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28节

一名衣着华丽富商模样的人站起道,“万万不可请兵。乱民还只是要些钱财,兵灾却远甚匪乱。皆说天下苦兵甚于苦寇,我南直隶多年来太平无事人心谦和,即便出了几个土寇,那也比客兵要好。”

方孔炤坐在上首低着头,一言不发的看着地面的青石板,眼皮微微的垂下,看不到他的任何情绪,不知他到底支持哪一方。

又一士子站起,“且不说兵过如篦,原本城中不过是小乱,那池州兵马一过江,这边黄文鼎等人若得了消息,受了兵马的激,横下一条心来作乱,不免玉石俱焚,那待池州兵马到来,烧成一座空城,于百姓有何益处。”

另外一人对杨芳蚤道,“禀堂尊知道,请兵还要有兵才行,据晚生所知,安庆府卫所虽有定额五千七百余,然则实无一兵可用。安池兵备道驻在南岸,前些时日听闻桐城变乱才招了千余兵丁,然一说要来平乱,当晚散去半数,余者言称没有开拔银便绝不过江。如此看来,就算要调兵恐怕要向应天巡抚请兵才行,想那巡抚标营想来应是管束得力的。”

方孔炤下首坐的是一个四五十岁年纪的青衣中年人,他干瘦脸颊皮肤红润,此时不理会说话的人,只是偏头对方孔炤微微躬身道:“如若方兄认为需要请兵,阮某愿稍尽绵力,先出一千三百两白银襄助池州兵马开拔。”

堂中一阵低声议论,庞雨惊讶于此人口气平淡,一千三百两竟随口而出,显然家底甚厚。而那些表态不愿请兵的人则神态不愉,这青衣中年人分明是只想讨好方孔炤,其他人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杨芳蚤早已和皮应举议定绝不请兵,今日只是要让桐城士绅来说不请兵这句话。所以他开场白中提醒各人,是要探讨如何用桐城官绅合力平乱,而非是请不请兵的问题。

第一个年轻士子不懂事也罢了,这青衣中年人还要说帮助池州兵开拔,显然不给杨芳蚤面子。

杨芳蚤压住怒气皱眉问道,“还未请教这位先生尊讳。”

那青衣中年人神色从容,站起不亢不卑的道,“老夫阮大铖。”

===第四十三章 汇集===

阮大铖摸着下巴浓密的胡须,气定神闲的站在堂下,杨芳蚤倒微微一愣,倒不是他没听过,而是因为此人太过有名。阮大铖是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此人先入东林,成为东林党的先锋干将,后因东林将许诺给他的职位给了魏大中,便怒而转投魏忠贤成了阉党。但当阉党也是左

右摇摆,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算是满手好牌打成烂牌的典范。虽然阮大铖现在无官职在身,但进士身份是有的,早年又是京师的科道御史,参与的都是明帝国最高层的政治争斗,他在官场积累的人脉,也不是杨芳蚤一个知县能比的

杨芳蚤不敢摆官威,也不愿跟此人沾上关系,只得对阮大铖道,“原来是阮先生,难怪如此急公好义,请坐。”

“护卫乡土乃我等本分。”阮大铖微微躬身作礼,然后才缓缓坐下。杨芳蚤见阮大铖还想发言的样子,不愿与此人多纠缠,连忙抢先开口道:“本官愧领桐城知县,实不愿桐城既遭寇乱又遭兵乱,那些土寇亦都是桐城百姓,本官的意思,能

抚还是要抚,不可轻易言兵,不知方大人是否赞同。”方孔炤此时才像醒过来一样,把眼光从地板上转向杨芳蚤道,“杨大人宅心仁厚,说的也有理,但本官这里有个计较,自古此种民乱,不可单言剿亦不可单言抚,光是剿杀则平添杀孽,官寇之间冤冤相报耗时长久,不免地方糜烂;光是言抚,则贼人无所畏惧,乱是平不了,最后蹬鼻子上脸也是有的。古今平乱成功者,都必得刚柔并济、剿

抚并举方得全功,各位以为然否。”杨芳蚤还未答话,先前反对的士子听了出来插话道:“方大人此说不妥,咱都是桐城人士,地方上乡邻乡亲,要说里面有顽劣不堪之人,也是少之又少,也不必动辄言剿言杀。看此乱起以来,桐城各家头面的门上,并非家家遭难,那领头的还是有些方寸的,至少方大人府上他们便未去。而一旦引了池州兵马来,那都是客兵,许是知道何家

