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196节

  所有与会者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江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沉稳地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巨幅世界地图前。

  “各位首长,我的理由主要有三点。”陈江的声音十分坚定,

  “第一,战略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我国海外利益急剧扩展,能源通道、贸易航线、海外投资的安全,都需要强大的海军来保障。这不是选择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他停顿一下,看到几位领导微微点头,继续道:“第二,技术窗口期。现代海军建设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必须提前布局。空军装备虽然同样重要,但舰艇建造动辄数年甚至十几年,现在不加大投入,将来就会错失战略机遇期。”

  “第三,效费比考量。”陈江转身指向地图,“陆军装备更新换代快,大规模换装需要巨额经费。而我认为,未来战争形态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钢铁洪流的对决会被淘汰。相反,一支能够控制海洋的海军,其战略威慑力和实际投送能力,将带来更高的军事效益。”

  会场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一位副部长皱眉道:“陈江,你说未来战争形态革命性变化,有什么依据?陆军难道就不重要了?”

  “首长,陆军当然重要。”陈江恭敬但毫不退缩地回答,“但我认为应当转变建设思路——陆军未来应向精兵、合成、特战化方向发展,而非追求规模优势。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没有制海权,关键时期能源和贸易通道被切断,再强大的陆军也难以发挥。毕竟我们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没有一支强大的深蓝海军是绝对不行的!”

  他调出准备好的幻灯片:“这是我整理的近二十年世界局部冲突分析。明显可以看出,海空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海军,既是常规威慑力量,也是战略核威慑的载体,更是远洋投送能力的保证。”

  曹部长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突然开口:“继续说,你对各军种发展的具体建议是什么?”

  陈江受到鼓励,思路更加清晰:“海军方面,我认为应当重点发展区域防空驱逐舰、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和两栖攻击舰。现代级驱逐舰已经落后,必须加快自主研发新一代主力战舰。尤其是我们航空母舰的改建速度,一定要再快一点,早日形成战斗力!”

  “空军方面,当务之急是加快J-10的改进和量产,同时必须立即启动第四代战机研发。运输机和预警机等支援力量也亟待加强。”

  “陆军方面,”他顿了顿,“我建议暂缓大规模重装备换装,加大对无人机、电子战等新领域的研究投入。”

第248章 海军存在的不足

  陈江的观点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不过由于部里大多数高级干部都经历过了“大炮上渔船”的特殊时期,所以深感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报告最终还是被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这种事关国家军事力量变革的大事,不是一个总装能决定的,他们只有建议权,具体的决策还是要更高级别的会议通过才行。

  陈江则是利用这个间歇期,乘坐飞机前往海军东海舰队实地调研。

  东海舰队是国内舰艇现代化水平最高、战力最强的舰队,尽管如此,他们对于总装的领导前来调研也十分重视,派出了阵容相当的接待团队。

  陈江一见面就提出要看一些舰队里的主力舰,包括停靠在港内的潜艇部队,陈江看的很细,一边看一边还听边上的军官们讲解,他有时候还会时不时的提问。

  在带领陈江等人实地参观完毕后,舰队副司令员亲自参与座谈,这个规格已经很高了。

  而且在会场上,陈江再一次见到了吴哲,他已经荣升为现代级大型驱逐舰的舰长了。

  “我的天啊,上次碰到你,还只是中校参谋长,如今居然成为国内最大吨位驱逐舰的舰长了,真是令人羡慕啊。”

  “平常心,平常心,”看到陈江对自己的“祝贺”,吴哲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觉得自己已经升得够快了,没想到陈江升官的速度简直堪比火箭,居然成了大校?

