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大清 第57节

  等滕毓藻把话说完,李金昱就激动地交口称赞起来。

  吴佩孚也由衷地赞叹道,“李参谋说的不错,老师此计奇妙之处就在于,不仅攻敌之所必救,还将两场伏击,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学生不敢说遍观史书,可好歹也是在书本中打磨了十几年的读书人,这样高明的战法,闻所未闻,当真是前无古人,比之古往今来之名将,亦不遑多让,老师莫不如就给这战法起个名字吧。”

  吴佩孚所说,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遍观古今著名战例,还真就没有,如果说硬要说有,也仅仅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可以牵强一些寻到蛛丝马迹。

  滕毓藻笑了笑,对他自己是否是名将的说法不置可否,不过却对二人说道,“名将也是人做的,你们俩只要遇事多思多想,有朝一日,也会成为人人津津乐道的一员名将,至于这个战法的名称吗,我看就叫迭次设伏吧。”

  “迭次设伏,好名字!”吴佩孚兴奋地尽力压抑着激动的声音说道。

  滕毓藻深吸口气,摆摆手说道,“这个计划要成功,其实还有两个难点。”

  “一是联军大队和后面的辎重部队仅仅相距只有五里,距离过近,如果突击大队把握不好,就很有可能还没等他们的部队完全进入伏击位置掩蔽好,联军的辎重部队就赶到了,从而被发现有伏击,导致一场完美的伏击战,变成一场击溃战。”

  “所以,第一场伏击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突击大队能否把握好前出的时机,既不能太早,被前面的联军主力听到声音,又不能太晚,在前移时被后面的日军发现。”

  吴佩孚点点头说,“老师还请放心,我虽然和师伯接触不多,可能感觉出,师伯此人外表粗犷,其实内心聪明精细的很,他在部下面前又很有威信,绝对不会误事的。”

  一提到刘十九的突击大队,李金昱也有些犹豫起来,有些担心地说道。

  “刘大队长我倒是放心,我担心的是王德成和他带来的那些人,他们那些人恐怕没经历过这么大的阵仗,恐怕.”

  王德成在傍晚前,就兴高采烈地带着六百多人赶到了东局子,按约定将他们全部编入突击大队,刘十九将所有善使大刀的人全部集中在一起,单独成立了一个四百人的大刀队,就由王德成任中队长。

  副队长和下面的军官正职,依然是刘十九找卫靖海要来的前锋军滕毓藻那一营老人来担任。

  对于王德成和他带来的那些义和团的人,滕毓藻也有些许担心,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要伏击的联军总数有三四千人,最少也有三千人,而他现在能抽调出来的部队,只有李显策二团四千多人,再加上刚刚经过战斗减员,人数只剩下不足千人的突击大队,即便还有刘玉枳一团的一个营,人数上,也只有六千出头,并不能在兵力上对联军形成绝对的优势。

  而且,对于仅仅距离这里二十多里的那股联军残部,也不能没有一点防备,最少需要派出一个哨,做好阻击对方的准备。

  所以,王德成带来的这六百多身强力壮,还都会些武艺的青壮,在黑灯瞎火的夜间白刃战中正可以大显身手,滕毓藻不能不把这些人带过来。

  滕毓藻轻轻叹口气又接着说道,“第二个难点,就后面二十里外村子里的联军残部,会不会也趁火打劫,在咱们还没结束战斗前就提前赶过来救援,而咱们派去的阻击部队是否能挡得住”

  滕毓藻长出一口气,有些遗憾地接着说道,“其实,咱们的兵力有限,否则还能有第三场伏击。”

  吴佩孚似有所悟,正要说什么,滕毓藻突然轻轻嘘了一声,低声喝道,“禁声。”

  说完,滕毓藻就侧耳凝神静听起来。

  很奇怪,据说只有穿越的人,身体才会有可能出现某种变化,比如说人会变得年轻、力量爆棚、耳聪目明等等。

  而魂穿,也就是所谓的重生,就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了,除了记忆,其它的身体情况一切完全取决于附体本身。