左家,方家也未必知道,更遑论其余,到时拿刀拍门,才真是秀才遇到兵。”

方孔炤身后一名虬髯大汉冷冷开口道,“刘秀才话中有话,不妨直说出来。”

刘秀才脑袋偏一偏道,“晚生只是实话实说罢了。”虬髯大汉一怒站起,方孔炤稍稍转身对那大汉摆摆手,然后盯着那刘秀才道,“方某说剿抚并济,并未说要请兵来桐。刘秀才尚未听完便曲解方某用意,又言有所指,难道

贼人不来方某府上,其中有何猫腻不成?”“晚生不敢,只是亲眼所见,贼子从凤仪里的门前行香经过,也不曾叨扰方府,念及方先生一向赏识那汪国华,还有恩于此人,此事桐城人尽皆知,便由不得旁人不作他想

。”堂中众人都不言语,此次民变各家多少都有遭殃,唯一毫发无损的只有何家和方家,何如宠是阁老致仕,大家不敢跟他比,方孔炤虽然是京官,但毕竟还未起复,大家还

是能比较一下,心里确有一些不平衡。以前碍于面子,大家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此时有刘秀才开口,大家也是乐见其成。方孔炤成为众矢之的,却不慌不忙,先从容的扫视一遍堂中,然后语气平淡的开口道,“原来是刘秀才亲眼所见。那方某有个疑惑,曾几何时,桐城士大夫仕于朝者冠盖相望,四封之内,田土沃民殷富,家崇礼仪人习诗书,风俗醇厚,士绅皆为小民之表率,号为礼仪之邦,不知刘秀才有否亲眼所见?那时何曾有人为乱,何曾有人杀人悬尸

,何曾有人自凤仪里之门前行香而过?”

他声音不洪亮,但中气充足,每人都能听得很清楚。堂中静悄悄的,所有的士绅都不说话,庞雨感觉此人的气势足可胜过满屋子人。方孔炤并未等待刘秀才回答,而是继续道,“时移世易,桐城乱起之前,世禄之家鲜由礼法,子弟僮仆倚势凌人,纵奴横行市井阡陌,苛债累租结怨小民,甚至当街杀人而

致民怨沸腾,试问刘秀才又是否亲眼所见?难道以上种种,都因老夫赏识一武夫而致?”刘秀才一时张口结舌,庞雨心中暗自为方孔炤叫好,刘秀才言语暗讽方孔炤纵容汪国华而招致民变,方孔炤的反击虽然未点刘秀才的名,但分明就是说的刘秀才等士绅所

为才是激起民变的原因。方孔炤清清嗓子正要乘胜追击,下首一个士子突然站起大声道,“方大人所言正是,平日侵渔小民而致民怨累积,乱发则惊慌失措一溃千里,我等士子乡绅世受国恩,遇此

小丑之辈垂头丧气斯文扫地,未见有几人志在讨贼,唯见开门购旗,金银媚贼,又主抚以自保,不知其可乎?”

堂中一片哗然,众人纷纷离座而起,刘秀才揪住那士子骂道,“江之淮你是何身份,说谁垂头丧气斯文扫地,你今日不说个明白,休想走出这县丞衙署。”

旁边的其他士绅已有人在乘乱动手,他们面对乱民那是寡不敌众,但在这大堂之上,却丝毫不怕那江之淮。

大堂上犹如菜市场,方孔炤两不相帮,稳稳的坐在座位上,身后的方家子弟都站了起来,却未有离开原位。

杨芳蚤眼见不妙,连忙招呼县衙的人上前,庞雨只得也进了内圈,跟着县丞一起拉开那些愤怒的士绅,好不容易把江之淮救出来。

江之淮头发散乱,兀自不服的大声叫骂,杨芳蚤只得派人把江之淮送去后堂休息,以便让会议继续。

现在主张招抚的占据了绝对优势,杨芳蚤顺利达成决议,而且让士绅写一封陈情送给王公弼,坚拒池州兵来桐城。

一场会议不欢而散,一众士绅纷纷离去,方孔炤故意留在后面,那阮大铖本想留下,岂知方孔炤却来一句,“阮世兄请先行。”