  而且还是总装备部的实权处长,来舰队调研,都需要副司令员亲自出席,这个逼格真是太牛叉了。

  “你就别寒碜我了,我才上校,你都大校了,你这升官的速度也太恐怖了吧?”饶是把平常心挂在嘴边的吴哲,此刻也有点不淡定了。

  当年在非洲遇到陈江的时候,他也就和自己一样,是个中校啊。

  “怎么,吴舰长,你和陈处长认识?”坐在中间的副司令员见吴哲居然认识总装的领导,而且关系还匪浅,这倒是令他有些出乎意料。

  “首长,我跟陈江处长在A大队时候就认识了,那时候他还是个上等兵,如今已经成大校了。”吴哲笑嘻嘻地说道。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因为吴哲在东海舰队也是名人,又在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任职过,所以他们都知道他在A大队的成长经历。

  这才过去多少年,吴哲就从光电硕士少校成长为国内“四大金刚”主力驱逐舰的舰长,已经快的让大家羡慕了。

  但听吴哲刚才说的话,陈江在那个时候居然才是个上等兵?

  这是什么升迁路线?

  难道跳着来的?

  大家不是没见过部队里逆天的后起之秀,但如陈江这样如同妖孽般的家伙,真是匪夷所思。

  这下就连副司令员也有些被惊到了,他万万没想到眼前的陈江居然如此厉害,一般像这样的人,背景肯定是少不了的,但他本身也肯定是有真材实料,所以他一下子变得非常认真起来。

  陈江并不知道在座的人这么多想法,只是稍微寒暄几句就步入了今天的正题。

  今天参会的人员,基本都是各艘主力舰只的指挥官,所以规格很高。

  陈江清了清嗓子,

  “我不是第一次来东海舰队了,几年前,我有幸来这里受训,当时就感受到了东海舰队的‘财大气粗’,不仅各种军舰我是见都没见过,更可恨的是,就连伙食也比我们特战队的好很多。”

  “哈哈哈~”

  大家万万没想到,从上面下来的处长会以如此风趣的话开头,不禁都被他逗乐了,会场的气氛也随之轻松了许多。

  “如今故地重游,我看到了许多新服役的新舰新装备,感觉东海舰队的家底更加殷实了,特别是我们舰队官兵展现出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与高昂的斗志,都能让我坚信,如果有敌人还敢来侵犯我们的领海,那么东海舰队完全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陈江的话,可以说是对东海舰队极高的评价了,这让与会的众人都感到十分有面子。

  “但是,”陈江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讲发现的问题了,“我今天也发现了一些短板啊。”

  “比如我们的舰队核心,现代级驱逐舰,虽然吨位不小,但反潜能力较为不足,我刚才听了副舰长的介绍,咱们使用的是从毛熊国引进的卡系列反潜直升机,在雷达、电子设备方面与现代西方反潜直升机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它的电子设备中仍然大量充斥着半导体技术甚至更老的电子管技术,而西方同代直升机却已开始广泛使用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化计算机处理系统。”

  “同时我发现,这种反潜直升机虽然滞空时间有四五个小时,但它居然没有机库,只能露天停放,这个在海上使用的东西如果一直停在外面,维修保养是个大难题,关键是这么昂贵的进口货,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啊!”

  “还有潜艇,艇内官兵的居住条件真的非常简陋,我看了后,觉得非常不容易啊。”

  陈江又列举了一些他看到的比较表面的问题,但即便如此,这些问题也已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会后的接风宴上,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向陈江敬酒,其实都是想要在更新装备上占得先机,但陈江口风把的很牢,而且酒量惊人,居然丝毫不怵诸多军官的“车轮战”。

  宴后,吴哲陪同陈江返回下榻的酒店,

  “陈江啊,我发现你这酒量真是又见长了,今天喝了起码三瓶啊,居然还能站得住,真是海量!”吴哲非常羡慕陈江的酒量,他是个稍微喝一点就醉的人,即便是来东海舰队后成为了高级指挥官,应酬也算是比较多了,但酒量却始终提不起来,撑死也就是半斤的量。

  “好了啦,你就别寒碜我了,帮我打杯水过来,我醒醒酒。”陈江虽然酒量很好,但今天也确实喝了不少,头是真的有些发胀。

  喝下了吴哲递过来的一大杯温水后,他才稍感好过了些。

  “哎呀,这个酒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喝多了伤身!”他忍不住自嘲道。

  “你还好了,很多总部机关的领导都有了大肚腩,你看你,体型和当年在A大队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变,一看你就是常年自律,坚持锻炼!”

