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551节

但结果看来,他们多年的安排显然是成功的,只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广西已彻底和朝廷决裂,西南的乱局已然展开。只要桂林城一旦被打下来,那么整个广西将彻底沦陷,从而影响到其他地方。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桂林城,许多已经打下了自己的地盘,同时还怀着更大野心的土司们,也迅速做出了决断,派出一部分人马赶赴桂林,以帮助那边的军队尽快拿下桂林。

倘若这时候,之前白莲教所安排好的广西和湖广相接的平乐府城也被他们控制,并截留下各州府的急报,那么哪怕他们从别处绕道报信,也得多耗许多时间来把这一惊人的消息传递出去。

好在,此刻的平乐知府曲峰已然摆脱了白莲教的掌控,所以当消息传来后,他立刻命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把消息传去京城,同时也立刻派人向临近的湖广请援,从而使广西的局面稍有转机的可能。

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除了广西之外,那个更叫人感到害怕的地方终于对此事有了反应……

第七百八十一章 西南大乱(中)

大明朝的官场里一向有着一种说法,西南为官,便当流放。只因为在那一隅之地里,朝廷派去的流官权力实在太小,但能压得你动弹不了的各方势力又实在太多,哪个都不是你敢得罪的,在那儿为官简直是煎熬,别说出什么成绩了,能安安生生地度过一任,这官员调任之时得烧高香酬神了。

所以每年吏部选官的时候,西南流官的派任一直都是个老大难问题,这可是个极得罪人的行当。只要是有些门道的,一定会提前跟选司的人打好招呼,以避免被派去西南。要知道去那儿为官别说是什么县令知府了,便是给你个巡抚,也不过是个需要夹紧尾巴做人的受气小媳妇儿而已。

不过凡事却总有例外,至少在四川播州做流官,别的地方要好许多。当地势力最大的大土司杨家虽然也是权势熏天,但自家主杨应龙以下,做事却很是老道,几乎不会为难当地的流官,甚至在某些事情还会照顾到官员的面子,让他们能很好地跟朝廷交差,还能拿出些政绩来。

对此,如今的播州流官知府贺诚那是深有体会的。虽然这几年任官下来自己真正能做得了主的事情并不是太多,但在杨家的管治下播州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各项朝廷规定下来的税款也是及时交,让他连续三年在考功簿都得了个等的评价,这让他很是满意了。

虽然在和杨家人打交道的时候,贺知府还是得以下属的身份和礼节相对,虽然许多事一旦杨家发了话,他这个名义的播州长官得服从听命,但那又如何?只要能给朝廷一个好印象,自己又不怎么吃亏。何况,今年已是他贺诚在此为官的第六个年头,只要今年的考功依然是等,那朝廷没理由继续让他在此为官,高升便是指日可待了,他也能离开西南,到更能展现他抱负和能力的地方去为百姓谋福,为朝廷效力了。

一想到这些,正在二堂有些悠闲地翻看诗书的贺知府的脸便露出了一丝笃定的笑意来。君子当如水,圜为曲,只有顺着地方民情,才能真正为自己,为当地做实事嘛。

这时,门口来了他的一名亲信:“大人,杨土司突然差人前来,说有要事请大人过府一叙。”

“哦?”正品诗得意的贺知府闻言先是一愣,继而便淡淡地一笑,以前杨应龙也没少请他过去商议事情,虽然一般来说对方只是跟自己知会一声,他这个做知府的并无做主的权力,但这种被人尊重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某些地方那些土司都把事情推行下去了,流官却依然蒙在鼓里要强得多。

所以他自不会怠慢,立刻放下了手书卷,起身往外走。但因为这一下走得急了,身子便在桌案一碰,正把桌子的茶杯连着那卷书一起碰掉在了地面之。不过贺大人并没有多作停步,反正自有府的下人前来收拾。

杨土司的大宅子离着知府衙门并不甚远,贺知府也没有必要坐轿摆谱的必要,便这么带两三个从人,安步当车地走了过去。来到府门前一通报,迅速被人请进了里面,并在前院的一处偏厅里见到了正笑得满脸春风的杨应龙。

一见对方这模样,贺诚的心里更是一定,看来这回杨土司请自己过来是有什么好事要说了。会是什么呢?听说他家的二公子之前相了城里某家的闺女,莫非是想请我这个知府当个媒?倘若真是这种事,贺知府是肯定不会拒绝的,能和杨土司家更接近一些,哪怕他今后不再于西南为官,也是有好处的嘛。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贺诚口却并不急着询问,只是照足了规矩与杨应龙见礼寒暄,和多少年的老朋友一般。这一点,也是贺诚觉着自己极其幸运的地方了,别看杨应龙是西南数得着的大土司,但他身却几乎没有一般土司老爷的跋扈和粗鲁,反而跟平常的读书人一般,不但温守礼,是待人接物都很是合君子之道。

在相互落座,又说了一番不咸不淡的闲话之后,觉着差不多了,贺诚才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不知杨土司今日召下官前来所为何事哪?”虽然对方一贯表现得对他很是尊重,但深明双方从主关系的他还是把身份摆得很正,在称呼也不敢有半点托大。

直到这个时候,杨应龙面的笑容才稍微收敛了些,状似无意地道:“怎么,最近西南出了如此大事,你贺知府还不知道么?”