阮大铖只得也离去,堂中便只剩下方孔炤和方家子弟。

方孔炤对杨芳蚤客气的道,“方某想与二位大人私下说些话。”

杨芳蚤点点头,看着庞雨等几个皂隶说道,“你们几人先退下。”

方孔炤对余先生等幕友也道,“请几位先生也回避片刻。”

余先生只得跟庞雨一起下了大堂,那方家几人散在堂下,将一众幕友和皂隶远远隔开。

庞雨对余先生问道,“这位方大人也是奇怪,还要瞒着其他人。”

“他在居中联络桐城有心的缙绅,他们已募集了不少银钱,正在招募人手准备平乱。”

庞雨心中一凛,“有什么人手还能打得过那许多乱民?”

“那方乡官口风甚紧,从不吐露分毫,究竟如何谁也不甚清楚。”

庞雨仔细观察方家带来的几人,看着都是文人打扮,但身形动作都不文弱。

当下低声对余先生问道,“他带来的几人是否都是请来的人手?”

余先生摇头道,“哪是什么请来的,都是方家子弟,左边那人是他女婿孙临,中间那虬髯汉子是他弟弟方仲嘉,据说是荻港把总,右边是他长子。”

“可刘秀才说乱民并未骚扰方家,为何方乡官如此刻意平乱。”余先生偏头过来低声道,“你可知乱民为何不敢上方乡官的门,一则方家子弟强悍,二则汪国华与方乡官有旧。方乡官平日赏识其拳勇谋略,衙门曾逮拿汪国华,因方乡官

关说而放归。如今汪国华弄出滔天大祸,一旦朝廷日后追究,难免牵连到方乡官,是以方乡官此时平乱,首要为自保。”

庞雨恍然,默默记在心中,此时方孔炤等人已经谈完,几人一起往堂下走来。

待到仪门之前时,杨芳蚤对县丞道,“本官近日要陪同皮大人,还要巡视城墙街巷,周大人多联络些方大人。”

方孔炤对县丞拱手道,“此事干系重大,方某每日皆会与二位大人互通声气。”

县丞也知道方孔炤是进士,又是个京官,哪里敢拿丝毫架子,恭恭敬敬的道:“下官有何消息,也定然告知方先生,就怕事有紧急,若是先生不在府上,下官告知何人?”

方孔炤犹豫一下,扫一眼身后的方家子弟,“可告知犬子。”

他身后一名身穿白色短装的年轻人,英气勃勃的站出对县丞拱手道,“侍教生方以智见过周大人。”

“方以智?这名字怎么好像听过。”庞雨看着那年轻人抓抓脑袋,想把这个名字从脑袋中提溜出来,偏偏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过了。

……

深夜的凤仪里长长的巷道,传来阵阵打梆的声音。即便是在桐城最混乱的日子,凤仪里却一直井井有条,从未购买免火旗,而黄文鼎一伙也没来凤仪里作乱。

都因为凤仪里有方家的存在,方家子弟有尚武之风,不但练习拳脚刀剑,甚至还操练骑术,远非一般的世家可比。

清亮的梆子声传入方家书房,房中灯火略微有些暗淡,一名丫鬟提着剪刀,嚓一声剪了前面焦黑的灯芯,又把灯芯轻轻拨弄一下,灯火重又明亮起来。方孔炤挥挥手,丫鬟作了个万福退了出去,只留下了那虬髯大汉方仲嘉坐在书桌对面。此人便是方孔炤的弟弟,先文后武,考取的是武举人,现任荻港把总,乱起之后才

从荻港赶回桐城。方仲嘉待丫鬟关好门后低声道,“哥,我带回的几个家丁都是跟盐贩厮杀过的,再有家中健仆相助,守住凤仪里不在话下,但若要是打出去攻杀,还需过得几日,人手到齐

方可,如此才能保证不叫那贼首走脱。”

方孔炤目光转动,“那只能请杨知县他们继续招抚,多拖得几日。你我在城中都过于显眼,你明日让孙颐和江之淮来府上,由他们奔走联络人手。”

“我记住了,可届时人手集齐亦有数十人之多,在府中难免走漏风声。”

方孔炤点头道,“那便住在密之平日读书处。”

