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贴身太监竟是徐妙云 第238节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如果连路都看不到,想要勤奋也无从说起。

朱橚为天下人构建的算学体系,就是给众生打开一条路。

作为收拢了全国最优秀学子的国子监监生,他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吴王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上次做出这种开创性壮举的,就是为众生开启异虫之道,为华夏医学,开启另一条道路。

可以说,这国子监六日,

如果算学能封圣的话,吴王又要获得算圣之名了。

这样的人,哪怕他以前名声再坏,

读书人终究还是尊重有本事的人,朱橚成功用自己的态度和本事,

获得国子监所有学子的尊重。

吴王很好,但还是请他尽快离开吧?

被朱橚的题海战术搞得心惊担颤的学子们,望向朱橚栖息的小楼,腿都颤抖。

小楼之内。

“孝儒,该整理的你都整理好了?”

“老师,已经整理好了!”

“老师,您还在写什么?”

“您不是说教材已经编撰好了吗?”

方孝儒这几天一直在帮朱橚整理资料,他抬头的时候,却发现朱橚依然奋笔疾书。

朱橚头也不抬,说:

“算学之道,要巩固根基,终究还是要靠刷题!”

“我这不是给国子监出够足够的卷子,让他们以后多培育这些学子?”

“为师这份《三年科举,五年模拟》乃是呕心沥血之作!’

“卷子里包含了三千道算学题,各种分类都有!”

“若是你们能刷上几遍,成绩肯定会上去!”

“三千……”

未来被姚广孝称呼为读书人种子的方孝儒,听到这本《三年科举,五年模拟》也是肝颤。

算学的恐怖,就算是他也受不住题海的折磨,

朱橚抬头,看见自己的弟子脸色苍白,呵呵笑:

“放心吧,又不是让你们一天做完,这是本王给国子监的老师们出的出题参考!”

“你在我随太子出巡回来之前做好,就行了!”

方孝儒闻言,松了一口气,如果说是等老师谁太子出巡回来之前做,他自己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可是朱橚下一句话,让方孝儒瞬间觉得生活没了希望。

“《黄冈密卷》本王还没时间写出来!’

“回头再让你做,对了,你准备一下,可能本王出巡回来,要去一趟山东!”

“随后会去一次琼州!“

·· ···求鲜花···· ········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与我同行?”

方孝儒愣住,他虽然拜了朱橚为师,可是毕竟只是相处六天,

这种师徒结伴出行之事,乃是非常亲密之人才会邀请,

方孝儒躬身:

“希直何德何能,得老师看中?”

“希直斗胆问老师一句,老师对孝儒,有什么期许?”

朱橚闻言,哈哈大笑:

“我知道你那点小心思,不用藏着掖着!”

“放心,你拜师拜得光明磊落,我也会以诚意待你!”:

“本王无心朝政,未来你入朝堂,不用担心我利用我的影响力去帮你或者干扰你!‘

“我收你为徒,是因为你真心为国!”

“但为师也要说一下,可能有件事,为师要拜托你几年!”

“老师请讲!”

方孝儒并没有直接答应朱橚,此为谨慎之举。

朱橚对他的做法,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很是欣赏,

知进退,有原则,这才是他认识的方孝儒,

如果他收他为徒,只是为了收获一个忠犬,那还不如让原来的方孝儒,不要做任何改变为好。

..

“你可知我被封圣,主要是因为什么?”

“老师是因为发现番薯,土豆等神物,让我大明朝百姓有望摆脱饥饿,发现细绒棉,让我大明朝百姓有衣蔽体,发明显微镜,让我华夏医者,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方孝儒细数朱橚的功德,朱橚点头,道:

“所以,皇帝赏赐了本王一千亩良田,被我弄到琼州去了!”

“本王要去那边试种一些东西,如果成功了,这不单是对我大明朝,对华夏千秋万代都是有利之事!”

“可是本王不可能长居琼州,当地官员的办事能力本王也不放心!”

“如果你明年会试中了举人,本王会向父皇讨要个职位,让你去琼州任职,帮本王看着那些东西,可好?”

“如果于国家有利,孝儒愿意!”

方孝儒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朱橚的条件,朱橚呵呵笑:

“你可想好了,举人虽然也能当官,可是读书人谁不想在会试大放异彩,高中进士?”

“你若走了举人这条路,未来在官场之上,可就低人一等了!”

朱橚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官员之间,也存在着一层鄙视链,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出身,

进士出身和举人出身,那是天差地别的存在。

方孝儒的才学,状元三甲都有希望,进士基本是十拿九稳,

他答应朱橚的条件,算得上是自毁前程。

可是,就算朱橚说得这么清楚,少年依然鞠躬:

“老师,如果您说的事情,利在千秋!”

“孝儒愿意!”

“好!”

朱橚拍案而起。

他决定去海南种橡胶之后,就一直担心橡胶的管理问题,

如今找到方孝儒这个种子,他觉得可以信任。

难得方孝儒愿意舍弃前程帮自己,朱橚方觉得他这次来国子监,有功德圆满的感觉。

望着这位未来的大儒,朱橚意味深长:

“方孝儒,本王也不会白帮你!’

“未来你家的那场大劫,本王帮你扛了!”

“大劫?”

方孝儒疑惑不解久.

181 空印案,妙云的危机感

方孝儒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说家里有劫难,这从何说起。

朱橚说完这句话,却呵呵一笑:

“你不必问,该你知道的时候,本王会告诉你!”

他所说的劫难,如今还没发生呢,

但未来如果发生,天下官员,尸横遍野。

朱橚清楚的记得,洪武年间四大案子之一的空印案,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就牵扯其中,因此丢了性命。

他所说的大劫,就是关于方克勤的。

不过空印案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朱橚并不打算透露,

他自己也捉摸不透空印案发生在哪一年?

根据历史学家的推测,最早的说法是洪武八年,也就是三年后,最晚的说法是洪武十五年,十年后。

朱橚为了这件事,穿越后还特意去查了一下各地官员的情况。

最后,朱橚推测,大概率是洪武八年空印案爆发。

现如今的话,他估计空印案的爆发时间,可能还要提前。

原因很简单,因为老朱设立锦衣卫的时间,也因为他这只蝴蝶,整整提前了十年。

有锦衣卫在,空印案随时可能会爆发。

朱橚说能救下方克勤一命,倒是没有说谎。

方孝儒似懂非懂,可还是给朱橚重重磕头。

“你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可以去魏国公府找徐家长女,就说你是我的学生,她会帮你!”

朱橚留下一句话,方孝儒无声谢过,

不过他也知道方孝儒的性子,又是肯定不会去找人帮忙的。

朱橚走出小楼,将《三年科举,五年模拟》的题库按出来,国子监哀声一片。

算学这朵乌云,再次笼罩国子监。

将这件事办完。

首节 上一节 238/3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