  可让滕毓藻感到奇怪的是,他这个魂穿者,竟然听力和视力都比他的前世大有提高。

  滕毓藻仔细考虑后,还是觉得,应该原本这个滕毓藻在听力和视力方面就很出众,只不过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而滕毓藻有前世的对比,自然感觉变化的就很明显了。

  侧耳倾听了一会,滕毓藻果然发现了异状,随风飘进耳中的青纱帐发出的林海松涛般的声音中,夹杂着某种杂乱的声音。

  “向两侧传,所有人禁声,洋鬼子过来了。”滕毓藻低声下达着命令。

  虽然吴佩孚和李金昱侧着耳朵听了半晌也没听到什么,可还是按照滕毓藻的命令开始向下传递命令。

  在这样被夜风吹拂的青纱帐发出的声响中,不要说是一个人,就是上百人行军,在一定的距离外,也是听不到什么异常的,可两千多人一同行军,情况就大有不同了,这么多人行军,总会有很多人的脚步重叠在一起,就好似列队齐步走一样,这会产生叠加效应,发生一定程度的共振,会让脚步声更加明显。

  滕毓藻听到的就是隐约的列队行军的脚步声,虽然杂乱,可仔细听还是会分辨出一定的节奏,而且,滕毓藻似乎还听到隐约的战马嘶鸣的声音。

  果然,滕毓藻的命令下达不久,吴佩孚和李金昱就隐约听到了大队人马行军的脚步声还有战马的嘶鸣声,两人都不有俯下了身子。

  又过了几分钟的时间,不仅可以听清大队兴军的脚步声,还有俄语和英语的喊话声,滕毓藻听得出,这是俄军军官和美军军官在催促部队加快行军的呵斥声,甚至他们还可以清楚看到有昏暗的光柱在夜空中偶尔闪过,这是联军的手电筒的光亮。

第154章 马克沁的威力

  这个时候的手电筒,要比后世的手电筒大得多,主要是因为干电池的原因,现在的电池个头很大。

  由于电池的电量、电压,以及手电筒的灯泡,还有手电筒内反射罩镀层无法做到后世那样的光滑等技术原因,手电筒的光线还有些昏暗,不过使用这样的手电筒在现在这样有月光的路上行军,尤其是前面的搜索部队使用,也勉强够用。

  滕毓藻的卫士们手里就有,而且现在就带着两个。

  看起来,这应该是联军的前锋搜索部队。

  紧张地等待了二十来分钟,嘈杂的声音终于逐渐消失了,官道方向重又平静下来。

  “大人,咱们的部队是不是应该上去了?”李金昱语气急迫地低声问道。

  虽然滕毓藻也有些着急,他很担心后面的联军辎重队在这段时间加快了速度,让刘十九那里不得不提前打响。

  可他毕竟是前锋军的总统,这点静气还是要有的。

  滕毓藻伸手拍了拍李金昱的肩头,低声说道,“等候命令,要知道,今天在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是李团长,而不是我这个总统官。”

  滕毓藻话音刚落,埋伏在附近的战士就开始传递起命令,“向后传,各部队进入伏击位置。”

  随着命令的下达,青纱帐中开始响起高粱秸秆和叶子摩擦发出的“哗哗”声,这声音要远比被夜风吹拂发出的声音要大的多。

  直到这时,滕毓藻才站起身,摸了摸已经潮湿的屁股说道,“走吧,咱们也要向前一些了。”

  青纱帐中短暂的嘈杂生很快就消失不见,官道两侧重又趋于寂静,除了夜风吹拂青纱帐发出的节奏感不强的“哗哗”声,再也听不到其它动静,官道两侧的青纱帐里就好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般。

  由于要伏击二千多人的大队联军,伏击圈要设的很长,即便按联军以四路纵队行军,两千人也要排出一千多米,这么长的伏击范围,就是联军急于赶回后面救援辎重部队,经过一千多米的伏击区域,也很容易发现埋伏在路边的伏击部队。

