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杨双祝递出了手里的红色袖章。
李长明接过那红色袖章,左右递去,一人一个,相互传开。
连长唐大成则是看着陈天放说道:
“命令下来了,你们一排负责从街口到桥头。”
“桥头以西由三排负责。”
“二排做预备队,随时支援突发情况。”
“纠察和巡逻的重点,是收缴各型号的武器和弹药。”
“检查各处军需仓库的封条。”
说着,连长唐大成瞪眼看着正在刷牙的战士们继续说道:
“遇到攻击,可以还击。”
“但是要尽量控制影响范围。”
“两个小时向我汇报一次。”
“遇到突发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蹲在地上排排刷牙的战士们齐齐点头示意:
“明白。”
一侧,雨三湾出声喊道:
“报告。”
“嗯?”
连长唐大成与指导员杨双祝侧头望去。
只见干事雨三湾带着两位身穿北朝军服的男子迈步走来。
“这位是崔成玉大尉。”
“第一军团联络官。”
“这位是唐大成连长。”
“负责配合汉城卫戍工作。”
就此。
四连的卫戍工作展开。
画面再度偏转。
斑驳狼藉的汉城街道上。
手臂戴着执勤袖章的四连一排开始巡逻任务。
与一排一起巡逻的,还有北朝人民军的战士。
那北朝战士话语不停,走一路聊一路:
“我们的小学课本是曰语的,他们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并禁止我们使用汉字。”
“噢,原来如此..”
“如果我们使用自己的字的话,就会受到惩罚。”
“嗯,这样啊!”
“他们把我们分成了两部分..”
“啊!真的啊?”
“他们越是反对,我们越是要发声,用我们自己的文字!”
“嗯,你说的有道理。”
“他们认为他们才是文明人,但是你看看他们做的事,哪一点像是文明?”
“没错没错..嗯嗯..”
一班长周念鱼有应有回,竟和语言完全不通的北朝战士聊得火热。
迈步跟随。
左右环视的李长明听到周念鱼与北朝战士聊天,不由得嗤笑问道:
“鲶鱼,你听得懂嘛?”
周念鱼老脸拧巴,看着李长明委屈轻声说道:
“听不懂,我是真听不懂。”
听不懂?
李长明哈哈笑道:
“听不懂你搁那嗯啊嗯啊的..”
杵着双手的周念鱼老脸皱褶,看向李长明认真地说道:
“听不懂,但是我得热情啊,是不?”
“我这不是代表咱们志愿军的形象嘛!”
1月6日。
半岛依旧笼罩在严酷的寒冬之中。
而志愿军的后勤,只能再坚持三天。
汉城之后,志愿军于三七线停止追击。
这时。
西点毕业的李琪微将军,仔细翻看了志愿军每次战役战斗记录,并做出了战后总结。
战后总结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数字:
7天。
.
第161章 决定权,在我们手上!
.
第一次战役,10月25日开始,11月2日联合军撤退青川江以南。
战斗历时7天。
第二次战役,11月25日开始,12月2日志愿军停止攻击。
战斗历时7天。
第三次战役,12月31日开始,1月8日停止追击。
战斗历时也是7天。
不论东西线,都是7天。
【注:决定这一数字的,正是志愿军薄弱的后勤补给能力。】
完全相同的数字让李琪微明白,这不是巧合。
而是志愿军只能保持7-8天的持续战斗力。
李琪微将其称之为:“礼拜攻势”。
同时,他还发现,志愿军每一次战役发起的时间,都在月圆黄昏时分。
因为天暗月明之时,有利于志愿军突袭进攻。
他将志愿军的这一进攻战术,称之为:“月圆战术”。
于此。
志愿军在半岛战争中最强大对手--李琪微,开始露出猎犬獠牙。
画面,且来到志愿军西线指挥部。
西线指挥部里,参谋长、副司令正在汇报战绩。
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对敌预设防御阵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志愿军与人民军第一次联合,突破敌阵地80-110公里,毙伤俘敌1.9万余。
伤亡8000余。
打破敌人“先停火,后谈判”的幌子,扩大华夏与北朝在国际上的正治影响。
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此时的西线指挥部里,那是一片火热,众参谋、副司令兴高采烈、斗志昂扬。
“打得好啊,得的好!”
“打!”
“必须接着打,把他们赶下海!”
“向南追!”
参谋们欢声笑语,但总司却眉头紧锁,一反常态。
众人看到总司黑着脸,一时间欢声笑语渐渐落了下来,火热消散无踪。
“向南追?”
在一片沉默中,总司用手里的铅笔点着地图,没好脾气地看着欢喜的参谋们质问道:
“用什么向南追?”
参谋们听此,均是收起了大意之心,再度吐着长气,定定地看着地图。
这时候众人也隐约知晓总司黑脸的原因。
志愿军的补给后勤,已经到了极限。
后勤的限制,没有办法支撑志愿军再次进攻了。
“总司。”
就在严肃时分,一位干事手持一张单薄的纸张走了过来。
他递出纸张,出声说道:
“你看看这个..”
总司接过纸张一看,顿时眉头皱起:
“全是洋文,我看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