“还请杨土司明示。”贺诚有些疑惑地道,他还真不知道西南到底出了什么大事呢。他是个识相之人,一般也不怎么过问府衙里的事情,所以哪怕真有什么公到了,先知道的也肯定是杨应龙,这也正是他自认为能有今日的处世之道了。

杨应龙的脸依然有着淡淡的笑容,但眼底深处却带了一丝轻蔑与不屑了。不过很快地,这种神情又被他掩盖了,转而轻轻地道:“这事儿可着实不小,你贺知府身为朝廷命官到现在还不知道确实有些不该了。”

“杨土司教训得是,是下官最近有些懈怠了。待会儿回衙之后,下官一定会仔细观看公的。”贺诚忙很虚心地承认错误道。

“这却不必了,让我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吧。”杨应龙一面说着话,一面拿起茶杯来轻轻啜了一口,并跟对方也作了个请的手势。

贺诚自然不敢拒绝对方的一番好意,赶忙也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这才抬头重新看向杨应龙,听他继续把话说下去。

“在大概半月之前,广西桂林城里突然起了乱子,巡抚唐广琛伙同一干官员居然把城众多土司头人都给抓了起来……”

“啊?”贺诚一听这话,心下便是一懔,暗道那儿的官员是疯了么,居然敢在西南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不怕惹来大麻烦么?随即,他又觉着自己的小腹处微微有些不适,似乎是之前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不过在杨应龙面前他自然不敢失礼,便即忍了下来,只是专心地看着对方,静等后话。

着意地看了一眼一脸诧异的贺诚一眼,杨应龙便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般继续道:“想必贺知府会担心这么一来地方会出现什么乱子吧。不错,这事确实引来了极大的问题,只短短几日里,桂林城附近的诸多苗壮寨子和部族因此而悍然发动了叛乱,聚起了足有五六万之众,兵锋直指桂林城。据说,前两日里已和城官军交锋过几次,死伤不少人了。”

“啊……”贺诚再次失惊叫出声来,哪怕是在杨应龙身前也顾不了太多了。他之所以如此失礼除了因为听到的这个消息委实太过骇人之外,还因为他感觉到肚子里的疼痛感刚才更甚了,跟有许多根针扎进了其不断抽刺一般。

面对贺诚如惨叫般的痛呼,以及明显扭曲的模样,杨应龙却恍若未见,只是神色淡然地继续陈述着事实:“而在此之后,广西其他各州府县也已有许多的土司竖起了反旗,不但杀死了当地的流官,还迅速占领了一座座的城池。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广西已不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怎……怎会这样?这却如何是好?”贺诚面色铁青,额头已有大颗大颗的汗珠生了出来,一手按着自己的小腹,有些吃力地道。

“这当然是因为朝廷无道了,是官府倒行逆施,这才逼得我苗壮各族之人不得不拿起刀枪来自卫的。”一抹冷然的笑意从杨应龙的嘴角生了出来:“其实何止是广西,我西南三省每一个苗壮族人都已对官府不满久矣。我们的族人每日里辛勤劳作,得到的不过是一日三餐温饱而已,而你们这些当官的呢,不事生产,却能过得丰衣足食,甚至娇妻美妾无数,但即便这样你们还嫌不足,真当我们苗壮族人都是那么好欺的么?”说到这儿,他的一双眼睛已有浓重的杀意透出,直射贺知府的面门。

贺诚这时候身子依然摇摇欲坠,脸更不断有汗水滑落,但听了他这话后,一时竟连身体的痛楚都有些忘了,只是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面前这位一改以往彬彬有礼模样的杨土司:“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说我是什么意思?”杨应龙的目光突然冷了:“既然朝廷不仁在先,别怪我们了。本来,我可以饶你一命,但想想你终究是朝廷派来的流官,留在这儿终究是个祸患,所以便只有先送你走了。”

“你……你要造反……哇……”说出这话的同时,贺诚的口一张,立刻吐出了一大口的黑血来,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到了个情由,指着杨应龙颤抖地道:“你……你给我下了毒?”