  尤其是,前锋军的这些官兵们,很可能都是初次参与这样同联军近在咫尺的近距离伏击战,尤其是在夜里,这些战士们难免会有人紧张,做出什么不应该有的动作,比如因为紧张,而下意识地提前开枪。

  所以,为了避免被联军发现,伏击部队的伏击区域依然没有放在官道两侧青纱帐的最边缘,而是选择了距离边缘五米外的青纱帐中。

  五米的距离虽然很短,可这已经可以保证伏击部队的前面会有十几颗高粱遮挡,在夜里,这已经足够隐藏住伏击部队。

  为了防止有人因为紧张而提前开枪,打乱伏击计划,除了那些老兵把持的马克沁重机枪,其余所有人手里的枪支都不得打开保险,必须要等李显策亲自掌握的那挺重机枪打响后,其它人才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打开保险开枪射击。

  滕毓藻对于这次的伏击战非常有信心,当然,前提是,在返回的联军没有全部进入伏击区域前,就提前暴露了目标除外。

  因为伏击区域,是滕毓藻经过仔细考虑各方面情况后,精心选择设计的。

  这一段官道,不仅道路较直,长度也足够,足足有五里左右,而且,这段路面要比两侧的田地高出约半米,官道两侧是不足一尺深的排水沟。

  因为路面较高,所以伏击部队在青纱帐中的伏击位置卧射时,是需要有一定的仰视角度的,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角度存在,即便有青纱帐的遮挡,在月光下,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官道上联军的身影,不存在无法瞄准目标射击的问题。

  而且,虽然两侧都有伏击部队,可伏击开始后,并不是两侧一同开枪射击,而是滕毓藻对面的那一侧,首先开始射击。

  当急着赶去救援辎重部队的联军,在骤然遭到另一侧的猛烈火力打击后,随机反应必然是迅速躲到官道滕毓藻所在的一侧,伏在路基上就可以向对面进行火力反击,而此时,这一侧的伏击部队就会在慌乱的联军背后,突然对其实施猝然的猛烈射击,枪口几乎就相当于顶在联军的后背上开火,给联军造成的杀伤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经过短暂、但极为猛烈地射击后,两侧的伏击部队官兵才会对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的联军残部同时发起冲锋,将联军残余部队紧紧挤压到道路中间予以围歼。

  这个伏击方案还有一个有利之处,那就是由于这里路基稍高,一侧射击路上的联军,要有一定的仰角,所以另一侧的伏击部队只要不站起来,对面飞出的子弹就保证不会伤到另一侧的自己人。

  官道两侧的伏击区域,间距不到百米就设置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李显策的二团除了火炮没有按照滕毓藻的编制计划配置齐全,马克沁倒是都配齐了,滕毓藻手中的重机枪数量,要保证一、二两个团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再要增加部队,想要再按这两个团的标准配齐重机枪,滕毓藻就做不到了。

  现在,一、二两个团的重机枪,各有六十六挺,火力密度足够,只不过像今天这样的豪华场面,还是轻易见不到的。

  在如此近距离的伏击战中,这些重机枪的射击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半分钟。

  这些马克沁重机枪在官道两侧,每侧各有三十三挺,滕毓藻前面几米远,就架着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重机枪射手的双手已经握住马克沁的手柄,长长的帆布弹链已经挂在马克沁上,除了供弹手在重机枪旁待命,他们的班长也单膝跪在重机枪旁,以便随时指挥重机枪射击。

  虽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可滕毓藻突然感觉眼前有光影一闪,侧头看去,东面的夜空中刚刚挂起两颗照明弹。

  在夜里,亮度犹如一个小太阳的照明弹,可要比孔明灯明亮的多,在平原地区,很远的地方都可以见到。

  随着这两发照明弹的升起,夜风中,从东边传来隐约的马克沁重机枪的射击声。

  一般的枪支射击声,基本不会超过一千米,在相距五里的距离上,步枪射击声是无法听到的,可在夜里,声音更大的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声,滕毓藻还是勉强可以听到的。