  “哈哈,你不也差不多?”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两人的关系本来就很好,现在又没有了其它人,所以陈江还是希望吴哲能把当前海军发展的现状跟自己交个底,毕竟他去走访调研,看到的都是人家准备好的东西,深层次的问题,他是很难发现的。

  可不发现真正的问题,他这个军备研发处的处长,就没办法对症下药。

  吴哲很清楚陈江的性格,于是就把自己在舰队期间发现的问题都跟他说了。

  “现在海军最重要的问题,是看起来很庞大,但真实的战斗力并不怎么样,最起码离上级的要求还差的很远。”

  陈江没有吱声,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吴哲也是个性情中人,肚子里有话不吐不快。

  “比如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因为一体化成型艇壳技术还不过关,所以我们的垂发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远的,因为太长而放不进去,只能用小号的,这个威慑力弱了很多,而且携带的导弹数量也要少,艇内的生活条件就比较差。”

  “即便是小号的潜射弹道导弹,也必须要加装‘龟背’,噪音与下潜速度都不是很理想,即便如此,这也是我们国内最强大最新式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了,这可真是憋屈。”

  陈江听后一阵沉默,他深知:就是这么一个憋屈的设计,愣是扛起了咱们海基核威慑的重任。这就是我们军工人的生存智慧——先解决“有没有”,再追求“好不好”。

  “所以我们国家必须要尽快攻克一体化成型艇壳技术,早日实现战略导弹核潜艇追上世界一流水平。”

  吴哲在吐槽了这个时候,还说了现役潜艇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噪音过大,动力不足等等问题,听得陈江一阵头大,这些问题要解决,恐怕需要花很大的精力还有巨额资金。

  “潜艇的事情还好说一点,毕竟我们有强大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所以这个还好说一点。”吴哲喝了一口水,算是歇了一下。

  只有陈江一阵皱眉,其实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虽然最新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漂亮国西海岸,但这么远的距离,相当于给了人家充足的拦截时间。

  要搞核打击,最靠谱还是战略导弹核潜艇!

  或者是后来出现的高超音速可变轨洲际弹道导弹,不过这种尖端武器,必须要把液体燃料换成固体燃料,液体燃料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把弹体建的很大,确保射程,但想要变轨却很困难,生鸡蛋比熟鸡蛋难转动,就是这个道理。

  陈江没有把这些话说给吴哲听,而是继续听他说,

  “现在咱们国内的主力舰艇依旧是‘四大金刚’,新下水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虽然排水量比2250吨的053H3护卫舰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3500吨,但反舰导弹是YJ-83反舰导弹。采用双4联装布局,半埋式安装,备弹8枚。这种反舰导弹采用双速制飞行模式,巡航阶段为高亚音速飞行,末端采用超音速飞行进行攻击,略海飞行,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50千米。”

  “听起来似乎比现代级上面的反舰导弹更加强大,但也不是垂发系统,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反舰火力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如,而且我们的舰载雷达也还有不足。”

  陈江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那现代级确实不如它?”

  吴哲摇了摇头,“那也不是的,现代级毕竟大吨位,适航性与续航能力都不是现在的中小型军舰所能比拟的,至于火力方面,我建议对它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

  陈江听后不自觉的摇了摇头,后期对于现代级肯定是要大改的,但这个费用真是不低。特别是当新锐军舰一艘接一艘“下饺子”,曾经的“小甜甜”很快就变成了“牛夫人”。

  “改造的事情不急于一时,海军的新舰今后不会少的。”陈江目光坚定。

  吴哲没有料到陈江会这么说,但他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他巴不得越来越多的新式军舰下水,哪个海军人不希望自己国家的海军强大呢?