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乱(下)

     杨应龙面上只是轻轻一皱,似乎是在怪贺诚吐出的黑血弄污了自己的厅堂,随即又很不以为然地一点头:“现在你终于明白了,倒也不算是做个糊涂鬼,这也算是我对你的一番心意吧。”

“你……”腹中如刀绞一般的剧烈疼痛,再加上心中的愤怒和恐惧,让贺知府的整个身子都颤得犹如一片秋风里枯萎的树叶。只见他拼尽全力拿手指着面前这个看上去依然温文如玉的杨土司,眼中的火都快要把对方给烧成灰烬了。但后面的话,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不断从里面翻涌上来的黑血已充斥了他的喉咙和嘴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自己还有一丝力量的情况下,和这个图谋不轨的凶手拼个你死我活。

念头一起,往日里谨小慎微的贺诚便一面不断吐着黑血,一面恶狠狠朝着杨应龙扑过来,此刻他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杀了眼前这个家伙。

只可惜,身中剧毒的贺知府虽然已拼尽了自己的一切,但他的动作在杨应龙眼里却是那么的沉缓,见他扑来,后者只是轻轻一皱眉,随即一偏身子,就已躲了开去。而贺诚的身体则在一扑不中之后,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地向前倾斜过去,重重地撞在桌案之上,压倒了那由上等红木所制的桌子。

“啪嚓……”伴随着这一声动静,早候在厅外的那些下人和护卫才急匆匆地闯了进来,一见这厅内椅倒桌翻的场面,他们的心里都是一紧,直到发现自家土司安然站在一旁,倒是那个知府老爷倒在了地上,他们才松了口气。随后,他们便一拥而上,按住了尚在挣扎抽搐的贺诚,以防他再次做出什么威胁自家老爷的举动来。

而后,侯昌也疾步赶了过来,一见杨应龙,就很有些埋怨地道:“老爷,你今日也太冒险了,要除此人,您只需要发句话便可,何必亲自下手呢?”

杨应龙的目光在众人身上迅速一扫而过,随即才淡淡地道:“因为我要告诉所有人,我这次起兵反了明廷的决心。现在,我这个当土司的已亲自下手杀了一个朝廷命官了,那下面的人总该信我的这份决心了吧?”

“这……”侯昌完全没有想到自家老爷居然还有这么深远的考虑,看来只要杨应龙一旦打定了主意做某件事情,他就一定会把事情最到极致。而后,他又迅速反应过来,当即拜倒:“小人领命。”接下来他这个大管事要做的,可不光是为造反之后的种种后勤之类的事情绸缪了,还得把土司老爷亲自杀死朝廷知府以明心志的事情给迅速散播出去。

杨应龙对他的反应还是很满意的,便点了点头,随即道:“接下来也不必再等了,让所有人都动起来吧。”

“是!”侯昌再次拱手答应,随后便带了人匆匆出去下达彻底攻陷城里其他几处流官衙门的命令去了。而在他们做出这份安排的同时,手底下的家奴已经迅速进来,把早已死去的贺诚尸体拖了出去,顺带着把厅堂里被他的毒血所污染的地面也清理干净了。

当杨应龙施施然走出这厅堂时,除了空气里依然有股子刺鼻的腥臭之外,这厅里看着已和之前没什么两样了。

播州本就几乎在杨家的完全掌控之中,即便有几处朝廷委派的流官衙门,也只是个摆设而已。现在杨应龙要对付他们,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只不过半日时间,几处衙门就彻底被杨家派遣的土兵所彻底占领,其内那些倒霉的大小流官,也被迅速捉拿,用绳索捆绑了就直接投入了衙门后边的牢狱之中,倒也省了许多的麻烦。

随后,杨家的人就迅速把杨应龙反了朝廷的意思给散播了出去。当然,作为造反的一方,他们怎么着也得找出个像样的理由来,而就目前的朝廷来说,理由还当真有一个——

“今天子昏聩,奸佞当道,驱逐贤相张太岳……”一份针对朝廷罢免张居正的讨逆檄文迅速被人张贴到了城中各处,并有人随时在一旁大声朗诵,并跟周围的百姓进行解释:“不是我们的土司大人有什么野心,想要造朝廷的反,实在是朝廷太不像话了,居然把一代贤相张居正给罢免了,弄得现在朝廷乱作一团,都是奸佞小人当道,赋税都比以往高了。”

“什么?你说这事你怎么不知道,也没觉着朝廷要收的税款比之前高了?那是因为有杨土司在前边给咱们挡风遮雨哪,要不然,你们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但现在,朝廷已对杨土司很是不满,就要派人来捉拿了他,并派其他酷吏来取代他,到那时候你们的苦日子可就来了。

“杨土司这一回不肯就范,决定举起反旗,可不光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你们哪。所以你们怎么着也该为咱们起兵做出些贡献才是……”

在杨家手下众人或软或硬,或欺骗或强要强拉的一系列手段之下,播州城里的百姓迅速就被他们给动员了起来,全城的粮食被集中到了一起,壮丁也已集结,随后在他手下的几员得力大将的带领下,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就开出了播州,直奔周边的州县而去。

首节 上一节 551/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