  这两发照明弹,不仅是突击大队伏击开始的信号,还可以照亮伏击战场,让伏击的突击大队的战士们清晰找到他们各自的射击目标。

  照明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处,就是告诉前面的联军大部队,他们后面的辎重部队那里出现了异常。

  “终于如期打响了。”

  滕毓藻在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突击大队那里是在照明弹升起后才打响的,这说明伏击很顺利,现在就看这里伏击联军的主力会如何了。

  仅仅不到十分钟,滕毓藻就听到了从西面传来的大队人马急促跑动的声音,脚步声不仅急促,而且还更加杂乱,显然已经通过的联军大部队是在跑步赶回去救援他们的辎重部队。

  随着急促杂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甚至已经可以听到俄军军官在拼命喊叫着,不住催促士兵加速前进。

  透过青纱帐的缝隙,滕毓藻已经可以看到官道上,大队黑乎乎的人影列队快步跑了过来。

  果然,回援的联军部队中,并没有任何人再关注他们刚刚经过的这段地域两侧青纱帐中是否有异常,而是只是撒开两腿向后面猛跑,这些人高马大的沙俄兵,可不相信、也不指望那些东洋小矮子能有多强的战斗力。

  不仅是沙俄军人看不起这些东洋矮子,就是此时的西方列强也同样如此,日军虽然出兵不少,可在联军中的地位是最低的,他们的话语权存在感极低。

  一路疾奔的俄军大队很快就完全进入了二团的伏击圈,“哒哒哒哒哒哒哒”,伏击圈最东侧的官道边首先响起了马克沁重机枪渗人的连续射击声音。

  随着这挺马克沁一开火,官道另一侧顿时就响起密集的重机枪扫射和数千支步枪、手枪的射击声,枪声的密集程度几乎让人分不出点数,密集的子弹犹如一阵疾风暴雨,顿时将官道上埋头猛跑的大队队形密集的俄军队伍打的如同风中浮萍,东倒西歪,惨嚎一片。

  滕毓藻甚至在闪烁着星光的夜空背景衬托下,看到官道上的俄军队伍中不时有很多小物件飞起。

  滕毓藻知道,这是被近距离扫射的动能强大的马克沁重机枪11毫米子弹,打飞出去的俄军破碎的肢体。

  此时,马克沁的口径虽然只有11毫米,比后世12.7和14.5口径高射机枪的威力要差得多,可扫射十几米外目标的威力还是极大的,尤其是许多射出的重机枪子弹,在飞行途中被高粱秸秆遮挡后,射速有所减慢,可这样的子弹对俄军造成的伤害更大,打在手臂上,甚至直接就可以将俄军士兵的一条胳膊打断,那些飞起来的小物件,许多就是俄军士兵的残肢断臂。

  密集的弹雨不仅将官道上的俄军成片打死打伤,越过官道飞过来的密集弹雨,甚至将滕毓藻这一侧的青纱帐打得枝叶乱飞,破碎的高粱秸秆和叶子成片地落在战士们的头上身上,同时也让许多没见过马克沁射击的战士们,第一次深深感受到它的巨大威力!

  在密集的射击声中,官道上侥幸没被打死打伤的俄军,完全不用任何人指挥,都奋不顾身地从管道上跳下路基,有的甚至不顾被踩踏的危险,直接卧倒然后翻滚下路基躲到官道的另一侧.

第155章 一个都没剩

  应该说,俄军的反应速度并不慢,应该还算的上训练有素。

  仅仅在数秒之后,除了身受重伤,无法移动,还不得不在官道上挣扎惨嚎的俄军,官道上已经再无一个站着的人了,所有没死的俄军都已经连滚带爬地来到官道滕毓藻所在的官道这一侧,许多反应快的俄军甚至已经伏在路基上,准备向官道另一侧的伏击部队开枪反击了。

  只不过,官道路基的坡度,尤其是下面的浅浅的沟渠让趴在路基上的俄军很不舒服,半米高的路基再加上那一道浅沟,给人高马大的俄军向对面射击造成极大困难,俄军如果趴在路基上,他们的身体就会向后弯成一个反弓形。