方仲嘉把声音压低,“大哥,那人已是搭上了话,是大哥你亲自去面见,还是小弟去?”方孔炤眯着眼睛,看着灯芯上跳动的焰火呆了片刻道,“我还是不便去,你带孙临同去,你们两人一起劝说,务要让他明白其中利害,此次民变必定已经震动南直,且必将

惊动皇上,非是谁能关说请托,必得他立功自赎才是唯一生路,务必要说明白。”

“明白了,若是他愿为内应,平乱便成了一半。” 方仲嘉停顿一下沉声道,“有人告知小弟,说阮大铖动身去了安庆,应是要接济王公弼开拔银。”

方孔炤摆手道,“勿要阻拦,他满心的功利,想着借此次民乱得个襄助之功,甚或得个知兵的美誉,好再入皇上的青睐,有些痴心妄想罢了。”

“可万一池州兵过江,惊走了贼人…”“不需担忧,已与杨知县议定,桐城士绅一致坚拒请兵,杨知县和皮知府发给王公弼的申详之上,明言乱民已就抚,王公弼就算过江也不敢擅入桐城,否则有任何变故,皆

是乱民受他之激而复叛,他不敢揽祸上身的。你只管用心准备人手平乱便可。”

……

安庆府北门瓮城门外,安池兵备道王公弼眯着眼睛,观察不远处的行军队列。

城外经过的士兵正是池州兵,队伍刚从池州过江到达安庆,安庆留守的同知如临大敌,把所有城门都关闭了,直把池州兵当做了乱贼。

王公弼虽然是兵备道,但也奈何不了那同知,只得让池州兵绕过城池在北门外扎营,绕城的这么半圈,池州兵便把安庆城外的门摊骚扰得鸡飞狗跳。

军中还有半数士兵穿的是破破烂烂的百姓衣衫,手中随便拿了一把腰刀长枪,有提着的有扛着的,还有的高高竖起,远远看去队列混乱犹如乌合之众。

王公弼知道那些都是抓来充数的乞丐和流民,转头对身边一名武官问道,“潘游击,你派往桐城的谍探有否回报?”

“回大人,我派出的谍探回来说,黄文鼎一伙乱民口称受抚,却仍结寨于南门五印寺,且在城厢打制兵器盔甲,根本不是桐城知县所说就抚的样子。”

王公弼冷冷笑道,“就抚而乱形犹在,杨芳蚤皮应举用‘就抚’阻拦本官,万一日后乱局复起,朝廷照样要问罪我等,本官岂容他们敷衍。”“大人明鉴,桐城牧守说已经就抚,只是让大人投鼠忌器。若是大人坚持进军,万一乱人闹事,则日后桐城士绅交章弹劾,必称一切后果皆因大人擅入而起,若是大人不进

军,万一小乱变大乱,又有御史要弹劾大人观望养寇。”

王公弼冷冷笑道,“应天巡抚张都堂已驻节句容,每日询问桐城平乱进展,桐城官绅又拒绝兵马入桐,皮应举和杨芳蚤已将本官陷入前后为难之境地。”

潘游击皱着眉头低声道,“属下的谍探还说,桐城乱民穿城行香,售卖代皇免火旗所获不下银七万两,还有抢掠数家大户所得…属下想着或许能贴补营中欠饷。”潘游击说完又偷看去看王公弼,只见王公弼眼神微微闪动,过了片刻他淡淡道,“本官不会如他们的意,本官既要入桐城,又不入桐城,让他们无话可说。”

===第四十四章 物理===

方府照壁之后,英气勃勃的方以智大步走出,迎向等待的周县丞。

“家父今日出门,周大人有何要事,可先告知晚生。”

周县丞有些焦急的道,“哎呀,怎地这么不巧,可杨堂尊刻意叮嘱,一定要找到方先生当面告知。”

方以智讶然问道,“县丞大人可是有十万火急之事?”

