍不住在心里暗自自嘲。
朱棣对朝堂的大清洗虽然也涉及到武将,但是相对于文官团体来说,武将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