  跪在路基后,又显得姿态过高,绝大多数俄军都会露出小半个身体。

  只有坐在地上,才可以瞄准射击,而坐姿是一个极不利于射击的姿势。

  就在俄军乱成一团时,众人都只觉眼前猛然一亮,几颗照明弹已经高高挂在伏击区域官道上空,然后就是一发接一发地不断有照明弹升起。

  虽然这些照明弹还远不能将一千米的伏击地域全部照亮,可这样的光亮已经足够让人看清眼前景物分清敌我了。

  在照明弹的光亮映照下,一个刚刚滚下官道从地上爬起来的俄军士兵突然惊恐地发现,官道的这一侧同样极其危险,因为就在他们身后几米外,被对面射过来的密集弹雨打得只剩下多半截的路边青纱帐中,正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片紧张的清国军人,正举着他们手中的枪支,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依旧还乱成一团的他的战友们的后背。

  不断升起和缓缓降低高度的照明弹映照出的光亮让这里的光线忽明忽暗,将这些清国军人步枪上的刺刀映照的寒光闪烁。

  之所以说这些清国军人很紧张,是因为这个俄军士兵看到,许多举着枪支的清国军人的枪口都在不住颤抖着。

  滚落下来的,俄军士兵就在滕毓藻所处的位置前面十几米,滕毓藻在不犹豫,不等那个因惊恐导致脸部扭曲变形的俄军叫出声来,滕毓藻抬手就是一枪,将这个惊恐至极的俄军打了一个满脸开花。

  几乎就在滕毓藻手中的勃朗宁打出第一枪的同时,他所在这一侧的伏击区域也同样瞬间响起了疾如暴风骤雨的密集的马克沁重机枪和步枪手枪的射击声。

  近在咫尺的密集射击将依旧十分混乱的俄军再次打倒一片,尤其是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范围内,将混乱的俄军打得脑浆迸裂、残肢断臂乱飞。

  在照明弹的光亮中,马克沁重机枪每扫过一处,那里都会腾起一道道血雾。

  连遭猝然打击的俄军已经完全不知所措,许多人甚至连滚带爬地重新跑到官道上躲避来自背后的猛烈打击。

  “滴滴哒哒”的军号声猛然响起,整个伏击区域随即爆发出一片震天的杀声,杀声中,近四千挺着雪亮刺刀的二团官兵从官道两侧的青纱帐中冲出来,迅猛扑向残余的以俄军为主的联军。

  随着伏击部队冲杀出青纱帐,在官道上成散乱的一字长蛇阵的残余的联军,迅速被前锋军官兵分割成数十段,然后被大群的前锋军战士团团围住,顿时官道上以及两侧出现数十个或大或小的战团,整个战场上到处都充斥着刺刀或者枪托的猛烈撞击声和惨叫声。

  毫无防备的俄军在遭到连番猛烈打击后,残余的官兵已不足半数,虽然战场上几乎都是两三个、甚至三四个战士在围住一个联军在拼杀,可四千多二团官兵还是有一些人插不上手。

  因为,伏击地域实在过于狭窄,这些一时间插不上手的官兵都主动分散到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团外为,或者官道两侧,不仅随时策应在拼杀中遇险的官兵,还对混乱中冲出包围圈,试图逃进青纱帐中的少数联军进行围杀。

  虽然联军大多身高臂长,拼杀起来很占优势,可前锋军不仅人多势众,所有有手枪的军官们也都能腾出手来,不断找机会射杀负隅顽抗的联军官兵,这让本就所剩不多的残余联军人数迅速开始减少,全部消灭这两千多联军主力只是时间问题了。

  被警卫排紧紧围在中间,一直没插上手的滕毓藻,虽然极为兴奋,可脸上却满是苦笑,看着挥舞着手中勃朗宁、同样跃跃欲试的吴佩孚和李金昱。

  “这里不需要咱们了,我们走去东面突击大队那里看看。”

  在滕毓藻的命令下,警卫排护卫着滕毓藻开始顺着青纱帐边缘快速向东面跑去。

首节 上一节 57/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