周县丞轻轻拍手,“王公弼不顾杨堂尊和皮大人的阻拦,竟然带兵过江,眼下池州兵已越过桐城县界,今日驻扎于练潭镇外。”

“池州兵已至练潭!”方以智脸色大变,练潭镇是桐城南方的一个重要城镇,处在安庆通往桐城的官道之上,距离桐城县治只有六十余里。安庆至桐城的官道路况良好,都是铺就的石板路,也就是说如果池州兵愿意,可以在一天之内到达桐城县治。王公弼在此偷换了一个概念,把不入桐城换成了不入桐城县城,此举避免过于刺激桐城士绅和乱民,但距离又很近,一旦贼人作乱不至于反应不及,而报给张国维的时候,他就会写已入桐城,能给巡抚一个交代,以后有人弹劾,

他也可以有所推脱。王公弼这一招给桐城的官匪两方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从池州兵进入练潭镇的消息传来,桐城县衙内又乱成一团,原本就没剩多少的皂隶书手又逃掉大半,留守的百姓也

有部分逃归乡间。同时也让庞雨感觉十分紧迫,如果池州兵平乱成功,贼人那几万两银子便没有庞雨什么事了。“消息是练潭的秀才传来的,杨大人让我马上找各位士绅商议,本官首先便来寻方先生,请方先生出面召集。一定要各位乡绅出面,派上几人去练潭据理力争,定然不能让

那池州兵再往前行。”

跟在县丞身后的庞雨仔细观察方以智,发现方以智有些慌乱,他转了个身又停下,似乎还在难以拿定主意,看来确实被池州兵吓着了。

此时军队给老百姓的感觉,跟流寇土寇也没多大区别,特别是外地来的客军,都是些外地人,不用考虑日后好不好相见,下手特别狠毒。

方以智想了片刻终于道,“今日家父确实不在,不过晚生知道他在何处,可马上派人去告知家父请他赶回。”

周县丞急道,“那不如本官与方公子通往,回程路上便可与方先生商议。”

方以智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迟疑着道,“可家父去的地方,确实不太方便。还是请周大人在书房稍待,晚生马上派人去请。”

周县丞听他如此说,只得答应下来,方以智匆匆找过一名家仆,跟那人低声吩咐几句后,那家仆娴熟的骑马飞驰而去。

杨芳蚤给周县丞的任务,就是必须尽快找到方孔炤,虽然桐城士绅上次闹得不太愉快,有些人对方孔炤也有不满,但真到要决定大事的时候,大家都还是首先想到方家。周县丞随方以智去了他的书房,庞雨和余先生自然也只能跟在后边。方家深宅大院,虽堂皇却不奢侈,庭院中花草参差、水石错落。庞雨只看这院落,便知道方家属于既

富又贵的人家。

庞雨和余先生原本没有资格进书房,但方以智这书房都还分了外间内间,今日日头有些毒辣,所以方以智让两人进了外间,还叫丫鬟给两人一人一把团扇。到得方以智的书房之中,庞雨偷眼扫视了一圈,只见靠边放着一张天然枣根所制的枣根香几,居中摆了一张官桌,其后摆放着两把长剑,在后边是一面岭南的上品锦石云霞屏风,官桌上除了笔墨纸砚之外,又摆了一盏琉璃灯,还有一个带华丽的灯罩的灯具,灯罩色彩斑斓晶莹剔透,是庞雨在明代从未见过的,也是这书房中最吸引人目光

的物品。余先生见庞雨盯着那灯罩看,遮着半边脸对庞雨低声道,“那桌上是云南的料丝灯,料是紫石英和玛瑙,煮软之后用天花菜点入,成丝之后绣在绢上,才有如此的炫目动人

,不过这价啊,咱两年的工食银也买不起一盏。”庞雨惊讶的看了一眼余先生,见余先生肯定的点点头,不由对方家的富贵刮目相看,如果桐城的士绅家中都是这个生活水平,那黄文鼎卖那代皇免火旗一千多两的价格也

确实公道。方以智给县丞奉茶之后,又告一声罪,他与县丞偏偏又没有什么聊的,方以智只得自己找事情做,以免显得太太冷场,便收拾了一下桌面,庞雨晃眼看到一本封面上写着

有“物理”二字。

“奇怪,古人的物理课学啥?”庞雨在心中暗自奇怪。这时外边一声脚步想,一名少年满头大汗的跳过书房门槛,他还未停下便对方以智叫道,“大哥,水卷这一处‘死海’所写,‘味碱,性凝不生波浪,而皆不沉,不生水族。’(

注1)你是听何人所说,怎会有如此奇怪之处,听着不像真的,可否带我去看看。”

首节 上一节 28/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