  “而且我们的航母,也在加快改建中,将来也会如期下水,现在最麻烦的还是舰载机的问题。”

  陈江对于这项工程也是充满期待,虽然是人家的二手货,但好歹能解决国家海军没有航母的窘状,特别是积攒足够的经验,摸透了这里面的门道后,航母编队总归会有的。

  “真的么?那可太好了!”吴哲也听说过这艘航母,虽然现在就一个壳子,但我们国内的逆向研发能力可是相当牛逼的,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早晚能搞起来。

  “到时候能不能先入列咱们东海舰队?”吴哲现在是现代级驱逐舰的指挥官,但谁不希望能成为国家第一艘航母的舰长呢?

  “这个我可没权力决定,而且这个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接着说,还有什么情况吗?”陈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果断换了个方向。

  “其它嘛,就是老舰太多,不堪重用了。现在很多053型的护卫舰,都已经很老了,上面的雷达火控都非常落伍,更不用说更古董的051型驱逐舰了,这些军舰已经很难承担起防卫海疆的重任了。”

  “这些不可能一下子就退役的,要知道,海军的军舰极为烧钱,而且一支舰队要有核心也要有辅助,新舰下水之前,必须要让这些军舰充分发挥余热,这样才能让东海舰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陈江对此信心百倍。

第249章 要走一条研发新路

  从东海舰队调研回来后,陈江就开始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海军存在的难题。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同时拜访了很多总装的老前辈,最后终于想明白了,直接去找曹部长汇报了情况。

  “长期以来,我们的常规武器装备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我觉得最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别人不愿意帮咱们。这个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二是人才匮乏。虽然有钱老那样的精英人才甘愿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归国,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每年也有很多人才外流,或者说留不住。”

  “三是研发模式存在弊端。我们现有的大部分装备都是模仿毛熊国的,虽然这几年开始逐步重视自主创新了,但这个力度还远远不够,要想武器装备的研发步子迈得再大一些,就必须走模仿加自我创新相结合的研发新路。而且要创新为主,借鉴为辅!”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曹部长对于自己的这位得力干将十分欣赏,不然也不会把他调过来,所以立刻示意他说下去。

  “首长,”陈江放下自己的稿子,脱稿讲了起来。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第一和第二暂不必说,但第三点,我们必须要改变研发思路,最主要的是不能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这样永远都会被人家甩在身后!”

  “比如咱们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虽然吨位大火力猛,但雷达水平非常糟糕,这倒不是毛熊国故意坑咱们,而是他们的雷达水平也就那样,所以,咱们不如摒弃掉他们那一套,主动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甚至超过他们!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咱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去创新突破!”

  听到陈江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表述,曹部长也感觉到热血澎湃。

  曹部长暗自叫好,“接着说,具体怎么做?先声明,咱们的经费就这么点,不可能面面俱到。”

  “首长,您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我的建议是,必须把拳头攥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限的经费要集中到最让我们海军难受的问题上来,把几个最棘手的堵点痛点解决掉,其它就好办了。”

  “第一,是‘眼睛’和‘大脑’的问题。”陈陈江列举道,“现代级乃至我们大部分主战舰艇的雷达电子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相比西方主流产品差距明显。这不仅体现在探测距离、精度、多目标处理能力上,更体现在系统兼容性、抗干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上。我们必须下决心,投入重金,自主研发新一代舰载相控阵雷达和综合指挥控制系统。这东西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实物,但一旦突破,对所有现役和在建舰艇的战斗力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

  “第二,是‘拳头’的问题。垂发系统是现代化舰艇的标志。我们现在还在用外置发射架,这种毛熊国的东西,反应速度慢,载弹量受限,无法兼容防空、反潜、反舰等多种导弹。必须加快国产通用垂发系统的研制进度。有了它,新舰设计可以脱胎换骨,老舰改造也能有质的飞跃。”

首节 上一节 196/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